第78周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与孩子有效沟通和亲密相处》读书心得 Frank

第78周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与孩子有效沟通和亲密相处》读书心得 Frank_第1张图片

作者:布拉德·威尔考克斯和杰里克·罗宾斯

布拉德·威尔考克斯,是杨百翰大学的一位教授,长期从事青少年研究,在本书中,他分享了很多与青少年在一起的经历,给我们很多启发。

杰里克·罗宾斯,他的家里兄弟姐妹共七人,从小到大,他们兄弟姐妹相处得都很融洽。在书中,他也分享了自己很多丰富的经验,可以让我们从中受益。

本书主要介绍了父母如何与青春期孩子一起面对挑战,解决困惑的故事和方法。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分别是靠近刺猬一样的孩子,帮助孩子克服困境与挑战,帮助孩子找到自我。

第78周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与孩子有效沟通和亲密相处》读书心得 Frank_第2张图片

一、靠近刺猬一样的孩子

把青春期的孩子形容成“刺猬”,估计一点也不为过。

因为他们敏感,冲动,情绪化,像一颗炸弹,一点就炸。他们满身是刺,让你难以靠近。他们有了心事,不再愿意和父母诉说;有了困难,不再愿意找父母帮忙。

父母的说教和唠叨,会让他们不胜其烦。父母的控制与命令,更是早已不起作用。

看着孩子与自己日渐远离,父母心生失落。尤其是当孩子陷入困境和麻烦时,如被校园欺凌,抑郁时,父母往往干着急却不知所措,非常沮丧。

这背后,其实是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独立自主,希望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他们会在自己周围筑起“一道道隐形的墙”,阻止父母靠近。

作者提到了四个方式,帮助父母们靠近“刺猬。

1、找到突破口

首先要关注孩子的异常行为。

当他们有异常表现时,他们反感父母问他们原因,拒绝与父母交流。

孩子的异常行为是求助的信号,要倾听孩子内心的“哭泣”,看到问题的本质与关键。

比如,当孩子总是回避家人,异常安静或大声吵嚷,行为极端,都是他们求助的信号。

书中讲到一个例子。

一个15岁的女孩,一个夏天参加了一次盼望已久的露营活动。回家后,她变得疏远家人,非常情绪化。原本爱美的她,变得一点都不在乎自己的形象。她的母亲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没有找女儿谈一谈。直到有一天无意中看到了女儿的日记。

从女儿的日记中,她得知女儿露营时的导师参加了非法活动,而且还让女儿一起参加。这个事情让母亲非常害怕,不知所措。最终,母亲听了心理专家的建议,坦白告诉女儿看了她的日记,知道了发生的事,并告诉女儿,那个导师不适合做她的朋友。女儿对母亲侵犯自己的隐私非常生气,哭着跑出了房间。

接下来,心理专家让母亲多陪伴女儿,多与女儿交流沟通。她知道女儿想学开车,每天放学后,就到学校接女儿,然后找空地教女儿练车。女儿每次都只是上车和关门,不和母亲说一句话。每次练完车后,母亲都带她到面包店吃百吉饼,女儿还是不说话。

整整一年后,女儿才开口和母亲说话,聊自己的生活和朋友。

几年以后,女儿高中毕业要去上外地大学,母女俩一起收拾行李时,无意中又看到了那个日记本。这时,女儿才告诉母亲,那时她没有勇气活下去,甚至想过自杀,非常感激母亲没有放弃她。

妈妈的陪伴让她感受到信任,在一年的沉默中,女儿的内心渐渐松动。女儿感受到,对妈妈来说,她是非常重要的,妈妈是爱她的和在乎她的。妈妈的爱就是驱动她前行的力量,是驱动她向上向好的动力。

关注到孩子的异常行为后,接着,需要找到突破口,靠近孩子,与他们有效沟通。

这个突破口,可以是孩子的兴趣爱好、理想,也可能是运动、食物、或者摩托车等等。

父母千万不能武断地责备孩子,更不能放弃孩子。

孩子脆弱的时候,更需要父母的理解与支持,接受与关爱。

可能在大多数人眼里的小事,在青春期的孩子眼里都是大事,而他们又特别渴望独立自主,往往不自觉地在自己周围,筑起了一道道无形的墙,与父母产生了隔阂。

这是他们在宣誓自己的主权,也是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走向独立的心理需求。

2、有效沟通

这里提到三个基本要素。

第一,爱。

孩子不再需要父母事无巨细的关心,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父母要做的是给孩子始终如一的、无条件的爱,尤其是在孩子脆弱的时候。

父母依然需要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拥抱孩子,向孩子说出“我爱你”。

第二,信任。

信任,对很多父母来说,是种挑战。

很多父母往往会盯着孩子的行为问题,如撒谎、结交不好的朋友,尤其是学习上问题,认为孩子不值得信任。常常会说,“他做的这些事情,让我怎么信任他?”

父母应该关注的不是孩子们现存的问题,而是应该把眼光放在他们未来的潜能上。

父母要学会多关注孩子积极的行为,真诚地赞美孩子的优点。

第三,尊重。

父母要学会沉默,认真倾听。不要急于说出自己的忠告和建议。

必要时可以共情孩子的感受,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去解释孩子的话,“同学那样说,你很难过吧?”“我明白”“我了解”。

孩子需要你站在一旁,给他理解和安慰,和他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书中有一个故事。

作者布拉德在参加一场都是陌生人的青年聚会时,发现一个无臂男孩儿,和一个身材魁梧却很拘束的男孩,都独自呆着不动。于是,他将两个男孩互相介绍给对方,并告诉他们:“从现在起,你们就是朋友了。”果然接下来的活动中,他们俩总是在一起。

在聚会结束前的舞会上,无臂男孩和朋友想请布拉德吃披萨。布拉德愉快地答应了。可是男孩没有手机,想用布拉德的手机打电话订披萨。布拉德微笑着告诉男孩存放手机的地方。打完电话后,无臂男孩又对布拉德说,定披萨需要13美元,他们没钱。布拉德不动声色告诉男孩,钱在皮包里,让他自己去拿。男孩呆呆地站在原地,眼里噙满了泪水,他不相信布拉德会为自己做这些事。布拉德给了男孩一个拥抱说,这13美元不算什么,你这个朋友才是最珍贵的。

布拉德用无条件的爱和信任,温暖了两个陌生的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也要学着无条件地爱我们的孩子,无论他们做得对与错,都给予他们信任与尊重。

3、多陪伴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已经长大了,能够照顾自己了,不再需要像小时候那样陪伴他们。

其实,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的陪伴对他们依然很重要。

他们面临着各种压力,依然需要回到父母那里去蓄能,汲取情感上所需要的养分。

作者建议,无论多忙,父母都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共进晚餐,把正餐变成家庭的专属时间。

4、建立规矩,适当监管

规矩是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

在孩子的内心里,他们也渴望适当的限制和制约,那会给他们一种安全感。

父母重视规矩,孩子也会重视规矩。所以,父母与孩子制定规矩后,要严格执行。

以上就是靠近“刺猬“的四种方式和步骤,头痛的父母们,不如开始试试”破冰“吧。

第78周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与孩子有效沟通和亲密相处》读书心得 Frank_第3张图片

二、帮助孩子克服困境与挑战

父母需要帮助孩子一起克服青春期所面临的三大挑战。

1、因身体迅速变化而引发的对性的好奇与困惑

第一,孩子的需求。

孩子虽然嘴上不说,但内心里特别渴求了解身体的变化,了解性知识

比起老师和同学,和孩子谈论性知识,父母是最合适的人选。

第二,父母的行为。

父母要掌握关于青春期的相关知识,正确理解和认识青春期孩子的行为和举动。

在比较敏感的性知识问题上,父母要用实事求是、直言不讳的方式,与孩子坦然地谈论“性”。

与孩子谈论性话题时,一定要公开而坦诚,大大方方地告诉孩子相关知识。如果父母能够用自然的态度对待“性”,那么孩子的性心理也能够健康发展。

在青春期到来之前,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身体会出现的变化,让孩子有心理准备。

比如,妈妈要告诉女孩子会来月经,应该如何护理。爸爸可以告诉男孩子会变声和遗精等常识,让孩子不要惊慌。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还要重复和孩子谈论,让孩子能够自然而严肃地对待“性”。

父母还要告诉孩子特别是女孩子,身体属于自己,在性的问题上不要勉强自己。

第三,父母的的担心。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了解性知识后,会过早发生性行为,带来身体上的伤害,特别是女孩子。

研究表明,那些和父母公开而真诚地谈论过“性”的孩子们,更可能在比较成熟的年纪有性体验

而大多数性欲强烈的孩子,往往缺乏科学的性知识。父母对“性”越避讳,越容易激发孩子对性的好奇,做出错误的选择。

2、来自同伴的压力

第一,孩子的需求。

青少年渴求在同龄人中的归属感。渴望同龄人的认同和支持。

他们非常担心:没有朋友,被人取笑,被人排斥和孤立。

同伴压力能够激发孩子向上的动力,同时也存在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有时,孩子会在幻想的同伴压力下,产生退缩心理和行为。

有时,孩子会屈从于同伴的压力,做一些自己不愿做的事情,比如逃课、抽烟、喝酒、打群架等不良行为,甚至可能是非法行为。

书中提到一个故事。

作者布拉德在高二时想报名参加莎士比亚戏剧节表演。

当他领了申请表后,他想象着同学会如何看他,给他起难听的绰号。

尽管很犹豫,他还是鼓起勇气去参加面试。排队等候时,他又开始担心在舞台演砸了被嘲笑。最后,他逃离现场没有面试。

那天晚上,爸爸看到他忧心忡忡的样子,问他怎么了。他说了事情的经过。

爸爸开导他说:“随着人的不断成熟,别人的看法和言语就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最重要的是你要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第二天,布拉德又去参加面试,最终获得了参演一个角色的机会。

第二,父母的行为。

父母需要引导孩子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容应对同伴压力。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大多数人并不会随意嘲笑别人,不必把那些喜欢挑剔、嘲讽的小人放在心上。

孩子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受到嘲笑,比如,因为戴了一顶新帽子,唱歌跑调等。

那些经常愚弄、排斥别人的孩子,其实内心非常自卑。他们想要交到朋友,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却用错误的方式吸引别人的关注。

父母要引导孩子相信自己的判断,敢于对拒绝同伴不当的要求,不轻易被别人左右。

父母要引导孩子和积极向上的同学交朋友,避免结交行为不良的朋友。

3、烟酒的诱惑潜藏的危害

第一,孩子的需求。

首先是好奇。

对于烟酒,很多孩子往往是出于好奇,模仿成年人的行为。

在中学,很多男生为了不让老师发现,经常结伴躲在厕所里抽烟。他们的行为,往往是出于装酷和炫耀的心理原因。

如果老师和家长出于真正的关心,与他们有效沟通,及时制止,很多男生也就不再抽烟。

其次是存在感和价值感。

一些男生因为学习成绩差,在学校里找不到存在感和价值感,往往容易和一些不良社会青年混在一起,用逃学、打架、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寻找价值感。

这种情况下,抽烟容易成瘾,很难戒掉。

对于这些孩子,父母需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引导他们在正当的事情上找到价值感,远离烟酒的危害。

第二,父母的行为。

父母要警惕烟酒、毒品等有毒物品对孩子的危害,要将烟酒、毒品对身体健康的实际危害告诉孩子,防患于未然,而不只是笼统地告诉孩子“烟酒有害健康”。

比如,喝酒会损伤记忆力,引发心脏和肾脏等疾病。抽烟会导致肺癌。毒品会损害人体的心脏、肝脏,会让人成瘾,出现幻觉、抑郁甚至自杀。

孩子必须知道,一旦沾染上某种容易让人上瘾的物质,就很难戒掉,会沦为它的奴隶。

父母要告诉孩子如何远离这些危害,告诉孩子学会勇敢地拒绝同伴的不良行为,千万不能屈从于同伴压力、碍于面子,参与到吸烟、喝酒,甚至更危险的行为中去。

总之,青春期的孩子,还是挺“危险”的,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内心有强烈的好奇,以及周围人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从而带来给自己带来更多矛盾。

此时,作为成年人的父母,与孩子一起面对这些问题,并且引导孩子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关乎孩子成年后的发展走向。

第78周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与孩子有效沟通和亲密相处》读书心得 Frank_第4张图片

三、帮助孩子找到自我

青春期孩子最根本的任务是找到真正的自我,成为一个自尊自信的人。

这里主要从三个方面帮助孩子。

1、帮孩子发现自我价值,从内部找到自尊自信

自尊自信的来源有两个部分,一是外部,指来自他人肯定的评价;二是内部,指来自自己的肯定和认可。

真正的自信和自尊,主要来源于自我内部的信念和肯定。

书中提到四个方法。

第一,帮助孩子找到自我。

父母要帮助孩子找到真正的自我,发现自身的巨大价值。

对于孩子感兴趣或是特别擅长的事情,要多加关注,并且鼓励支持。

书中提到一个故事。

一个男孩从八岁起,特别喜欢打棒球。于是,爸爸攒钱送他到棒球基地去学习。基地是一个棒球明星开的,他在点名的时候故意把男孩的名字读错,引来其他人的大笑。男孩自尊心受到伤害,有了心理阴影,就不再打棒球了。

几年之后,一位退役的球员开办了一个青年棒球联合会。爸爸又带男孩去报名,并特意把之前的事情告诉了新教练。男孩勉强通过了入队测试,参加了赛事,经过一系列训练,他取得了很大进步。

在决赛的关键时刻,他以为教练会找厉害的球员替补他上场,可教练却对他说:“史蒂芬,我知道你是最棒的。我是你的教练,我会一直支持你。拿出你的实力,好好打。”最终,他们队取得了胜利。

这个男孩因为明星的嘲笑放弃了棒球,爸爸却一直没有放弃。在又一次机会出现时,爸爸又带他去报名,并事先和新教练沟通。最终,男孩因为自己能力的提升,教练的支持,取得了胜利,实现了自我价值,也更加自信。

第二,帮助孩子发掘潜力

父母要帮助孩子发掘潜能,并鼓励孩子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发展才能。

孩子通过刻苦练习和努力去取得巨大进步,也会极大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

当孩子在外面自尊心受到伤害,家人的鼓励会温暖孩子,让孩子不那么轻易地看轻自己,始终相信自己的价值。

第三,倾听自己心声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不要太过在意他人的诋毁和嘲笑,要懂得倾听自己的心声,坚定自己的信念,告诉自己一定会成功。

2、从外部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

第一,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

通常来讲,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外在形象,会增强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身体健康是孩子自我形象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自信的一个重要来源。

多运动,均衡饮食,睡眠充足,能够让一个人拥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健康的孩子,一般都会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

这里提到一个碳酸饮料的伤害的故事。

作者杰里克爱运动,生活习惯良好,睡眠充足,饮食健康。在大学时却得了肾结石,原因竟然是他每天喝好几罐碳酸饮料。医生告诉他,经常饮用碳酸饮料会使人增加患上肾结石的几率,建议他尽量不再喝这类饮品。从此,他真的戒掉了碳酸饮料,恢复了健康。我们也需要告诉孩子一些饮料对身体潜在的危害。

第二,关注孩子的外在形象。

青春期的孩子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外在的不完美常常成为他们不自信的原因。这是孩子成长的标志,也是自我探索的一部分。

父母要鼓励孩子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衣服,做到大方得体,让自己感到舒适满意。

父母要真诚赞美孩子的优点,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孩子也会越来越自信。

第三,盲目攀比,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和自尊。

很多孩子会在和周围同学的攀比中产生消极的心理和情绪。

父母需要适当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又要让孩子知道不能总是盲目攀比。

物质上的无限满足并不能带来真正的自信。

一个总是和他人比较的人,都是缺乏自信心的人,都是自卑心理在作祟。

3、培养孩子积极主动的处事方式

遇到挫折不气馁,遇到拒绝不放弃,真正成为内心强大的人,体验到人生中很多的快乐。

第一,积极主动。

喜欢凡是主动出击的人,对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做,都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

他们不会等待着被动接受,不会被别人的看法左右,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动,实现自己的目标。

书中提到一个故事。

一个叫库尔特的男士,是个凡事拒绝被动的典型。

结婚前,他谈过不同类型的女朋友。他喜欢细心地照顾女友,送女友各种小礼物,制造一些小浪漫。很多女孩不喜欢他这样的类型,觉得他婆婆妈妈,因此他经历很多不愉快的情感。

作者杰里克问他,受了那么多伤害,为什么还是要为女朋友做这么多事?而库尔特表示,他就是喜欢照顾人,他不会改变自己,会一直这样下去。

后来,他的妻子就是因为喜欢他的细心体贴而嫁给了他。

第二,被动。

生活中,孩子很容易形成被动做事的模式。

比如,被数学老师批评了,就不再好好学数学。做了一件好事,却被大家冤枉,就再也不当好人了。

孩子必须知道,要学会不受别人的影响和干扰,坚持做自己,主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父母要以身示范,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采取主动的处事模式。让孩子慢慢成为一个“凡事主动出击,不要被动接受”的人。

总之,如果在青春期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自尊自信的人,那么,这将为孩子以后独立自主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读者朋友,以上就是面对像“刺猬”一样的青春期孩子的沟通和问题解决方法,如果你也遇到这样的情况,那么,不妨试试书中的方法,与孩子一起面对克服,一起成长吧。更多详细内容,可以阅读原著,了解更多的作者案例哈。

以下是笔者整理《如何拥抱一只刺猬:与孩子有效沟通和亲密相处》的思维导图。

第78周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与孩子有效沟通和亲密相处》读书心得 Frank_第5张图片

查看高清思维导图,可以进入公众号“CoachMind”聊天页面,回复“210”,领取《如何拥抱一只刺猬:与孩子有效沟通和亲密相处》高清思维导图。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78周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与孩子有效沟通和亲密相处》读书心得 Fr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