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8听书笔记《贫穷的本质》

关于作者

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两位作者都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他们因为“以实验性方法致力于减轻全球贫困”,共同获得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贫穷的本质》这本书说,我们和穷人之间的区别其实很小。缺乏信息、信念不坚定、有拖延症什么的,穷人的那些毛病,我们身上都有。那为啥我们比他们活得好呢?答案是:有很多东西,我们是不知不觉得到的。比如,我们住在有自来水的房子里,所以就不用想着每天早晨往水里加消毒剂。比如,我们每天能接触到大量的信息,给孩子接种疫苗这个事对我们就是常识,不需要被艰难地说服。并不是我们更聪明,而是因为我们被浸泡在现代文明的大水漫灌里面,我们个人能力差一点,没关系,社会系统会帮助我们,有些选择我们不用面对。

但是穷人不行。他们每天面对的选择太多了。就这点钱,他们要反复掂量算计,买的食品就顾不上健康,涨了点面子就会丢掉些里子。和穷人接触多了,会发现他们算得更精,但是可惜,他们生活在人类文明的干旱地带,现代文明之水没有浸泡到他们。换句话说,人类最稀缺的那种决断力和自控力,我们其实不太用得着,而穷人则需要不断地去用。不是他们的能力差,而是因为这种能力本来就是稀缺的。


那怎么拯救贫穷呢?就是一点点地去做啊。针对每个人每个村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去做啊。不要被那本书的书名骗了,《贫穷的本质》是什么?也许答案是:贫穷这个现象没有什么本质。每一个穷人都不一样,每一个地方的贫穷都有独特的原因。这本书其实就在提醒我们,关于怎么扶贫,理论没有那么重要,我们只需要知道:一个很小的变化,就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面对这些小事情,理解它,洞察它,做了它,积少成多,就能有成就。这个角度,也许西方主流的经济学界确实理解不了,但是,我们中国正在做精准扶贫的基层干部都会深深点头。

总结一下,怎样以经济学思维,解决扶贫难题。

第一,扶贫之所以难,就是因为缺乏明确的反馈机制,所以更需要去仔细考察穷人的真实需求,这是扶贫的第一步。

第二,认知并不等于行动,扶贫工作不但需要告诉穷人什么是正确的事情,而且必须设计激励机制,去帮助穷人改变行为模式。

第三,帮助大多数穷人脱贫的最好方式,不是借钱给他们做生意,而是给他们提供一份稳定的好工作。

个人感悟:贫穷最重要的原因不是物质缺乏,而是意识形态没有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1018听书笔记《贫穷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