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诸葛亮身后男人,马谡在街亭为他抗下了所有的骂名

被刘备评价“不可大用”,诸葛亮却说他是“旷世奇才”。是不是不让马谡出战,街亭就不会丢失,北伐就会成功?

刘备故去后,诸葛亮主持蜀汉的军政,积蓄一定的力量后开始了他第一次的北伐大业。在蜀国失去荆州屏障之后,街亭成了北伐路上最重要的粮道要塞。马谡到了街亭后,因迷之自信而麻痹大意,被魏将张郃围困于山上,在火攻下丢了街亭。街亭一失,蜀国大军首位不能相顾,诸葛亮险些被俘,只得命令大军无功而返。史学家都把这一次失败归咎于“金玉其外”的马谡身上,认为他言过其实了。

但考据史书,马谡不是赵括,他自幼聪慧,才学过人,兵法功底扎实。街亭之前,他一直都处于诸葛亮的阴影下,这既是对他的培养也是对他的保护。真实的诸葛亮不是神也是人,也需要有人一起谋划,也需要有自己的智囊团。马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无论是七擒七纵孟获,还是动摇司马懿在魏国的地位,都是默默为北伐做着贡献。

街亭一战,是马谡从幕后走向台前的重要一战,按照常理马谡肯定非常重视且小心的。为何一向有所表现的马谡,却败的如此狼狈?

陈寿的《三国志》也没提及马谡领命时候立下军令状,但是诸葛亮却还是痛下杀手,是真无奈之举,还是另有所图?马谡身为诸葛亮身后的男人,难道诸葛亮不知其狂妄自大的个性,却一意孤行的让马谡担此重任。国力本不如魏国的蜀国却主动出击,致使蜀汉军力跟打防守战的魏国有一定的差距。即便是马谡按照常规在大道上布防,也不见得能防守住曹魏的攻势。深谙兵法的马谡自然也洞察到了这点,所以他不得不兵出险招,结果也无力回天。如果换个人来,估计也不比马谡好到哪里去。

结果可想而知,从一开始的北伐注定是失败的。诸葛亮面对第一次失败就是致命的战略失误,这是诸葛亮不能接受的,也是蜀国不愿接受的。诸葛亮不能走下神坛,之后的北伐还要靠着诸葛亮举起大旗,凝聚人心。就这样,马谡成了“替罪羊”,诸葛亮要对蜀国有所交代,必须要斩马谡。诸葛亮是掉了真眼泪,他深知马谡的无奈却不得不让他抗下所有罪责,一刀给了他痛快堵住了悠悠众人之口。

其实诸葛亮的战略上BUG,让街亭成了一个必死之局。马谡的自大不在于面对魏军的自大,而是自大认为自己能解开诸葛亮制造的BUG。

作为诸葛亮背后的男人,自大的马谡在他的首秀中终究为诸葛亮抗下了所有。

你可能感兴趣的:(站在诸葛亮身后男人,马谡在街亭为他抗下了所有的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