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_第1张图片

[基本介绍]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的作者是两位日本人,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他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有着“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之称。他对弗洛伊德学说进行了改造,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为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完善的能力。阿德勒学说以“自卑感”和“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阿德勒的代表作有《自卑与超越》《人生的研究》《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自卑与生活》等。

本书用“青年与哲人的对话”这样一种故事形式总结了阿德勒的思想。对话体的方式,让我们阅读起来很轻松,感觉自己就是那个不断发问的年轻人,而对面的那个哲人用贴近生活的例子,将高深难懂的心理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

[框架结构]

引言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详细解读]

引言部分

千年古都的郊外住着位哲人,他主张: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有一位青年自幼就缺乏自信,常陷入自我嫌恶的痛苦境地。对他而言,哲人的主张只不过是乌托邦式的空想而已。于是,他去拜访这位哲人一探究竟。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话题1: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话题2: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这一点具有划时代的创新意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的确很有趣。他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心理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当我们把人生看作一幕大型戏剧的时候,它那因果规律的简单逻辑和戏剧性的发展进程自然而然地就会散发出摄人心魄的魅力。而阿德勒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话题3: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比如,它既可以在接电话的瞬间巧妙地收起,也可以在挂断电话之后再次释放出来。某位母亲并不是因为怒不可遏而大发雷霆,她只不过是为了用高声震慑住女儿,进而使其听自己的话才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

话题4:你想变为别人吗?

改变的第一步就是理解。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疗法而已,没有什么价值。

你现在无法体会到幸福,因为你不会爱你自己。而且,为了能够爱自己,你希望“变成别人”,希望舍弃现在的自我变成像Y一样的人。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你之所以想要变成Y或者其他什么人,就是因为你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其实,你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话题5: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

在希腊语中,“善”这一词语并不包含道德含义,仅仅有“有好处”这一层含义;另一方面,“恶”这一词语也有“无好处”的意义。这个世界上充斥着违法或犯罪之类的种种恶行。但是,纯粹意义上想要做“恶=没好处的事”的人根本没有。

话题6: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你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你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话题7: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话题1:为什么讨厌自己?

我所能做的就是首先让其接受“现在的自己”,不管结果如何,首先让其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作“鼓励”。

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如,脸红恐惧症患者就是这样。

话题2: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话题3: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 那些用语言或态度表明自己的自卑情结的人和声称“因为有A所以才不能做到B”的人,他们的言外之意就是“只要没有A,我也会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 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即便如此,又没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如此一来,人就会想要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话题4:越自负的越自卑

阿德勒明确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有一种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具体就是指夸耀不幸。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话题5: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一提到“追求优越性”,往往容易被认为是尽力超越他人甚至是通过排挤他人以取得晋升之类的追求,往往给人一种踩着别人往上升的印象。阿德勒并不肯定这种态度。

在同一个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请想象一下这种情形:虽然行进距离或速度各不相同,但大家都平等地走在一个平面上。

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但是,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人都各有差异, 就知识、经验或者责任来讲也许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不关乎善恶或优劣。因为不管存在着什么样的差异,我们都是平等的人。

话题6: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也许孩子不能很好地系鞋带、不能解开复杂的方程式或者是在发生问题的时候不能像成人那样去负责任。但是,人的价值并不能用这些来决定。我的回答仍然一样:所有的人都是“虽然不同但是平等”的。

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不再把世界当成危险的所在,也不再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之中,你眼中的世界就会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人际关系的烦恼也会大大减少。

当被对方的言行激怒的时候,也要认清对方是在挑起“权力之争”。孩子有时候会通过恶作剧来捉弄大人。在很多情况下,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他们往往会在大人真正发火之前停止恶作剧。但是,如果在大人真正生气的时候孩子依然不停止恶作剧,那么其目的就是“斗争”本身了。为什么要斗争呢?想要获胜啊,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

话题7: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所谓控制怒气是否就是“忍耐”呢?不是的,我们应该学习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因为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不是不能发怒,而是“没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

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才会说“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这其实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

关于权力之争,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 我是正确的”这种坚信意味着坚持“对方是错误的”,最终就会演变成“所以我必须获胜”之类的胜负之争。这就是完完全全的权力之争吧?

话题8: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

讨厌工作,往往不是讨厌工作本身,而是讨厌因为工作而受到他人的批评和指责,讨厌被贴上“你没有能力”或者“你不适合这个工作”之类的无能标签,更讨厌无可替代的“我”的尊严受到伤害。也就是说,一切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话题9: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话题1: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

话题2: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你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话题3: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即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孩子学不学习或者跟不跟朋友玩,这原本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话题4:如何分辨是谁的课题?

辨别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我们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苦恼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总之就是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话题5: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我在说明“课题分离”的时候总是会想起格尔迪奥斯绳结。像这样盘综错节的绳结也就是人际关系中的“羁绊”,已经无法用普通方法解开了,必须用全新的手段将其切断。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话题6: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

如果人际关系中有“回报思想”存在,那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这样的想法。当然,这是一种与课题分离相悖的思想。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会比较轻松,因为那是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比如走在父母铺好的轨道上。尽管这里也会有各种不满,但只要还在轨道上走着就不会迷路。但是,如果要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那就有可能会迷路,甚至也会面临着“该如何生存”这样的难题。

话题7: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近代哲学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话题8: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只要是按照原因论认为“因为被打所以才与父亲不和”,那么现在的我就只能束手无策了。但是,如果认为“因为不想与父亲和好所以才搬出被打的记忆”,那“关系修复之卡”就会握在自己手中。因为只要我改变“目的”,事情就能解决。 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话题1: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人际关系的“终点”在哪里呢?那就是“共同体感觉”。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概念,也是争议最大的地方。

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阿德勒认为他自己所叙述的共同体不仅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地域社会,还包括国家或人类等一切存在;在时间轴上还包括从过去到未来,甚至也包括动植物或非生物。也就是主张共同体并不是我们普遍印象中的“共同体”概念所指的既有范围,而是包括了从过去到未来,甚至包括宇宙整体在内的“一切”。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不幸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反过来说就是,幸福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

想理解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感觉,首先可以以“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变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

话题2: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实际上,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话题3: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话题4: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 就是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

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那就丝毫不会主动融入共同体中,因为一切他人都是“为我服务的人”,根本没必要由自己采取行动。但是,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

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假设你是学生,只看到“学校”这个共同体。也就是说,学校就是一切,我正因为有了学校才是“我”,这之外的“我”根本不可能存在。 没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更多其他的“我和你”、更多其他的“大家”、更多大的共同体一定存在。

话题5: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

阿德勒认为,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 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

话题6:如何才能形成相互协调与合作的关系?

如何才能形成相互协调与合作的关系?这里就需要提到“横向关系”这个概念。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青年:您是说在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中只能选择一种?

哲人:是的。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

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

话题6:有鼓励才有勇气

可以置之不问吗?不。我们需要做一些不是干涉的“援助”。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人会因为被表扬而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如果考虑一下平等的伙伴给你提供工作帮助的时候,答案自然就出来了“谢谢”来对帮助自己的伙伴表示感谢,或者用“我很高兴”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喜悦,用“帮了大忙了”来表示感谢。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话题7:有价值就有勇气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答案。

就是通过为共同体也就是他人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对别人寄予关心、建立横向关系、使用鼓励法,这些都能够带给自己“我对别人有用”这一实际感受,继而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气。

话题8: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话题9: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

并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每一个人,不是这样的,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话题1: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对得了60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这就是自我肯定;与此相对,在诚实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这就是自我接纳。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话题2:信用与信赖有何区别?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应该是“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话题3: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只要拥有了这种奉献精神,眼前的现实就会带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话题4: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工作狂是只关注人生特定的侧面。工作”并不仅仅是指在公司上班。家庭里的工作、育儿、对地域社会的贡献、兴趣等,这一切都是“工作”,公司等只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已。只考虑公司的工作,那是一种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

话题5: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现实性运动是一种“当下做了当下即完成”的运动。

如果登山的目的是登上山顶,那它就是潜在性的行为。说得极端点儿,乘坐电梯登上山顶,逗留5分钟,然后再乘电梯回来也可以。当然,如果没能到达山顶的话,其登山活动就等于失败。但是,如果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顶而是登山本身,那就可以说是现实性的活动。最终能不能登上山顶都没有关系。 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话题6: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阿德勒的回答是:“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写在最后]

今年8月看的电子书,边看边做摘录。时隔一个多月,再去翻看这些摘录时,已然碎片化,连自己看起来都觉得散乱得没有章法和逻辑。但此时已懒得再回过头去归整。怎么办?忽然灵机一动,以“话题”来将这些散乱的摘录串起来,既还原了青年和哲人的对话逻辑,又不必大费周章,也算是帮自己重新理了理头绪。

说到底,这读书笔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它让我重温了当时阅读此书的心情和感受。如果归结成一句话,那就是:我还会再来重读这本书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