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传统中国年——辽宁南部农村的春节习俗

        本人原创文章

我的传统中国年——辽宁南部农村的春节习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的家乡在东北辽宁的南部城市,更具体的位置是下属地级市的一个临海的农村,这里是几条江河的入海口,又是山脉丘陵消失变成小平原的地方,风水先生说这里是蛟龙入海之地。这地方确实有叫脉起的地名,还有不少以龙或者凤起名的山峦。我的家乡也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风景秀美,人杰地灵,当真是个好去处。

        虽然家乡有美丽的城市和农村,但两个地方过年的习俗却又相差甚远。和大部分东北的城市风俗一样,辽南地区的城市过年大多都是过年前置办年货,除夕放放鞭炮,吃饺守岁,春节四处走访亲友等这些风俗活动,但是在家乡农村的春节的活动就非常传统和热闹,而且特别讲究。我有时候觉得,农村的春节才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风俗,而城市的春节习俗已经相当简单至极,以至于淡而无趣了。

        还是说说家乡农村的习俗吧,我就重点讲讲过年春节前后的几件活动。

      有句老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在家乡的农村基本就是这个状态。以前东北的农村到了冬天,冰天雪地,基本上没有什么农活了,现在能有的农活都是种大棚,大棚里种蔬菜、全国顶级品质的九九草莓、柿子等当地特产,或者就是向全省乃至全国销售各种海鲜品,当地的黄海特产大蚬子、泥螺、鲍鱼、海参、各种鱼鳖虾蟹等等吧。虽说农村还有点活,但这些事情要比农忙的时候清闲了许多,到了腊月,基本上各家都算是放了一个悠长的假期,很多时候忙碌一年的人们都开始从各地打工回家,在家猫冬,平时打打麻将,走亲访友,休养生息。

      腊八以后,人们开始陆续进入春节前奏的模式,有的家开始杀猪吃杀猪宴。我的老姑家就是过了腊八之后,便邀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大家几十人聚在一起吃宴席。在寒风料峭冰天雪地的北国农村,一群人吵吵嚷嚷的绑上一头二三百斤的肥猪,在宽敞的院子里,将五花大绑的猪按在宽大的桌案上,杀猪的师傅一刀下去,猪的鲜血箭一般的喷到地上摆放好的大盆里,血放干净,猪也脱离苦海,直奔西天而去。

图片发自App


        如果杀猪的师傅水平不高或者猪的能力很强,就容易出现砸场的情况,我曾经亲自经历过一次吃杀猪宴,杀猪的师傅可能在上一场的杀猪宴上喝酒有点迷糊,酒没醒就来了,来杀猪的时候,刀的位置偏了点,扎在猪脖子皮厚的地方,结果猪疼的腾身而起,将身上的绳子崩开,按猪的众人也猝不及防脱了手,导致猪满院子乱跑乱拱,大家惊得四下逃散,只剩下醉醺醺的杀猪师傅和几个胆大的人在猪后面跟着满院子抓猪,最后终于逮住猪的时候,猪满身是血,大家也满身是血。好在最后吃上了杀猪菜,只是血肠少了许多,且淀粉放的不少。

      书归正传,杀完猪后,这时候大家帮着身手好的杀猪师傅处理剩下的屠猪善后事宜,灌血肠的,烧水的,褪毛的,约有几个小时,到了中午摆了五六桌,各种杀猪菜满满登登一大桌,亲朋好友把酒言欢,十分热闹。接下来,就是其余的亲友们陆续杀猪,然后轮流宴请宾朋好友。年味从杀猪宴开始进入到每个人的胃里,身体里。

      在腊月到小年这段时间里,农村除了杀猪吃宴席,各家就已经提前办置各种年货,还有就是将自家种的的土特产、制作和批发的物品拿到镇上大集上摆摊卖年货。有宗教信仰的抓紧时间赶庙会,参加各种活动。

        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在家乡的地区主要有三项活动:一是扫尘,给屋里打扫卫生、清理庭院;二是送灶神,农村家里有大锅的锅台后面、灶台后面通常有灶王爷的图像,此时摆上香案,供奉瓜果糖糕;这两项活动和全国的风俗应该是一样的,但第三项就不是特别清楚是否全国通用,这一天长辈要带着子孙,到去世的祖先坟茔上去烧纸祭祀,据说是给祖先留点路费,过年好回家过年。

我的传统中国年——辽宁南部农村的春节习俗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腊月二十三以后,各家继续办置没有办完的年货和物品。在大年三十之前,家长们催着孩子们赶紧该理发的理发,不理发的就提醒带警告的说正月之内不许剪头了,只有二月二以后才可以。

      到了大年三十除夕这一天,事情就忙碌起来。早上大家要早早起来,洒扫庭院,整理屋子,穿戴一新,本命年的人要全身穿红的内衣袜子腰带。

        我家乡农村的习俗中,但凡有家中有子孙的家庭,过年是都要摆宗谱供奉祖先的。除夕这天的上午,通常要在屋子进门的正厅北面墙上挂上祖先的宗谱,摆上香案供果,在院中央也摆上大香炉,但此时不点香不点蜡烛。这个活一般是由家中主事的女主人来负责,这是风俗习惯。以前奶奶在世的时候,家里的宗谱香案的收藏和摆放侍弄一切事务都由她来负责。

      其余的人要四处贴春联,家乡的春联和其他辽宁其他地区不同,我们家乡的春联通常在横批底下要贴上“小彩”,也就是至少五个带穗头的五颜六色有吉祥福气字样的彩纸。贴小春联的地方简直可以四处贴,院外的猪圈上、院内的鸡窝上乃至有保家仙的柴火垛上都贴上各种“肥猪满圈”“鸡鸭成群”“平安吉祥”“大吉大利”等等吉祥词语的春联,连厕所和大门外的电线杆上都要贴着“抬头见喜”的字样,就差给跑来跑去的狗猫贴身上了。当地有车的家庭还给自己的爱车贴上对联,春节的时候,农村各地四处跑着贴对联的轿车、三轮电动车、农用四轮车乃至拖拉机,都跟贴了符一般。

        高高的大红灯笼和满院子的彩灯是必须要有的,如果有时间春季去我家乡,会看到在农村无数高高挂起的红艳艳的灯笼,非常显眼喜庆。一到晚上,在夜色漆黑之中,大地亮起无数的红灯,周围都是闪闪的彩灯相互辉映。

        三十下午就要包饺子了,通常是一种或者几种的饺子馅,还得放一些硬币、花生、核桃馅、大枣等放在饺子里面,从字面里取好彩头。除了饺子,还要包一些馒头蒸糕花卷等各色面食,甚至还有粽子。

        到了晚上五六点钟,是“接年”的时候,也就是接祖宗回家过年的时刻。此时远处早已经响起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这时候,家中主事的女人要点上香火,父辈点上三炷香,取了一叠黄纸,点上灯笼,带着后辈的子孙,离开家,向院外的原野空地走去,远远的百步之后,星空漫天,田野里空旷无人,父辈朝着祖先坟地的方向,就地插香,烧纸,然后大家一起叩拜。随后回头向家走去,小声叮嘱子孙后辈不要回头。走到大门口,将门边的一块长条石或者粗木棍横放在路上,走到屋门前,又放下一处条石或木棍,父辈说这是拴马桩。此时屋内屋外的香案处的高香早就点上,女人们早就在大锅里煮好饺子,一时间热气腾腾,父辈回来的时候说着:“回家了啊回家了啊。”屋内的大家也都喜气洋洋的应和着,众人在宗谱前烧香烧纸给祖先磕头,随后在院中放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我的传统中国年——辽宁南部农村的春节习俗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当“接年”的饺子出锅,给供桌祖先奉上之后,大家在屋中一起热热闹闹吃饺子吃全家宴,等着看春晚。“接年”时候的全家宴是最丰盛的,家鸭鱼肉,各种海鲜,还有许多从外地带回的特产材料,挑最好的食材做一顿大餐。全家老少团聚一堂,不喝酒的也喝上一杯好酒,欢欢喜喜的吃顿饭。饭后家人看着电视节目,品着清茶喝着咖啡,品头论足一番春晚的各色演员。

        临到半夜十一点之后,到了子时,父辈们开始准备“交子”放鞭,12点时,院内鞭炮大作,各种礼花在农村大地上绽放。人们给祖先上香,给长辈磕头,然后坐在桌前吃“发子”饺子,互相拜年从兜里掏钱发红包,手机发微信拜年抢红包,有的开始摆上麻将,这一夜开开心心的守岁而过。

        初一一大早,就有亲友来陆续提着各种礼品来拜年,到供桌前给祖先磕头。家里的人们也陆续去附近亲友家拜年,但家中主事的女主人不出门,在家看着供桌上的香火,如果上供的香要燃尽,就要接着换上新的香,当地叫“续香火”。余下的时间,亲友们相互串门,在家里或者亲友家聊聊家常,打打麻将,有“躲星”的在小屋子里干熬着。小孩子们打游戏,去冰上滑冰,到野地里放鞭炮。

        初二晚上五六点钟,就到了“送年”的时候。照惯例,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给祖先供上,让祖先吃饱准备上路,大家也围坐一起吃了一顿饺子宴。然后照旧在祖先案前上香,烧纸,磕头,带着香、纸、带着饺子,提着灯笼、鞭炮,然后出门。临出门前,将两处拴马桩都立起来,放到一边,远远走到大门外田野空地上,插香烧纸,放好饺子,然后磕头,放鞭,送走祖先大家转身回家。回家后,女主人就熄灭供桌上的蜡烛,送年完事,女主人的工作算是圆满完成。

        初三就是女主人回娘家的日子。初二送完祖先了,女主人就自由了,这样她就可以回自己的娘家去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初三回娘家的原因。一般是女主人和自己的丈夫孩子全家一起回娘家拜年,有吃有喝,开心的过上几天,有家近的当天就回来。

        这个时候,农村的亲友们就开始轮流宴请了,通常都是中午、晚上聚会,比如今天中午是大姑家请吃“嚼咕”,也就是聚会吃大餐的意思,晚上是三叔家请吃,明天是三爷家的老叔请吃,后天是老姑家请吃,或者是二舅母家请吃,有的时候会出现同时有多家亲友请吃饭的情况,这时候就必须要赶场吃饭。大家一边品着各家的菜肴,评论着女主人做饭的手艺,一边借着请吃饭的机会不断聚会唠家常,彼此交流在不同地区打工的经历和心得。

      初四是灶王爷回家的日子,早上换上灶王爷的新挂像,点上香案供奉,然后继续去参加各处吃请。

        初五叫“破五”,是接财神日子。这一天家乡镇上有的商家就开门营业了,常常是一顿鞭炮惊碎四周农家人醉酒的睡梦。春节在农村的家乡中的这段时间里就是白天玩耍,中午和晚上不停被邀请参加聚餐,真的是醉生梦死一般的春节,一个星期的时间胖上四五斤不是梦。

        初六的日子,我们这些外地打工的就依依不舍的回程了,而家中农村的春节还远远没有完事,各种扭秧歌踩高跷的春节活动刚刚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闹元宵。

        当距离回程的目的地越来越近的时候,心却从未离开过越来越远的家乡,每一年每一天都是如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传统中国年——辽宁南部农村的春节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