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晓书:我思故我在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1张图片
孔晓书先生

我写自己  我的画

我相信,真实、真切才是最好的。

孔晓书,又名:潇抒,别署:田農,号:墨莊老农,望月耕夫。生于六十年代末,安徽肥西人。

一个从田间地头走出来"半路出家"的草根画匠。没有学院正统,没有大师亲传,没有身名头衔。一介布衣,恰当不过。

少年始于艺术梦想,家贫如洗。青年困于学艺无门,理想梦碎。中年奔波劳禄,立业建家。过着"老二孔"自己的平民生活。

崇尚艺术,初心未泯。余生醉心于绘事,沉醺于画境,泛舟艺海。劳顿有余,弄墨染指,折腾一番。漫漫地,沉浸在笔墨意趣中,去寻味那种境由心造的华姿润韵。出师造化,笔耕不辍。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书画独特的艺术妙境,和蕴藏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灵魂内涵与高古的人文气节。

我从生活中走来,清寡淡味,坎坷而悲悯。人到中年,拼尽气力,苦撑一方陋室书斋,立足边缘,疏离诸多纷扰,耕耘艺术,乐境人生。

倾心探索书画艺术精神与当下。师古不迷,创新拓变。努力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触角,取古法创新意。颠覆守旧与束缚,尽情释放自己的天真。坚持把握作品艺术风格的别样性。悟得心源,用心灵感受完成赋予作品艺术的一种语境。

我心中的画作,是根植于我生活的土壤和酸涩的年代,深深地熔烙到一起。它承载着我过去的苦难和对生活的向往。沉甸甸地透过岁月年轮,折射沧桑痕迹。透出一丝丝的苍凉与怆然。它不显得华丽绚烂,也舍弃那种葱郁浓烈。无论山水、人物、花鸟诸类体裁。在视角的感观里,呈现出来总是淡古雅素的灰色格调,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一种落寞文人的情怀操守,和风骨向外的清高和寡。让观者心生悲悯的同时,一种直抵心灵的渴望,落寞和坚守。

        孔晓书 二O一九六月

        写于望月斋墨莊書屋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2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孔曉书:我思故我在

有人终其一生也找不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我庆幸在我的人生长河中有书画相伴。

“青城坐雨”“瞿塘夜游”成就了黄宾虹的雨山,夜山,大自然的神奇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悟出奇妙。

绘画作品是多种能力及修养的结合,不仅要会画,懂得如何题字,盖章,还有许多画外功夫,“学画者不可不读老庄之书,论画者不可不见古今名画”,我以为是很有道理的。画画的过程,也是与大自然对话的过程,与自己心灵交流的过程,自然界的景并不全是完美的,画是经过人的主观思想把它美化了的产物。中国画讲究既要师古人又要师造化,接受前人的经验,然后要深入观察世界、观察对象、大自然和你自己的思想,包括感情,性格的东西才能够融到一块儿来,才能够融到一笔一墨之中,这才能走进来,光学一个点法,一个线条的画法还走不进中国画,学了一个点,学了一个线,它的运用是在于表现,而不是说能画,你会一个点你就是画家了,潘天寿先生要让我们认识中国画的本质特征,然后到生活当中,到大自然当中师造化,简而言之,境由心生,景亦由心生,它是无数景的综合体,概括体。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3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至于书与画的关系,谢赫提出的“骨法用笔”,其实质也就是书法用笔。由于书法的用笔,较之绘画的用笔成熟的较早,画家向书家学笔法的事实多有记载。如陆探微受张芝“一笔书”的启示而创造“一笔画”,张僧繇点曳所拂,皆依卫夫人《笔阵图》,吴道子曾受笔法于张旭。此后的画家都已认识到书法对画法的重要意义,所以米芾、苏轼、赵孟頫、董其昌直到吴昌硕、齐白石,他们既是画家,也是书家,就是很自然的了。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4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书法用笔的特点一是表现性、抒情性,二是程式化、符号化,三是个性化,也就是说他的每一笔既是感情的载体,又是一定的法度,所以以书入画就是把这些特点带到了画中,形成了画中的各种笔法。由于画中的题字要与画风协调一致,这样又使画家的书法形成一些同与书家书法的特点,我把他叫做“以画入书”,总之画与书,也像画与诗一样是交融互渗,融为一体的。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5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中国画,最讲究笔墨的情与趣,一笔下去,蕴含着作者的功底与才智,素养与境界。通过用笔,用墨,勾摖点染的综合表现,才能使作品的力度及视觉效果达到了极致,笔痕墨迹的自然交融,意象造型的审美基点,还有各种意象符号的穿插,搭配,疏密,对比等,都通过有限的画面传达无限的意境,使人透过符号的组织和节奏的流动,感悟画者心灵的律动,当然,以山水画为例,能代表画家本人风格的气韵并不是画中的情节完成的,而是从画家用笔的起承转合,抑扬顿挫而生。气韵使画面生动,有色,使画家与读画的人相互交流,而激起心灵的涟漪,使观者在不知不觉间被带进那特定的艺术氛围之中,我个人认为,画面的开合,气度,笔墨,虚实,不为风格而强作简约抑或复杂,排除一切“有为”,焦虑和情感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仅以平淡之心,闲静之态面对自然意象,把灵魂都交付远离尘嚣的乡野幽静。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6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以天地为伍,自然为师。中国画先天地决定了它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它总是与传统密切相联,其材料,技法,程式等已固化了它的思维,它可以用新的方式解读传统,但无法把自身改造为完全现代性的视觉艺术手段,当然,这可能是一个理论的问题,传统的媒介怎样实现现代艺术的可能性。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7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虽然传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传统的感觉应该是部编纂完成的法典,是画者众多渴求的一部分,随时放在我们身旁,在需要时,可轻松地翻开来检点自己的行为,看是否循规蹈矩,然而,历代优秀艺术家不断从前人的程式中走出来,  就如我们希望自己的作品有古意,也同时希望作品具有时代的气息,其实这两点并不矛盾。古意是种情怀, 在对时代感或时尚的追求中, 它体现为视觉的回溯、传统的延承和精神的宁静从容。我们觉得古人好,并不是为了追求不可超越的技巧,而是仰慕内美充盈的绘画精神,而这,虽不可临摹,却是可学的,也正因如此,画画的进境就是在勤奋与真挚的追求中获取灵感,体会此中真味。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8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诚如,六朝以来,“以形写神”成为传统中国画创作的基本原则,它也确立了绘画领域中“形”与“神”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一中国人特有的造型观念和审美特点经过千年的凝练,已经成为有别于西方造型体系的东方文化景观。-般来说,欧洲绘画的审美价值观有“以人作为万物之尺度”的传统,尤其在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绘画通过透视法和解剖学的广泛运用,在“形”的表达上其写实程度可谓登峰造极;而中国传统绘画则保持着自身的文化秉性,画家们从对象的内在结构出发,更注重精神的把持和内心的感悟,他们以线条为基本语汇,勾勒对象的外形,进而以表达对象的精神,所谓的“以形写神”,形” 只是方法和路径, 而“神” 才是目标和归宿,所以,神品才会成为传统中国画的最高评价标准和神圣境界。在今天,“以形写神”这一箴言仍然为中国艺术家们所严格恪守,你可以破旧,可以创新,也可以与时俱进,但“以形写神”这千年之灵一直深藏于历代中国艺术家的躯体之中,生生不息,这体现出的是中华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更是我们文化目信的基础和源泉。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9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不过千万别忘了艺术的生命,艺术的精神是什么?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创造的精神在于不断创新与突破,失去了创造与创新将不足已成为艺术。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10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那么,创造可以理解,创新与突破确实又是说来复杂、冗长的话题。首先,中国画历经千年走到现在,无论历史上哪位画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所看到的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思变与求异,或者就称是标新立异,始终也没有摆脱他们所处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文化与精神背景的制约。而且,创新可以从各种角度去理解,是技术上的“新”、材料上的“新”,还是根本意义上的创作思维模式的改变。“新”可以颠覆你相对于“旧”的事物的价值判断,“新”的东西可以给你新鲜感,不至于让人乏味。但是,“新”绝不一定等于好。若只是盲目一味地求“新”或是仅仅摆弄绘画表面形式的花招,在我看来,都是没有意味的追求,是穷途末路之囧。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11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再回过头来看看古人绘画的重复现象就不难发现,面对那些能列入美术史、千古流芳的画家,正是因为我们只是简单地从浓缩版的美术史书本上去欣赏、去阅读,撇开了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文化背景与个人遭遇等等,看到的只是他们笼统的,无论如何,我们作为一个活在现代社会的艺术创作者而言,应该用最大的能力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互动,创立个人的需要系统去诠释思想,当代绘画面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只是身在其中而觉得没有特别强烈而已,不管是历代绘画还是前辈的探索,艺术创新性的新图式终究要有更年轻的艺术家来承担,当代年轻的艺术家不能默守陈规、一成不变,要勇于踏下心来,不忘初心,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绘画艺术,可喜的是有一批年轻的艺术家正在吸引着大众的目光,同时引发了视觉效应的变化,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心理反应,同时也扩充、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增强了作品的现代性,而又极富中国式的现代性,我想这一点是肯定的,也必然伴随着我在日后的创作构想中,更加具有合理性,整体上最大化地呈现出个人面貌。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12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20世纪30后、40后和50后的山水画家,大都出身于美术学院,极少临摹古画,他们已经不大熟悉山水派别,甚至把派别都视为“束缚”,弃而不顾。其实,传统山水画的历史,就是创造、修正和转变派别的历史,学习传统就是要出入派别,在继承与变化前人派别的基础上推进创造。当然,对传统派别的学习,有活学,也有死学。有人淡化传统,甚至无传统、非传统;有人转益多师;有人死守一派;有人浅尝辄止;有人毕生苦学;有人由派而深入,由派变出,自立门户;有人只能游走于派别之间,始终找不到自己……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13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由于画家对整个人生、历史和宇宙的观照,实际上追求的是当代文化精神,是那个作为宇宙本体生命的“道”。因为“象”是有限的,“道”是无限的,把“道”这种宇宙精神,包括自身这个小宇宙在内看做是一个永恒完美的典范,我想这就是艺术的完美性。正所谓诗以言志,乐为心声,画也应为人情感的流露。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14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艺术”是个概括的词,分开来讲,“艺”,《左传.注》的解释是:“艺,准也。”这标准包括文化修养、学识情怀、天资独特的发现和创造。“术” , 《说文》的解释是“邑中道也。”刘勰在《文心雕龙书记》中进-步喻为“术者,路也。用现在的话来说,  就是表现手段和艺术技巧。艺与术高度完美的有机结合,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的艺术圈里,艺与术比例失调,尤其是重术轻艺的现象多有存在。这是艺术水准上不去的重要原因。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15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画家就是要用作品说话,作品即人格,人格即力量。晚清的松年也从观赏与批评的角度指出“画以人重”之理,他说:“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唐、宋、元、明以及国朝诸贤,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前贤已往,而片纸只字皆以饼金购求。书画以人重,信不诬也。”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16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人品是人的品德,画品是画的优劣,“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讲求人品与画品的关系,反映了重视绘画与伦理的关系。历来作品表明,中国画讲求“以文化人”,一直与弘扬美德密切关联。“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始终主宰着道德理想、人生境界、处事准则与包括绘画在的“六艺”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在坚守伦理道德理想的前提下从事绘画的创作与欣赏,在培育美德提升品格中实现审美超越。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17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而这种人格力量的魅力在作品中一旦成为生命表现,就是化境空明,峰壑幽深,笔走墨海,落笔有神,豪情无限,情与景,形与意的这种内化同构过程,凄风苦雨,命运沧桑,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超尘拔俗,进入对象之中,把对象变成为主体化的对象,再使意象结构化、形式化,在形式中注入艺术生命,升华为审美创造的无限可能性。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18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一个好的画家首先要具有独立的艺术人格。绝不能有艺术人格的依赖,要有独立的审美取向与审美判断,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形成独立的艺术思想体系,艺术语言体系及独特的风格特征,当然前提是这一切的“独立”和“独特”绝不是画家一味地追求个性,标新立异,刚愎自用,随心所欲,应当也必须合乎民族文化的哲学观念和审美内核,张弛有度、恰到好处,才能避免怪戾的江湖画风和低俗媚俗之风在当今美术领域的盛行。寻变,寻创新,寻突破,是每个画家都在思考和实践的课题,作为职业画家,谁都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将这一课题完美的演绎和诠释好。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19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我们中国画的传统本身,就是历代画家不断创造不断发展的过程,传统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他就像一颗大树,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中,他不断的清除枯枝败叶,又不断生长出新的花叶,结出新的果实。艺术的转型,不是和传统的断裂,而是以传统的艺术精神为基因,利用其一切优秀成果和元素,同时借鉴汲取姊妹艺术、民间艺术、古代艺术以及东西方的有益养分来发展我们的传统,创造我们时代的中国画。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20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元的格局,再也不会有一两位大师领一代风骚,而是一个群星璀璨、百花竞放、多元互补的局面。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21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所以说,未来改变人类可能要靠中华文化,因为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乐”、“礼”、是温润的君子“玉”的文化,是人与自然无比和谐的文化,是从每个人内心发出的喜悦,是养心的,是追求“道”的自然规律而生活的民族。西方文化给世界所感受与东方文化完全不同。我们中国人常说:“外美不如内美。”内美养于外美,内美是天地之美,老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故中国人所追求的是宇宙的规律与自然和谐的现象,追求自然规律为永恒。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22张图片
画家通联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23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24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25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26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27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孔晓书:我思故我在_第28张图片
孔晓书作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孔晓书:我思故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