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脱发”,不提“油腻”,和大家聊一聊我读研期间那些“痛的领悟”

不谈“脱发”,不提“油腻”,和大家聊一聊我读研期间那些“痛的领悟”_第1张图片

      在一所“四非”学校,研一研二两年,东凑西借,自力更生,发了3篇SCI,可我知道,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要归功于已毕业的师兄在他研究生期间做的好多工作,感谢他让我能比较光荣地毕业。在总结了前两届师兄师姐以及周围搞科研的同学的经历,再加上自己的亲身体验,我用血泪经验告诉大家我读研两年多来的一些深切感悟,大家觉得不认可的,或者不合适的,可以选择性浏览一下,也欢迎大家来补充总结。


(1)选一个负责任,不抠门的导师真得很重要。

      对于教师的职责,古人早就做了很好的诠释,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参见韩愈《师说》)。大家可以根据这三点要求将自己的导师对号入座,恭喜我的导师,无一入选。我曾经天真地以为那些不管被冠以什么职称的(副教授、教授、资深教授、院士等等)教员,首先应该是教师才对吧!来了才知道我想多了,别的老师我不是很清楚,最起码我导师不是,他身体力行地实践了这句话:好的教授对一所学校有好处,好的老师让一群学生受益。不过后半句,他是反面教材。

      能力一般的我找了一个能力一般还死抠的导师,再加上环境劣势,条件简陋,注定了我这研究生生涯要过得比较艰辛。我的导师10年前是某国企的技术员,摇身一变,现在成了研究生导师,我们私底下送他“王扒皮”,“吸血鬼”。当然,自己选的导师,含着泪也要读完。对我而言,工作不满意选择跳槽找自己满意的工作比退学重考能满足自己需求的学校代价要大,更重要的是我没这个勇气和魄力。这两年多,几乎每周就有导师的几件私事等着你,帮他女儿去报夏令营,节日期间,去超市帮他选购特产,送他老丈人去火车站,但自从听隔壁实验室的同学说了两件事后,我觉得自己还不够惨,“你帮导师买过花圈吗?听好,不是花篮,是给死人的那种。”,“课题组有个同学告诉导师奶奶得了重病,导师在询问了病情后,说了句这病是活不长的,你现在不要着急回,以后有的是机会。”。导师曾骂我,我是高校扩招的恶果,谁把我劝退,给谁10万元。我多想问一下导师,那这种说话不过脑子的导师是怎么进来的,“毁人不倦”,难道良心不同吗?哦!对不起,我忘了,良心对这种人来说是奢侈品。

        有次晚上快11点了回宿舍,碰见导师,我招呼还没打完,他就劈头盖脸把我骂了一通,“这么早,你还有脸回去,别的导师发劳务费,你吃土去吧!”,在他眼里,做科研不累到吐血,那都不是做科研。国庆七天长假,他拿了一本行业近几年的报告,200多页,对我们两个研三的说,你们两个现在也有着落了,给你们两天时间,把这本书做成电子版,能复制粘贴的那种,我开会要用。好几次告诉导师自己的实验思路,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你的想法一定要与咱们学校的实验条件相匹配。我问能不能去其他学校测?他脸上露出无奈笑容,去其他学校也可以,关键是没钱,新申请的项目还没批下来。听到这样的回复,我很无语。这句话没毛病,有毛病的是我,我嘲笑自己,难不成让老师自己掏钱测数据,你命那么好,偏让你碰到活雷锋。

      所以研一的新生,选导师要趁早,迟了就只能从剩下的里面挑。选之前,除了学术水平之外,多打听打听人品问题。


(2)做科研,不是有了兴趣才能走得更远。

        我觉得自己研究生生涯最大的成就感不是发了多少篇SCI,而是尽其所能,和课题组的小伙伴“修好”了实验室的仪器,发挥了一点“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的能力。由于仪器年久失修,虽然重见天日,可测量的数据误差大得令人哭笑不得。

      很多人说选工作或选专业的时候,一定要优先考虑自己的兴趣,我也不例外,我自己对科研的兴趣与父母让我读研的想法一拍即合,我认为有了兴趣,再无比黑暗的生活也会充满阳光,任何艰难险阻都是鲜花丛生,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有你发现不了的风景。

      我曾经以为兴趣是我上研究生最大的资本,可这点兴趣经不住岁月的沉淀打磨,失去了培养兴趣的土壤,最后只能消失殆尽。以前看到一句话,“对同一个方向,兴趣和职业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把兴趣当成职业在任何地方都是有风险的。”,我一直持怀疑态度。现在想想,有些可笑,可能是我对科研兴趣不够浓厚,只是热爱,做不到深爱,可现在连热爱也没有了,我也尝试过努力去爱,却发现自己“爱无能”。对待实验,我不自觉地会出现无力感。

      我不否认,兴趣很重要,可一定要有现实的“土壤”与它匹配,有时间,多去找找这种“土壤”,因为你很难从不经过改良的盐碱地里种出花来!                         


(3)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做做“兼职”

      作为研究生,我是不称职的。研究生期间,我被几次告知“都研究生了,不要在外面做兼职,你就那么缺钱,不要浮躁,要潜心做科研。”。我也只是口头答应,而行动上依然我行我素。周末,我一般会选择去带家教,因为我觉得天天待在实验室,办公室是会发疯的,借这个机会可以出去透透气,放松一下。好吧!我承认我主要是为了挣钱,因为每个月仅仅依靠国家补助的600元(1年发10个月)过得确实有些辛苦,我不具备那种废寝忘食,舍生取义的精神,我只是一个信奉“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搞好科研。”和“与其跪着清高,不如站着赚钱。”的凡人,可能在一些人眼里我这是没有骨气的表现。

      我要做的是每天努力填饱肚子,每天努力搞好科研。在学校,我努力吃饭有很大程度是为了搞好科研。可如果不做兼职,即使努力搞好科研,却依然吃不饱饭。我也很奇怪,自从上了研究生,脑子里经常冒出一些奇怪的逻辑,特别是在遇到生存方面,这可能是人类求生的本能吧!

      其实适当做做“兼职”,也花不了多长时间,除了和仪器,论文打交道外,走出实验室,接触一下外面的世界,有可能“洞中仅三年,外面已千年。”。


(4)别被“正能量”绑架,适当的抱怨还是能理解的

      读研读博,必须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内心。我是一个抗压能力比较差的人,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以后,我终于见识到什么叫“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同宿舍的一个学生是跨专业考研的,两个专业的区别很大,可能他还没有适应自己的课题方向,实验总失败,再加上缺少学术职业规划,原本阳光开朗的青年现在总是给人一种泰山压顶,世界垮塌的感觉。半夜时分,他总是猛然踹被蹬床,有时突然惊醒,一下子坐起来,大叫“我要杀了你!”或者“信不信老子弄死你!”。我们经常被他吓得一身冷汗,他人长得斯文,说话也很温和,这些“梦话”与他相去甚远。

      我们也经常找他谈心,他告诉我们,自己晚上经常做噩梦,不是被别人用刀子威胁,就是被人扼住了喉咙,总感觉被人置之于死地,要窒息了。他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父母辛辛苦苦供他上学,现在无颜面对二老,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老师和同学,也总是担心辜负了那些对自己抱有期望的人。他说害怕给大家带来负能量,不想被嫌弃,所以一直一个人默默忍着。

      我相信这种情况好多人都遇到过。为了让他走出阴霾,我们想了好多办法,甚至轮流去陪他咨询心理医生,这个我们以前曾认为在学校里最是摆设的职业。谢天谢地,他最后慢慢走出来了。压力处处有,可是感觉搞科研的应该大一些,身处一个封闭压抑的环境,做着周期特别长的试验,一旦失败,前功尽弃,再加上有些导师只要结果,不问过程,经常给学生施压,这样特别容易适得其反。

      人都有七情六欲,我们不是拒绝抱怨,而是拒绝只知抱怨,而不去改变自己现状的那些人,适当的抱怨可以让你缓解焦虑,释放压力。

      科研也是一份工作,不管是正在考研考博的,读研读博的,最后祝大家都可以找到与你的性格,能力和气质相匹配的工作,不过前提是认清自己,因为认清自己和认清未来同等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谈“脱发”,不提“油腻”,和大家聊一聊我读研期间那些“痛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