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怀瑾《论语别裁》(宪问一)

读南怀瑾《论语别裁》(宪问一)_第1张图片

这一篇是上论《里仁》篇的发挥与引申。

原宪,孔子学生。孔子当司寇时,曾担任过总务长一类的职务。孔子死后,就退隐于山泽布衣之间,走半隐侠的路线。司马迁《史记》中《游侠列传》曾提到过他。

1.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伐:自负、自高自大、骄傲自满。

译:原宪问什么是可耻的事情,孔子说,国家社会走上了正轨,像我们这样的人,就用不着了,如果仍占住那个位置,光拿俸禄,无所建树,就是可耻的。其次,国家没有上轨道,而站在位置上,对社会国家没有贡献,也是可耻的。

原宪又问,一个人能够克服自满,做到不骄傲,非常谦虚;也无怨恨,不怨天尤人;而且不作过分的希求,清心寡欲,这是不是仁的境界呢?孔子说,这是很难得的,至于是不是仁的境界,那就不知道了。

2.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译:孔子说,一个人只为个人的生活打算,这样的人就没有什么大志。

3.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逊)。

危:正。孙:通“逊”,谦退。

译:孔子说,社会国家走上了轨道,要正言正行;遇到国家社会乱的时候,自己的行为要端正,说话要谦虚。

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不必:不一定。

译:孔子说,真正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一定有文字著作,或者有名言留给后世;但是有著作的人,理论上讲修养道德,却不一定有很好的修养道德。一个仁者一定有大勇,而一个勇者,却不一定有仁。

5.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ao)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后羿:被臣子寒浞杀掉。奡:寒浞儿子,为少康所诛。

译:南宫适请教孔子问,后羿射箭技术那么好,奡的力气那么大,而后来却都不得好死。禹和后稷两个人,没有羿、奡那么大的雄心和本事,自己规规矩矩去种田,很平凡老实的人,最后却都得到了天下。这两种人到底哪一种对呢?孔子听了以后,并没有答复他。他一退出去,孔子就告诉其他同学,这个人思想这样正确纯正,真是了不起的君子,这才是最高的品德。

6.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译:孔子说,一个君子不仁,是有的;但是一个小人能仁,这种事是不会有的。

也就是说,一个好人不仁慈,有这个道理;但一个坏人能仁慈,那是不可能的。

7.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孔子说,真爱一个人,就不能太溺爱,要让他知道人生的困苦艰难。其次,不管部下还是朋友,即使对自己很忠实,也不仅仅喜欢他的忠实,还要教育他、培养他。

8.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上面提到的四个人,都是郑国政治上的要人。行人,外交官名。

译:孔子说,郑国的诰命颁布出来,非常慎重,先由裨谌起草,然后由世叔来讨论、检查、研究。再由外交官子羽来修改,最后还要经过首相子产,在文采词藻方面,加以润色。

9.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译:有人问孔子,郑国的子产这个人怎么样?孔子答复他,子产是大政治家,了不起的人物。子产当政时,对社会贡献很大,对国家老百姓,是有恩惠的人。

再问楚国的子西怎样?子西是楚国的宰相,孔子到楚国时,他怕孔子把他的位置挤掉。所以孔子答复,只是说,他,他啊!

又问管仲这人怎样?管仲比孔子早,齐桓公称霸时,他的功劳很大。所以讲到管仲,孔子非常佩服地说,那才够得上是一个人,真了不起!他在当政时,能够把齐国另一大夫伯氏,连着的好田三百,没为公有,而伯氏一家人因此穷困,只有青菜淡饭可吃,但一直到死,都没有怨恨管仲,心服口服。

10.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孔子说,贫穷却没有怨恨,不怨天尤人,这是很难的;而有地位财富,成功了却不骄傲,这倒是容易做到的。

11.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孟公绰:鲁国大夫。

译:孔子说,孟公绰这个人,要他做赵、魏大国中的顾问,则是第一等的好人才,他的才能、学问、道德,担任这个职务好得很,没有错。但是如果滕、薛两个小国家请他做大夫,要他在实际政务上从政,当部长、院长,那就不行,会当不好。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南怀瑾《论语别裁》(宪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