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拼多多市值再一次超过了京东,我们也能看到拼多多一点点摘掉自己“山寨”的帽子,慢慢的走向了「正规」之路。
任何企业想要继续成长做大做强,尊重最基本的商业伦理是一个避无可避的话题,这个基本的商业伦理包括:尊重知识产权、尊重品牌、尊重消费者。
不管是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还是销售(作为平台代销)假冒伪劣产品,都会成为企业成长进程中最大的绊脚石。随着企业的高速增长,对于商业伦理的不作为更是会加速对企业的反噬。
我们总在提消费升级,可是消费升级是什么?
消费升级我们常常听到的是消费结构的升级,指的是生活中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结构升级和层次提高,它也确实能够直接反映了消费水平和发展趋势。
而消费升级的还有一个重要内涵是:认知升级。
这种认知升级,代表着人们对于品牌商品、品质商品、品质服务、产品的合法性会以往更加重视。
说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在2013年以前,一个互联网的用户能够轻易的不花一分钱看各种盗版版权电影。快播等各类P2P软件,下载盗版电影实在是太容易了,容易到电影首映当天就可以在网络上迅速看到枪版(当天电影院用摄影机盗录)。更有甚者,国内还没有上映,就已经能够在网络上搜索到欧美提前上映地区的盗录版本。
这是对创作者、正规生产者最大的不尊重!
2013年11月,国内数十家正版视频网站和版权方发起“中国网络视频反盗版联合行动”,对快播的盗版采取了技术反制和法律诉讼。官司前前后后打了几年,2016年9月13日快播案宣判,快播公司创始人王欣锒铛入狱,被判三年六个月。
快播时代的终结,也意味着付费时代的崛起,人们慢慢变得更愿意为正版付费了。
短短三年后的2019年6月22日,视频网站爱奇艺的付费会员用户突破了1亿人!爱奇艺2018年财报显示会员8740万人,全年会员营收就已达到106亿元。显然突破1亿会员大关,单单会员这一项,就能给爱奇艺带来远超106亿元的营收。
拼多多迅速崛起过程中,所谓的“低价策略”确实让“五环外”人群从中获益,但与此同时,也对另一部分人不公平,它从不同程度上侵犯了认真研发新产品、投放高额费用建立品牌的企业和员工的利益。
一个假冒伪劣,就可以让无数人努力务实创造出来的价值瞬间崩塌,不论是从情理上和法理上,山寨产品最终都不得人心。随着人们的认知升级,人们对于创作参与者越来越尊重是大势所趋。
拼多多能做的,就是在大环境下,和主流商业意识达成共识,而不是逆流而行,个人的奋斗也要跟上历史的进程。
况且,谁能拒绝便宜货呢?
同质的正品还能够保证全网低价,这对消费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在10年前,也就是拼多多都不知道在哪里之前,原来的便宜货在哪里呢?
在淘宝里。
要知道10年前,淘宝上也是鱼龙混杂,什么妖魔鬼怪的商家都有、什么鳞次栉比的商品都有。笔者当时曾经花了20块钱就包邮购买了一个篮球,还赠送打气筒和气针。
2011年6月16日,阿里把旗下的淘宝公司分拆为三个独立的公司,C2C业务的淘宝网;B2C电子商务服务商淘宝商城(后来的天猫);以及一淘网。
淘宝的C2C即 Customer to Customer ,是个人对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天猫的B2C是Business-to-Customer的缩写,是商家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商业零售模式。阿里布局天猫,一方面是为了应对假货泛滥,另一方面也为了维护入驻大品牌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大品牌单价高,更能掏得起钱,能够给阿里的付费获客服务贡献更多利润。
这种布局,虽然提高了收入,却也造成了小商户的流失。流失的小商户有两种,一种是山寨和假冒伪劣产品商家,另一种就是付不起相对贵的淘宝客付费获客服务的小商家。
小商户的流失就给拼多多的破局带来了机会,拼多多通过更低的交易成本,给了这些商家一个入口,让商家能够卖到更低的价格还有钱赚。
拼多多是怎么降低交易成本,造就的低价呢?它既不是淘宝的C2C,也不是天猫的B2C,而是C2M模式:用户直连制造商,消费者直达工厂,把库存、物流、总销、分销全部省掉。
而低价,又是消费者不能再刚的刚需。
然而,光满足便宜这一个刚需还不行的,如果平台上一直都是大量假冒伪劣产品的聚集地,那么势必会造成消费者口碑的不断下滑,这越是拼多多一直面临的和饱受诟病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一定要往不断「正规」的道路上去走,拼多多通过618开始的百亿补贴活动,也在努力去改善这个问题。拼多多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2019年1月,拼多多一、二线城市用户的GMV占比为37%,6月份,该比例迅速攀升至48%。通过这个我们也能够看到一些变化趋势:一、二线城市的人,也在慢慢接受拼多多,拼多多也在慢慢地走向五环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