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之7.16》一切向钱看节操碎了一地——不义富而贵是浮云吗?!

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冰雪我见:

粗茶淡饭,枕着弯曲的小胳膊,也有着淡淡的快乐哦!不正当手段得来所谓富贵,譬如钱财和远大前程,对我来说不过是天生的浮云一片。

《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之7.16》一切向钱看节操碎了一地——不义富而贵是浮云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句话其实主要弄懂一个意境:

什么是真正的孔颜之乐?

《论语》里除了孔子自己谈论他的小小的快乐这一段之外,孔子还有一句评价颜回的有名金句——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 雍也》)


《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之7.16》一切向钱看节操碎了一地——不义富而贵是浮云吗?!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和《雍也》章“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宋初理学家周敦颐将此概括为“孔颜乐处”,认为这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

这个“乐”不是以物欲、功利的满足为人生的价值目标和梦想的快乐,而以道德理想的实现和德善的增进为充实光辉,是孟子所说的那种“大丈夫”精神境界。“孔颜乐处”作为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作为一种理想人格的象征,自周敦颐提出以来,它一直为历代学者所津津乐道。

“孔颜之乐”这个提法是儒家一个重要的价值判断,这个“乐”到底是什么,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北宋学者大儒家周敦颐曾经组织一帮学生编写孔颜之乐为命题的书。他自己也无法完全断论宗旨,所以就先去参谒黄龙祖心禅师,请问教外别传之旨。祖心禅师令其——

“于自心上参究孔子之道,以何为道?颜子之乐,所乐何事?”

周敦颐尊示,未悟。


《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之7.16》一切向钱看节操碎了一地——不义富而贵是浮云吗?!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然后,周先生又去找到另一位东林总禅师,禅师默默静坐,一个月也不理他,某天突然断喝:“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资此实理。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正此实理。天地圣人之道,至诚而已。必要着一路实地工夫,直至于一旦豁然悟入,不可只在言语上会。”周敦颐按照东林总禅师笑而不语教导,可还是一路实地功夫白费,也未悟。


《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之7.16》一切向钱看节操碎了一地——不义富而贵是浮云吗?!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事不过三,周先生心不死,又向佛印了元禅师请教,“问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禅门何谓无心是道?元曰:疑则别参。颐曰:参则不无,毕竟以何为道?元曰:满目青山一任看。颐豁然有省。”


满目青山一任看!

多么熟悉的境界,这和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李白——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苏轼——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些古人的意境其实都是沿袭孔颜之乐而来,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也是我们文化传统里最本质最高贵的根植。它,就是安贫乐道!

用曾昭旭教授的原话是——中国人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而一旦活下去就要活得优雅!

《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之7.16》一切向钱看节操碎了一地——不义富而贵是浮云吗?!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之7.16》一切向钱看节操碎了一地——不义富而贵是浮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