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郭络罗氏,亦称郭罗罗氏、郭尔罗氏、郭博罗氏、郭布罗氏,以居地名称为氏,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马察(今吉林浑江)等地。后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俄罗斯学者史洛克格罗夫(史禄国)经考察后在《满族的社会组织》一书认为,“郭络罗”的汉义就是“钩”、“躬身”或“放纵”。清朝中叶以后,满族、达斡尔族郭络罗多冠汉姓为郭氏、高氏。锡伯族中自古亦有郭络罗氏,与满族郭络罗氏同源同祖,后多改谐音汉姓为郭氏。
早期归朝 颇受优待
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和《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当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时候,世居沾河的郭络罗氏一支有两个兄弟常舒与弟杨舒,当时同为苏克苏浒河寨长,在努尔哈赤刚开始统一之战时,便率领族人早早归附于努尔哈赤,是最早归附于努尔哈赤的女真人,所以深得努尔哈赤的重视,常舒、杨舒成为了清朝建国初期重要的开国功臣,努尔哈赤还将自己的同胞妹妹嫁给了郭络罗杨舒,这一支族人在努尔哈赤建立起八旗制度后,一同被归入了镶黄旗,而宜妃的祖上阿凯便是随着常舒、杨舒一同归顺了努尔哈赤而被归入了镶黄旗,后常舒改隶镶白旗,为佐领。他的女儿嫁给了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为嫡福晋,他的两个儿子郭络罗·布哈图、郭络罗·察哈喇并为佐领,郭络罗·察布喇后来累官至正红旗都统。杨舒改隶镶蓝旗,他的儿子郭络罗·达尔汉,复娶公主,为和硕额驸,位列五大臣,授都统,加世职三等子爵。但阿凯一族一直留在了镶黄旗。
阿凯后来当过太宗皇太极的侍卫,他的儿子也就是宜妃的祖父安塔穆在顺治三年封为盛京镶黄旗佐领,并掌盛京关防印,康熙四年,安塔穆的儿子也就是宜妃的父亲三官保接替安塔穆成为佐领。
应该说,宜妃的家族并非有多么高贵的血统,只是因为这一氏族是满清老姓,历史较长,又是最早归附努尔哈赤,算是满清的开国功臣的待遇,算是开国元勋,所以使整个家族地位在清朝都比较高。
入宫封嫔 恩宠优渥
宜妃(?―1733年)郭络罗氏。满洲镶黄旗人,佐领三官保之女。有一妹为贵人,同为康熙帝妃子。
据有人考证,宜妃姐妹都是在康熙十六年入宫的,妹妹是在康熙十六年正月通过内务府选秀被选中入宫,姐姐是在康熙十六年五月入宫,当时大概已经18岁,而且据说入宫三天直接被封嫔。
因为康熙十六年时,仁孝皇后赫舍里氏三年丧满,五月十一,康熙帝传谕礼部以遏必隆词条之女钮钴禄氏为皇后。五月二十四,康熙帝又传谕礼部,进行他继位后第一次册封妃嫔,谕礼部:朕恭奉圣祖母太皇太后慈谕。稽古帝王宫闱之制。必备妃嫔。以襄内政。今册封佟氏为贵妃。李氏为安嫔。王佳氏为敬嫔。董氏为端嫔。马佳氏为荣嫔。纳喇氏为惠嫔。郭罗洛氏为宜嫔。黑舍里氏为僖嫔。尔部即选择吉期。开列仪注具奏。特谕。康熙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日(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
所以姐姐郭络罗氏如果真是康熙十六年五月入宫的话,确实进宫没多久就直接封嫔了。八月二十二日这一天,后妃们行册封礼,举行册立钮钴禄氏为皇后大典的同时,佟佳氏行贵妃册礼,一起行册封礼的还有宜嫔等七嫔。
宜嫔当时被赐居翊坤宫,翊坤宫位于永寿宫之北,储秀宫之南,长春宫之东。东西十二宫以东为尊,以靠近中轴线为尊,以靠近乾清宫为尊。翊解释为辅佐,皇后的寝宫为坤宁宫,翊坤即辅佐皇后管理六宫之意,可见康熙对她的喜爱和重视,此后宜嫔一直在翊坤宫居住长达40余年,成为在翊坤宫居住时间最长的嫔妃。雍正的年贵妃,乾隆的继后那拉氏都曾居住在翊坤宫。
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已时,继后钮祜禄氏驾崩于坤宁宫。清代最后一位居住在坤宁宫的皇后。同时也是坤宁宫的最后一位主人。六月,皇四女殇,时年五岁。(母庶妃张氏。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八月,吴三桂在衡州死,只当了5个多月的皇帝。十月三十日,乌雅氏生皇四子胤禛,由佟贵妃抚养。
康熙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妹妹郭络罗氏生皇六女,序齿四公主,后封固伦恪靖公主。十月十三日,乌雅氏单独册封为德嫔。同年十二月初四日,宜嫔生皇五子胤祺。
按当时清宫规定,宜嫔作为一宫主位,是可以自己抚养皇子的,但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胤祺被抱给了仁宪皇太后抚养,也许是因为康熙之前已经连续夭折了6个孩子,因此康熙后来的几个儿子,除了太子胤礽亲自留在身边抚育外,其他诸子,多令人视养。大阿哥胤禔养于内务府总管噶禄处,三阿哥胤祉养于内大臣绰尔济处。康熙十七年乌雅氏所生四阿哥胤禛在佟贵妃名下抚养,宜嫔所生五阿哥就养于皇太后宫中,从小就心性甚善,为人淳厚。
康熙十九年二月初五,德嫔生皇六子胤祚,由德嫔自己抚养,七月二十五日戴佳氏生皇七子胤祐,由惠妃抚养。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卫氏生皇八子胤禩,一同由惠妃抚养,
三月,葬仁孝皇后、孝昭皇后于景陵地宫主陵。十一月,定远平寇大将军等率军入云南,吴世璠自杀,三藩之乱彻底平定。十二月,以三藩平定御太和门受贺,宣捷中外。加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徽号,晋贵妃佟佳氏为皇贵妃,册封孝诏仁皇后之妹钮祜禄氏为贵妃,晋惠嫔那拉氏为惠妃,宜嫔郭络罗氏为宜妃,荣嫔为荣妃。颁发恩诏,赏赐宗室、外藩,予封赠,广解额,举隐逸,旌节孝,恤孤独,罪非常赦不原者悉赦除之。
而此时惠妃是皇长子之母,名下又有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两位年幼阿哥需要抚养,她的本家堂叔纳兰明珠又是朝廷重臣,权倾朝野,惠妃排在四妃之首合情合理。德妃生了皇四子胤禛、皇六子胤祚两个皇子,荣妃此前先后为康熙生下了6个子女,除4位夭折外,膝下还有二公主即后来的固伦荣宪公主和皇三子胤祉,而宜妃虽只有皇五子胤祺,养在太后名下,倒是比别的阿哥相对尊贵些,宜妃排在四妃中的第二位,也可见康熙对她的宠爱。
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康熙第二次东巡盛京,三位后妃并皇太子胤礽,一行约七万人一同前往,这三位后妃中应该有宜妃姐妹二人。 时值春日,“天气晴和,微风动筛,从者溢路,观者夹途,顾瞻远迩,莫不欢跃” 。 以皇太子胤礽随从。 三月,康熙帝谒福陵、昭陵,驻跸盛京。谒永陵。由山道前往乌拉行围。望祭长白山。康熙帝一行在向福陵、昭陵辞别后,于当年五月,启程返京。前后在历时80天之久。而且史载,这次东巡在盛京时,康熙就住在宜妃之父三官保家,这也是前所未有的恩宠。
据《清实录》记载,康熙帝在第二次东巡的往返途中,组织的数次围猎之中,射杀猛虎就达39只之多。他一生征战,善于骑射,认为人在塞外,连空气与泥土都会使人振奋。“作为一个能左右开弓的优秀射手,康熙十分自豪,他射死过135只虎,96只狼、132头野猪及不计其数的鹿与麋 ”。
此次东巡当时和宜妃同样受宠的德妃应该不在随行之列,因为六月初一时,德妃生下皇七女,可惜小公主只活了2个多月就夭折了。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佟皇贵妃皇八女生,闰六月殇。八月二十七日,宜妃生皇九子胤禟。九月二十二日,德妃生皇九女,序齿为五公主,后来封固伦温宪公主,由仁宪太后抚养,此时养在太后膝下的皇五子胤祺5岁了。十月十六,贵妃钮祜禄氏生皇十子胤䄉,十一月二十三,妹妹贵人生皇子爱新觉罗·胤礻禹,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二十三年六月初六,胤礻禹病死,因只活了十一个月未序齿,自然排序为第十九子。这一年算是康熙朝生育高峰期了,先后有5个孩子出世,夭折了2个,另三个都健康长大成人。
不知道什么原因此后宜妃妹妹郭贵人再没有任何活动记录,也许是因为孩子夭折,郭贵人伤心过度,不久后去世了或者还是发生了什么其他事情,康熙三十六年时四公主出嫁也没有她的半点记录,而相对来说,三公主之母布贵人兆佳氏在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生三公主也没有任何活动记录,但在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十一日去世时,康熙帝念她是端静公主的生母,命照“嫔”例办理丧事,后入葬景陵妃园寝。连一生无宠的布贵人去世时都有相关记录,毕竟她作为四公主的生母又是康熙宠妃宜妃的妹妹,不该没有任何记载的,康熙的景陵妃园寝里也没有她的葬入记录,倒是传说盛京郭络罗氏祖坟里曾埋了一位郭络罗氏娘娘,不知道是不是这位妹妹郭贵人。
当然郭贵人的情况在康熙朝也不是个例,康熙十六年第一次大封后宫时七嫔中排在第一的安嫔李氏和敬嫔王佳氏此后就没有任何记录,不但在康熙二十年封妃时没她们什么事,就连她们何时去世也没有任何记载,康熙景陵妃园寝里也没有她们的入葬记录,但有所不同的是,这两位没有为康熙生下一儿半女,也许时因为犯了什么过错被处罚了,死后不准葬入妃陵。
康熙二十四年二月十六日,贵人纳喇氏(通嫔)生皇十女,序齿为六公主,后来封固伦纯悫公主,五月初七,宜妃生皇十一子胤禌,此后再没有生育。九月二十七,贵妃钮祜禄氏生皇十一女,活了8个多月就夭折了。十二月二十四日,26岁的庶妃万琉哈氏(后封定嫔)生皇十二子生胤裪,后交与苏麻喇姑抚育。
自康熙十八年至康熙二十四年,宜妃先后生了皇五子、皇九子、皇十一子三位皇子,这在康熙的后妃中属于比较少的了,也只有后来的顺懿密妃先后生皇十五子、皇十六子、皇十八子可以相提并论了。此前荣妃虽曾为康熙生下五个皇子,但有4个夭折,德妃虽然自康熙十七年至康熙二十七年的十年时间里,连生了6个孩子,但再生下皇四子胤禛、皇六子胤祚之后,连生了3个女儿,康熙二十四年时,6岁的胤祚还夭折了,直到康熙二十七年才又生下皇十四子胤禵。
康熙非常重视儿子,对于女儿则十分缘浅,在他后来长大成人的9个公主中,除了所生第一个女儿二公主(固伦荣宪公主)和养在仁宪太后膝下的五公主(固伦温宪公主)曾受他疼爱以外,其他公主没有任何受到他重视疼爱的记录,而且九个公主,除了一个嫁给满人,一个嫁给汉人,其余7位全部都和亲蒙古。因此对于连生三子的宜妃,康熙肯定是颇为宠爱,
《永宪录》中记载:“,宜妃生皇五子、九子,眷顾最深”。《清史稿》中记载:“圣祖甚爱之”,可见宜妃在康熙朝是颇受宠爱的,这样的文字记录连为康熙十年生育了6个子女的德妃都没有类似的描述。
而且据传宜妃出身盛京,家世又好,是典型的满人性格,美丽聪慧,大气爽朗,个性张扬,做事高调,处事利落,善于体贴,又因为受宠,在当时康熙朝地位颇高,风头甚至盖过了惠、德、荣三位妃子,大概与当时康熙的表妹佟皇贵妃都不遑多让,这点和《康熙微服私访记》里邓婕老师演的宜妃娘娘很符合,不得不说邓婕老师简直把宜妃演活了,俏皮灵动,爽朗大方,心气高,爱吃醋,爱耍小性子,又颇有大家风范,也因此宜妃才走入人们的视线,成了很多人的心头爱。
也许正是因为宜妃风头太盛,被当时养在佟皇贵妃膝下的胤禛很不喜欢,毕竟胤禛眼里自己的养母佟皇贵妃才是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妃子,也可能因此埋下了雍正对她不满的祸根。
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日,德妃生下了皇十二女,序齿为七公主(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夭折,年12岁夭折)十月初一,母章佳氏生皇十三子胤祥,由德妃抚养。
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十日,康熙考核几位年长阿哥们的功课,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按照次序到康熙面前,用满文、汉文各读数篇文章,9岁的胤祺因为一直养在仁宪太后膝下,尚未读过汉文,只朗诵了一篇满文。
十一月二十七日,庶妃章佳氏生皇十三女,序齿为八公主。交由宜妃抚养长大,而此前妹妹郭贵人所生四公主在郭贵人去世后很可能也是由宜妃抚养长大。
连失亲人 肝肠寸断
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太皇太后病,康熙帝昼夜在慈宁宫侍疾,在慈宁宫搭一小帐子,整整35天,“非大事不得奏报”。康熙皇帝“衣不解带,废寝忘食”,为祖母“遍检方书,亲调药饵”,孝庄入睡时,他席地而坐,在一旁候着。只要一听到祖母声息,便立刻到榻前。孝庄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为了挽救祖母的生命,十二月初一凌晨,寒风刺骨,康熙率领王公大臣从乾清宫出发,步行前往天坛祭拜,甚至三十四岁的他在祭文中乞求上苍以减少自己寿命为交换,尽可能的延长自己祖母的生命,康熙在诵读祝文时涕泪交颐,几次哽咽,一旁大臣们也为之感动,数度流泪,康熙在祝文中说:“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极之恩,毕生难报……若大算或穷,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足见他对祖母的感情之深,从古至今也没有一个皇帝愿意这样做。尽管康熙如此虔诚,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是无法抗拒的,该月二十五日,孝庄走完了她的人生旅程,以七十五岁的高寿安然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她嘱咐康熙说:“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
祖母死后康熙痛不欲生,昼夜嚎哭不止,以至于吐血昏迷。发丧中,康熙“割断轿绳”,坚持步行,途中每次更换抬棺的杠夫时,“必跪地痛哭”。他执意要为祖母守丧27个月,后经百官再三劝奏才改为27日,而且康熙还割断了自己的辫子为祖母守丧。足见康熙的孝敬之心,“超越千古”。
太皇太后说康熙:“愿天下后世,人人法皇帝,如此大孝可也”。史官评价:天性纯孝,古帝王未之有也。《中庸》曰;“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中庸》
康熙皇帝给祖母上了尊崇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简称孝庄文皇后。根据她的遗愿,灵柩没有运往盛京与皇太极合葬,而是暂安在京东清东陵,并将孝庄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王殿五间拆建于昌瑞山下,称“暂安奉殿”,停灵其中。直至雍正三年(1725),才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起建陵园,葬入地宫。
孝庄文皇后病逝,苏麻喇姑(小孝庄3岁)受精神打击,使她陷入了悲伤、孤独、无聊之中,此时的苏麻喇姑已经是70多岁,长此以往对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为此,康熙皇帝决定把庶妃万琉哈氏(定妃)所生的皇十二子胤祹(二十四年十二月出生,此时,虚岁3岁)交由苏麻喇姑抚养。按清宫惯例,只有嫔以上内庭主位才有资格抚养皇子。让苏麻喇姑抚养皇子,表明康熙帝对苏麻喇姑十分信任和重视。
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九,德妃生皇十四子胤禵。二月,明珠、余国柱免职,明珠之党遭罢免。但没过多久明珠随康熙西征葛尔丹,随后官复原职,但此后二十年没有再被重用。
康熙二十八年正月,康熙第二次南巡,带回不少的江南汉人女子。
七月初九日,佟皇贵妃病危,康熙紧急下诏封皇贵妃佟佳氏为皇后,七月初十日,佟皇后崩,谥号孝懿皇后,这也是康熙生前封的第三任皇后,此后三十多年再未封后,宫里一直都是惠、宜、德、荣四妃协理后宫。
十一月初,康熙帝谕告大学士、内务府总管等:“朕因皇太后所居宁寿旧宫,历年已久,特建新宫,比旧更加弘敞辉煌,今已告成,应即恭奉皇太后移居。可传谕钦天监,敬谨选择吉辰,礼部详考典礼以闻。”十二月初四日下午,“仪仗全设”,康熙帝率王公,内大臣、侍卫等行礼,皇太后移居宁寿新宫。皇太后搬迁时,康熙帝亲自接驾,如此隆重的礼仪,说明康熙对仁宪太后的重视和敬爱,自孝庄太后离世,仁宪太后是他最亲的长辈了。
子女成人 成婚出嫁
康熙二十九年三月,康熙养女(恭亲王常宁长女,又称大公主)被封为和硕纯禧公主,20岁,嫁给蒙古科尔沁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班第。
七月 噶尔丹发动叛乱,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皇子胤禔为副将出古北口;恭亲王常宁为安远大将军,出喜峰口征讨。康熙帝亲征,驻博洛和屯,因疾回銮。八月 清军与噶尔丹激战乌兰布通,获胜。
正月荣妃所生康熙第一女又称二公主受封为和硕荣宪公主,六月下嫁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时年十九岁。
康熙三十一年,胤禟由于耳部患痈感染,高烧昏迷,一度危笃,恰逢意大利籍传教士卢依道由澳门抵京,因精通外科,奉诏入宫担任御医。经他救治胤禟很快痊愈。胤禟成年后,对欧洲人颇有好感,并始终厚待供职清廷的葡萄牙籍传教士穆景远,视之为心腹,均与他童年的这段经历,很有关系。八月底,康熙帝率领八阿哥胤禩以上六位皇子巡视塞外后,即将返京,途中得知胤禟痊愈,立即命其前来,胤禟首次出猎,就用短箭猎获了两头鹿。接着,康熙帝又特意为他提供了一次表现机会。另一次行围中,胤禟射杀了一只虎仔,得到康熙帝的赞许。
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初,康熙第三次亲征噶尔丹,胤祺率领正黄旗大营随康熙出征;当月,康熙写信给留京办理政务的皇太子允礽,敦促尽快确定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佑的婚宴日期。
康熙三十六年闰三月十五日,胤祺正式迎娶嫡福晋他塔喇氏(员外郎张保之女,无所出),此前已有侧福晋刘佳氏,刘文焕之女,前后为胤祺生5个子女。四月初六日未时,胤祺侧福晋刘佳氏生第一子弘昇,七月廿五申时,胤禌病死,11岁,无谥号。
十一月,郭贵人所生四公主“既娴内治,宜被殊荣”受封为和硕公主,下嫁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郡王敦多布多尔济。康熙四十五年28岁时,“居心柔嘉,妇德无违”受封为和硕恪靖公主,后又被称为“海蚌公主”,当然不是说海里面的贝壳公主,“海蚌”不是汉语,而是满语,用汉语翻译过来,就是“参谋”、“议事”。“参谋”、“议事”,这些词语放在女人身上,实在很打眼。恪靖公主的婚姻完全成为了一个政治工具,成为了康熙皇帝对新归的喀尔喀蒙古的恩典。在噶尔但最终被消灭后,喀尔喀各部便奉命又重新回到自己的故乡喀尔喀草原。图谢土汗部也不例外,但嫁为人妇的恪靖公主却选择留了下来。虽然公主不去库伦,但敦多布多尔济还是在库伦为她修建了公主府,只可惜只是一座没有主人的空府。而额附本人,每半年到归化城向公主清一次安,倒真有现在所谓的周末夫妻的意味(只是这对夫妻是半年而不是一周见一次)。
三次东巡
康熙三十七年三月 封皇长子允禔为直郡王、皇三子胤祉为诚郡王,皇四子允禛、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祐、皇八子允禩俱为贝勒。
夏天,康熙帝亲自挥军,经过三次大的征战终于平定了漠西蒙古首领噶尔丹叛乱。他异常兴奋,决定要通过东巡祭祖,巡视塞北,督察军务。
七月 建河神庙。奉皇太后东巡,取道塞外。 七月二十九日,奉皇太后,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礻我、皇十三子胤祥七位皇子随行,2万多人,123辆大车随行。
这次东巡,康熙帝另辟蹊径。他从军事考察角度出发,并未按照前两次的出行路线。而是从京城至承德,由承德北进蒙古,由蒙古喀喇沁、敖汉进通辽、扎鲁特、科左中旗等地,最后经吉林到达盛京。这次还是住在三官保府上。
八月 巡幸塞外,奉皇太后临幸喀拉沁端敬公主府邸,赐金币及其额驸噶尔臧。皇太后望祭父母于发库山。赐端敏公主及其额驸达尔汉亲王班第金币。八月十五日,时届中秋佳节,康熙帝驻跸在罗汉毕喇 。
荒塞天低夜有霜,一轮明月照苍凉。 不贪玉宇琼楼看,独在遐陬理外疆。 桂树清光挂碧天,云开万里塞无烟。 远人向背由敷政,惟在筹边与任贤。
这首康熙帝所作的《口外中秋》一诗,写于他第三次东巡的八月十五之夜,有一种大战后,背负江山之重的苍凉。
九月初一,康熙在克尔苏驻跸,他亲自到舅爷(孝庄文皇后的哥哥科尔沁第一代达尔汗亲王满珠习礼)的墓前祭奠。九月三日康熙来到科尔沁左翼中旗呼和格日乐嘎查(今天额伦索克苏木)看望纯禧公主和额附般吉。康熙驻跸在公主府,并赐予纯禧公主和额附般吉白金绸缎。
纯禧公主府是清廷拨专银修建公主府的,四进三组院落,占地一万多平方米。整体建筑为正门七间,正殿七间寝殿七间。缮房八间,正殿寝殿东西两侧都有陪殿,殿与陪殿由回廊连接,浑然一体,整个王府气势宏伟,挺拔秀丽,雕镂精细,装饰华贵。这样的王府在内蒙古乃至全国都是不多见得,也生动的体现了康熙对下嫁到科尔沁的公主和额附的厚爱。
班第在诸位蒙古子弟中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了,1698年三月班第率领哲里木盟十旗的一万蒙古骑兵参加了围剿葛尔丹的战斗,在巴尔岱哈山的战斗中,机警过人的班第诱敌深入,赢得了战机,而且排兵布阵机智灵活有勇有谋受到了御驾亲征的康熙皇帝的赞赏。
九月十日康熙离开科尔沁草原,来到吉林。九月二十九日驾临盛京(今天沈阳)十月十日返回北京。这次出巡共七十六天,在科尔沁草原康熙就呆了四十多天。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二十九日,康熙帝亲奉皇太后孝惠出巡塞外,一同前往的还有皇长子、皇三子、皇五子、皇七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三子及王公大臣等。他们经密云越长城,通过承德进入科尔沁草原。这是孝惠离别家乡40多年后第一次踏上故士,八月初,他们首先来到喀喇沁蒙古部,驻跸在康熙帝第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府第,九月初,孝惠皇太后来到出生地科尔沁草原,曾幸科尔沁和硕纯禧公主府第,此女是康熙异母弟常宁长女,康熙二十九下嫁科尔沁台吉般迪。
在科尔沁期间,蒙古各部王公都前来朝见拜谒,有翁牛特、敖汉、奈曼、阿禄科尔沁、郭尔罗斯、喀尔喀、喀喇沁、土默特等。康熙帝对来朝见者不但“赏以白金彩缎”,并赐大宴,其欢宴的场面有《至廓尔沁部落与众蒙古宴》(廓尔沁指科尔沁)诗可证曰:“大野支黄幄,长筵藉黄沙。恩膏宣塞下,部落列山阿。法酒沾人醉,椎牛飨众多。提携皆妇稚,千帐动欢歌。”在草原上支架起太后皇帝等的高贵华丽的黄幄和蒙古王公大臣的一座座装饰一新的蒙古包,长长的宴桌上摆着美酒香肉,老幼妇孺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响彻草原。孝惠皇太后回到故乡,并看到家乡的亲人们和如此热烈的场面非常高兴。随后,孝惠与康熙帝来到盛京(沈阳)地区,先后拜祭了兴京四祖陵永陵及太祖、太宗山陵,即福、昭二陵,并到盛京旧宫瞻仰了先祖宫殿。直至十一月十三日返回京师。
九月 康熙帝次克尔苏,临科尔沁亲王孝庄文皇后之父满珠习礼墓前酹酒行礼。九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到达吉林乌喇后,“授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一等阿达哈哈番,赐宁古塔将军沙纳海御用蟒袍、缨帽” 。以表彰他们作出的贡献。
十月 康熙帝行围于辉发。驻跸兴京,十月十三日,康熙率诸王大臣到永陵行告祭礼;谒永陵,遣官赐奠武功郡王礼敦墓。十月十六日,众人在前往福陵、昭陵拜祭; 十七日、十八日,再次前往,并在开国功臣扬古利、费英东等人墓前奠酒;谒福陵、昭陵,临奠武勋王扬古利、直义公费英东、弘毅公额宜都墓。
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率众经山海关,永平、通州返回京师。 历次东巡中,属此次历时最久,路途最远,共计103天。
频繁南巡 汉女充宫
康熙三十八年正月 发布南巡诏旨:一切供给,由京备办,勿扰民间。 二月 第三次南巡启銮。 奉太后同行。而后,太后六十寿、七十寿,康熙帝均亲制词赋并大礼以祝,然太后均以尚俭故,停宴饮。
闰七月 妃张佳氏逝,谥为敏妃。诚郡王胤祉为其所生,不及百日剃发,降为贝勒。 康熙三十年正月初六日,皇十五女生,序齿十公主,和硕敦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章佳氏已为康熙先后生3个子女,康熙二十五年生皇十三子胤祥,二十六年生皇十三女,三十年生皇十五女,且都没有夭折,后全部长大成人,可见这段时间里章佳氏是颇为受宠的人。
而康熙三十年孝诚仁皇后之妹妃赫舍里氏正月廿六生皇子胤禨,只活了短短三个月就夭折了,妃赫舍里氏也在康熙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卒,当月追封为平妃。
除了这两位满人宫妃外,此后几年一直到康熙去世,康熙所宠幸的女子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汉人女子,康熙二十八年第二次南巡时带回了很多江南汉女。
贵人袁氏在康熙十二月生皇十四女,序齿九公主,后来封和硕悫靖公主,嫁给了汉人。
顺懿密妃,王氏,汉军旗人,知县王国正之女。康熙二十余年入侍宫中,三十二年生皇十五子愉恪郡王胤禑,三十四年生皇十六子庄恪亲王胤禄,十七(勤妃生),四十年生皇十八子胤祄。五十七年十二月册为密嫔,
庶妃,王氏,汉族。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生皇十六女。卒年不详。
庶妃,刘氏,汉族。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生皇十七女,卒年不详。
纯裕勤妃,陈氏,汉族人,二等侍卫陈希阂之女,康熙三十三年入宫,为宫女。康熙三十六年生皇十七子果亲王胤礼,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勤嫔。
康熙三十九年(1701年),仅有两人被册为嫔,一位是正在受宠的17岁少女瓜尔佳氏,另一位则是相对来讲已年老色衰的卫氏,而比她早生皇子的戴佳氏却没有得到册封。这除了因为胤禩很受父皇喜爱,是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受封爵位的皇子中最年轻(年仅17岁)的一位,与卫氏本人也有关系。根据《清实录》, 不久她又被晋升为良妃,成为玄烨当时仅有的5位妃子(贵妃除外)中,资历最浅,生皇子最晚之人。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壬午) 四次南巡
九月 第四次南巡。 十月 行至德州,皇太子病,中途回銮。 康熙四十一年(1702),康熙帝南巡到德州,皇太子得病,召索额图至德州侍疾。留居月余,皇太子病愈,一起回北京。这次康熙帝突然召索额图到德州的原因,表面上是令探视皇太子,其真实含意并非如此。索额图为皇太子生母孝诚仁皇后的叔父,太子与索额图关系又很密切。后来康熙帝逐渐对太子行事不满,索额图也被牵连在内。先是,康熙三十九年即有人告发索额图,康熙帝没有处置。倾陷索额图的人,首先令人注目的是高士奇。高士奇家道贫困,但长于诗文书法,被推荐给索额图。索额图常以“椒房之亲,且又世贵,侍士大夫向不以礼,况高是其家奴狎友,其召之幕下也,颐指气使,以奴视之”。以后高士奇被康熙帝破格提拔,高官显贵,但见索额图时,“犹长跪启事,不令其坐。且家人尚称为高相公,索则直斥其名,有不如意处,则跪之于庭,而丑诋之”。索额图有时还“切齿大骂,辱及父母妻子”。为此,高士奇怀恨在心,“遂顿忘旧恩,而思剚刃于其腹中”。康熙四十二年,高士奇随驾北上,这时他已背叛索额图,投靠明珠。明珠与索额图“权势相侔,互相仇轧”。康熙帝回京后,于四十二年(1703)将索额图处死。
康熙四十年,索额图以年老乞求退休,是年皇帝巡视河南,皇太子随行病在了山东德州,康熙命索额图前往侍奉,太子病愈后皇帝发现了太子与索额图密谋篡位的证据,于是命宗人府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以清朝第一罪人之名将索额图拘禁,不久便死于狱中。
康熙帝第四次南巡,在无锡游览秦家花园时,与宋代词人秦观的后人、四十六岁的待举儒生秦道然相遇,遂将秦道然带回京师。大约两年后,指派他做了胤禟的师傅。是年胤禟二十三岁,应已迁出紫禁城,分府另居。其府邸在铁狮子胡同东口,西与恭亲王常宁为邻,北与八贝勒胤禩府毗连。康熙路过无锡,都要到寄畅园游览。秦道然是寄畅园主秦德藻的长孙。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皇帝第四次南巡,幸寄畅园,问秦氏子侄中有无学问好的,可以随他进京任事。于是秦道然即随康熙皇帝进京,奉旨教九皇子允禟读书。康熙四十八年(1709),道然考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礼科给事中。又在允禟贝子府当管领和财务经办。
四十二年三月 万寿节,朝皇太后宫,免廷臣朝贺,颁恩诏、蠲额赋、察孝义、恤贫穷、举遗逸,颁赐亲王、郡王以下文武百官有差。赐内廷修书举人汪灏、何焯、蒋廷锡进士,一体殿试。
五月 裕亲王福全有疾,康熙帝连日视之。内大臣索额图挑唆皇太子,被宣布为“天下第一罪人”,拘禁于宗人府。 六月 巡幸塞外。 福全有疾,上再临视。巡塞外,闻福全疾笃,命诸皇子还京师。福全薨,即日还跸。临丧,摘缨,哭至柩前奠酒,恸不已。是日,太后先临王第,上劝太后还宫,自苍震门入居景仁宫,不理政事。群臣劝上还乾清宫,上曰:“居便殿不自朕始,乃太祖、太宗旧典也。”越日,再临丧,赐内厩马二、对马二、散马六、骆驼十,及蟒缎、银两。予谥。又越日,举殡,上奉太后临王第恸哭,殡行,乃已。命如郑亲王例,常祭外有加祭。御史罗占为监造坟茔,建碑。
福全畏远权势,上友爱綦笃,尝命画工写御容与并坐桐阴,示同老意也。有目耕园,礼接士大夫。子保泰、保绶。
六月初七日常宁去世,享年47岁。上方巡幸塞外,命诸皇子经理其丧,赐银万,内务府郎中皁保监修坟茔,立碑,遣官致祭。上还京师,临其丧。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 乙酉) 五次南巡 苏麻喇姑去世
二月 康熙帝第五次南巡阅河。严禁太监与各宫女子认亲戚、叔伯、姐妹,违者置于重典。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七日,苏麻喇姑逝世。康熙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将她安葬在清东陵风水墙外东南方向新城,其陵寝规格依照嫔的等级建造。 而是做了辅佐幼主的周公,而在康熙身上,苏麻喇姑更是“赖其训迪,手教国书”,最终成就了康熙的千古一帝盛名。
爱新觉罗·胤禟,嫡福晋:董鄂氏,父都统七十(齐世),从一品武职京官。
爱新觉罗·弘晸,康熙四十五年十一月初八日生,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卒。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 丁亥) 六次南巡,正月 康熙帝第六次南巡。
七月 驻跸热河。巡幸诸蒙古部落。
康熙四十六年,部分年长皇子在畅春园附近修建别墅,经皇子们奏请并由康熙帝批胤,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礻我的别墅最终建在一处。三阿哥胤祉等三位皇子的别墅,建在另一处。择邻而居,以邻为友,古今亦然。京邸与别墅无不邻近,即便于交往,或许也可表明胤禛曾与胤禟、胤禩等人较为要好。
康熙四十年嫔妃
襄嫔高氏,高廷秀之女。康熙四十一年九月初五日生皇十九子胤禝,康熙四十三年,夭折。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皇十九女;四十四年二月殇,时年三岁。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生皇二十子胤祎。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雍正帝即位,尊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十二月晋尊为皇祖襄嫔,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薨。胤祎雍正四年封贝子,八年二月晋贝勒,十二年降辅国公,十三年仍晋贝勒,乾隆二十年正月初九日薨,年五十岁,谥曰“简靖”。
庶妃钮祜禄氏。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殇。
僖嫔,康熙四十四年二月初九日未时奉安。(康熙四十一年九月薨)
康熙五十年
熙嫔陈氏,(乾隆二年正月初二薨)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皇二十一子允禧,立志向上,颇有文才。雍正八年,封贝子,晋贝勒。乾隆即位,晋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死。
谨嫔色赫图氏,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皇二十二子允估,雍正八年,封贝子;十二年,晋贝勒。乾隆八年死。
静嫔石氏,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生。皇二十三子允祁,雍正八年,封镇国公。十三年,乾隆即位,晋贝勒,后降镇国公。乾隆45年,复封贝子,两年后,晋贝勒。49年加郡王衔。50年死。
穆嫔陈氏,祖籍苏州,父亲陈岐山是寻常百姓,康熙第五次南巡即康熙四十四年,康熙第六次南巡康熙四十六年带回宫中,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生,五月十六日生皇二十四子允秘,禀性忠厚平和。有学识。母陈氏,雍正初被封“皇考穆贵人”。雍正五年,去世十二月初四日未时奉安。
康熙六十年巡幸塞外时,有11位皇子随驾,最小的是皇二十一子胤禧、皇二十二子胤祜,年10周岁,而胤秘随陈氏直接去了避暑山庄。
贵人陈氏(1690-1735年),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一日,皇二十五子(第35子)胤禐生,当天就夭折。雍正十三年去世(1735年)
宜妃是康熙朝早期宠爱的四妃之一。宜妃是雍正帝政敌胤禟生母,雍正帝及日后乾隆帝在尊封先朝妃嫔为太妃时,都将宜妃排除在外。雍正四年(1726年),宜妃次子胤禟圈禁而死。
雍正十年(1732年)闰五月十九,长子胤祺病死。雍正十一年癸丑八月二十五日,宜妃薨。乾隆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入葬景陵妃园寝。
十一子早殇,宜妃很是痛心之后身体一直不好至老未再生育,之前宜妃生子之时便受过伤身子一直弱,康熙曾在全国各地为其寻找良药,后得民间偏方,在御膳房为宜妃开了小灶。至现代社会孕妇所食鸡肉炖猪肚或其他炖汤的出处和典故便出于此。但她并未因不再有孕而失宠 。长期居住于翊坤宫之中,是中国历史上在翊坤宫居住最为长久的后妃。
三官保只是一个佐领,盛京军权不在他那。 临盛京后的驻跸处所事呈请总管内务府:“查康熙二十一年皇上幸盛京时,曾修缮崇政殿前厢房及佐领三官保家房屋,今请仍循例办理”。旋接总管内总府传谕旨:“此次皇太后亦去,需房多,酌觅三官保家附近有好房者一并修缮”。盛京内务府佐领等遵旨遂差匠役“
后期宜妃因九子原因被雍正监控,雍正天天派人盯着宜妃,好将其处理掉,可惜宜妃没神马大错让雍正很是头疼,后来有人告发宜妃身边的太监聚众赌博雍正以此大做文章令宜妃难堪。后宜妃被皇五子接入恒温亲王府,雍正一直派人监视,民间相传宜妃是被雍正逼死的,虽享年七十多岁但死的蹊跷雍正对宜妃的不满还在康熙病重之时。康熙觉自己不久人事病危之中语贴身太监他想见宜妃,太监去翊坤宫回报宜妃病重来不了了。。。康熙令八太监抬着自己的御辇去翊坤宫接宜妃。宜妃当时以被雍正监控完全不知内情以为康熙要死了也不顾自己之病慌慌的上了御辇往康熙处敢,康熙在时宜妃在四大帝妃中就拔尖虽同是帝妃宜妃却事事喜欢沾高枝。当时德妃的辇正好过宜妃也未多想就吩咐太监而行超过了德妃,德妃自己倒没什么表示,她觉正常没什么,可雍正却想做皇帝心切忍不住大声训斥,他不敢训宜妃于是对太监训了了大重,宜妃心念康熙,心里委屈难受但并未过多交涉,这仇却结下了
后来康熙死于畅春园,满朝对雍正篡位都心知肚明,可惜十四子时机错过一切皆晚,在康熙灵堂上有过后妃皇子大臣矛盾争吵,宜妃表示对雍正篡位不满跪在了德妃之前向康熙之灵哭诉,不想此两件事却被雍正大加利用成为后期修改资料的资本。据悉雍正篡位之后秉着一条原则办事就是父亲喜欢的我都不喜欢,父亲不喜欢的我就喜欢。雍正在康熙生前是康熙最不喜欢的一个儿子,康熙觉其狡诈若他正常登基是不会如此对待康熙所信之人之妃之臣的。据考证在康熙时期受宠的臣子百分之九十被雍正打击。
清帝东巡祭祖始自康熙帝,但最早筹划回乡祭祖的是顺治帝,却因清初政权未稳没有成行。康熙九年(1670年),他为实现父亲的遗愿,拟东行祭祖,并特降谕旨申明其志。次年九月,他亲率王公贝勒、文武大臣,以“寰宇一统,以告成功”首次赴盛京拜谒祖陵。此次东巡,康熙帝在盛京城内只停留了四天,其中三日驻跸城外教场。九月二十三日,康熙帝在清宁宫祭祀、大清门宴赏官员。因清宁宫是先祖皇太极居所,所以康熙帝未在清宁宫下榻,只在“崇政殿前小厢房酌情搭炕采棚,以备皇上驻跸之用”。
到了康熙帝第二次、第三次巡幸盛京时,由于随行侍从不断增多,驻跸居所也不断扩大。据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档案《黑图档》记载,康熙帝第三次东巡之前,盛京内务府佐领曾专门为拟选皇帝驾临盛京后的驻跸处所呈请京城总管内务府:“查康熙二十一年皇上幸盛京时,曾修缮崇政殿前厢房及佐领三官保家房屋,今请仍循例办理。”随即京城总管内务府传下谕旨:“此次皇太后亦去,需房多,酌觅三官保家附近有好房者一并修缮。”盛京内务府佐领等遵旨命匠役“将三官保家东边七丈,西边六丈五尺地方用芦席遮掩,以作皇太后、皇帝驻跸之所。另辟三官保家周围近处为随驾太监住处”。由此可见,康熙帝东巡期间除居住在“崇政殿前小厢房”外,还曾借住在佐领三官保家。康熙帝东巡为何选住三官保家中?不仅因为三官保时任盛京内务府三佐领之掌关防佐领,而且还贵为国丈。三官保是康熙帝宜妃郭洛罗氏之父,也就是康熙帝的老丈人。郭洛罗氏,满洲镶黄旗,因其家世显赫且美丽聪明、善解人意,在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被册封为宜嫔,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被晋封为宜妃。这位来自盛京的妃子,不仅深得皇帝宠爱,还为康熙帝生下皇五子允祺、皇九子允禟、皇十一子允禌(幼殇)。因此,康熙帝东巡时
雍正年间出宫在皇五子恒亲王府就养,雍正十一年(1733年)八月二十五日,宜妃去世,享年70岁以上。乾隆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入葬清东陵景陵妃园寝。宜妃侍奉康熙帝时居内廷西六宫之一的翊坤宫。
宜妃的父亲是佐领三官保,佐领一职为正四品武官名。但直属宫廷里的特殊部门里的佐领,地位和权力比普通军队里的佐领大得多。因此宜妃之父为驻防盛京(沈阳)的正三品武职,掌盛京内务府关防印,职务在康熙帝诸妃中颇高。
宜妃深得康熙皇帝喜爱,康熙帝出巡盛京时,曾二次在其父第宅驻跸,这在康熙帝后妃中是绝无仅有的。
据《清列朝后妃传稿》记载,宜妃父亲佐领三官保去世后,康熙帝曾让状元韩菼为其立碑以示褒奖,并点明宜妃父亲佐领三官保是后妃“戚属”:
“ 阿凯,镶黄旗人,孙三官保原任工部侍郎兼佐领。案韩菼恭拟赐碑:更毓淑顺之贤,式赞宫闱之化。身缘戚属,班亚近臣。衔书盛京掌管内务府关防印,佐领三官保。”
据现存于北京市海淀区永丰屯香岩寺内一通残碑记载:“都城德胜门外永丰屯,旧有弥勒院,日久倾圮。风雨不蔽,先师祖待,全老和尚驻锡于此。先师祥戒,行精严焚,修刻苦发愿修。”又记:“宜妃娘娘出内帑数千……宜妃娘娘懿旨……万寿之坛二……慈恩将寺中兴作……宜妃娘娘买地三顷七十亩,作为该庙香火地,御前太监梁九公……经与每年三月,万寿节四月,佛诞日十二月,宜妃娘娘中秋开道场,祝一人之有庆颂,万福之攸。以后每年,宜妃派宫内太监来寺瞻礼……以垂祀云,康熙六十一年,岁次王寅,仲秋谷旦。”通过以残碑中断断续续的文字可知,宜妃郭络罗氏与永丰屯香岩寺的重修,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的。
另据村中老人李占魁口述:香岩寺系康熙年间重修。相传康熙年间,宜妃娘娘有病,昼夜听见打击乐器的声响,不能入睡。康熙帝谕旨,京城内八刹、外八刹,严禁一周内吹打乐器。停止一周后,宜妃依然听到声响。又派宫中太监出宫盘查,查到永丰屯,听到寺内有打击乐器声响。进庙查问,皇上有谕旨,不准打击器乐,为何不遵旨,寺内主持遵旨立即停止。这天,宜妃果然听不到声响了。过几天,太监传旨寺内老方丈进宫给宜妃娘娘看病。老方丈进宫给宜妃娘娘诊治,开处方后,娘娘服了几服汤药,不日痊愈。宜妃为表示对永丰屯寺内方丈的谢意,将老方丈召进宫,问,“赐多少银两?”老方丈回奏:“出家,要钱没有用,只求娘娘开恩,重修庙宇。”时隔数日,宜妃乘鸾驾,又到永丰屯,见寺庙破败不堪。长老跪迎寺门前,宜妃问长老,回奏只要一庙址。宜妃听后降懿旨,赐地一百亩。回宫后,又将节省的香粉银数万两,赐予修庙。重修后的寺庙,康熙帝御赐为香岩寺。乡民感谢宜妃修庙功德,故俗为香粉寺至今。
永丰屯香岩寺重修后,为五进院落,小门前有五楼三拱石牌坊一座。石牌坊前左右各设铁狮子一对。与山门相对,建戏台一座,每年四月初五在此举办大型庙会。
郭络罗氏,满洲镶黄旗人,佐领三官保之女,系圣主康熙的宜妃。康熙初赐号贵人,康熙十六年八月册为宜嫔,二十年十二月晋封宜妃。她为康熙生了三个儿子:十八年生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后被封为恒温亲王),二十二年生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后封为贝子),二十四年生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幼殇)。在康熙晚年的诸子争夺王位时,由于她的儿子胤禟支持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恂勤郡王)同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后来的雍正皇帝)争夺王位,雍正即位后自然不会善待她的儿子。雍正帝的政敌很多,攻击、诬陷他的谣言四起。康熙后期,圣祖曾允许各分府皇子将其生母从皇宫接到各府奉养。恒亲王胤祺将其生母宜妃接到王府奉养,后死于王府。当时社会上纷纷传言宜妃被雍正逼迫自缢而死。雍正帝曾在《大义觉迷录》中针对此事进行了澄清和批驳。
郭络罗氏系康熙前期的妃子。她美丽聪明,善于体贴,所以得到康熙帝的喜爱,从她连续为康熙帝生了3个儿子也说明这一点。她生的皇五子胤祺健壮英俊,作战勇敢,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曾跟随康熙帝平定尔丹叛乱,他受命掌管正黄旗大营,虽然这是次象征性的坐镇,但在随父亲出征的途中他感受到了战火的硝烟,从而进一步了解了父皇两次御驾亲征的目的是为了平定噶尔丹叛乱,粉碎了沙俄分裂中国的阴谋,巩固了西北边疆的重要意义。皇五子胤祺于康熙三十五年被封为贝勒;四十八年被封为恒亲王;雍正十年闰五月十九日薨,年五十四,谥号为“温”,故称“恒温亲王”。
她的另一个儿子胤禟为康熙帝的第九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封贝子。由于他和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原封廉亲王,后废)、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在王位争夺中既激怒了康熙帝,更得罪了胤禛。到了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七日康熙帝病逝,他们反对胤禛登上王位,自然他们的处境就十分无奈了。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让允禟去住西宁,允禟反复请求晚一点离京,皇上不允。在雍正帝的一再催促下,他才万般无奈地去西宁赴任。第二年就有人告他擅自去河州买草、占牧地,无视王法、任意胡行,请求夺去他的爵位。皇上当时原谅了他,并未予以处罚。到雍正三年(1725),皇上又听到说他纵容家人在西宁惹事,皇上得知后派遣都统楚宗到西宁对他加以约束。楚宗去后,允禟根本不理他,楚宗传旨指责允禟,他竟傲慢的说:“你皇上指责我,当然都是对的,我还能说什么。反正我就要出家,离开这繁杂的人世了。”楚宗把此事禀告皇上,雍正帝就以允禟傲慢、无视王法,不守人臣之礼为由,下召狠狠地斥责他,并由此联系到允禩、允禵结党夺王位之事,于是夺了他的爵位,同时把幽禁于西宁。雍正四年(1726)五月,雍正帝给允禟赐名“塞思墨”,意为猪。六月,诸王大臣列举了允禟的28条罪状,请诛之。后派官员把他押解至保定。八月,直隶总督李绂上奏皇帝,允禟因为腹部有病,死于幽禁之地。外界对允禟死状不明,故流言四起。至乾隆年间才恢复了允禟的名字,还了宗籍。
郭络罗氏还生了一个儿子皇十一子胤禌,但他于康熙三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夭折,年仅十二岁。
郭络罗氏也许真的和雍正帝没有缘,也许因为允禟的关系,雍正帝对她心有不满。他们之间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康熙六十一年(1722),后宫内的后妃、子女、近臣纷纷跪在皇帝病故的榻前,不巧的是郭络罗氏也重病在身,为了给皇帝奔丧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得由4个太监用一张软床将她抬来,仪式之后众人退出。由于她本来重病在身,加之悲痛过度,再无法支持,所以就让太监先把她抬出,此时雍正帝刚即位,见她竟走在皇太后之前,大为生气,并指责了她的宫娥和太监。实际上,雍正皇帝是冲着宜妃深责太监的。宜妃的生子允禟是雍正皇帝的政敌,宜妃平日又甚傲,故此雍正帝借此事给宜妃以难堪。对此郭络罗氏虽然有很大的委屈,但也只得忍气吞声,病情更为严重。
雍正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宜妃薨,享年约80岁。乾陵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入葬妃园寝。
相关事迹
康熙朝的宜妃郭络罗氏,是入驻翊坤宫时间最长的一位,自康熙十六年(1677年)起有近半个世纪之久。宜妃颇受康熙喜爱,康熙皇帝出征在外时,会命人向翊坤宫书信报平安,还会捎回当地特产,这虽不是独一份的恩宠,但在后宫妃嫔里也不多见。
宜妃是皇九子胤禟的生母。康熙末年九龙夺嫡的“乱世”中,胤禟与四阿哥胤禛成为政敌。康熙驾崩后,四阿哥登基。宜妃是胤禛政敌生母,又值病重无法行走,便命人抬着她乘软榻奔丧,雍正帝因此乘机斥责宜妃乘软榻出席举哀。
宜妃身边的侍从成为新皇帝监控的重点。九阿哥胤禟被排挤,派往西宁驻扎,与母亲在翊坤宫辞行时也受到严密监控。雍正帝最终将胤禟革除宗籍,改名为塞斯黑(满语,讨厌的人)后赐死。雍正元年(1723年)宜妃迁居儿子胤祺府邸。
在颐和园以北十公里处隐藏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寺庙香岩寺,它背后的故事也颇具传奇色彩,据说是康熙帝宠爱的宜妃,用香粉钱所修葺的,为什么堂堂大清皇妃要修建寺庙?它到底长啥样?好奇的朋友们,往下看看你就知道啦
01香岩寺的由来
香岩寺,始建于辽金时期,在明朝时称为弥勒院,在清康熙五十九年重建后改名为香岩寺,俗称香粉寺。
为什么叫香粉寺呢?这就要从康熙帝宠爱的妃子——宜妃与它的故事说起。相传,宜妃身子弱,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总能听见打击乐器的声响,难以安眠。康熙帝便下谕旨令皇城内严禁打击乐器,可是停止一周后,宜妃依然可以听到声响,便派人出宫盘查,到了永丰屯见寺内有人在敲击乐器并发出声响,遂责令其停止,令人吃惊的是,宜妃果然听不到声响了,过了几日,太监传旨宣寺内方丈进宫为宜妃诊病,老方丈开了几副汤药后,宜妃竟然痊愈啦。康熙和宜妃都很开心,就宣方丈进宫,然后问他想要什么赏赐,老方丈回奏:“出家人要钱没有用,只求娘娘开恩,重修庙宇。”数日后,宜妃摆驾永丰屯,见寺庙破败不堪,便降下懿旨,赐地百亩,同时,将自己平日节省的数万两香粉钱赐予修庙
宜妃为向方丈表示谢意,赐地百亩,并将自己平日节省的数万两香粉钱赐予修庙,重修后的寺庙更名为香岩寺。因是由宜妃捐赠的香粉钱所修建,便被大家俗称为香粉寺。寺内至今还保留着康熙帝的亲笔题字。康熙五十九年,寺庙重新修葺落成,重修后的寺庙,康熙御赐为香岩寺,其御笔至今还高挂在寺内大殿上,乡民感谢宜妃修庙功德,故俗称其香粉寺至今
02走进香岩寺
据寺内工作人员介绍,在香岩寺的鼎盛时期,共有五进大殿,禅房、僧房等房屋共数百间,香火地也有上千亩。如今,寺内有三个院落,以佛家与道家相结合。
刚进门的第一个院落为道家,设有娘娘殿、伽蓝殿等。有两个石碑,分别刻有汉文与满文,字迹已有些模糊,据专家介绍,满文碑要比汉文碑高一点点。
自寺内第二个院落起便为佛家,重点要跟大家强调的是这个门楼,它是最早康熙帝及宜妃修葺寺庙的时候就有的,原封未动,除了墙面上砖花的狮子头是后期复原的,其余均有百年历史。
精致的狮子砖花
一直往里走便来到香岩寺的主院,有个超大的香火炉。殿内供奉着很多佛像,康熙帝亲笔题的“菩提”两字便悬挂于主殿内。
香岩寺内有几位僧人居住于此,清扫守护寺院。每逢初一十五,会有一些信佛的朋友来此进香祈福。
03千年古树发新芽
寺内有棵上千年的老槐树与榆树,树干均早已枯死,但是令人惊喜的是,老槐树却从根部长出了新的枝芽。许多朋友都觉得它非常有灵性,喜欢摸摸这棵千年古树,以求沾沾福气,以至于部分树干都变得十分光滑。
小编之所以对这古树特别感兴趣,还因为它独特的生长架构,非常有意思。槐树环绕榆树生长,被当地人成为“槐抱榆”。虽然老榆树已经枯死,但是却从旁边新长出了一颗桑树,桑树的树干分成两叉,刚好托起了枯死的榆树,以保护它屹立不倒。
香岩寺位于海淀区永丰屯村南。寺内保存有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御制香嵒寺碑记》。“嵒”同“岩”。
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
不少介绍香岩寺的文章介绍其地址都记载“永丰屯村南”。但按此几乎不可能找到,因为周边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通俗描述是从北清路进与其垂直相交的永澄北路,向北300米左右路西,有“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的牌子,香岩寺在中心院子里。
香岩寺始建年代不确,2001年中国建设报有文章记载始建于辽金,海淀区文化委资料介绍明代称弥勒院。现在有一定知名度是因为和康熙皇帝宜妃有关。
进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院子,需要走一段路,才能看见在1、3号楼中间的香岩寺,大体是坐西朝东格局。
在山门两侧没有看见文物保护标志牌。
进山门第一进似为山门殿(建筑上无字迹,旁边无文物介绍牌)。面对山门殿右(北,下同)为娘娘殿,左(南,下同)为珈蓝殿。有古碑二,其中一个可见“御制香嵒寺碑记”、“康熙五十九年”字样。
再往里为天王殿。右为药王殿,左为三圣殿。
后为大雄宝殿。右为地藏殿,左为观音殿。
奇怪的是,全寺没有关于香岩寺的介绍,目前的规模也超出了海淀区文化委记载的“仅存两层大殿”,只是从一些新建筑可以看出,其中一些部分采用了老建筑的部件。在京西八里庄有座玲珑塔,是明万历皇帝之母李太后斥资所建,与天宁寺塔并称为“姐妹塔”
康熙二十一年及三十七年幸盛京时的驻跸居所,《清实录》及《起居注》无载(康熙三十七年起居注已失),所幸盛京内务府存满文《黑图档》(满语意为杂档或副本)对此事有所记载,为研究康熙东巡盛京驻跸处所问题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康熙第三次东巡之前,盛京内务府佐领曾为选拟皇帝驾临盛京后的驻跸处所事呈请总管内务府:“查康熙二十一年皇上幸盛京时,曾修缮崇政殿前厢房及佐领三官保家房屋,今请仍循例办理”。旋接总管内总府传谕旨:“此次皇太后亦去,需房多,酌觅三官保家附近有好房者一并修缮。”盛京内务府佐领等遵旨遂差匠役“将三官保家东边七丈,西边六丈五尺地方用芦席遮掩,以作皇太后、皇帝驻跸之所。另辟三官保家周围近处为随驾太监住处。”据此可知康熙第二、三次东巡期间亦未在先皇后妃宫中下榻,除居“崇政殿前小厢房”外,还曾借住佐领三官保家。
至于为何选住三官保家,则因三官保时为盛京内务府掌关防三大佐领之一,且系康熙皇帝宜妃郭洛罗氏之父。郭洛罗氏康熙二十年晋宜妃,生子二,即第五子和硕恒温亲王允祺和第九子贝子允禟(十一子胤禌早夭),其贵有二子深得康熙宠幸。康熙临幸盛京居国丈家中也就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