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生成发自原本——读《教学七律》有感

智慧生成发自原本——读《教学七律》有感_第1张图片

《教学七律》(团结出版社)这本书不算厚,共计115页,作者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古典人文教育倡导者约翰·格里高利(John M. Gregory)。他是伊利诺伊大学第一任校长,本书是他晚年所著,是作者一生教导智慧的结晶。

打开这本书,有似曾相识之感,作为已经有近三十年教学实践和教育管理经历的我,在阅读的开始是多少有些悬隔心理的,教学、课程、教师、学习……关于教育的诸多名词,每一个教育人都不会陌生。

首先打动我的,是我突然遇到了书中关于“教学”这一概念的定义:教学是知识的“交流”,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再生”你头脑中的图像。不是复制,而是再描绘,不是灌输,而是再生成。从而让两个人都拥有共同的知识。

出于好奇,我立即百度搜索关于“教学”的定义:它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不用我再解释,仅仅比较一下这两个概念的释义,一种恐惧感莫名其妙地袭上心头,上师范背诵过的“教学”的概念,多年教学一线的经验,数百次的培训学习,都开始向我释放出那些浅尝辄止的懒惰、歪曲事实的顽固,甚至是一意孤行的抵抗的陋习。如此简洁精辟的几句话,就说明白了支配教学技巧、影响教学效果、锁定教学目的的本真,指出了教学的光明精神。直抵我们多年的无效负担、“应试教育”长期流行的弊病。

“简单的教学行为中,一定隐藏着精神生活和行为中某些最有效、最重要的规则”。内心在不断地告诫着我,仿佛一位同在屋里的老校长正在对我谆谆教导,这必将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思考,映对书中的观点和提供的建议,来一起领略书中的部分观点,同时思考如何评判自己的观念。

智慧生成发自原本——读《教学七律》有感_第2张图片

一律:教师定律——熟知,示范为本

在教师定律中,“教师理应熟知他所传授的知识并能够通过各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举例、解释和说明。这需要教师能够切身感受并清晰理解教学内容。”

2007年,我在山东工作时,曾带领老师们从作业改革入手,禁止所有教师布置课下书面作业,我决定通过这种方式来倒逼老师追求课堂效率,发现真实的教学问题,而非通过争抢学生课下时间,导致师生负担过重,引领教师走向教学改善自觉。想法很好,但是题海战术、时间博弈仍然不好一时杜绝。

我发现,其根源在于教师的备课上。教材是一个常研常新的知识文本和情智文本,它是一个与实践相互对话、与生命相互对话并不断完整的真实的过程,它永远需要教师的拓展和充盈,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和智慧加入。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地参与,让它成为激发自己实施有效教学的自觉和智慧。

“这一切的基础源于教师看到异象并发现真理而火热的心”。那么如何改造呢?老师们自主研发了三种学习载体,代替了过去传统的备课方式、教学方式和学生常规的课外生活方式。这三种载体是:单元自主学习指导纲要、课堂学习指导纲要和双休日(节假日)生活指导纲要。

去熟知要教的知识,准备一堂好课很不容易,需要花掉无限的课外时间。但是,“熟知会带来令人吃惊的连锁反应。熟知生出表达的渴望来,这种渴望带来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热情;熟知才能表达得清楚,使教学过程通畅,才有精力关注学生;熟知才能发现课程内容的魅力,从而越发想要研究它,表达它;熟知才能体现出对学科的热爱,才有机会和能力遵守其他的教学定律。”

我认为,备课掩藏着提高教学质量的所有秘密。还有除此之外的认知和操作,外显和内隐层面都应该符合教育者的角色定位,作为一名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

智慧生成发自原本——读《教学七律》有感_第3张图片

二律:学习者定律——激发,兴趣为基

学习者定律告诉我们,“如何让学习者成为真正的学习者,最重要的是调动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并让他们学会自我思考。”这一句话有三层意思:调动兴趣、引起注意、学会自我思考。

其实,这一定律大家都明白,但是有些教师因为赶进度或懒得做,往往课堂上采取直接讲授的方式,没有为学生设置生活场景与问题情境,而是自己代替学生把结论说出来了,没有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好奇心、点燃思维、勾连原有知识”等作用,不再关注学生的注意和自我思考。

我校课堂教学流程中有一环节“情境导引”,遵循了这一定律。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生发自己对事物的原初性的感受,表达身体对事物的体验,激发他的感性思维和内在探究事物的渴望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使学生能自然地释放身体和情感,提高学习质量。

教师拥有的不是权威,而是授课魅力。违反学习者定律会使学生对学校和老师失去兴趣。因此,这条司空见惯的定律,我们应该切实重视起来,去认真学习书中所给的原则。比如,直到全班学生都开始注意的时候才开始讲课,花一点点时间观察每个学生的表情;适合学生年龄、性格和学识的方法示例;观察每个学生的喜好和最突出的能力,尽量解决与这些爱好和能力相关的问题,这样就会抓住每个学生的心弦;让课堂尽可能多的涉及感官和能力,研究怎样最佳使用眼睛和手;教师自己保持对课堂内容最真实的兴趣,真正的热情是可以感染人的;找出每个学生最喜欢的故事歌曲和科目,以唤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突然提高或降低音调会重新唤醒学生的注意等等。

智慧生成发自原本——读《教学七律》有感_第4张图片

三律:语言定律——共通,明白为主

语言定律告诉我们,“教导者与学习者的共同语言才能够成为让思想进行交流的媒介。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学生所熟知的语言,才能让孩子理解教导者所要表达的信息。”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有其独特的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教学主体是学习者,所以教导者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尽可能清晰完整地表达出他不完全了解的东西,并将模糊的、碎片化的思想和观念组织成恰当的表达。”

有一次与朋友家一五岁女孩聊天。我说:“我像你这么大时没吃过香蕉,也没见过。”你猜这个小女孩怎么回答我,她说:“伯伯,您说了个天大的笑话吧!”这是因为孩子没有理解我的语言。

下面是我校赵宁老师在疫情期间一节网课引发的故事。今天上课的主题是“心中有法”,和学生一起分享到“维权途径”时,学生突然问我:“您能从法律的角度帮助我们分析一下“XZ”事件吗?”我一时有些怔忪。

下课,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搜索,太不得了了,在全民防控疫情的情况下,还有这样一个引发全民讨论的话题。各路人马、各色人等、不同圈层纷纷下海论战;同人圈、游戏圈、商业圈、漫画圈、美妆圈……波及几亿网民。

事件的起因是一个微博用户发布了一个“同人文”链接,受到XZ粉丝的举报,貌似举报范围不断扩大,导致平台关停(网络说法,不一定是实情),于是各大圈层联合抵制XZ。

对于这件事情,赵宁老师认为,一是我不认同,但是我能理解;二是我能理解,但是我要表达;偶像,其实是我们想活成的样子。

以上两个案例很好地证实了语言媒介必须是两者都熟知的,且清晰生动。只关注一方语言不利于流畅的沟通、知识和情感的交流。同时,把一个问题或难题完全清楚的表述出来,通常是回答他的最好方式。我们通过表达真理而掌握真理。这些书中都有很多精妙的论述。

作者还认为,“语言不是思想交流的唯一媒介,有智慧的教师绝不会忘记或放弃使用其他各种交流方式。手势、眼神、表情、肩膀……你的身体会说话;还有图画、音乐、雕塑也可以承载思想;自然界帮助人类表达自己,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

智慧生成发自原本——读《教学七律》有感_第5张图片

四律:课程定律——已知,联接为要

在课程定律中告诉我们,“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授中,要用已知的真理来解释未知的真理,帮助学生建立整体与联系的观念。一切未知事物必然包含在已知事实之中,联系的存在能够在未知与已知之前筑起能够让学生通往的桥梁。”

“知识是相互说明的,一个会通向解释另一个,旧的会解释新的,新的巩固并纠正旧的。新知识或新整理必须要与已知的知识或真理发生联系或进行比较。没兴趣的原因在于缺乏理解其中观点必须掌握的知识。理解的前提是共同或相似的经历,否则就要努力寻找其与自己已知的联系。”

以上观点都是很深刻且弥足珍贵的,知识的存在并非一个个孤立的点,而是一张网,纵横交错,盘根错节。因此,教学的起点必须是与已知联结的切入点,教学的终点是未知的新风景。教学过程的每个步骤都必须是用已知学未知,未知成已知,如此环环相扣。每一步都要完全理解才有价值。

有一位同事曾经说:“这个暑假我得与我的学生一起去学习‘雅思英语’了,学生的知识与视野现在都超过我了,我都不懂‘雅思’是什么,怎么再与我的学生对话啊。”也有的老师说:“每开学第一节课,我都会这样对学生说,我们是朋友,是师友,我们需要互相学习,我不会的也会向同学们学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任何的情境都是学习,学生可以在网上、手机终端上进行线上学习,还能通过慕课、社会大课堂等方式学习。学校、课堂、教师、课本不再是他们唯一获取知识的依赖。

因此,教师应该有一种自主意识,突破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局限,主动挖掘常规或非常规教学内容的学习价值,去拓展日常教学内容的边界。其次,教师应以“未来智慧”的视角看待教学,用“全局性理解”来重构学习的知识。这样,它一定会点燃创造性的开放性问题,让知识在生活中融会贯通,帮助教师建立一种新的单元体系,不断更新学科、重构知识。

智慧生成发自原本——读《教学七律》有感_第6张图片

五律:教学过程定律——再生,唤醒为法

教学过程定律中主要阐明了教学的本质,即:知识的交流。“所有教师行为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目标,唤醒并启发学习者的思想,唤醒自发活动,即人们所说的认知、想象和推理技能。”   

作者认为,“真正刺激人类心灵的是问题,不会引发问题的事物或事件不会激发任何思想。提问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教学本身,但是每一个问题未必总是以发问的形式提出。在回答旧问题的时候,提供解释的方式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经过彻底研究的事实和真理会将我们带向其他事实和真理,从而更新问题。孩子的发展也是这样的,当他开始认真提问时,他的智力教育才真正开始。只有当提问的习惯和力量基本形成,讲课才可以取代教学过程,学生才可以成为听众。

作者强调智力的自主权,禁止给予学生太多帮助,观察学生的思考,倾听声音。下面是我校罗蓉老师曾经布置的一次作业——菜香“四”溢语文实践活动。可以算作是这一定律的探索案例。

周末给学生布置了四个任务:1.同学们独立制作一道菜,并赋予给它独特的名字,晒出照片分享给大家。2.推广一下自己的菜肴,语言生动形象。3.开动脑筋用富有诗意的对联或古诗词来评一评各位“同行”的菜肴。4.大厨们也要抒发一下本次活动后的感想。

在这个实践活动中,无论是指导学生给菜命名,还是写推荐词,都是在语言情境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鼓励他们自发进行言语实践。比如,结合学生取的菜名是还会引发学生思考关于拟人、谐音、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介绍菜的制作过程,就是训练表达说明顺序的过程;给菜肴写推荐词,更是在情境中进行言语实践。学生在评价其他同学的菜时,要求用对联或化用古诗词。这不仅是在情境中进行言语实践,这种生生互评本身也是很好的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需要邀请学生检验自己的生活,需要遵循学生自然的思维秩序,需要体谅学生的不同观点和错误。如此,教师就不需要绞尽脑汁运用一些奖惩来从外部激励学生,而是引领学生把精力和热情投入到真正的兴趣上去,等待学生理解和接受自己的真实动机,敢于构建自己的立场。

智慧生成发自原本——读《教学七律》有感_第7张图片

六律:学习过程定律:自主,赋能为上

学习过程定律要求教师,“当以唤醒并启动学习者的思想,唤醒他的自发活动为目标。即让学生自发并主动的去思考和寻找新的发现,通过问题不断的刺激思维的运转,在思考中去享受知识的乐趣和奥秘。” 

“学习行为就是在自己理解新理念和真理的过程中深入思考。通过重新加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学习者必须在自己的头脑中再生出要学的道理。” 

书中介绍,学习过程有如下几个阶段:学生能够一字不落的背下所学内容;学生补充了一个明确的想法,表明他的记忆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当某一想法已经形成,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学习者开始寻找他所学习的命题之后的证据;学习者关注对于知识的使用和应用,只有与自然和人生的各种运行机制发生联系时,学生才算是完全彻底的学习了课程内容;发现课程的用途,兴趣倍增。会学习的学生能在五个阶段的学习中发现明确的方向,不断地被赋予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可以有机会尝试主体式思考和解决问题,热衷于自主开发和探索,组织和建设,教师则更多地给予学生研究和再生空间,学会放手和引导。如此,课堂学习由浅表学习走向深度学习,由任意为之走向专业设计。

学生会在学习中自然地问自己:“这一课的字面意思是什么?这些话究竟是什么含义?用我自己的语言怎样表达这种含义?那一课讲的对吗?从哪些意义上讲是对的?为什么?学了这一课有什么益处?怎样应用这一课提供的知识?”同时,更让“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这几个问题有了更加清晰、更加有效、更加科学的解决策略。

智慧生成发自原本——读《教学七律》有感_第8张图片

七律:复习定律——重复,反馈为实

复习定律讲到,“检验知识的目的是为要完善知识、证实知识并让知识学以致用。” “复习是一种回顾,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更多的是对知识的重新思考,其中包含新的概念与新的联系,并提升能力和熟练程度。”

其实,每一名老师看起来都会操作复习这一活动,但是,真正能把“完善知识、证实知识、让知识学以致用”这三个方面都做好却不容易。“时光的流逝会改变观点。我们从新的视角审视这堂课,其中的事实会以新的顺序出现,表现新的关系。人的理智是无法凭借一次努力就一蹴而就的获得成功。不断前进和成长的智力不断达到新高度,不断获得新阳光,因此新的真理就显现出来了。”

书中还提供了这一定律所遵循的诸多原则:视复习为一种习惯,在等待其他任务的空闲当中都可以进行复习;要有固定的时间用于复习,在每节课开始的时候对上节课内容进行简单的复习,然后把这两节课的内容联系起来;每节课结束的时候,回顾一下刚刚讲过的内容;上完五六节课,从头复习;1/3的时间用于复习;只要有参考以前所学内容的机会,就要让旧知识和新知识发生新的联系;可以让所有的课堂内容成为对之前那种的复习;学过一遍要尽早进行第一次复习;老师要记住大量学过的内容,以便随时复习,让学生感受到重视;针对旧内容提出新问题,指出新例子;尽可能多地对所学科目进行应用;决不能忘记在复习过程中对笔的使用等。 

“温故知新”,是对这条定律的精炼诠释。真正的优秀教师,其经典的表征就是能够遵循上述复习的所有原则。但是,课下繁杂的作业、机械训练、题海战术,破坏了上面所规定的良好生态,从而影响到其他定律也不可能得到很好地运行。

至此,我结束了关于“教学七律”的讨论。这本书让我相信,学习并理解了这些定律,也许不能让每一个读者都成为完美的教师,但是如果这些定律在实际过程中被完全遵守,它们就一定能发挥作用。

看似简单、习以为常的七个定律,掌握了它,会衍生出更有效、更丰富的策略和方法。当然,里面也掺杂了我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希望大家批评。

但是,我期待的是,每位老师和校长都能从自己的教育实践出发,来与这本书相遇,都能带着自己的困惑和问题从书中获得自己需要的营养,不妨在自己的学校和课堂里做一些尝试。

智慧生成发自原本——读《教学七律》有感_第9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智慧生成发自原本——读《教学七律》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