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从来都是一个人的事(一)—爱情的期待

女生小A因为情感问题找我咨询。小A的烦恼是自己总忘不了初恋男友,虽然自己知道他很渣,但就是忘不了他。为此,自己的新恋情也因为心里放不下初恋男友在维持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我邀请小A用人偶呈现一下自己和初恋男友的关系。小A选择了中年女性的人偶代表自己,在选择代表初恋男友的人偶时,她毫不犹豫地拿起了小婴儿的人偶。小A觉得在跟初恋男友相处中,自己像一个妈妈一样的辛苦,付出了很多,而对方只知道索取,丝毫不顾及小A的感受和需求。而在刚结束的恋情中,小A说对方很为自己着想,各方面都能甩初恋男友好几条街。小A也挺痛苦,初恋男友明明很渣,为什么自己就是放不下呢?为了找到问题的根源,我邀请小A谈谈自己跟父母的相处方式。

在小A的描述里,从小到大,妈妈虽然在物质方面没有委屈过自己,但是经常会对自己做的事情各种不满意,仿佛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而且还会在亲戚朋友面前表达对小A的失望,这让小A很难堪,母女之间经常产生摩擦。小A的性格又很要强,为了证明自己,她在各方面都要求自己表现地很优秀,学习突出,工作认真,还经常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大学生活很精彩,属于别人家的孩子的那一类。可每当小A在电话里跟妈妈分享自己的进步时,妈妈都会表示出不屑,甚至还会打击她,渐渐地,小A不再愿意跟妈妈分享自己的进步,每次打电话,应付几句就匆匆挂掉。

在谈到自己的父亲时,小A的表情是淡淡的,失望的,让我感觉小A对爸爸的心门早就关闭了。小A说爸爸几乎没有正眼看过自己,仿佛自己可有可无,无关紧要,每次假期结束要返校时,小A都在纠结要不要跟爸爸正式道个别,结果通常是不了了之。

为了免受父母对自己的伤害,小A选择把对父母的爱深深埋在了心底,不再索取。这份被压抑的爱并没有就此消失,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在小A的生活中重复。在被压抑的爱的驱使下,小A在选择男友时,会寻找自己一直没有得到的关注、肯定、接纳的感觉,而在与男友的互动中,她也会不自觉地各种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很能干,证明自己很无私,证明自己是很好的人......就像自己一直渴望的完美妈妈和爸爸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小A虽然觉得初恋男友很渣,却无法放下的原因,潜意识里,小A需要这种小婴儿对妈妈般无法替代的唯一的强烈的需求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

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爱情这个功课,高中以前担心耽误学习,学校禁止谈恋爱,父母视恋爱为洪水猛兽;考上大学,学校的态度又很暧昧:不提倡不反对,爸爸妈妈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爸爸妈妈还很赞成。可同学们对于爱情的知识很匮乏,多是看小说和影视作品得来的,遇到问题时通常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有的同学还会通过星座运势来决定自己的感情取舍。于是在校园里每天都在上演形形色色的爱情故事,有王子公主的完美,有鲜花插牛粪的可惜,有剪不断理还乱的迷茫......其实,爱情也是门必修课,同学们也要学会在爱情中修炼自己。

    不知道同学们发现了没有,我们经常会总是对某一类异性有好感,见到这样的异性,自己会莫名地被吸引,有人解释这就是姻缘。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因为对方满足了自己潜意识的需求:有的人需求金钱,有了金钱就有安全感;有的人需求接纳,无论自己多渣都能被对方接受;有的人需求依靠,希望对方随时能满足自己;有的人需求自由,因为他不喜欢被控制的感觉......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和底线,这些憧憬和底线来自哪里?为什么每个人的对爱情的期待不一样?

    我们对于爱情的期待来自我们的潜意识,通俗来讲,来自我们的成长经历和成长环境,每个人的经历和成长环境决定了他对于爱情的态度。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缺失了安全感、关注、肯定、接纳、链接、独立自主等条件,他会在之后的关系中不断寻找,从同学、朋友、老师、同事尤其是亲密关系中寻找,这就形成了我们对爱情的期待。我们带着期待寻找爱情、建立亲密关系,在与伴侣的互动中索取自己童年缺失的种种。索取的方式有很多,有人对伴侣无限付出,希望这样可以被看到被肯定;有人对伴侣各种抱怨指责,不断在争论对错;有人采取各种方式伤害自己,努力证明自己是个受害者......这种种方式的后果只会将伴侣越推越远,无法有效解决自己的需求。

爱情,从来都是一个人的事情,遇到挫折,只有向内看自己,才是最有效的方式。通过事件看自己的需求,这些需求哪些是自己能满足的,哪些是需要父母配合满足的,哪些是需要伴侣配合满足的,当需要别人配合满足的,我们需要以一个成人的方式去索取。有人会问,如果我什么都能自己满足了,还要伴侣做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的解释是,当我们不断成长学会对自己负责时,我们吸引的伴侣是高质量的,我们在与伴侣的互动也是良性的。

对自己负责,不断成长,在爱情里遇到美好,在成长的路上遇到美好的爱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情,从来都是一个人的事(一)—爱情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