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第10版)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第10版)_第1张图片

作者:(加)基思·斯坦诺维奇 (Keith E.Stanovich)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豆瓣评分:8.8

【导读】

看书之前的四个问题:

[if !supportLists]1.        [endif]为什么要看这本书?

[if !supportLists]2.        [endif]想从中学习什么?

[if !supportLists]3.        [endif]通过学习改变什么?

[if !supportLists]4.        [endif]如何扩展及关联其他知识?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因为广告,这本书的封面写到“畅销三十余年,长踞亚马逊心理类图书前100”,好吧!说真的如果这句话的内容属实,并且这本书都出到第10版了,那还真的是值得去读一下,顺便看了一下豆瓣评分也很高,评价也还不错,那就值的花时间了。因为我一直在想,我的行为受什么影响?可能因素比较多,但是心里因素肯定是比较重要的部份,如果能懂一点心里学方面的知识那是不是能改变一些观点并影响自身行为?

想从中学习到什么呢?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吧,具体那些?看完了才能知道。通过学习改变什么?肯定是让自己变的更好,可是怎么才能改变呢?还是要看完了才能知道。心理学和什么有关系呢?经济学?社会学?文学?物理?我想只要和人有关系的学问都会和心理学有一定的关联吧。

废话说了一堆,还是来介绍一下这本书吧!

【正文】

说到心理学,首先一个问题:心理学是科学吗?答案:是的,心理学是门科学。因为科学的定义标准有三条:1、研究实证可解的问题 2、遵循实证主义的方法3、研究结论是公开并能重复验证,且能经过同行评议。这三条标准就是区分心理学与伪心理学的标准。那为什么很多人一听说心理学就会让为很玄妙,似乎心理学是因人而异,没有固定标准,甚至有人认为心理学家就是江湖骗子。

因为心理学也分很多种类,美国心理学会(APA)的分支机构多达56种,而其中的研究分支大多数人估计都没有听说过,不同的分支都代表了一个特定研究应用领域。因此心理学由不同的理论组成,而每个理论只能解释某个方面。因此心理学本身就有多样性。

但是心理学又有其统一性,因为不论那种心理学,都要遵循科学的标准,即:1、研究采用科学方法。2、实际应用具备科学基础。因此必须符合前面说到的科学的三条标准。

下面我们用一些概念来说明什么是心理学而什么又是伪心理学。

概念1:可证伪性

我的理解就是在什么情况下“它”是错误或不适合的。或者说在满足什么条件“它”才会适合或发生。这个“它”是指某项理论或预测。我们经常听到“心诚则灵”这句话,例如:义和团大师兄给即将上战场打仗的士兵做法,通过他的法术可保平安,但是心诚才行。那死了的士兵就是因为心不诚,而没死的就是证明了大师兄的法术高。这种就是不可证伪性。

而所谓的世俗智慧都是“马后炮”并且彼此矛盾,例如:“三思而后行”,“该出手就出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和尚没水吃”等等。因为它在真正预测上是无用的。所以下次如果有人在告诉我一个理论或道理,那我就会想一想他说的这个可证伪吗?

概念2: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

看到“主义”两个字头就大!我们费点时间解释一下这两个概论,操作主义是指:科学概念必须是可观测事件,或与可观测事件关联,而这些可观测事件是可以被测量的。例如:“饥饿”这个概念是一个不可测量的,因为与个人体验有关。而血糖水平这样的生理指标是可以测量的,因为可以用仪器测量。本质主义是指:从内在本质或本质属性的角度对现象做出最终解释。最常见的是哲学的“终极问题”,而“本质主义”也是由哲学家波普尔提出的。他认为这种从内在本质做出最终解释的才算是好的科学理论。

事实上科学家并不企图获得本质主义所追求的那类知识,其中一个原因是科学家认为这类问题是无法回答的,因为科学的特点就是:它不是一个不会犯错的过程,而是提供了一种消除错误的方式,它能不断消除我们认识中的错误。因为自称绝对知识的主张及做法往往会阻碍人类对知识的探索。回顾历史,很多重要的事件或冲突往往都是由一些自认为绝对正确的人造成的。

说到这里,也许用一个过于简单的标准来判断,那就是这个能不能“量化”?如果不能,那它可能就不是科学。

而量化包括两个内容:信度及效度。信度是指测量工具的一至性。例如:我们用一种方式测量同一个人的IQ,如果多次测量IQ数值相近,那么这种方式是可信的。反之如果数值偏差过大那这种方式是不可信的。因为同一个人短期内的IQ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效度是指一个测量工具是否测量了它本应测量的内容。我们可以站在体重秤上测量体重,但是这个数据不是你的IQ值。体重秤有信度但对于测量IQ来说是没有效度的。

因此量化需要信度和效度兼备,而高信度和高效度结合才是理想的量化目标。

对于心理学来说学术概念和可观测的操作之间往往有时不能直接相关,大部分的概念定义采用更间接的方式,还有一些是需要与另一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来定义。这有点像金字塔,A概念由B及C概念组成,而B由B1、B2组成。

心理学一些的相关知识或定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相关观测结果的不断丰富而发生变化。例如:在心理学领域里“智力”一开始是有一个严格的操作性定义的,但是随着实验证据的积累,智力被证明与学习、神经生理学、脑损伤等相关变量有关。因此我们可以说心理学也是在不断完善不断改进中的。

为什么我们会对心理学有很大的误区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对人和人的行为有一种直觉理论(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预设偏见”)我们用它解释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因此我们自然会问:为什么还要接受一些其他人的定义呢?这也是我们对心理学产生困惑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大多数人都说自己很焦虑,可是焦虑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心理学家就要对“焦虑”定义(即操作主义),因为如果不能明确什么是“焦虑”,就不能对焦虑本身进行研究。因为张三说的焦虑与李四说的焦虑也许不是一回事。建立在直觉基础上的信念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出现矛盾时没有一种机制来辨别那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因为人人都凭直觉认为自己是对的时候就会发生冲突,而发生冲突就会引发权力斗争了。

概念3:个案与安慰剂效应

先说结论:个案作为心理学理论和治疗是没有价值的。请注意,这里说的是理论和治疗,个案对于特定问题的早期研究阶段也许有用,有点像打开一扇大门的钥匙,但是步入到更成熟的理论检验阶段之后就大不相同了。

因为个案和见证叙述都是所谓的“孤立事件”,缺乏比较性信息,而这种信息对于排除其他可能的解释来说是必要的。“其他可能的解释”对于理论检验来说至关重要,因为科学是用一种特定的理论来解释某一特定的事件或现象的,就好像前面说的“可证伪性”一样,只有排除了其他可能的解释时,科学才能进步。

就好像以前气功治疗一样,为什么很多人相信别人说的或真的发自内心相信这些呢?这就是“安慰剂效应”,因为仅仅暗示正在接受某种治疗,就可以让很多人感觉病情好转。所以在新药研发环节都会有两组人进行对比,接受实验人员并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不是真药,所以这样就排除了安慰剂效应。

正因为有“安慰剂效应”所以个案和见证叙述作为证据是无效的。但是我们更喜欢利用更容易获得、能够用来解决问题或做出决定的信息。这就是“鲜活性”问题,例如:我要买车,我会上网看很多资料,很多专业人士也会给我推荐,当我和某个朋友说起这事时,他也买了相同的车,但是他遇到了质量问题,因为这个信息就会直接打消我买这款车的想法了。按道理说我是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并且咨询了相关专业人士,而且我也知道这个朋友的问题是个案。但是为什么我还会取消决定呢?同样,我们都会认为飞机比汽车更危险,但是从数据统计来说,飞机比汽车安全更多。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媒体制造了太多的这种效应,不信你可以看一下现在的新闻,这些乱七八糟的内容会让我们的风险认知发生了紊乱。

总结一下就是:当发生某件事时是不是只存在于某个人身上,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是不是安慰剂效应?对于我来说是不是“鲜活性”问题?他身上所发生的事会不会影响到我的判断?

概念4:相关和因果

很多事情不是一因一果,往往是多因一果,而大多数人希望找到一个产生结果的确定原因,试图一劳永逸的解决或避免问题。也许很多的事情之间是有相关关系,但不是因果关系,这就需要通过更多的角度去考虑一个结果了。在考虑因果关系时,有三个重要的问题需要明确:1、第三方变量问题2、方向性问题3、选择性偏差。

第三方变量问题简单说就是:原因A和结果B之间是不是因为有第三方C的原因所导致的?

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家长想要自己的孩子上好的学校,从小学到大学都希望是最好的,而现在所谓最好的只有一个指标就是考试成绩,那是不是说好的学校教学水平比一般学校的教学水平高呢?

学生的成绩是由许多变量组成的,而这些变量之间又是相关的,例如:家庭背景、父母的教育程度、父母的职业、社会经济地位等,这些都是学生成绩的第三方变量,也许学生的成绩与学校的教学水平无关,而结果可能是家庭优越的孩子学习更好,更有可能进入更好的学校。如果这是真的,那足以动摇我们的社会核心价值-实现目标不是靠个人能力,而是家庭的社会地位。

方向性问题指的是:变量A和变量B之间存在相关时,是A引起B的变化,还是B因起A的变化?还是用学校举例子:很多学校的老师都认为学习不好是因为个人没有自尊心,不求上进,而学习好的都是有高自尊心的学生。因此学习成绩与自尊是否有关系?如果有关系,那是因为自尊心引发的学习成绩吗?但是事实证明,就算真的存在因果关系,自尊与成绩之间的关系更可能是相反的,即:学习成绩好导致了高自尊心。可是学校估计是不会接受这种观念的,因为这就从学生个人的问题变成了学校的问题了。

“选择性偏差“这个术语是指特定主体和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当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环境时,就可能会出现选择性偏差。

讲个小故事:二战时一个飞机分析师试图通过分析飞机被子弹击中的部位安装防弹层,他最的后的决定是:在没有弹孔的地方安装。他认为被子弹击中的部位几率是均等的,如果飞机能返回表示子弹击中的地方不会对飞机致命,而没有弹孔的地方都是要害,因为如果击中飞机就无法返航了。还是用学校举例子:好的学校是因为学生进去后学习成绩变好了,还是学生本身就已经学习很好了,所以才能进这样的高中呢?

概念5:让一切置于控制之下

科学方法有三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比较、控制和操纵。如果想对一个现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科学家就要比较世界上存在的各种情况,如果没有比较我们看到都是一些孤立的事件。在比较的过程中就要排除一些错误的解释,也就是说要控制一些引发这些事件的因素。而一个好的实验应该是够操纵一些科学家认为重要的变量,同时对可能无关的变量进行控制。被操纵的变量称为自变量,随自变量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

例如:某个学校有两套针对高一英语的教学方法,那套才更适合呢?因为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都不一样,因此就会通过随机分配的方法(例如抛硬币)将所有高一的学生分为两个组,这样就能平衡一些因个别学生的个人因素而影响最终的实验结果。在这个实验过程中还可以加入一些变量,例如:再通过随机分配的方法选择一些学生每堂课后进行小测,而另一些学生不进行小测,然后在比较期末考试成绩,从而验证每堂课小测这种方式是否有用。当然这只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而心理学会涉及到更复杂的情况。

实验方法的核心就是操纵与控制,这就是为什么实验能够做出更强的因果推断。因为前面说到很多的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而实验方法就是用来分开考察这些关联,它可以通过操纵一个变量的方式分离出这个变量,并保持其他变量不变,这样能就能筛选出更强的因果推断了。对于心理学而言,人类本身就对行为的直觉是有缺陷的,因此心理学研究就需要实验控制。

概念6: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与“理论研究”

很多人认为心理学实验没有价值,因为它是人为发生的(通过人为操纵),和“真实的生活”不一样。其实这不能算是缺点,而是优点。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决定事件发生的许多变量区分,从而找到关键的变量。事实上很多现象如果不能在人为条件下,是不可能被发现的。例如:物理学通过粒子碰撞来解释原子的结构理论。可能有人会说这是物理学,心理学不是这样的啊?这就反映出一种观念:在实验室研究人类心理是件奇怪的事,同时还包含了一种假设:知识只能通过自然条件下研究。

我们前面说过心理学有很多分支,不同的分支研究有不同的应用目的。不同的研究分支都需要有理论支持,心理学大多数的研究结果只能间接通过理论修改而被应用。而这些理论会应用于一些实践性问题。简单说就是大部分对理论研究只是对理论的验证,而不是把研究结果推广到现实中的某一特殊情境中。

理论研究对现实生活有什么用呢?举个例子:在手机刚面世时就有许多心理学家立即担心安全问题,因为担心开车打电话会转移注意力。而注意力有限理论早在几十年前就存在了。因此理论研究不一定能直接应用于某一情境,但是也许在将来某一天,可以和其他科学规律结合,共同解决某一特殊问题。

心理学中有多少理论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应用呢?这就与心理学的多样性息息相关了,一些领域的研究在应用方面进展比较慢,而其他一些领域则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绩。想想条件反射原理,已经成功应用于酗酒、肥胖症等。对知觉过程的研究也应用于雷达、街灯照明、飞机驾驶舱的设计等方面了。

概念7:为什么“渐进整合”比“跃进”更好

现在的新闻大部份都是标题党,因为要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而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家对于心理学及其他科学的认识。典型的误解是它们让大家以为某一科学研究中的问题都能通过某个关键实验就能解决,或是某一个重要灵感成就了理论的进步,并颠覆了先前众多研究者累积的全部知识。因为这种观念非常符合媒体的运作方式,但是这是对科学进步的一种扭曲。

科学有两个原则:1.关联性原则2.聚合性证据原则。

关联性原则指的是:一个新的科学理论必须与先前已确立的实证事实建立关联。新的理论不仅要解释新的事实,还要兼容旧的事实,新的理论可以以一种迥然不同的方式解释旧的事实,但是它必须能解释的通才行。如果一种新的理论解释了一些新的现象,但没有解释大部份旧的事实,那它也不会认为是对于旧的理论的超越,因此不会立即取代那些旧的理论。

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对于物理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他的理论也是要遵循关联性原则,在宣告牛顿力学的滞后性的同时,爱因斯坦也没有否定以牛顿观点为基础的事实。而爱因斯坦高明的是他的理论能解释更为广泛的新现象。

现在很多的伪科学或伪理论都宣称自己是“全新的”、“颠覆的”、“首创的”、“前所未有的”,为什么要这么宣称呢?因为,这样以前的数据就对这个“新”的理论没有关联,因此也不能证伪了。以至于其他理论测试的实验都与之无关,只有被新理论框架所兼容的数据才会被考虑。也就是说只有符合我的理论的数据或实验我才会采纳。

由于媒体的歪曲报道,诱使我们误以为所有的科学进步靠的都是重大飞跃,事实上,很多的科学领域的进步靠的都不是某一个突然的突破,而是由一系列构成不重大影响的停顿及前进之间的反复组成的。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渐进整合”。

什么是聚合性证据原则?科学家对于海量的证据都要回答一个问题,它们到底说明了什么呢?导致一个实验出错的方式有无数种,然而在某个特定领域中有丰富经验的科学家往往能很清楚什么是最容易混淆的因素,总是能察觉实验中的关键瑕疵。

例如:针对一个现象有五种不同的理论,这时用两种不同的实验方式来验证这五种理论,其中一个理论实验结果是支持,其它四种不支持,那我们可以说这个理论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因为心理学实验中支持某一个理论的数据只能排除一小部分可能的解释,还有很多可能取代这种理论的“候补”理论,只有收集、比较大量研究数据后,才能得到有说服力的结论。因为心理学是研究复杂的人类行为,所以实验具有高度的模糊性因素。例如:观看暴力电视节日是否让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科学家的解释是影响不是很大,但真实存在。这种结论不是由一个权威机构提出的,而是由许多研究结果的汇总。

我们知道吸烟与肺癌之间是有相关关系,那这个结论是如何而来的呢?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研究及医院环境下的临床试验三者综合,虽然这三者都有其缺陷,但是用不同的的研究方法得出的聚合性证据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就能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聚合的过程就像是在调整投影机的焦点一样,由模糊到清晰。随着一点点的调整虽然这个图像不能被清楚的识别,但是许多的其他可能假设也许会排除,最后,当焦距调准,就可以看的非常清楚了。

概念8:多重原因决定人的行为

前面我们讲到因果关系,而人的行为是由多重原因决定的。我记的小的时候,因为父母想让我学习成绩好,所以限制我看电视的时间,他们认为学习成绩和看电视是因果关系,即,少看电视学习就会好。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学习成绩不是由一个因素决定的还会和家庭环境、个人学习能力、学校教育等相关。可是为什么很多人总是想找到问题的唯一原因呢?也许人的基因里就存在喜欢确定性,讨厌不确定性的因素吧。

因为人的行为是由多种原因决定的,这就会引申出一个重要概念:交互作用。简单的理解就是影响一个行为的因素可能会由其他因素的出现或不出现而产生不同的效应。例如: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可能由家庭、转学、青春期发育、早恋等多种因素综合导致,其中的一个因素不能产生关键影响,而当几个因素在一起时就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了。同样积极的结果也是由很多不同的因素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例如: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喜欢帮助别人?可能和同情心、情感认知、关于金钱的认识等因素有综合关系。

因此,原因多样化的概念可能比我们最初设想要复杂的多,不仅要追踪测量种种因素,还要必须考察这些原因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还有一个因素影响人们喜欢单一原因解释,那就是:预设偏见。而产生预设偏见的原因是我们看待问题的时候总是习惯用“非此即彼”的态度去解释一个事件。例如:对于社会犯罪问题,有人认为是因为经济地位低从而导致犯罪,而有的人反驳说也有很多穷人没有犯罪,犯罪是因为道德低下的原因。也许这个问题是因为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其中一些是环境方面,而一些是个人属性方面。

因此我们在看待一些问题的时候不要陷入误区,认为某一行为只是由于某一特殊原因造成的。这个世界大多数的问题都很复杂,因此复杂的事件都是由多种原因所导致的。有时多个因素联合在一起时会产生交互作用,就像化学反映一样,把不同的原素放到一起的时候在一定的环境下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概念9:概率推理

我们前面说了,吸烟与肺癌之间有相关关系,但是总有人会说:你看我们邻居老王80多了,天天吸烟身体还特别好。因为医学的许多结论都是采用概率趋势而不是绝对确定的表述方式。吸烟会导致肺癌并诱发其他健康问题相关的医学证据都已经非常多了,但是每个吸烟的人都会得肺癌吗?不吸烟的人就肯定不会得吗?吸烟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患肺癌的概率,但是并非绝对。因为吸烟和肺癌之间的关系是概率,这种关系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个案

但是,很多人都喜欢用个案来证明概率无效,例如刚才那个老王的例子。因此很多人都会认为如果出现个案,那就可以证明某个规律无效,而这恰恰反映出很多人没有正确理解统计规律的本质。

由于人们在运用概率信息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导致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常常被误解。大多数人能理解医学科学提出的治疗是概率性的,他们能理解一种药对一些病人有用,但不是对所有病人有用,可是他们却习惯用个案来反驳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例如:学生的成绩与家庭经济地位及父母的教育水平有关,这时就会有人说:你说的不对,我们邻居老王是一个大老粗,他家条件也不好,但是孩子什么也不用管,学习还特别好!这就是典型的用具体个案攻击概率的做法。

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概率论是1975年才发展起来的,而概率定理被发现之前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还是以个人经验为主,问题在于,社会越来越复杂,如果一个普通人想要对生活的社会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他至少应具备统计思维这一最基本的能力。在心理学领域有一个已经被反复证实的发现,那就是一个具体事件的信息往往要可以完全打败较为抽象的概率信息。这不仅会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就连一些专业人士也会发生这种情况。例如:有一种病毒,每1000个人中有一个人携带,有一种测试方法能100%检测出真正携带该病毒的人,而这种检测会有5%的误诊率,就是说在检测没有携带这种病毒的人时也会有5%的机率认为携带病毒,如果随机找一个人来进行检验,发现这个人携带病毒,那他真的是携带病毒的概率有多少呢?

普遍的回答是95%,而正确的答案是2%!我们来计算一下,1000个人中有一个是真正有病毒的人,那另外的999人也进行了这项测试,由于这项测试有5%的误诊率,因此就会接近50个人(999乘以5%)会被检查出携带病毒,而其中只有一个是真正的病毒携带者,因此只有2%(1:50)的机率能证明。

尽管很多人能很快意识这个概率逻辑的正确性,但是人们的最初反应却是错误的。或者说,事实上人们知道什么是对,但是却本能的做出了错误的结论。心理学家把这类问题称为“认知错觉”,在这类问题中我们即使知道答案,但是由于问题的问法不同而做出错误的结论。

想象一下我们投掷一枚硬币,前5次都是正面,那你认为第6次那一面出现的概率大?还是一样大?这个问题检测了人们是否容易出现“赌徒谬误”,即把过去的事件和未来事件之间联系起来,而事实上这两者是独立的。

 以上列举的关于统计推理理解中所出现的错误,只是冰山一角。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介绍了人类大脑为什么会有两种运行模式。

概念10:为什么人类喜欢解释“偶然性”?

人类的大脑进化始终有一种模式,即:不断的寻找世界中的各种模式,并想找到各种事件之间的关系、力图解释各种事件背后的意义。因为这种模式使人类能够生存在这个危险的世界之中。然而有的时候这种大脑模式也会给我们制造麻烦,因为一件事的发生取决于偶然性,并不表示它是不确定的,只是说它目前是无法确定的。例如:我们前面说过的抛硬币,如果我们对抛掷的角度、硬币的金属成分、抛掷时的力度、空气流动等许多的其他因素加以测量之后,抛硬币也许就不是随机事件了。因为一次抛掷的结果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不确定,它只是在当下无法确定而已。

世界上很多的事情不能以系统性标准来解释清楚,至少现在很多事是不能的,然而,在一种现象没有办法用系统解释时,人类大脑寻求模式的这种潜意识会不自觉的冒出来,并总是试图将很多理论强加于原本随机的现象。就拿金融分析师来说,其实股票市场上的波动很多都是随机产生的,但是他们都要为之编造精细的解释。往往金融师会给人一种暗示:他们能够解释一切的市场波动。

还记的那个笑话吗?100只猴子扔飞镖,每只猴子手中有10支,它们都向一面写有标准普尔500股票名的墙上扔飞镖,飞镖扎中的就是要买的股票。一年后它们的业绩如何呢?对,会有一半的猴子盈利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那你会选择它们作为你的投资顾问吗?

心理学对于这种解释偶然事件的倾向,称为“错觉相关”。我们相信两个事件在通常情况下应该同时发生时,就会认为自己频繁的看到了同时发生的现象,甚至当这两个事件同时出现是随机的,并不比同时其他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频率更高时也是如此。简单的说,即使是面对随机事件,我们也倾向于我们所期望的关联,我们在原来没有关系的地方看到了关系。

为什么我们总希望看到事件之间的关联呢?可能源于我们深切的渴望相信自己是可以控制这些事件的,这种心理因素心理学家称之谓“控制错觉”。我们愿意相信人个的能力是可以影响偶然事件的结果的。这就能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相信彩票是一种可以学习并能掌控结果的活动了。不信你去彩票站看一下,很多人都会用各种方法来预测获奖的号码。很多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很大一部份是因为偶然性。

基本上,我们能想到的所有罕见的偶然事件,都会出现,只要你等待的时间足够长就好。如果我们试图解释所有事件,同时又拒绝承认偶然因素的作用,实际上会降低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的预测能力,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时常被外行人所误解,心理学是概率性的,是对总体趋势的概率性预测,而个体层面的心理预测可能会出错,因此在解释人类行为方面,统计预测远远优于个体层面的预测,因为对人类行为进行预测时,错误和不确定性始终存在。

最后:有那么方法让我们更聪明?

虽然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科学,对于人类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有诸多帮助,但是很多人还是对心理学有很多负面的评价。很多的心理学家都意识到这个“形象问题”了,但是对此却无能为力,因此就干脆不去管它了,其实这样做是错误的。现在是一个高度信息传播的时代,网络传媒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影响着我们的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如果不去理会心理学的形象问题,只会让情况变的更糟糕!同时许多真专家们或伪专家们为了经济利益伙同某些人,鼓吹或炮制一些耸人听闻的理论,从而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混乱。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对自身行为认知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人都是心理学家。尽管如此,区分个体心理学和由心理学所组成的知识体系还是非常重要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二者的区别被许多的媒体、文章、公众人物故意混淆了。因为个人理论没有办法证伪,只能提供心理安慰,这些理论都是以“事后诸葛亮”的方式解释一切,对于未来没有预测功能,没有预测,就没有办法为我们提供任何信息。而心理学科的理论必须可证伪,这是个人心理学所不具备的。

简单的说,为什么对科学进行抵制?大多原因是因为“利益冲突”,很多的伪科学已经发展成为数以百万的产业,它们之所以能发展是利用了公众对于相关知识的欠缺,同时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不断的重复谎言。

如何辨别伪科学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6点来判断:

1、不能被证伪。2、不可辩驳。3、如果你怀疑,那你要自己提供证据。4、依赖个案来证实其主张。5、逃避同行评审。6、不是建立在已有科学知识之上。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

心理学的进步是通过研究可实证的问题而取得的,但是这种进步不是均衡的,因为心理学由许多不同的子领域构成,一些领域的问题要比其他领域有更高的难度;

心理学学家提出可证伪的理论来解释他们的发现;

心理学中的理论要有可操作性,并随着证据的积累而演变;

心理学的理论通过收集公开的数据来检验,同时允许其他科学家重复这些实验并提出批评;

心理学家的数据和理论只有经过同行评审程序的科学刊物上发表之后,才算进入科学领域;

心理学的“真实验”需要遵循控制和操纵的逻辑,是具有系统性的实证;

心理学家会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来获得结论,而这些方式各有优缺点;

最终被揭示的规律,通常是一种概率关系;

大多数时候,知识只能通过众多实验数据慢慢积累得到的,虽然这些实验各有缺陷,但是总能聚合成为一个共识性的结论。

心理学的发展就是不断的理解人类的行为,如果掌握了这本书中的观念,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也许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质量。科学的发展是不断求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错误或不完善的理论,但是只有如此人类才能不断进步发展,因此虽然质疑不是一种愉悦的状态,但是深信不疑却是荒谬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