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认知突围

认知突围 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


这是一个矛盾的时代。一方面互联网带来了无数的机会,塑造了不少的新贵,每一个行业都在被改变或等待被颠覆;


另一方面,中产阶级无比焦虑,缺乏安全感,媒体天天营造上升通道被关闭的悲凉氛围。我相信我们正在经历新的技术革命和新的文艺复兴,我们无比兴奋,却又无比焦虑。


我们好似有无限机会,又不知道如何抓住它们。


我们缺的不是信息,而是认知。


为什么你那么努力却还一事无成?为什么机会来了你却总也抓不住?为什么用尽省钱招数还入不敷出?


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劳!


这本书用层层递进的方式,颠覆错误认知,直指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六件事:


重新认识自己——没机会真的怪不了运气

重新认识知识——知识不是无用,是你不会用

重新认识金钱——无节制地省钱是个大坑

重新认识时间——时间用在哪儿,决定你是谁

重新认识关系——尊重界限,找准自身定位

重新认识人生——格局,决定你的世界


6大关乎一生的重要命题,33个颠覆认知的现实真相,80条反转人生的辛辣见解让认知优势成为你先人一步的竞争力!


认知是所有行为的内在逻辑,而行为是认知能力的外在表现。本书通过从源头上提升对每个人来说极重要的六件事的基础认知,搞清楚它们的内在逻辑,指出大部分人的认识误区,直指生活中真正重要的道理,让你思维开挂,认知升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生赢家。


作者蔡垒磊,曾任宁波市江北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特警。2012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阳光警察,获得过个人嘉奖等多项荣誉。2017年5月,蔡垒磊辞去公职,开始创业。


身为一名特警,自然让人好奇,从特警的角度对于认知是怎么看待的,是不是和我们一般人想的不一样呢?


读这本书或许你会大呼过瘾,又或许跟你现有的认知不符,你会连连皱眉。这都不碍事,重要的是,当你看到跟自己一致或者不一致的结论时,你是仅有情绪体验,还是有深度思考的参与?


多数人都喜欢看那些跟自己的固有思维一致的结论,因为这样的“肯定”可以带给他们愉悦的体验。但有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成长确实是由一系列的不舒适构成的,所以不惧怕不舒适,或许是成长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最近几年,我们常常听到两句话:一句是“道理我都懂,只是懒”;另一句是它的变体,是“懂了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听起来很让人沮丧,想来也是,懂了这么多道理,结果没什么用,该懒还是懒,提升不了行动力,自然也就改变不了人生的现状。


可是,在我看来,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你有没有按照“道理”所述去践行。


如果你真的认为它有理,你愿意学习,也就是你真实地看得到它的好处,并且这个好处正是你要的,那你又怎么会不去践行呢?


不去践行的原因要么是你并没有真懂,要么是你并不认为它一定能指向某个你想要的结果,要么是它带来的结果并不足够吸引你。


对一个正确的道理表现出懒惰,就是认知能力不足的体现。我曾问过很多人:“你认为自己懒吗?”结果90%的人都这么认为。认为自己懒,说明自己认为自己能变得更好却不愿意变得更好。


假如有人开出一个亿的价码,让你每周坚持消化两本书,每天早晨5点起来跑步一小时,并从早上7点拼命工作到晚上9点,再进行一小时的深度思考,然后才能休息,只要你坚持10年,就把这一个亿给你。


我相信很多人在这种回报的诱惑下,是可以坚持下来的。


当然了,生活中很多事,没有这么明确的过程奖励,你做到什么,然后就给你什么。


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有时候,当自己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请审视自己的答案。


有时候,恰恰在答案中可以看到阻碍你的认知的是哪些东西,这些绊脚石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不搬开的话,你永远突破不了自己。


比如就像上说面的,懂了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问题是这一生好不好,答案是懂了道理也没用。


显然,把这句话反复读几遍,你就会发现,过好这一生,懂道理、道理,是思考的关键。


审核这些关键思考点,你就会发现,你没真的懂这些道理。


第二个点,问题的产生,不仅有因果性,还有相关性,问题的产生是一系列因素相互之间作用的结果。


显然,解决问题,要靠的是系统,而不是一个点。


比如,有同学说,要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会去关注孩子的注意力,认为只要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成绩就是一定可以得到提升,甚至一些专家也会说,孩子的成绩大部分取决于孩子的专注力。


事实呢?


孩子想要考出好成绩,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切开考试这个刨面来说,考试前的睡眠怎么样,知识是否掌握,考试时间是否分配合理,正确对待考试的心态是什么样子的,家长对于成绩的态度是什么样子的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试问,提升注意力就一定能提升孩子的成绩吗?


肯定不可能。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

我们缺的不是信息,而是认知

我们缺的不是认知,而是思考

我们缺的不是思考,而是践行


希望每位同学,在跟我们一起读书的时光里,都能在提升认知能力,思考能力的同时,亲自动手去实践我们学到的知识,让自己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这本书,可以结合我们之前学过的《反本能》一起来学习,两本类似的主题书一起学习,也是一种很不错的学习方式,它会让你认真审视,道理,你真正的懂了吗?

第二节内容:机会和运气是可以创造的。


什么是机会?机会有什么样的特性呢?


在泰国有一个雕像很奇怪,正面看是一个非常婀娜多姿的女人,但是看不到女人的脸,到背后一看,光秃秃的,一根头发也没有。


泰国人说:这是“机会女神”之像,意味着当机会来到你的面前时,我们往往看不到她的脸,也许是蓬头垢面,可当机会走了的时候,才发现是机会,但是你再去抓时却抓不到,因为后面光秃秃,一根头发也没有。


当机会来到我们身边时,我们要先一把抓住她的长头发,不要让她跑了,然后再掀开她的长头发看看是不是美女,是合适的就留下来,不是就让她走。


这个雕像的故事,让我感触很多: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整天在抱怨“没机会没机会”,实际上不是没机会,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用心去留意身边的事情,没有去认真了解,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了许多机会。


都知道,机会是个好东西,不管我们年龄多大、什么身份、什么职业、有没有钱,我们都需要机会。


很多人在评价自己的碌碌无为时,通常会认为自己缺少机会,而周围有那么些人,却常常被各种机会垂青,走在路上都能被砸中脑袋。


对于这样的人,你会羡慕,也会有点嫉妒,明明之前还是一起玩泥巴的小伙伴,为何他就总能才逢明主、马遇伯乐,而你就只能感慨怀才不遇?


眼看着他渐行渐远,想上去扯扯后腿,抱抱大腿,却发现连手都不够长。


可是,你的出生本身就是极大的运气,你是个打败了上亿个竞争对手的赢家,这才有机会降临在这世间,一窥这世界的斑斓。


况且有个更加悲壮的事实是,那些与你竞争失败的对手至少曾经有过希望,而另外几十亿、上百亿的竞争对手,它们的一部分自一出来就意味着死亡,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在做着无用功,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能参加朝华读书的同学,读到这本书的你,恭喜你,你其实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


机会,指的是一定时间内迈向有利的可能。很多人认为机会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但事实是,这种“可能”我们随时随地都在碰到,只是我们在很多时候并没有满足开启它的条件。


比如你想接触一位女神,恰好今天她跟你在同一间教室上课,这就是机会。只不过你很平凡,你的女神并没有注意到你。接着,老师让一位优秀的同学上台做即兴演讲,这也是机会。你有了被注视到的机会,只是你不够优秀,没有资格被请上台。


如果你真的足够优秀被请上去演讲了,这又是一个机会,但由于你的其他吸引力不足,女神对你无感,但是,至少,你不会因为错过了而遗憾。


机会一直存在,今天也有概率是一个你和女神一见钟情的好日子,可惜由于你没有满足条件,所以机会并没有被开启。因此,你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条脉络:你的自身条件——机会开启——达成目标。


由此,不难得出:机会不是从天上砸下来的,是靠你用资源自行开发出来的。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说:阿里巴巴成功是靠运气,并非依靠勤奋;

360创始人周鸿祎说:我特别讨厌成功学,成功的运气成分太大。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说:创业初期70%靠运气;

小米创始人雷军说:企业成功85%来自运气。


你看,很多事,到最后还是得靠运气,不过,幸运的是,运气也是可以管理的。


我们先来看一看,运气好的人都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


第一特征是外向。外向者喜欢跟陌生人聊天,他总能注意到那些有意思的人,然后从聊天中获得新的信息。再一点,外向者也善于让别人注意到自己,这样别人也会主动找他。


第二特征是开放。开放的人愿意尝试新的东西,他对风险没有那么害怕。


第三特征是神经质程度低。所谓神经质,就是容易焦虑、容易紧张,容易嫉妒。而运气好的人恰恰没有这些负面的情绪,做事非常放松。


当然,有了这些特征并不一定会保证你的足够好的运气,你还需要自己行动起来才行。


第一,多参加一些新活动,体验一些新东西。运气好的人喜欢尝试新事物,运气不好的人一天到晚就干自己那点工作。


第二,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如果你直觉上认为一个东西有意思,你就应该大胆探索这个东西。你要喜欢什么课程,就去学学呗?运气不好的人还在权衡纠结利弊的时候,运气好的人都已经尝试过了。


第三,要乐观。乐观就是相信自己运气好。乐观的人就敢于尝试。


第四,要善于在坏事中发现好事。哪怕遇到不幸和失败,其中也有希望和机会,这样你就能更好地恢复过来。


说白了,就是创造机会、发现机会和敢于行动。


除了自己给自己创造好运之外,帮助别人也是获得运气的一种方式,说不定,你帮助的那个人会成为你的“贵人”,这个贵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如果你想帮助一个人,直接给钱、直接提拔、直接安排选中,其实是不太好的。


被帮助的人如果有很强的个人荣誉感,他会觉得你这是看低了他。为此他会看低自己,会更加不自信。被帮助的人如果没有个人荣誉感,他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不论怎样,他都不会继续努力。用游戏和赌场的话来说,就是这个玩家的体验差,就不会再来玩了。


一个原则是要暗中帮助。比如现在有些大学补助贫困学生就是这样,不搞什么大张旗鼓的评比,直接查看学生饭卡的数据,看谁舍不得吃就偷偷地给他充点钱。


一个原则是对新手宽容一点。打分别太狠,以鼓励为主。


一个原则是刻意提升自信。自信这个东西,得是用胜利“喂”出来的。很多球队在大赛之前故意找弱队打几场比赛,找找自信心。如果你想培养一个人,千万不能让他一直输,得给他安排赢的机会。


而最好的办法,则是使用随机性。人理解不了随机性。因为“自利性偏差”和“归因谬误”,如果别人赢了,那肯定是运气好;但如果是自己赢了,那就说明是因为我努力。


考虑到这一点,只要用概率操作,那么对新手的宽容、对弱者的同情、让人感觉就差一点点,乃至于用抽奖的方法发福利,其实都是好办法。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做个简单的小节,我们讲到机会和运气一样是可以创造的,同时又讲了运气好的人都有什么样的特征,以及如何获得好运的方式,最后,我们讲了主动去帮助别人,也是获得好运不可多得的方式。

第三节内容:重新认识知识。


什么是知识?


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


这个说法似乎很宽泛,作者将其分解出来。能称得上知识的,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客观的,能被验证的,相对正确的。


“客观的”很好理解,知识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以拥有共识的人数多少为转移,知识就是知识,人们相信它与否并不妨碍客观世界的运行。


“能被验证的”这一点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很多不能被验证的并不代表永远不能被验证,可能是暂时还未具备验证它的能力啊。”的确是这样的,那些未能被验证的诸如满天神佛、阴阳五行之类,在自己的框架里也能自圆其说,但对不起,知识并不是猜测。


也许未来,某些猜测真的会成为知识的一部分,但在被切实验证之前,它们依然不能算作知识。


“相对正确的”,这就表明知识是可证伪的。有人会说:“知识不该是绝对正确的吗?”当然不是,任何正确的东西都是建立在某个框架之上的,比如现有的科学水平,当框架本身发生了变化,原来正确的东西当然就不正确了。


知识,只能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入而被不断修正,但只要人类的探索还在继续,就只能说相对正确、现有正确。


所有同时符合这几个特征的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都叫作知识。


教科书里能学到的知识其实是极其有限的,但人们往往会高估,尤其是在那些自己在校园里求学时间并不长,或自己的知识储备比较匮乏的人眼里,会高估得特别厉害。他们通常认为学历就代表知识,学府排名就代表拥有的知识排名。


因此,博士生肯定比硕士生更有知识,清华毕业的人肯定比南开毕业的人更有知识,而且他们认为的知识通常是全类知识。


基于这种错误认知,现实常常会让他们不解,最常见的疑问就是:

“你不是大学生吗,这个字也不认识?”

“你不是学计算机的吗,这点电脑问题都搞不定?”

“你不是清华大学的吗,怎么连奥数题也做不出?”

……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是由于他们不清楚知识的繁复,总以为念了十几年书就跟把一根装满各类知识的记忆棒插进了脑子里一样,突然变得无所不知。


这是对学校的误解,也是对知识的误解。


更可怕的是他们还会惊讶地说:“你都读到博士了,这点道理都不懂?”这就是更深层次的误解了,因为学校里基本上是不教道理的,尤其是上层学历。很多关于高层次知识的修行都不是靠学历可以解决的,因为没人教,也没法教。


为什么呢?


因为知识是分层的。


有一个知识的金字塔,一共是四层,从底层往上依次是信息知识、加工知识、体系知识,智慧。


处于底层的知识是最基础的信息知识,就是我们从外界直接摄取来的那部分信息,包括从学校教科书里直接得来的知识,很多人对知识的认知就停留在这一层了。


往上数第二层知识叫加工知识,这里的知识是你通过将外界摄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得来的,比如你接收到了“自己是一切的根源”这样的信息,开始对其进行加工。


在大量思考过后,发现自己是一切的根源,这句话说得太绝对了,而且只强调自己应该做什么,而忽略了别人。


你得出这样的知识就已经跟你最初接收到的信息有很大的不同了。在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创造之后,加工知识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知识。


往上数第三层知识叫体系知识,体系知识就更不容易了,一个人必须在某个领域拥有足够多的加工知识,并有能力将它们有机地捏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系统、一种理论,才可以说这个人在这个领域拥有自己的体系知识。


最高一层叫智慧,并不像下面几层知识那么具体,但它却是真真正正的由大量体系知识搭建起来的。至于把什么和什么搭在一起、怎么搭,都只有靠自己才能完成。


智慧只有自下而上,而不能由他人自上而下传授。他人能传授给你的任何东西,对你来说都只是最底层的信息。


然而很多对知识不了解的人,经常会把最底层的信息当作知识的最高表现形式,比如知道某个字怎么念就觉得特别有学问,对真正的智慧却视而不见,实在是舍本逐末。


在获得智慧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需要深度思考。


很多人问过我:“如何才能做到深度思考?”


这个问题有两层意思:一是他们本身还没能经常性地做到深度思考;二是这么问这个问题果然印证了前面这一层意思。


因为但凡有过一点点自己的深度思考,再结合搜索引擎的内容,多少也能问出点更具体的内容。


提问这件事也反应出来你是否有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主要是一个发现错误、发现矛盾,并及时修正元知识的过程,而非完全顺着脑子里原有的条条框框深化固有知识的过程。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小节,我们讲了知识的三个特征:客观的、被验证的,相对正确的,然后又讲了知识的金字塔,从下往上依次是:信息知识,加工知识,体系知识和智慧。


你可以对照下知识金字塔,看看自己在工作的领域中,对应的每一层金字塔都有对应的知识吗?欢迎分享你对知识的理解

第四节内容:你对钱的态度,决定着人生质量。


年轻群体有两个典型标签:一是“爱花钱”,二是“穷”。


最开始,他们只想买一部iPhone,打了白条分期付款,后来想买的东西越来越多,陆续开通了信用卡、花呗、网贷…越来越丰富的市场选择,以及越来越便捷的消费方式,极大刺激了年轻人的消费欲望。


快递堆积成山,家里的物品多得无法落脚,银行卡里的钱只剩下零头。年轻人在追求超前消费的同时,也要面对一个可怕的事实:


70%的年轻人分期负债,20%的年轻人并没有存钱,31%的年轻人在4个以上的平台借贷,还有人因为花钱花得太疯,连清白和性命都弄丢了:厦门女大学生深陷裸贷,不堪还债压力和催债电话骚扰,自杀身亡。武汉大学生在旅社自缢身亡,家人发现他手机中有13个网贷APP,共欠下5万多债务...


吴晓波说:“金钱让人丧失的,无非是他原本就没有真正拥有的。而金钱让人拥有的,却是人并非与生俱有的从容和沉重。金钱会让深刻的人更深刻,让浅薄的人更浅薄。金钱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同样,人也可以改变金钱的颜色。”


人的目标是通过金钱换取商品和服务,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情绪体验。在这里,金钱仅仅是一个媒介,而很多人却错把媒介当成了目的。


提到金钱,这是多数人乐意去听,但不愿意去做的事,因为赚钱,这绝对是一门手艺活。


为什么现在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除去纯运气带来的不可预测收入之外,普通的收入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资产性收入,即利用现有资产本身带来的收益,如存款、房租、股权分红、版税等;另一种是劳动性收入,即利用即时性劳动换来的报酬,一旦停工就会没有收入。


这两种收入方式的区别显而易见,那就是前者是持续性收入,24小时都在挣钱,后者是一锤子买卖,靠自己一锤子一锤子凿,什么时候锤子不挥了,钱就停止入账。


从普遍情况来看,富裕阶层的收入比例中,资产性收入占比较大,而劳苦大众则刚好相反,长期处于不开工就会饿死的境地,这使得劳苦大众更加攒不下钱来拥有资产性收入了。

这就是打工者与老板真正的不同,一个是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赚钱,一个是用资本在赚钱。


有些人可能会想到自己的老板,他明明看上去整天什么也不干,貌似也没什么特殊的技能,为何按照单位时间的收益来看,他的单位劳动价值会如此之高呢?


这里你就犯了两个错误:首先,老板的劳动与你的不同,他的单位劳动价值未必在你看得到的地方,公司之所以可以运营下去,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给他的;


其次,就算老板仅仅是个投了钱的甩手掌柜,他也承担了巨大的风险,此时他的收入是源于通过风险和收益的概率性博弈产生的资产性收入,因此不能用单位劳动价值的体系去衡量。


然而对于普通的底层劳动人民来说,首要目标是先通过各种方式积累起一定的资产,然后才能在资产性收入上做文章。


要成为高薪人士,必须具备建立在需求上的难以替代性,那么这个难以替代性体现在哪里呢?


我们通常将其称作“门槛”。


每一件事都有它的门槛,就连扫地、擦桌子这样看似简单的事也有,它至少需要你能行动自如吧,否则就干不快。


要知道这世上很多人是没法行动自如的,因此它也是个门槛。但是能达到这个门槛的人多不多?多!


大门槛一般都是由多个小门槛组合而成的,每个小门槛除了对与生俱来的某些特质有需求外,其余都是对某类技能的具体要求。


因此要踏入更高的门槛,就必须拥有更多的技能。


我们该打磨怎样的技能,才能在挣钱的道路上保证不被落下呢?


从纵向的角度来看:


哪怕拥有的是同一种技能,但由于掌握的程度不同,门槛就依次不同,因此会有小白、菜鸟、老鸟、专家、骨灰等级别的差距,每晋升一个级别对于收入来说都是一个飞跃。因此,在技能的选择上,我们要努力学习那些能够通过积累带来改变和飞跃的技能。


从横向的角度来看:


很多事情并不是依靠单一技能就能解决得了的,比如你是开出租车的,滴滴和快的两家公司烧钱补贴那会儿,很多司机都在车上配了两个智能手机用来接单。如果你是其中一名司机,但不会用智能手机,那么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学,要么只能眼看着比别人赚得少。


在现实工作中,并不存在依靠单一技能的状况,技能都是组合着用的。被组合的技能越多,技能的拥有者就越少,要做好某事的门槛就会越高,竞争者也会越少,挣钱就相对更容易。


而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就会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某些技能的被组合频率就是比其他技能要高,因此,这些技能便是我们重点需要掌握的。


不过,还有一种投资回报超值的赚钱方式,它就是学习。


恭喜正在参加朝华读书深度学习52本书,此刻正在认真听课的你,你是最有眼光的投资人。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学习费用太高,我帮你算一笔账——大部分人的普通投资收益是10%,而对于大部分的学习投资来说,收益都至少是30%-50%,所以,“学习”是对自己的投资,无论你如何选择,投资自己都可能是这辈子收益率最高的一次投资。


学习收益一般包括:能力、背景、人脉、眼界。在学习前想清楚这四个收益之间的排序,会让你的学习目标更清晰,选择的方式也更适合。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小节,我们先讲了金钱只是一种媒介,而不是目的,然后讲了收入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以及提升我们收入的横向和纵向的两种发展方向,最后我们讲了投资回报最高的一种赚钱方式就是:学习。

第五节内容: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是什么?


关于时间的解读,有一种方式,最让人警醒,时间就是生命。


可是,很多人,对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却视而不见。


时间太奇妙了,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能真实的感知到,有一种极简的说法,时间等于注意力。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遇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注意力就是注意的能力,也是注意的表现,是我们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使用注意的方式。


如果说时间是客观的、不可改动的,那么我们就没法像拼图一样将它挪来挪去,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所谓的管理时间,其实是根据客观的时间刻度来管理自己,因为时间就在那里,不会受到任何人的影响。


注意力是我们管理自己的关键,我们将注意力用在哪里,就等同于将时间用在哪里,我们常说,在某事上花了多少时间,其实指的多是表象时间,更为准确地说,应该是我们在某事上花了多少注意力,这两者的数字之间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


注意力的价值源于其稀缺特性,而注意力的稀缺又源于整个时间框架的稀缺本质,所以注意力就是稀缺中的稀缺。


我们在任何时候使用注意力,都伴随着无法做另一些事的隐性成本,这个隐性成本等于你本可以获得的最大收益。


如果你能清晰地看到另一些事足以使你的状况变得更好,就能更直观地明白,随意使用注意力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很多人滥用时间的方式,通常表现为随意挥霍自己的注意力,比如,经常无意识地切割大块注意力到碎片化的事情上,且与自己毫无关联的那种,俗话就是操别人的闲心。


每个人都只有这么点时间和注意力,操心别人的事越多,可操心自己的事就越少。于是,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有能力的人,就越是专注在自己身上;


越是在能力上已然落后的人,却由于不知道怎么替自己操心,或得不到太多值得替自己操心的机会,而将自己宝贵的注意力随意乱用,因为反正自己觉得自己的单位时间也不怎么值钱,结果就造成了差距越拉越大。


有同学可能会说,既然要衡量钱和时间的比较价值,那么时间价值该如何定量呢?我怎么知道自己的单位时间价值约等于多少钱呢?”


每个人的单位时间价值都有一个最基础的算法。如果单位时间是分钟,那么就约等于你的每分钟收入。如果你除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外没有其他收入,假定年收入是10万元,一年52周,每周工作约40小时,你的工作收入大约是每小时48元。


如果有一件事要做,你可以计算一下自己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以及对应付出的金钱,当超过你的工作收入时,你可以选择请人来做这件事,此刻,你是赚钱省时间的。


对于时间,我们是可以赚的,不信?那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赚时间有两个维度,一是单位时间有更多的产出,二是同样的时间和产出下让自己的时间经历更丰富。


先来说说前者,单位时间有更多的产出,换言之,就是要提升单位时间的使用效率。


1、列出条目任务


多数人的一天都是浑浑噩噩的。到了晚上合眼之前,试着回想一下今天都干了些什么,很多人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又似乎没做什么重要的事。


要摆脱“混日子”的状态,就要试着将每日的任务列出。


只需把当日重点要完成的任务条目式地列在某张便笺上即可,一两分钟就够了,无须事无巨细,也无须做额外的标记和说明,且随时可增添和删减,完成一件就划掉一件。


注意是划掉,而不是直接删除,千万别小看这一步,它会清晰地告诉你一天内究竟干了多少事。


2、寻找高效时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效时段,有的人是清晨,有的人是夜晚,还有的人是中午或下午。要提升自己在单位时间上的使用效率,就该先找到自己的高效时段。


这一点很容易,试着将同一任务放在不同时段简单测试下就能知晓。


3、远离噪声干扰


选择尽量安静且不容易被打断的环境进行重要工作,这一点特别重要。


4、合理利用碎片时间


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做碎片化的事,例如,你可以利用在地铁上、公交车上的时间,或是在每项任务之间的间隙,来完成一些碎片任务,这样至少可以降低很多明面上的时间损耗。


5、专注当下


很多人会在某项任务遇到阻滞时,选择将其暂时搁置,随后开始处理一项新的任务。在新的任务遇到阻滞时,又转而处理一项更新的任务。这个过程有点类似操作系统上多任务的后台运行。


处理任务时如要选择暂时搁置,尽量处理到阶段性收尾,尽量少做后台运行,以便能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当下的任务中,这对我们“解题”是有帮助的。


6、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有部分人有个很不好的习惯,他们喜欢频繁切换。


比如手边放着两本书,先翻开A书看一点,再翻开B书看一点,回头再看点A书,再看点B书……如此循环往复,频繁切换。


频繁切换的最大坏处在于隐性损耗。你专心工作时,被突如其来的事情打断,当你半小时后重新回到电脑前,普通人至少需要5分钟的整理才能将脑细胞的触点恢复到与之前工作相关的活跃状态。


这5分钟就是损耗,切换越频繁,损耗就越大。


7、明确任务目的


每个人都必须时刻牢记自己当下的任务目的——我来这里做什么,当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这只是有关自控的问题,其实有没有养成任务目的第一性的习惯才是关键所在。


8、时间是挤出来的


当一个瓶子被石子塞满时,你依然能往里加沙。当它被沙填满时,你依然能往里加水。不要认为原来既定的时间计划就不能动,当有更重要的事情出现时,别急着说自己没时间,先去对比有没有更不重要的事情可以被替代。


正确赚取时间的另一个维度是丰富自己的时间经历。有些人数十年如一日,其实是每一天都在重复相同的事,所以就有了这样一句话,有些人活了30岁,80岁才埋。


所以赚时间的本质在于赚内容,而在相同内容被同类叠加之后,单项内容的厚度和内容的类型数量则决定了时间的长度。


当我们耗费同等的时间和精力在某一领域,进步却开始明显趋缓,就是时候考虑去别的地方“赚时间”了。这并非对匠人精神的不敬,只是从使用时间的性价比来看,如果花费四个20%的精力,可以在四个领域做到80%,通常来说,不管在成就上,还是时间经历上,都会比在一个领域花上80%的精力,最后做到90%的程度要更加出色,也更加划算,前者都还没算上各个领域之间的跨界融合所产生的差异化竞争力和创造力。


从世俗的角度来说,通常把由生到死叫作一辈子,那么每个人显然都只能活一辈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赚时间。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做个简单的小节,时间的本质其实是注意力,而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你尤其要关注自己的时间都花在哪些事上,其次,我们讲了赚时间的两个维度,一个是单位时间的产出,一个是单位时间的质量。

第六节内容:关系,多数人搞不懂的复杂事情


当时我刚毕业一年多,跟一位叫小蛮的实习生搭档。


每天最早到公司的是她,最晚离开公司的也是她,每次被经理拉进去小黑屋做思想工作的还是她。


有时候我也很奇怪:“明明分配到她手上的任务也不多,为什么她总是忙得像个陀螺一样?”


直到后来有一天,我留意了一下她的工作日常…


7:00am 距离正常上班时间还有1小时,小蛮已经提前到了,不仅把自己桌面收拾得非常整齐,还跑去打扫公司的茶水间,也因此收获到清洁阿姨的友谊。


8:00am 同事们陆续回到公司,小蛮热心地询问着大家是否已经吃了早餐,并提出自己可以帮忙跑腿,于是就有几位同事让小蛮代购早餐。


9:00am 经理把小蛮叫了进办公室,交代她今天上午需要完成的任务。


10:00am 小蛮终于坐到位置上开始工作,没过一会,就听到办公室里大家需要帮忙喊起了小蛮的名字:“小蛮,你要去打印吗?帮我也打印一下!”“我只是去洗手间而已,不过可以帮你打印!” “小蛮,饮水机还有热水吗?” “有的,你想喝茶吗?我帮你泡!”


11:00am 眼见deadline就在眼前,还没完成任务的小蛮有点着急了,这时却有同事提出让小蛮帮忙查查看今天外卖点什么,小蛮犹豫再三,还是掏出了手机认真选起外卖来。


12:00am 小蛮眼红红地从经理室出来,还没喘上几口气,手机响了,小蛮边听边去迎接大家点的外卖了。


入职一个多月,面试时那个阳光活力的小蛮,已经变得萎靡不振。


跟小蛮熟络后,小蛮也曾向我透露自己“时间都被霸占了,根本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工作”,但是每当我告诉她先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好,再去考虑帮一下大家忙的时候,她总是摆摆手拒绝:


“大家找我帮忙也是跟我玩得来嘛,我要是拒绝多不好意思。虽然自己忙一点,但是能和大家多点相处的机会也不错啊!”


没想到2个月后,她却因为这种“想要制造更多跟大家相处的机会”的想法,变成“以后再也没有机会跟大家相处了”——她被解雇了。


至于解雇的原因,用经理的话来说就是“该干的事情没干好,不该干的事情全干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什么样的相处模式才是最优的?


有人觉得相处嘛,很简单,我总是给他人提供关心和帮助总是不会错的,只付出而不求回报,这应该是最稳妥、最不容易得罪人的相处模式了吧。


很可惜,有这样的想法就入了误区,关心和帮助他人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的,小蛮的故事就很好的说明帮忙不是随便就可以做的。


有些人内心强大,不那么需要他人的关心,如果你关心过度,很容易就会掉入“过于热情”的陷阱,反而给对方造成困扰。


在很多人心里,只要是出于关心的初心,那么无论是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顶了天也就是“好心办坏事”,是方式和方法应该改进的问题,而不是该不该做的问题。


有一个认知希望大家扭转过来,我们帮助别人的这个行为,其实是在帮助自己,而非他人。


不管我们是想让自己更高尚,还是更有优越感,抑或是更有同情心,总之,我们是真心实意地想让自己更快乐。


如果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有求于别人,那么,这种帮助本身就是一种交换,内心潜台词是:你帮助了他,希望他可以在关键时候帮助自己。


当你有了这种想法,你就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你帮了别人,别人不一定会反过来帮你,因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你在什么时候需要帮助。


每个人都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与各种关系的交往中,应该保持怎样的分寸。同时,划出自己的领地,警戒他人应该跟我们保持什么样的分寸。


人与人的相处,多少都需要一点界限。


社会上会有很多人教你说“不”的艺术,告诉你要如何委婉地拒绝,如何为对方保留足够的面子,如何解释自己并非不想帮忙等。但这些圆滑的策略也并不总会奏效,很多时候,模棱两可的说辞只会让对方认为事情有转圜的余地,从而不停地说服你。


当对方最后发现无论如何也无法让你就范的时候,他的内心可能会更加反感。“早知道就不跟你多费口舌了,浪费我这么多时间”,他可能会这样想。因此,当你想说“不”的时候,你只需说“不”,可以礼貌一点但无须过于谦卑。


你要知道,在自己的领地,无须经过对方允许才能拒绝。


领地界限并非固定,也是无时无刻不在动态调整着的。


小时候当别人调侃我们的某个缺陷的时候,可能触及了我们的界限,但长大后再提起,也许就不会太在意了。这说明我们在这件事上的界限范围往里缩了,我们留给他人可供交流的区域变大了。往外扩也是同理,不同时期在不同环境下,我们会一直微调自己的界限。


如果说划清自己的领地界限是我们在交往时拥有安全感的先决条件,那么尊重他人的界限则是维持交往的重要因素。前者让自己保持愉悦,后者让他人感到愉悦。只有同时满足了这两个因素,有质量的交往才能长时间地维持下去。


尊重他人的界限看上去很简单,很多人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事实上却并不容易。在同陌生人的交往之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做到尊重他人的界限,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对彼此并不熟悉,我们小心谨慎,保持着足够大的安全距离,这也是建立一段浅关系总是很容易的原因。


在《小王子》这本书里,狐狸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


“现在你对我来说,只不过是个小男孩,跟成千上万别的小男孩毫无两样。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我对你来说,也只不过是个狐狸,跟成千上万别的狐狸毫无两样。


但是,你要是驯养了我,我俩就彼此都需要对方了。你对我来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从他们之间的对话可以看出,狐狸对于建立关系是非常积极的。它希望小王子来驯养它,让他们之间可以产生链接,从而建立关系。


关系其实是驯化出来的。


真正的高效交往来源于两个拥有独立型人格的人之间的交往,他们从不以爱或关心的名义踩到对方的界内,而是只在公共区域进行交流与合作。


他们会询问对方的建议,但从不对对方的决定进行干预。


他们可能会请求或接受对方的帮助,但从不会为帮助对方而过度牺牲自己。这种关系界限才是刚刚好的,是温暖而有安全感的,独立而又负责任的。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小节,大部分人以为的关系本质是交换,而且缺少界限,所以自己活得不自在,也不自由。什么样的关系,什么样的相处模式是最好的呢?答案是:最好的关系是驯化出来的,你想要什么样的关系,就驯化什么样的关系。

第七节内容:人的一生,体验为王。


赢在起跑线上,这是这个时代所有父母听到的最扎心的一句话。


用这样一句简单的口号,撩动了千千万万人的焦虑,试图用世俗的成功标准去定义每个人的人生意义。


不过,人生这条跑道似乎是假想出来的。


孩子们从来也没有说他们要去哪儿,是那些自以为他们要去哪儿的人当下想去哪儿,于是认为这些事对孩子也同等重要,至少在未来会同等重要。


很多人会认为人生是个跑道,必须不断追赶前面的人,直至死亡。然而死亡并不是真正的终点,死亡只是你的终点。


哪怕用竞争的眼光去看待跑道,那么和谁竞争是个问题。和同龄人竞争?社会竞争可不会管你是几岁?


和同行竞争?行业只是一个属性,也许明天人家就不卖茶叶蛋,改修水管了。和自己竞争?变得更好的确可以算是一个目的,但怎样才算更好?更聪明,更有品位,更有地位,还是更有钱?


人生本没有跑道,跑的人多了,就有了一条道。


我们都害怕漫无目的,所以需要为自己做的事情找一些可能原本并不存在的意义。


竞争不代表不正确,但我们的真正目的应该在于体验。


在山脚下看到的风景和在山顶上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该努力体验一下山顶上的风景,却不该把爬上山顶当成自己的目的。


对人生的认知程度决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如果把山顶当成目的,那么一生就不得不为守在这个山顶而努力。然而爬完这座山,还有下一座。


在这个山顶一直赖着不走,其实跟待在同一座山的山脚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一条既定的跑道上注定只有相似的风景,就算是最世俗的目的,沿着大部队的路跟着别人一起跑,也未必能快速到达山顶。


其实人生更像一个开放式游戏,进入游戏后,每个人都需要自己找任务,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努力,然后达成各种成就。


但这些成就有什么意义吗?


没有,就给你自己体验。


这个过程中,除你以外的所有人都是“外人”,你可以把他们看成自己参与的这个游戏的一些“场景”,是为了带给你一些特殊的体验而存在的。


一位准备修行的人,为修成正果,四处慕名求师,终于能见上一位得道高僧。


修行者:您得道前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老僧沉默不语。


修行者:您得道前,在做什么?

老僧:砍柴、挑水、做饭。


“那您得道后呢”修行者继续问道。

老僧:还是砍柴、挑水、做饭。


修行者疑惑不解:“那您也没什么区别啊,何谓得道?”

老僧笑着说道:“得道前,砍柴时我想着挑水,挑水时我又想着做饭。得道后砍柴时就砍柴,挑水就挑水,做饭时就做饭。


有人说这个故事说的是活在当下,专注眼前的事,珍惜眼前人,体验当下的所有。


也有人说,这个故事,其实说明的是格局,格局决定着你的世界。


当我们说某个人格局很大时,通俗化的解释就是他的认知层次较高,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认知层次有自己的特点,在认知层次中,只能从上往下看,没法从下往上看,每提高一层,就能看到多得多的风景,而处于相对下层认知的,仅用想象是很难理解上层认知的。


格局的不同,造成了我们在本质上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有些人看到这里可能会不理解:“明明我们就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啊,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由于很多人并没有领会到,世界除了是个物质实体外,呈现给我们的却是个精神实体。


我们生活在共同的物质世界,可是我们又生活在不同的精神世界。


提升格局,就能看到更大的世界,这种感觉就像是“哇!为什么之前我就没想到”。这说明你接收到了来自更高段位的信息,赚到了。


而在这个信息出现之前,可能你几乎是想破脑袋也冲不过去那个思维关卡的。


学习也好,生活也罢,人生这场修行,就是不断提升自我格局的过程。


至于社会上普遍认同的体现人生成功的东西,如金钱等,只是随之而来的副产品而已。当你对世间万物的本质认知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很多东西都只剩下想不想的问题,并不存在能不能的问题。


“认知层次低的人无法看到高层次的世界”和“大多数人都以自己现有认知作为认知的最高层次”则是在格局中要时时警醒自己的两个概念。


所以提升格局的第一个要点就是:懂得分辨格局的层次。


一个顶级的厨师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也许你会说出与他的专业技能相关的一大通东西,但最基础的不是这些,而是拥有一条好舌头。


寿司之神小野二郎说:“如果我的舌头不如客人的,那么我是做不出让客人满意的东西的。”道理显而易见,你没法分辨相似味觉和口感之间的细微差别,自然就会将粗糙的东西拿给要求精细的客人,这是你用再高的技巧都无法弥补的。


于是我们进行认知升级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我们虽然看不到某些层次里的具体世界,但至少得能看得出或者隐约知道那里有更广阔的世界,这就是我们获得进步的基础。


我们的格局之所以提升不了,就是因为我们看不到或根本不想看到更高层次的认知。我们在第一时间就会有本能反应,抵触不同的声音。


渐渐有能力将格局分层了以后,我们就有了谦卑之心。仅这样是不够的,有了虚怀若谷的心态,还需要有正确检视事物的方法。


用逻辑和科学的态度是最基础的,除此之外,还要学会从更长的时间跨度和更大的空间跨度看问题。


我们之前讲过一本书《反本能》,推荐你认真看一下,这是提升你的认知格局最好的方法。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小节,人生其实就是体验,而要想获得与众不同的体验,就需要有更高的格局。


我们生活在共同的物质世界,可是我们又生活在不同的精神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19.认知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