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21天读书笔记第十一天《谣言》

一直认为,谣言止于智者的意思,就是智慧的人可以识别谣言。但是,听了《谣言》,才知道谣言止于智者,讲的并不是有智慧的人才能辨识谣言。

一、 什么是谣言

1. 谣言的根本属性

先从谣言的本质讲起。

谣言首先是一则消息,从根本上来讲,它具有这样三个特征:

(1) 通过非官方渠道发布

这点不难理解,谣言之为谣言,在于其内容的非官方属性。由官方渠道发布的,则为官方正式宣布的确定信息。

非官方渠道指的是:除谣言涉及的对象本身的官方信息发布渠道以外的其他所有渠道。

(2)  传播速度极快

使谣言成立的另一个特质,就是它的传播速度极快,在短时间内就覆盖相关群体。

因为谣言往往牵涉一件新近发生的事情,人们可能需要面对谣言作出快速反应。因此谣言的迅疾传播是合乎逻辑地来自于信息的时效性。

信息本身的价值,很多时候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贬值,传播谣言,就是趁信息尚有价值之时,获取这种价值。

(3) 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

我们通常有这样的误解:认为谣言都是假的。但判断“真”和“假”,很多时候却是件非常主观的事情。

事实上,传谣者在传播谣言时,往往觉得自己传播的是一条重要的真消息,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在传谣。何况有些甚嚣尘上的谣言,最终被证明是真的。

因此,谣言并不仅仅指那些最终被证明为假的消息,谣言令人尴尬的地方在于,它往往是真的。

2. 谣言的常见来源

从结构上来讲,一则谣言通常会有一个源头,然后这个源头消息经由传谣者的传播,最终成为一条谣言。

以下这些都是常见的谣言来源:

(1) 看似专业的发言

(2) 私房话

即消息的来源为某些人无意中听见的他人交谈。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当人们无意中听到别人谈话中的消息时,倾向于直接将内容当作他人观点的真实反映,进而将内容识别为真实的。

事实上,通过假装在不经意的交谈中故意泄露某些消息,已经逐渐成为很多公关公司快速制造谣言的方法了。

(3) 扰乱人心的事实

当我们目睹到一些事件的片段,但获得的信息不全时,就会开始忍不住脑补事件的全貌。很多时候,这种无意识的脑补可能离事实差了十万八千里。

例如在法国蓝色海岸曾经流传过这样的谣言:森林消防飞机不幸从海中吸起了一些游泳者,这些倒霉的人被直接投进了熊熊烈火之中。

而这条谣言的来源,据考察与一条“人们在森林火区发现一具穿着泳衣的尸体”的新闻有关。

这具穿着泳衣的尸体出现在离海洋如此远的地方的确令人吃惊,于是就有人脑补出上面这条谣言的情境,但他们没有考虑还存在其他更现实的可能性。

(4) 错误而不自知的见证

当一个人或多人说自己亲眼见证了某事时,我们通常会倾向于相信这些直接见证。

而事实上,即便亲身经历了某些事件,证人说出的证言也未必都是准确符合发生的事实的。

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根据事件的“可能性程度”来组织自己的证言,而非真正的事实。

但这些证人在提供证词时,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给出的见证是错误的,他们怀着与提供正确的证词时同样的信心和真诚。

(5) 幻想

(6) 浪迹四方的神话

这些谣言常被人们称为“典型故事”或“都市传奇”,它们的出现从表面上来看和任何确切的事实均毫无关联。却常常像寓言一样提醒我们一些诸如“让孩子少接触货架”等等的安全知识。

(7) 误解

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谣言的来源。由于对一些信息的错误解读,可能造成谣言大面积传播。

例如当负责自然灾害的国务秘书、著名的火山学专家哈鲁恩·塔齐埃夫经常在电视上露面时,法国萨瓦省即将被一场六米(或十米)的大雪淹没的谣言传遍了大半个国家。

另一个直接的案例是,村镇里一位男性“失踪”了,根据他妹妹的说法,他只不过是去了伦敦而已,谣言却称他成了囚犯。因为有人将在“伦敦”错听成在“监狱”里。(注:两者在法语中的发音接近)

(8) 故意人为散布的谣言

谣言的威力如此之大,有人想主动借助谣言的力量达成一些目的也不难想象。

(9) 无恶意发表的未经证实的信息

通常情况下,人们很少自觉地去证实消息来源。有时候,拿到一个并未进行任何验证的消息就直接发表了出去,却形成了难以磨灭的谣言。

二、 我们为什么传播谣言

1. 谣言一般是个新闻

谣言一般是个新闻,它和故事或趣闻的区别在于它首先是个有现实意义的消息。

它或多或少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影响或指示。

谣言中,一眼就让人注意到的那些,多是扰乱事物秩序,并且引起反应的信息。比如警告将有危险发生,败坏道德的行为,社会秩序的扰乱,自然环境的嬗变,等等。   

传播谣言就意味着让更多的人知晓这个信息,同时自己成为参与讨论的一份子,因为如果对这个真假未知的新闻茫然无知的话,就会存在危险。

2. 为了求证真相

鉴于大众媒介的公众信誉,人们从报纸、从官方电台听到消息时,通常默认该消息已经获得证实。

而对一条口头传播的消息来讲,即便他认为这消息具有可信度,并且传播了它,但他也不能像一个读报纸的读者那样肯定自己读到的消息就是真的。

因此他可能采取和大家讨论、询问别人等方式,来求证这条消息的真相,在此过程中,谣言就这么传开了。

3. 作为说服他人的论据

当我们需要说服别人的时候,往往需要论据,而有些传播已久的谣言,就是这样的论据。

比如餐桌上母亲常常搬出“菠菜含铁量高,多吃会聪明”的谣言来说服孩子多吃菠菜。

4. 为了减少焦虑

很多谣言会引起人们心里的焦虑和恐慌,谈论这些事情本身,就是朝着减少焦虑迈出了一步。

一起讨论这样的谣言时,有些人会指出此事不可能发生,或者谣言假如被保证是真的,那么通过谈论它,焦虑被分散了。

并且仅仅是谈论的行为,就会让我们觉得在对这谣言提到的事件进行了干预,等于在朝控制和消灭它的方向前进。

5. 觉得有趣

许多谣言被大肆传播,并不是因为传谣者对其坚信不疑,而是由于谣言的内容比较有趣,描述的是令人好奇和惊讶的事情。

人们传播它,是为了享用它带来的快乐,即便这种快乐有时也并非完全无害——对他人或对自己。

6. 谣言是最简单的社交话题

谣言的流传还有另一个理由:当人们和亲戚、朋友、邻居聚在一起时,大家总要聊点什么。

由于人们对谈论自己的事情犹豫不决或缺乏兴趣,所以大家往往就谈论涉及他人的谣言。

它带起的往往不是信息交流,而是情感方面的共鸣、个人意见的表达,它在这里就像是加强人们关系之间的跳板。

三、 我们为什么相信谣言

1. 谣言号称的来源让我们觉得可靠

当信息号称来源于某些消息灵通人士,例如关于几位法国总统病入膏肓的谣言,就是被传来源于为他们动手术的主刀医师、目睹了一切的护士、为他们诊治的住院大夫、送他们进医院的急救站司机、以及将扫描机运进爱丽舍宫的搬运工。

或者消息的直接来源是我们信任的信息中转站,包括但不限于经常带来准确消息的朋友、我们认为靠谱的社区小报等等。

2. 谣言看起来无关利害

当一个谣言存在十分明显的利益倾向,比如贬低某个品牌同时又对另一品牌歌功颂德,人们很轻易就会觉得这不是一个靠谱的消息。

而当一个谣言看起来无关利害,只是中性地揭露一些事情、告知一些未曾为人所知的消息,那么传播谣言的行为看起来只是在利他主义的考虑下才做的,人们就更没负担了。

3. 谣言存在成真的可能性,无法一下子断定为假

凭借一般常识,我们并不能一下子将某些谣言断定为假。

例如有一则谣言称,一些生态保护小组将用飞机放生一些蝰蛇,以增加那些地区的爬行动物,同时也可以为猛禽提供食物,或用来消灭老鼠和田鼠。

大多数人面对这则谣言,很难在不查找资料和咨询他人的情况下就发现它存在的问题。

人们多数对蝰蛇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他们想象不到蝰蛇和其他动物一样,从高处被扔下来,在撞到地面时,也是会摔死的。

他们想象这些蛇大概会重新活络起来,不管怎么样,它们的身体看起来难道不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吗?

所以这就是谣言往往被当真的又一个原因,面对一个消息时,至少必须有一个细节与我们最起码的批判观念产生明显冲突,我们才会去仔仔细细地审查我们所听到的内容。

智者停止谣言,是看到即便对自己无关痛痒的消息,对他人或许却是利刃,从而放弃了表达自己的观点,放弃了些微聊胜于无的娱乐,选择沉默和终止,成全陌生人的一点平静。

何乐而不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樊登读书21天读书笔记第十一天《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