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献议”催开宁陵教研之花
□ 本报记者 杨晓谜 李卫东
怎样才能提高县城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
怎样才能让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老师和从农村学校新调入的老师迅速成长?
怎样才能缩小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教学成绩的明显差距?
宁陵县第一实验小学在师资状况濒临困境的情况下,经过5年的实践,摸索出了攻克这三个难题的最优化通道——“说献议”三段式教研。
“张弓之乡”的教研探索
豫东宁陵县以“张弓酒”知名全国。12月14日,宁陵县第一实验小学“‘说献议’三段式教研活动周”在宁陵县教体局、宁陵县基础教育教研室的支持下正式拉开帷幕。在本次活动中,该校参与作课教师达106人,宁陵全县到该校听课教师达2000余人次。
“说献议”三段式教研活动在宁陵县第一实验小学自2005年开始被尝试,2006年渐成雏形。
宁陵县教体局局长潘功华参加这一活动时边听边记,十分认真。他在全县中小学校长会议上说:宁陵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教师素质和水平有限,一实小摸索出的“‘说献议’三段式教研”是符合宁陵实际的做法。它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所有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逐渐缩小同年级同学科间的明显差距,而这正是让许多学校领导比较困惑且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在一实小开这样的现场会,就是要大家来看看一实小是如何开展教研活动的,学习他们的经验与做法,从而带动全县中小学教研活动全面展开,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使“‘说献议’三段式教研”成为宁陵教育的一大亮点。
宁陵县基础教育教研室主任林德普在活动开幕的致辞中也提到:“一实小的‘说献议’三段式教研活动对提高老师专业素质确实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带有本土化特质的学校成长路径或模式更具有生命力和示范性。身边的成功兄弟学校摸索出来的经验往往更具有贴近性与可借鉴性。“‘说献议’三段式教研活动周”让宁陵县各县城和农村学校的广大教师颇为受益,纷纷借鉴这一做法,全县的教学研究活动普遍展开。
宁陵县楚庄中心校教师张付义参加“‘说献议’三段式教研活动周”后,写下了这样的感想:学习“‘说献议’三段式教研”后感触颇深,总的说来,可用一个字来表达——美。美在集思广益。美在和谐生动。美在献后反思。
在宁陵县,宁陵县实验小学是窗口学校,教学质量多年来在全县首屈一指。
2000年,在发展势头劲猛、生源爆满的情况下,宁陵实验小学一分为二,新建一所学校为宁陵县第二实验小学,第一实验小学在原址办学。年富力强的副校长郭振法被任命为宁陵县第一实验小学校长。
为了扶持硬件设施现代化新校的发展,让学生家长迅速认可新校,原学校大批优秀教师被抽调到二实小任教。
“那时老校的情况很惨。就拿六年级来说,新校开学第一学期收了6个班,老校六年级8个班的优秀教师就被抽走了6个班的。”郭振法说。
师资堪忧,教育质量怎会喜人。
此外,频繁更换的教材、受城区发展影响素质不断降低的生源、席卷全国的新课程改革以及省教育厅不断出台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政策,都更使学校的核心问题聚焦到了提高师资水平上。
郭振法曾在宁陵县教研室做过教研员,这段经历让他特别注重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特别注重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
他曾在2006年11月5日自己的博客中谈到“关于课堂改革的思考”:课堂改革的关键是学习同校优秀老师的先进经验,一个学校的老师水平会参差不齐,如果都能达到该校那位最优秀老师的水平,那这所学校的校本研究就会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那么,怎样才能打破教师备课各自为战的局面,让他们聚在一起真正搞教研?结合新课改精神,同学校其他领导商议后,郭振法决定在全校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覆盖所有学科。考虑到备课是教学常规组成部分的初始环节,伸缩性很大,为了检验与进一步巩固集体备课的效果,他们总结出了“‘说献议’三段式教研”的概念,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备课体系。
“说献议”的有机衔接
到底什么是“说献议”?
概括来讲,说课是说课人逐一把备课内容进行汇报展示;献课是讲课人按照集体备课后设计的更为完善的教案做公开课;议课是做课后本组任课教师对本节课进行评议。
具体来说,在说课环节,学期伊始,宁陵县第一实验小学教导处就将各年级各学科说课的时间、地点、参加领导提前安排并告知每个成员。各教研组长安排每次发言的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由教研组成员轮流担任,中心发言人要提前将说课稿分发给每个组员,以便组员在中心发言人说课内容的基础上修订完善。每次说课开始,先由中心发言人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表述自己具体执教某课题的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等,然后由组员进行评说,补充发言。
为了避免贪大求多带来的研讨不精,宁陵县第一实验小学要求每学期集中精力说好10节课,每次说课不少于两个课时的时间。说课的内容一般包括说教材、说教学程序、说教法学法、说练习作业安排、说教具准备、说板书设计和近一周内没有处理好的教学问题等。
在宁陵县第一实验小学,每次说课均有学校领导参加监督指导。 为鼓励中心发言人之外的其他组员认真钻研教材,更好地挖掘教材内涵,每次说课结束后都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产生一名优秀补充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及优秀补充发言人均在每周公布的简报中予以公布并奖励现金30元。
每次活动结束由参与领导收齐所有材料,包括中心发言人的说课稿、所有补充发言人的说课稿以及投票产生的优秀补充发言人名单,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封皮装订留存。
宁陵县第一实验小学的“献课环节”,不同于一般的讲课,这是指既有学生听又有教师听的带有研究性质的讲课。
在集体说课的基础上,教研组各成员结合每个人的发言,各自设计自己的教学设计,选出一名老师代表本年级组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奉献给大家,邀请同年级同学科老师或全校同学科老师参加听课。时间一般安排在说课后的次周进行。一般情况下,讲课的课题与说课的课题相同。语文,数学每次都只讲一课时,听课人员要作好记录。献课老师的课堂教学成绩代表本年级组全体老师的课堂教学成绩。为鼓励每位教师都能很好地领会说课内容并积极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这名代表老师一般采取抓阄的方式进行,并且是在每次公开课开讲之前20分钟内确定。
议课环节又被称为评课。这一环节是评价教师说课、讲课的优缺点。一般由教研组长主持评课活动,作好评课记录,填好《教研活动情况表》。全组教师都要积极发言。教研组长还要综合大家的意见,填写一份《说课、讲课评价表》。说课、讲课教师要认真听取别人意见,作好记录,写出教学后记。最后,由参加该组教研活动的领导或教研组长评价这次说课、讲课,评课方面的得失,指出活动的组织、纪律、准备等方面的优缺点。活动结束前,由教研组长安排下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专题等事宜。
郭振法认为,学校总结出的“‘说献议’三段式教研”只所以成效显著,在于很好地把握了三个环节之间的有机衔接关系。
“我们认为‘说’是‘献’基础,只有‘说’到位、‘说’全面,才能‘献’精彩;而‘献’是说的展现,‘议’是‘说’、‘献’的修订与反思。三环节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互为一体,密不可分。‘说’是基础,‘献’是关键,‘议’是反思。”郭振法说。
两年成就名师梦
“每年研究十节课,两年成就名师梦。”
这是宁陵县第一实验小学提出的一个教研口号。就是一年认真研究10节课,下年再研究余下的10节课,这样两年下来一本教材的内容基本研究一遍,就是一个第一次接手教这一学科的老师,至多两年时间可以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研究一遍,老师就能很好地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
二年级语文老师姜院阁原本是电脑教师,学校人员紧张又无新教师可以填充时,领导调整她改教了一年级语文。初教语文,她的成绩很不理想,老是在倒数第一的名次上打转。
“刚开始不知道哪是重难点,现在我对教材把握得越来越准。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让我少走很多弯路。”如今,姜院阁已成为二年级语文学科组的骨干,常常取得正数第一的好成绩。
集体备课对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无疑帮助很大,可是,丰富的教学经验是老教师心血的长时间累积,他们会心甘情愿拿出来吗?
六年级语文教师李敏就是一名老教师。她说,关于这点学校考虑得很周到,凡45岁以上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都有一定的物质奖励。“年轻教师头脑灵活,接受新事物快,教学思想更切合新课改精神。老教师也需要学习。”“看到年轻教师的进步很有成就感。”李敏说。
帮助农村进城教师尽快转变教学思想,是郭振法决定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重要出发点之一。虽经县教体局批准,但占教师总数1/10的从农村学校选调上来的教师,能否适应城里学校的教学、能否打消家长对他们教学水平的怀疑,曾让郭振法很担忧。如今,通过环环相扣的备课体系,30多个农村来的老师已个个成长为学校“挑大梁”的。
王培涛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2006年8月,被从农村学校调来后,学校领导没来得及让他试讲,就直接安排他教了六年级的语文。一个月后,第一次摸考成绩出来——王培涛在学科组倒数第一。郭振法和彭秀华找他语重心长地谈了一次话。
“听他的母亲来学校说,那天晚上回去后,王培涛号啕大哭。后来,学校领导决定听他讲一节课,没想到他竟吓得故意请假‘逃’了。农村学校一般是单班教学,学科之间的教研根本没法进行,‘自己就是权威’。再加上外出学习机会有限,教学方法落后是可以理解的。王培涛原来在他们乡是比较优秀的,是语文教研方面的老大,来到这个学校后落差这么大,可以想象他当时的压力有多大!”现在看到王培涛不时取得正数第一的好成绩,郭振发格外欣慰。
“分校刚创办前几年,在‘手拉手’抽考中,我们的数学平均六七十分,现在平均八九十分,英语以前不及格,现在是七八十分。现在,尽管生源质量整体低于分校,我们和分校的教学成绩已不相上下,师资水平也基本持平。”
看着每学期不断回流的学生,想起曾经流过的泪,彭秀华笑了,带着付出艰辛之后的成就感。
郭振法也笑了。因为,他看到学校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同时,每个教师之间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不像前几年,一讲优质课总是那几个人,体现在具体的考核上就是没有了“固定的第一”,老师你上我下,难分伯仲。
记者手记:
对集体备课的再思索
通过5年的实践,郭振法和宁陵县第一实验小学的教师们逐渐认识到,“‘说献议’三段式教研”从本质上说是集体备课的一种,它至少有7个方面的好处: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知识共享;有利于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资料共享,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有利于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学校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老师的成长周期,节减学校培训经费。
然而,摸索的历程并不是坦途一条。在集体备课倍受青睐并逐渐成为学校教研活动中的“重头戏”和“亮点”的时候,宁陵县第一实验小学从自身和其他学校开展的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中看到,集体备课有成为“教案之和”“网上资料的拼盘”“个人独裁”和“模式教育”的倾向。为此,该校始终没有停止对总结出的“‘说献议’三段式教研”进行不断完善,以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形成了五种鲜明的认识。
集体备课不能取代个体备课。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每位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不在集体备课之前进行个体备课,集体备课的水平就无法提高。集体备课是对个体备课的提升和完善。集体备课的过程是教师自我矫正、反思提升、完善提高的过程,可以克服个人备课的片面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师教学的科学性。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和谐共生是宁陵县第一实验小学老师们共同的追求。
集体备课,合作是关键。宁陵县第一实验小学的老师们认识到,一个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科组内教师的合作、智慧共享。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集体备课日渐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重头戏”和“亮点”,但集体备课要走向高效,关键取决于小组成员是否拥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
集体备课要做到“形散神聚”。集体备课是一种常规的教研方式,它既要“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地点”,也要不受时间、地域、人数、形式的限制。集体备课要“形散神聚”,不但需要“集中”,而且更需要平时的交流。
集体备课需要问题引领,注重可操作性和实在性。集体备课不是形式、作秀,他的指向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宁陵县第一实验小学的老师们认为,带着问题去备,才能让教学方案更有价值。
集体备课,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宁陵县第一实验小学注重教师“二次备课”的过程,以让教师闪现个人特点和魅力。在集体交流后,往往会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案,但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有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一个好的设想,不是每个人照做都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因此,宁陵县第一实验小学规定,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归纳、提升和再创造,鼓励教师写个性化教案,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选择,体现个性特色。
肖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想。通过集体备课让每一个参与者收获更多的思想和方法,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正是集体备课的价值所在。而这也正是宁陵县第一实验小学开展“‘说献议’三段式教研”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