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通史文稿:41炀帝功过和42贞观之治

中国通史 第四十一集  炀帝功过(1)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几百年来的分裂,从地域上统一了中国,但隋王朝的统一并不牢固,在平定江南之前,中国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分裂时期,地方豪族势力的极大发展,导致了中央权力削弱,几个世家大族联合起来就可以改朝换代。从隋朝初年开始,文帝就规定,州县长官三年一换,下属官员四年一换且不得连任,因为官员在一个地方长期任职,很容易被地方豪强拉拢结交,进而互相勾结,影响到中央政令的推行。


 杨坚把东汉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变成州县两级制,撤郡500多个,裁减了大批官员,这样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量就大大加强,所有的各项改革措施就能顺利地进行。由于王朝更迭频繁,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官职和称谓,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之后,想改变这种混乱的局面,对制度作出了重大革新。

 在魏晋南北朝官僚制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三省六部制为主体的中央官僚体系,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在尚书省下面设立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等六部,在六部之下各有四司,负责各项具体行政事务。在后人的逐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最终成为非常先进的政治制度。

 隋朝统一前,连年的战乱产生了大量流民和荒芜土地,而且地方豪强,直接控制着当地的人口,这既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和徭役兵役征收的对象,也给国家稳定造成隐患,在加上当时的赋税制度,徭役制度不合理,很多农民隐瞒户口,这都导致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大为减少。伟大的君主除了要使国家强盛,还必须为帝国挑选一位理想的继承人。一向几乎无所不能的杨坚在这个问题上却犯了难,因为太子杨勇太令人失望了。

 杨坚和独孤皇后一共有五个儿子,三子杨俊封为秦王,出镇洛阳,四子扬秀封为蜀王,出镇益州,幼子汉王扬谅则留在长安,而此时杨坚的第二个儿子杨广受命出镇扬州。经过长时间考虑,杨坚终于下了决心,更换了皇位继承人,太子杨勇被废,取而代之的是杨广。公元604年6月,64岁的皇帝杨坚病倒了,一个月后,为再建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杨坚,去世了。

 杨坚给太子杨广留下了一份丰厚的家业,杨广即位后,次年改元大业。杨广是一位胸怀远大志向的皇帝,他以大业这两个字作为自己的年号,隋书炀帝纪说,他尚秦汉之规模,处处以秦皇、汉武的功业,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了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成为历史上的又一位千古一帝,他必须要有所作为。

 杨广首先继承和完善了父亲杨坚创立的人才选拔制度,正式确立了后世所谓的科举制。
大业初年,杨广又创立了进士科,实际上是一种文学科目,从而形成了秀才,明经、进士三科的常贡,体现了国家对人才不同层次的要求。隋朝的进士科虽取人不多,但其中的房玄龄,侯君集和孙伏击伽等人,后来却成为唐初的名臣。


中国通史 第四十一集  炀帝功过(2)


 杨广曾经在南方生活很长时间,他深刻认识到江南陈朝故地与北方在文化上还没有真正融合,山东地区也不安定,国家的统一局面并不牢固。此外,作为都城的长安人口众多,关中物资供应不足,他决心改变这种状况,杨广需要重新选择一座居于华夏中心地势险要,具有良好交通和经贸条件的城市作为都城,以便加强对东方和南方的统治,维护国家的统一。最终,他将目光集中到自古以来号称天下之中的洛阳。

 杨素等人没有让杨广失望,仅仅用了14个月,一座巍峨的都城拔地而起,东都洛阳城周长27.5公里,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在如此短的工期内,建成这样规模的城市,也是难以实现的,人们不禁好奇,这样的奇迹在当时的施工条件下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在东都洛阳刚刚建成的时候,河北地区的三千多工匠被官府迁入洛阳定居下来,同时杨广又将天下各州几万户富商迁入洛阳,为洛阳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营建东都的工程开工没多久,杨广又有了新的决定,开挖大运河,在动用数百万人修东都的同时,还要动用大量人力开挖大运河。江南的经济发达程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北方的人口和北方土地可以产出的财富,却不足以供养一个庞大的人口和朝廷,这使得加强整个北南之间的水路运输,应该水陆运输的便利、水路运输的低成本成为一件迫切的事情。沟通黄河与淮河,开挖邗沟,以沟通长江与淮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全长约2000公里,比苏伊士运河长近十倍,比巴拿马运河长二十倍,到今天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大运河连接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文明,将北方的政治中心和南方的经济中心连为一体,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至今仍在造福炎黄子孙,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迎来了唐宋统一的灿烂文明,大运河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开拓进取的伟大精神。

 隋炀帝本人他有那种要和汉武帝秦始皇来比绩的,就是相比的这种雄心,那么汉代帝国的那种,隋朝建立的帝国,帝国的概念是要有世界存在感的,是要在这个更大范围内发挥影响的,要和人交往的,他有一种努力,要打通中国和中亚,甚至和欧洲之间的这种交往的通道。


 大业五年,吐谷浑的军队屡屡侵扰张掖等边关重镇,杨广总领六军亲征吐谷浑,取得全胜,丝绸之路重新打通,大隋在吐谷浑故地置州、县、镇、戍,实行郡县制管理,这是以往各朝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地方。


 隋炀帝在位14年,曾经二下扬州,北巡突厥,西巡河右,经略西南,招抚琉球,他真正住在长安不足两年,住在东都洛阳不足四年,其它时间都在各地巡游。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为了建立一个幅员广阔的帝国,成就他的大国之梦,建立一番足以与秦皇汉武比肩的大业,隋炀帝始终在不停的奔走,但这也给他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隋的速亡埋下了祸根。


中国通史 第四十一集  炀帝功过(3)


 辽东原来是汉朝的四郡地,原来是中国统一王朝的一个部分,这个辽东没有统一进来,国家的统一就没有最后完成,所以说从隋文帝开始,一直到唐高宗,每一个皇帝都打辽东,为什么要打,就是要完成国家的统一,作为帝王来说,国家的统一这是他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然而,此时的隋炀帝根本不会意识到东征高丽这个决定,最终拉开了隋王朝空前危机的序幕,当然,也是他个人悲剧的开始。

 隋军最终战败,战后清点,渡过辽河的三十万隋军,回到辽河以西的才2700人,损失惨重的隋炀帝很快组织起第二次东征,就在高丽马上弃城投降,几近成功的时候,杨玄感起兵叛乱,杨玄感时任礼部尚书,负责在河南督运粮草,他扣下即将与前线的军粮,起兵造反,许多关陇新贵子弟纷纷响应,叛乱的兵力一度多达几万人,直奔东都杀去,杨广闻讯后立即下令从高丽撤军。

 杨玄感是杨素的儿子,在他继位以后曾经对杨素有过猜疑,说杨素如果不是死了的话,我也会把他给灭掉,那么作为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自然心里就觉得很害怕,害怕有朝一日隋炀帝对他下手。虽然杨玄感吸引了近十万各路农民军前来投奔,但是这些农民军的战斗力实在太差,不过一个月就被消灭,杨玄感自杀身亡,第二次征辽东就这样被叛乱所打断。

 公元614年,杨广三征高丽,此时,高丽历时三年战争,国力早已不支,只好向隋炀帝认错,称臣求和,这次东征大隋取得了名义上的胜利,但是隋朝国内早已怨声载道天下骚动。据史学家考证,攻打高丽的兵役徭役量,超过了隋代几项大工程的总和,达到几乎全国就役的程度。

 征辽大军中的大规模逃亡开始出现了愈来愈多的人逃奔到山东、河北的深山大泽之中,很快全国就形成了三个农民军集团,即李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杜伏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以及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百姓摇旗呐喊的时候,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爆发了,大业13年,唐国公李渊,武威富豪李轨,江都都守王世充等手握重权的大臣不约而同纷纷起义,割据一方,众多士族也加入其中。

        616年,杨广在万念俱灰之下,带着萧皇后第三次乘龙舟经大运河来到江都,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一次却是逃避,而且这一次他再也没能重返关中故土,杨广把在长安时就一直置于案头的名贵铜镜也带到了南方,他有时依然会揽镜自照,面对镜中的自己感慨道,这么好的一颗头颅,将来会是谁来砍下呢。大业14年3月14日,全副武装的叛军闯进杨广的寝宫,最终杨广死于江都。


 营建东都、开凿大运河、打通丝绸之路、西巡张掖、乃至攻打辽东,都是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杨广还进一步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了三省制与科举制度,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作为一位辛劳的帝王,杨广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制度成果。



中国通史 第四十二集 贞观之治(1)


 隋朝末年,官府横征暴敛,民怨沸腾。公元611年,隋炀帝一意孤行,发兵远征高丽。老百姓心中长期压抑的怒火终于点燃,山东王薄、河南李密、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到处是农民起义的旗帜,到处是反抗暴政的呼声。太原留守李渊本为隋朝命臣,但长期得不到隋炀帝信任。李渊与窦皇后次子李世民认为,只有拥兵自立,才能保住家族地位和利益,并趁机扩张势力。在李世民的反复劝说下,李渊终于起兵。

        短短半年,李渊父子统率的军队超过20万。公元617年三月,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同年五月,李渊在长安即位,改国号唐。随后,隋末农民战争变成唐朝统一全国的战争。公元624年,各地农民军和割据地主武装被彻底消灭,山河归一。统一中国的不朽功业主要由李世民领导下完成。

 公元626年)李世民挑选了最得力的尉迟敬等九员大将与他同战,而他对战的目标,竟然是自己的亲兄弟——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当场将太子李建成射死马下。随后双方展开混战,李元吉也中箭落马,这就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两个月后,唐高祖李渊被迫交出兵权,并下诏退位。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改年号贞观。

 李世民面临的是因隋末战乱而百废待兴的唐王朝,如何开创贞观之治,重整破碎不堪的大唐山河,组建一个团结高效的核心领导集团便成当务之急。

 这险峻的局面来自当时朝廷中的三种人,一种就是唐高祖时期的旧臣,这些人都出身于关陇贵族,或者是山东士族,他们的思想特点就是很保守,特别是对农民,有一种畏惧的情绪,第二种就是李世民做秦王的时候,他的这些部下,这个中间最有名的人物,就是房玄龄了,那么这些人善于出谋划策。但是这些人对当时整个社会的情况,不是很了解的。那么第三种人呢,他们来自民间或者来自基层,特别是他们参加了隋末山东地区的这些武装力量,所以他们对山东地区的情况使很了解的。

 玄武门事变中,坚定站在太子李建成一边,并为其出谋划策的魏征。李世民严厉地质问魏征,为何要离间他们三兄弟。魏征却神色自若地说,太子要是早听我的,就不会有今天的杀身大祸了。大臣们都为魏征捏了一把汗,然而李世民却很欣赏魏征的率真,理解他的忠其所事,不但不再追究旧怨,而且马上重用魏征。感激于李世民的知遇之恩,魏征从此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隋炀帝灭亡的三大原因:一是大兴土木,广治宫室,二是搜罗美女,淫乐无度,三是东征西讨,穷兵黩武。李世民惊叹于那些在隋朝盛世中创造奇迹的民众,在随后的战乱中,爆发了如此巨大的威力,让隋朝政权土崩瓦解。这些让他对国与民、君与民的关系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皇帝是老百姓因为你有道,推举出来的,如果你无道,老百姓就可以推掉你。


中国通史 第四十二集 贞观之治(2)


 一个清明社会的出现,必须以法治作为前提,而且保证执法的公平性。李世民登基伊始,便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订《武德律》,制定《贞观律》,后来,长孙无忌又组织19位大臣与法律专家为《唐律》作注,完成《唐律疏议》三十卷。《唐律》是中国古代保存下来最古老、最完备的一部法典,对后来的封建法律产生了重大影响。

 完备的法律条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执法。法律首先是管官吏的。你做了官一定要遵守法律,一定要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去办好你分内的事。法治的另一面是教化,李世民多次强调执法要“慎刑宽刑”,“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他将死刑的终审权收归中央, 而且对复审有了明确规定,以增加纠正冤狱错案的机会。

 当他看到死刑犯即将被处死时,心中顿生怜悯,便下令释放还家,约定来年秋季回来接受处决。又令将全国所有死囚一律释放,让他们在期限之前来京师集合。第二年秋天期限到时,没有人督促,没有人组织,头一年释放的总共390名死囚,居然一个不少全都按时到达集合。李世民十分感动,下令全部赦免。

 即便是现在的农民,无论长江南北,还依然享用着贞观年间的水利成果。而在农业社会,发展经济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那就是人口。隋末战乱,北方突厥掠去大量汉人。同时,不少汉人为避乱而纷纷北逃,导致人口锐减。唐高祖武德年间,全国人口仅存二百余万,不及隋朝鼎盛时的四分之一。

 李世民即位后,马上意识到人口严重缺乏的问题,迅速增加人口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唐太宗为了人口的增殖,鼓励寡妇再嫁,下诏。还有一个就是就向突厥赎回逃亡到他们那里的那些人口,把那些人口赎回了,有一年就赎回来八万。为稳固住汉人人口,唐太宗还规定:男20女15为法定结婚年龄;生男丁的家庭予以适当奖励;无能力娶妻者政府给予帮助。李世民还把婚姻及人口增加情况纳入对地方官吏的考核指标,作为升降的参考。

 公元628年唐太宗消灭割据势力梁师都,基本上解除了全国各地割据混乱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两年后,名将李靖率唐军肃清了多年危害边疆的突厥势力,使唐王朝北方边疆得以安定下来。在此后的十多年里,吐谷浑、高昌、焉耆、龟兹等或被击败,或主动归附。唐朝势力达至天山南北,西部边疆从此稳定。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隆冬,16岁的文成公主穿嫁衣,画红妆,这位聪慧美丽、饱读诗书的公主,即将离开故乡,远嫁遥远的吐蕃,成为其首领松赞干布的夫人。这也是唐太宗与少数民族的联姻策略,不仅为吐蕃送去一桩婚事,还让文成公主带去大唐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精美的手工业品,以及各种药物和书籍,甚至大批工匠和乐队。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却又充满了新奇的向往,在和亲的队伍护送下,文成公主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进入吐蕃,也让汉人的农耕、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冶金以及农具制造等技术先后在西藏传播开来。


 中国通史 第四十二集 贞观之治(3)

当时被唐太宗征服并归顺的14个少数民族首领。西侧的蕃君主要是今天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等西域诸国的首领,而东侧所立的主要以突厥首领为主,间及朝鲜半岛和南亚地区。这些石像曾矗立在唐太宗的陵墓昭陵,是其推行民族政策的真实见证。

 唐朝威震寰宇,天下各族感恩戴德,纷纷融入唐朝大家庭,俯首称臣,尊称李世民为“天可汗”,意为“天下的共主”。唐太宗李世民受到各少数民族如此爱戴和感念的背后,折射的是大唐帝国——这个中国历史上空前辽阔、稳定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具有的强大的归附力和影响力。贞观时代,唐朝版图超过强大的西汉王朝,贞观十四年,唐朝疆域东至东海,西至今天的新疆,南至现在的越南,北抵蒙古大漠,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王朝。

 唐太宗酷爱读史,十分强调历史经验对于当下的影响。《晋书》《北齐书》《周书》《梁书》《陈书》《南史》《北史》《隋书》,这是中国著名的“二十四史”中的其中八部史书。正是贞观年间在李世民的主持下完成的。有李世民如此高雅的文化爱好和倡导及其身体力行,贞观一朝的文化发达便水到渠成。

 唐太宗对于乐舞,书法、绘画等方面的重视,所以贞观时期也留下了很多的文化的精品,贞观书法四大家是非常有名的,像欧阳询,包括褚遂良等这些人。绘画也是这样,阎立本、阎立德,丹青大手笔都出现在贞观朝,所以文化建设的成就也是很高的。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一代名臣魏征逝世,李世民无限感念魏征,他之后对群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cu二)逝,遂亡一镜矣!”他曾经在很多场合跟大臣说,说跟我一起打天下的,最重要的功臣可能是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这样的人。但是跟我一起治理天下的,造成如今天下大治局面的,其实是魏征。

 李世民晚年健康状况不佳,加以遭遇废立太子风波和征讨高丽的失败,致使情绪低落,诸病缠身。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李世民病逝于翠微宫,年仅52岁。太宗驾崩,天下同悲,长安城中,百姓泪流成河。少数民族同胞自发组织上百人的队伍,千里迢迢赴长安吊唁。对于自己的身后事,李世民在遗嘱中已作了安排:死后七日赶紧下葬,埋掉。即:丧事一切从简。

 爱民如子、从善如流、自省内敛、求贤若渴、崇尚简朴、克俭制欲……李世民在他任上毫无疑问拥有上述美德,这对于一个权力至高无上的帝王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贞观之风,到今歌咏。”贞观时期的中国,是历史上少有的和谐社会,在皇帝自身德行、君臣之间与君民之间的良好关系乃至民族关系等方面,都给后世树立了崇高的标杆,留下了值得珍视的遗产。唐太宗和他的时代,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最深层的集体记忆中。


欢迎大家关注本号 浪兄笔记 ,解读文史,记录生活,感知世界。

想看更多类似文章可加入付费社群或免费社群部分浏览,可微信搜索小程序知识星球或扫码,找浪兄笔记文章或浪兄读书会,整理的word版可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纪录片中国通史文稿:41炀帝功过和42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