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部门对高考复习应有的支持

昨天听了讲座厦门教科院院长傅兴春老师的讲座,《2018年高考复习备考》。对于厦门的教育科研有了更深一步的尊敬和认可。他们确确实实是在做教育(结结实实的应试教育),做得条条是道,很有科学性。

1,教科院组织编写复习教案,设计ppt,编排好实验教学,整理好分层次的作业设计。每一位教师只需拿来主义就可以,不必为了参考资料而忙忙碌碌,时间都可以花在潜心教学上。虽然不能按照每个教师的自我意愿而有大发挥,按部就班就可以把课上好。我也心向往之。前一阵子,也虚心学习了衡水中学的高三复习策略。其中在资源的储备、使用上如出一辙。

既然高考考试,试卷完全相同,那成功的做法也大同小异。我们这并没有这样,学生层次不同。因此,我们进修校要求我们要认真领会全国卷的变化,基层各学校要自己编写适合的教辅材料,他们自己就不提供了。英明!

2,领会高考改革新变化,研究出相应对策,准备好怎么应对的方案,并及时统一开会通知传达。全国卷下,全省各地市都人心惶惶,唯独厦门独善其身,沉着冷静。反观我们地区的教研机构,每次到大考之前才听到些风声雨声,层层传达。只是传达的是变化内容,并没有任何解决方案。他们以为,基层的教师都属于高级教研人员。工资他们自己领,事情抛给下面的老师干。真美!

开会是少不了的。比如2016届高考,进修学院在高三上学期开学时突然通知化学科要开始上《有机化学基础》这本选考,一定要上!高压下下,各校都打乱了复习计划,把宝贵的近两个月的复习时间花在新知识上。期末省质检,有机还是一道选考题,与往常没有任何变化。高考试题也是如往年的高考,没啥两样。考完后,各县骂声一片!进修校心态很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论如何不满,我还是深居教育指导部门,有功是我教研好,有过是你们基层教育技术不足。

3,今年暑假又选派了540名老师包机到北京深造,研究新高考的新理念。花大力气,做大事情。有想法,有经费支持,有努力付出。羡慕!

就在前三天也在同一个教室,一位市教师进修学院的主任,在给全县参加教师技能大赛的选手和指导老师的培训会上,镇定的说起我们市高考成绩。这两年我们学生考的不理想,可能原因有人说有两点:一是教师激励措施没有,二是教学辅助资料不科学。而我们进修学院认为,主要应该是教师的教育技术不足引起的。我就呵呵了。

在6月底的一次市进修学院组织的全体准高三教师的集体会议上,公然推销各出版社的高三复习资料。会后要求,每个学校负责一个小专题,参考教辅,编写教材,设计课件,设计分层次的作业,一星期后上交。然后专门整理成册,付之印刷。这编写教材也太迅捷了吧!是过家家游戏吧!进修学院放着教研经费不用,想让基层成为免费劳动力,想法确实有创见!

4,在教学模块的安排上,厦门也有自己的优质策略。特别是在必修一、必修二教材知识点的处理上,尤其展现真正的教研。高一新生,统一先学习初高一衔接课程。然后是必修一1~3章。高一下学期,学习必修一第4章、必修二元素周期律内容和生活中的有机物。而第二章有关电化学,热力学,动力学等内容全部以后在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再学习。时间内容安排妥当。高二上学生要参加会考,时间比较紧迫,于是变通,学习选考《物质结构与性质》或者《有机化学基础》。高二下,一周五节课,满满当当,踏踏实实,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因为这个模块是高考考查超级重点所在,呈现的分值在50分以上。需要花大力气去教,去学。

而我市的教学,就是按照进修学院的统一要求,必修一,必修二,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高三复习。什么?没有初高一衔接,学生跟不上?高一上必修一上不完?高二上化学反应原理上不完?高二下剩下时间很多?不要提困难!不要提你们的想法!不要提你们生源差!人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好好的,人家一中都做得好好的,就你们学校特殊!照办!


已经全国卷了,不再是曾经的福建卷了!我们的教研部门也该睁开眼睛,真该确确实实地来点变化了。希望有四点。

1,认真学习新高考变化,自己认真理解清楚了再传达。不要一知半解就开始召集培训。来一次市里开会,耽误的都是一两天的课程。

2,体会各中学的真实需求,特别是资料欠缺的农村中学。可以花钱委托机构编写,或者自己组织人手集中编写适合教辅,甚至直接购买可用的资料,提供给基层学校。

3,回应基层教学需求,研究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没办法统一的情况下,给予教师教学的自主性。有错要改!

4,关注到我市小学、初中教学的大问题,以及高中教学存在的大困境。特别是在农村校高中,学生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深度阅读能力,都十分薄弱。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严重不足。是不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大问题。可以调查,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中高考改革后,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我们的教育指导部门,应该推倒过去的一切,重新开始,构建一套适应新形势的教研大厦。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研部门对高考复习应有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