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烦“脑”》| 良舟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弗朗西斯·詹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神经学系主任,波士顿儿童医院转化神经学研究主任和癫痫研究主任。多年来致力于神经科学领域研究,并热衷于向大众推广脑科学研究成果,尤其针对青少年大脑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被誉为青少年大脑研究权威。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探讨青少年大脑发育的心理学著作,也是一部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养指南。过去,神经学和神经心理学专家曾错误地认为,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其大脑发育已经和成年人没有太大差别。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却表明,青春期仍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核心内容

本书中,神经学家弗朗西斯·詹森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图表,介绍了各项有关青少年大脑发育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出青少年大脑发育的不完善是其叛逆冲动、行事鲁莽、喜怒无常等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书中进一步说明了青少年大脑强大的神经可塑性,是青少年学习能力突出的重要因素,但也是青少年更易产生成瘾行为的生理基础。基于科学研究成果,作者更是结合自身经验,提供了许多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教养建议,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科学地应对青春期的烦恼。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青春期的烦“脑”》。

在许多成年人的眼里,青少年是个特殊的物种,他们记忆力强大,学习能力超群。但与此同时,性格上却叛逆另类、喜怒无常,还经常闯出一些祸端,很容易染上吸烟、酗酒甚至吸毒之类的恶习。很难理解,身形、体貌上和成年人差不多的青少年,在心智上却有这么多的漏洞。问题出在哪里?是教育,还是社会环境?又或者是青少年自身的问题?《青春期的烦“脑”》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那些青春期的“烦恼”,其实是来自青春期的大脑。

过去,神经学和神经心理学专家错误地认为,孩子在进入幼儿园时,大脑发育就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各项脑研究都集中在婴幼儿和老年人身上,对青少年大脑的重视度并不高。但是近二十年来,有关青少年大脑的研究开始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研究成果早已颠覆了科学家们的想象。没错,青春期的大脑仍在发育,它不仅造成了青少年和儿童,以及成年人之间的内在差异,并且将不可避免地影响青少年的一生。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青春期的烦“脑”》,就为我们揭开了青少年大脑发育的奥秘。作者弗朗西斯·詹森,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神经学系主任,脑科学研究领域的绝对权威。同时她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单亲妈妈。她发现人类在青少年时期,大脑在结构,甚至功能上都会发生变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作者发掘出,尽管青少年在身形上逐渐接近于成年人,但他们的大脑,却附带着青春期的属性,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脆弱。本书中,詹森既作为一名脑科专家,为我们解开了青少年大脑的谜团,又是一位出色的引导者,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青少年成长的建议。这就让这本书,从科学界成功跨界到教育界,变成了一本理论和实践兼备的“青少年科学教养指南”。

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正式开启对青少年大脑的探索之旅。首先,青春期的大脑,在哪些地方发育不足?其次,青春期的大脑变化,是如何影响青少年学习的?最后,为什么烟酒和网络对青少年的伤害更深?

听了今天的分享你会发现,只有科学地了解问题的关键,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青春期的烦恼。

第一部分

那现在,我们就来说说第一个问题,青春期的大脑,在哪些地方发育不足?

成年人总觉得青春期的孩子很情绪化,可能会突然染了个五颜六色的头发,可能会喜欢奇装异服。作者提出,这都是因为,青少年的大脑只有“八分熟”。什么意思呢?世界卫生组织将青春期的年龄范围规定在10到20岁之间。但是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报告却指出,人的大脑发育成熟大约需要25年的时间。这样从时间线上看,在一个人20岁的时候,青春期大脑发育的进度条,最多也只能加载到80%。所以我们才说,青少年大脑只有“八分熟”。

但是在这个时期,从构造上看,青少年的大脑和成人的大脑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青少年大脑的部分功能还有待完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将大脑比作一台机器,那么青少年大脑中的零部件是完整的,只是其中的部分零件,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才能达到成人大脑高速运转的水平。那么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大脑里,有哪些地方发育不足呢?我们先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大脑内部的构造和对应的功能。

我们知道,大脑当中有神经元,但其实神经元并不是大脑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使用脑成像技术,就能清楚地看到,大脑最外层是灰呼呼的一圈,而在中间地带则是一片白色的区域。脑科学中将灰色的部分称为“灰质”,白色的部分则是“白质”。组成灰质的,是脑神经加脑神经之间的连接件;组成白质的,只有神经之间的连接件。灰质多,代表这个人的认知能力强、处理信息更高效;而白质呢,大脑会通过它,把信号传递给脊髓神经,给身体下达行动指令。

科学家们发现,青少年大脑发育不足的地方,首先就是大脑中的灰质与白质。

相对成年人的大脑,青少年大脑内的灰质已经足够多了,但连接不同脑区的白质却比较少。而足够量的白质,才能让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速度足够快。青少年的白质会在青春期不断增长,一直延续到大脑彻底发育成熟。这里顺便说一句,成年人也可以增加自己的脑白质,就是大量的、有针对性的反复练习。这也算是“刻意练习”的脑神经基础了。

而灰质的变化就有点奇怪了,它会经历一个先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过程。比如女孩大脑的灰质密度在11岁时达到峰值,男孩的灰质密度在14岁达到巅峰,然后逐渐递减。照理来说,大脑发育需要灰质中的神经元不断地和其他神经元建立新的连接,越是成长,灰质也越多才对,怎么会变少呢?科学家们对此的解释可以概括为四个字,那就是:过犹不及。因为过量的灰质反而会影响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于是大脑会在灰质发育到顶峰后,开始处心积虑修剪灰质当中神经元的连接,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说完了微观层面,我们再从宏观结构上看青少年大脑发育不足的地方有哪些。

大脑可以分为四个区域,分别负责不同的功能,按照从后往前的顺序,它们分别是后脑勺的枕叶,两侧耳后的颞叶,以及头顶的顶叶和额头部位的额叶。这几个区域的名称很有特点,记住了名字就记住了它们的位置。为什么要从后往前介绍呢?这个顺序很重要。因为研究表明,大脑是按照由后往前的顺序发育的。位于后侧区域的枕叶和颞叶,是大脑的视觉与听觉中枢,在青春期就已经发育得相当完善了。而前侧区域的顶叶和额叶,分别负责躯体的感觉运动和大脑的认知功能,要等到青春期末期才能大致发育完全。

现在,我们就来主要说说,顶叶和额叶的发育不足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麻烦。

先说头顶的顶叶。成熟的顶叶,让人具备一种在多项任务间进行切换的能力。有了它,一个人就能同时做多件事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心多用。这里的一心多用不是说我们一边嚼口香糖一边开车,因为嚼口香糖不需要我们的认知关注,它是可以自动完成的。但是“一边打电话一边开车”就是典型的一心多用。成熟的顶叶,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分配注意力和精力,并能做到井然有序的同时处理这两件事。

当然,提醒一下,最好不要这么做,因为即便是成年人,大脑的认知资源也是有限的。而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就更应该谨慎了。因为顶叶还没有发育成熟,他们很难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多项任务,而且很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扰而分心。美国每年有将近6000名青少年死于车祸,其中有87%都是因为不专心驾驶而丧命的。

说完了顶叶,咱们再来看看额头的额叶。额叶是整个大脑的“司令部”,负责人的认知和决策。额叶的发育不足会衍生出青少年一堆的毛病,比如因为缺乏预测风险的能力,所以青少年做事常常不计后果;还有自我控制能力的缺乏,会让青少年难以靠理智抵挡外界的诱惑,也更容易犯错误和沾上不好的习惯。而即使意识到自己犯了错,青少年其实也很难像成年人那样能很快吸取教训,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有时候,家长们总是认为青少年知错犯错,屡教不改,以为他们是存心和自己作对。但其实青少年自己也糊里糊涂,额叶才是背后的始作俑者。

除了额叶之外,我们还要提一下和额叶关系紧密的“边缘系统”。虽然被叫作边缘系统,但它的地位却十分重要。

边缘系统被看作是人们感知外界刺激和情绪的十字路口,和额叶协同处理我们的情绪。举个简单的例子,边缘系统可以轻易地感知到外界对自己的讽刺,然后产生愤怒的情绪,但需要额叶来决定是该发泄,还是压抑自己的情绪。可惜,额叶的发育不足会造成青少年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而外界刺激所引发的情绪又会促使身体分泌激素,如肾上腺素。这就造成了青少年很容易情绪化,并且还专门爱找一些引发强烈情绪的事情做。比如女孩子喜欢看悲情的韩剧,也许是为了感受哭泣时歇斯底里的快感;而男孩子做类似于飙车这样的危险行为,可能也只是为了体验一把惊险刺激的感觉。这样看来,青少年为什么总爱闯祸,也就不难理解了。

说到这,想必大家也明白了,青春期的大脑其实和我们成人的大脑是不一样的。青春期的孩子大脑中灰、白质、顶叶、额叶以及边缘系统的发育不完全,让青少年具备了做事不专注、缺乏自我控制、情绪化等缺点,这是我们第一部分所讲的内容。那么除了这些让人厌恶的缺点以外,青少年的大脑,又给青少年的学习带来了什么好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部分内容:青春期的大脑是如何影响青少年学习的?

第二部分

首先,我们大家都知道,青少年的记忆能力是普遍强于成年人的。这要归功于刚才提到的边缘系统中,一个叫海马体的部位。之所以叫海马体,是因为它长得酷似小海马。当然,长得可爱只是加分项,海马体最厉害的地方,是它能够左右我们的记忆能力。与成年人的海马体相比,青少年的海马体的活跃程度更高,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青少年背起东西来比成年人要快得多。

其次,青少年学习能力突出,涉及到一个学界内流传很广的“大脑可塑性理论”。大脑可塑性理论认为,我们的大脑并非天生设定,而是被环境所塑造出来的。心理学家曾把一只幼小的黑猩猩放在黑暗中养大,结果发现黑猩猩的视网膜和组成视神经的神经元出现了萎缩。他们还发现,如果视觉剥夺时间不超过7个月,这种萎缩是可以逆转的。但是一旦超过一年,这只可怜的黑猩猩就将永远失明。

这个实验就说明了,在个体的发育期内,大脑是可以被外界环境重新塑造的,而且时间越早,这种可塑性就越强。科学家们称之为“神经达尔文主义”,意思是像所有生物进化一样,大脑也遵循着一定的进化原则。在人类的大脑中,没有获得适当刺激的神经元将永远失去生长的机会。而不断受到刺激的神经元,它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早在我们出生时,绝大部分脑细胞就已经生成了,只是许多脑细胞之间还没有连接起来。随着年龄增长,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才会越来越紧密。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大脑的生长发育,是神经元之间不断连接的结果。而学习,本就是接受刺激,建立神经连接,再不断强化的过程。所以人类的学习行为,就是大脑可塑性的体现。

当然,如果你是一名青少年的家长,你可能更关心,如何抓住这个学习的黄金期,督促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那么我们就在这里,从脑科学的角度,为大家提供两个建议。一个是重复训练,另一个是保证睡眠。

青少年向来喜欢新鲜事物,重复多无聊啊,学习新的东西不好吗?但作者认为,在知识和技能领域,重复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根据之前提到的原则,学得越多,相关神经元的连接就会变得越紧密;而新的知识或是技能,被回忆和使用的次数越多,也就越不容易被忘记。还记得那道赫赫有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吗?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随着时间的流逝先快后慢,特别是在最初的学习阶段,如果新的知识得不到及时复习,很快就会被人们所遗忘。

其实,当你在听这份音频的时候,你的大脑中无数神经元正在被激活,并在彼此间形成了新的连接,织成一张铺天盖地的神经网。当你重新回忆起我们所讲的内容时,这张网就会变得更加牢固,回忆的次数越多,你的记忆就会越深刻。

重复不仅仅能加强记忆,其实对提高智商也有帮助。智商是评判一个人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可大多数人都认为智商是一个恒定的数值,如果孩子生下来就不聪明,长大了智商也不会发生变化。但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即便是天生智力迟钝的孩子,只要他们的大脑不停接受刺激和激励,也很有可能达到与同龄人智力相近的水平。

除此之外,你一定想不到,睡眠也是帮助孩子学习的一条捷径。很多父母都会抱怨,孩子晚上不愿睡觉,早上不肯起床。在成年人看来,这就是青少年贪玩、懒惰的表现,不少父母都为此严厉地批评孩子。也许这还真是错怪了他们,神经学家认为,青少年贪睡的背后其实暗藏玄机。

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睡眠模式是不一样的。比如,婴幼儿和成年人都是早起早睡型的鸟儿;而青少年却是晚起晚睡型的猫头鹰。这类现象的产生,与体内一种叫作褪黑素的激素有关。褪黑素是一种向身体传达“夜晚”信号的激素,帮助人体做好休息的准备,并在夜间维持睡眠状态。按照生理规律,青少年大脑内褪黑素的释放要比成人晚两个小时,所以他们常会熬夜;但又因为褪黑素在体内停留的时间比成年人要长,所以,青少年早上总是起不来。在正常情况下,青少年每天要睡9到10个小时,一旦被迫遵从成年人的作息,早上必须得早起,但晚上又做不到早睡的话,那么他们每天将损失将近3个小时的睡眠。

也许你会认为少睡3个小时没什么,但长期下去造成的慢性睡眠剥夺障碍,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睡眠不仅赋予了青少年做梦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强化记忆,巩固新知。保证睡眠,就是在保证孩子的学习效率。也正因为如此,作者詹森曾向美国众多学校建议推迟上课时间。当美国一所高中采纳她的建议,将上学时间从早上7点30分推迟到8点40分,奇迹般地发现,7000多名高中生的学习成绩获得了提高。

如果早起已经成为青少年无法摆脱的定局,那就只能通过早睡来保证睡眠时间了。研究证明,手机、电脑等设备的电子屏幕会抑制大脑内褪黑素的分泌,使人无心睡眠。作为成年人,我们都有过睡前刷手机导致难以入睡的经历,甚至很难戒掉这个坏习惯,更何况缺少自制力的青少年呢。所以,想要孩子早睡,就应该避免他们在睡前接触电子产品。同时,督促孩子按时完成当晚的作业,可以有效缓解学业焦虑,从而促进青少年的睡眠质量。

好了,刚刚我们聊了,青少年的大脑虽然尚处于发育期,但同时也创造了惊人的学习能力。而且青少年学习得越多,这种能力还会越强。但我们也要提醒大家,这是一把双刃剑。青少年的大脑善于学习没错,但他们既能学好,也很容易学坏。实际上,不论是抽烟、喝酒还是上网,青少年都比成年人更容易上瘾,而且一旦上瘾就很难在余生彻底戒除。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部分内容,为什么烟酒和网络对青少年的伤害更深?

第三部分

探讨大脑的成瘾机制,必须要说大脑里一种叫作“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多巴胺能够让我们在完成某项任务后,获得愉悦的快感,是人脑奖励机制的一部分。大脑内的多巴胺越多,我们所感受到的快感就越强烈。我们因为美食、财富甚至包括爱情而获得的满足感,本质上都和多巴胺有关系。而成瘾之所以发生,恰恰是因为某类物质激活了相关神经元,促使更多的多巴胺被释放出来。

与成年人的大脑相比,青少年的大脑更容易被外界刺激,释放出多巴胺,对多巴胺的反应也更为强烈。我们刚刚也说了,青少年大脑内的额叶发育还不成熟,在对风险的预测和行为控制力上都略逊一筹。即使青少年能够靠理智控制自己,也要比成人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抵挡住诱惑。所以,面对烟酒和网络,青少年往往比成人更容易上瘾。

更令人担忧的是,青春期的大脑不但容易走火入魔,受起伤害来也远比成年人严重。无论是吸烟酗酒还是沉迷于网络,任何一种成瘾行为,都可能对青少年的大脑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有研究显示,与不吸烟的青少年相比,吸烟的青少年智力水平更低。如果经常接触二手烟,除了容易患上哮喘和中耳炎等生理疾病,他们的智力和推理能力都会受到不利的影响。长期过量吸烟的青少年,大脑细胞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坏死和萎缩。他们可能觉得偶尔抽一两根烟没什么,不必小题大做。但真相是,青少年头脑的可塑性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仅仅几根烟,就能让他们的大脑启动“重塑”机制,制造出大量新的尼古丁受体,进而产生烟瘾。有研究者甚至发现,青少年每月只需吸一根烟就会上瘾。

所以,如果我们想让孩子远离香烟,就有必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大脑是经不起诱惑的,最终将会沦为烟草的奴隶。当然,如果孩子已经染上的烟瘾,就算戒不了烟,至少要求他们使用无烟烟草或者电子香烟,来减轻对大脑的危害。

除了香烟,酒精对青少年的大脑也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影响记忆功能。很多人都有过喝酒过量的经历,除了醒来时头痛欲裂,更是完全记不起发生了什么。还记得我们之前提到的海马体吗,它对记忆的形成至关重要。一个人越早开始喝酒,海马体的体积就越小。酒精会对海马体产生抑制作用,并会改变我们的脑结构,造成永久性的伤害。更可怕的是,酒精不仅会杀死海马体原有的神经元,还会损害海马体制造新神经元的能力。

一般来说,如果家长言传身教,并且对孩子严加监管,那么孩子对酒精上瘾的可能性就很小。但有一种情况是,青少年聚会时,因为脱离了家长的管制,在面对朋友劝酒时会不计后果地豪饮。为此,家长们更需要和孩子探讨过量饮酒的危害,让他们知道,酒精带给大脑的伤害,不是酒醒后就会消失的。

网络成瘾是我们要探讨的最后一个棘手问题。这似乎是整个社会的顽疾,哪怕是三五岁的孩子也会整天抱着手机、Pad 不撒手。有的青少年甚至甘愿为此放弃自己的学习。网络成瘾虽然是行为成瘾的一种,但它和药物成瘾一样难以戒除,因为它们所涉及的脑回路是一样的。

据研究调查显示,我国网络成瘾人群的年龄,主要就在15至20岁之间。青少年学业负担重,心理上也压力重重,虚拟网络很容易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一个出口。再加上大脑局限造成的自控能力差,青少年群体成为网络成瘾的重灾区,并不让人意外。但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却远远超过成人。长时间的上网,会导致青少年大脑内负责语言、记忆、情绪、运动各功能的区域全部受损,进一步导致青少年群体出现记忆力衰退、注意力分散、情感淡漠等问题。

现实地说,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几乎无法让孩子和网络世界完全隔绝。既然如此,不如就从自身出发,尝试倾听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小情绪,鼓励他们建立健康的社交生活。也许当青少年在现实生活里,有了一个正常宣泄情感和精力的渠道,他们才愿意从虚拟世界真正地走出来。

总结

好了,让我们对本期内容做一个简要的回顾。

在第一部分,我们探究了青少年的大脑,得出了青少年的大脑只有“八成熟”的结论。剩下未成熟的两成,主要表现在顶叶、额叶以及边缘系统发育的滞后性上。这些发育迟缓的部分,为我们带来了不少青春期的麻烦。

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我们揭示了青少年大脑强大的可塑性,这是青少年学习能力突出的重要原因,也是让青少年更容易产生成瘾行为的罪魁祸首,探讨了为什么烟酒和网络对青少年的伤害更深。

综合以上内容,我们稍微探讨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大脑尚未成熟的少年犯,应不应该承担和成人相等的刑事责任,以及他们是不是还有洗心革面的可能。

作者在书的最后,提到了这个在美国司法界引起巨大争议的话题。作为一名神经学家,作者詹森应邀对几起青少年犯罪案向法院做出陈述。她认为,青少年大脑发育尚未完成,他们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行为,也难以像成年人那样做出成熟的决定。但也因为青少年的大脑尚未发育完全,他们未来也更具改过自新的可能。很多少年犯是因为爱冒险,而不是因为深层的道德缺陷、品行不端而犯罪的。当步入成年期后,青少年将变得不再那么冲动鲁莽,反社会行为一般也会随之减少。

所以,以作者的观点,法院在对青少年量刑时,有必要采用和成年人不同的标准。但过于宽松的保护或者过于严厉的惩罚,对青少年犯罪都不是好的解决办法。或许为少年犯提供更多的心理援助,用社区服务的方式矫正青少年的行为,更能为他们的人生带来新的转机。

撰稿:良舟工作室

脑图:刘艳

转述:杨婧

你可能感兴趣的:(《青春期的烦“脑”》| 良舟工作室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