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时代》:年轻人、资本、市场、人性的博弈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里写下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他描写的是十九世纪的生活。对于创业时代的入局者来说,也是如此。

当一个时代可以加上“创业”这个定语的时候,它裹入的是政策、资本、人才因素,它吸纳的是这个社会上最新鲜、最有创造力的血液。一个创业时代可以催生出无数个平台,而被推向舞台中央的是具有鲜活面孔的年轻人。

一、理想主义者、机会主义者、富二代

因为家庭出身、教育背景、个人资历、性格、才能的不同,这些创业的年轻人可以抽象成三种类型。

一类是单纯、执拗、固执、具有开拓精神的理想主义者,剧中的代表是魔晶的创始人郭鑫年。

一类是聪明狡黠、善于投机、渴望成功的机会主义者,剧中的代表是郭鑫年的好哥们罗维。

一类是财力雄厚、背景雄厚、一出生就手握金钥匙的富二代,剧中的代表是捷讯的创始人金城。

当这三种类型的年轻创业者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的时候,谁的赢面最大?

理想主义者郭鑫年是一个对创新和革命有不懈追求的“疯子”,在他的眼睛里,创造新产品、研发新技术远比金钱和名利重要。钱对他唯一的意义就是帮助他实现梦想,改变世界。所以在面对公司被围剿、威胁、利诱的时候,他的立场和原则非常明确,就是坚决掌控产品的研发走向,绝对不出卖股份,倔强到让身边所有人感到无奈、害怕、佩服又无可奈何。

他是创业路上的堂吉诃德,拼尽全力就为了保住自己产品的纯粹和灵魂。所以即便产品做成了,有一天可以套取高额现金了,他还是不为所动。因为创造产品才是他的命脉,而钱不是。

机会主义者罗维,他的创业动力在于对成功的极度渴望。他非常聪明,有很高的技术水平,有眼界,有头脑,有野心,也很现实。他对现状看得很透彻,但他没有一以贯之的原则,所以他看到哪里有机会,就会马不停蹄跑上前追逐。甚至会同时抓住多个机会,为了给自己留后路,以争取更大的利益。哪边势力大,哪里有资本,他都会观察和审视,以便调整自己的投靠对象。

他很善于发现别人的弱势,也善于利用这一点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这种人会为了资本屈服,也更容易拿到自己想要的。同样,他也是一个自卑的人,因为在他心里,会觉得只有成功了才有资格去追求爱的人,才会真正在别人面前抬起头,他需要从成功的结果上寻找自己和别人的认可。

金城,花钱如流水的富家公子哥形象,他创业的原因是为了赌气,为了让女朋友高看他一眼,为了让老爸高看他一眼。所以他对创业的执着劲儿和热情远不如郭鑫年和罗维,即便有老爸雄厚的资本、够硬的关系网在侧支持,他的失败结局也已经注定了。

二、创业不是铺满鲜花的道路

如果本剧的创作团队把创业者的故事单纯设定为一个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一路经过千辛万苦、最终收获事业和爱情双丰收的美好结局的话,那这部电视剧的立意和构思的格局就太狭隘了。

创作团队选择把创业作为一个时代背景来处理的。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下,可容纳、可探讨的元素就变得丰富起来。三个年轻创业者的设定可以说是这个时代下创业者类型的缩影,他们每一个人都过的路都不轻松。期间的曲折里融合着困境和矛盾对人性的考验,来自多方资本的较量,传统利益获得者对新生力量发生的阻止和破坏,让你足够见识到创业维艰。

每一次挫折的出现,创业者如果扛不住,就很可能万劫不复。所以,从他们嘴里经常会听到“我不想干了”,“我快坚持不住了”,“这个项目是我做得最累的一次。”诸如此类的抱怨。

创业路不像外界看来的那样风光,这不是一条铺满鲜花的的道路,不如媒体上看到的光鲜亮丽、光彩照人。在这条路上,出现更多是的困难和挫折、无奈和挣扎、无助和失败,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多如牛毛,远远超过成功、鲜花、欢呼和掌声。尤其对于走在技术革新大浪潮道路上的创业者,更是如此。

三、互联网行业的残酷

我记得剧中金城的父亲老金总说过一句话:“我们那代人,不论打牌还是下棋,对手都活生生地坐在我们面前,你能揣摩他,观察他,研究他,你们这些打电玩长大的孩子,就只会直来直去,拿枪扫。”传统行业背景下成长的人和互联网时代下成长的新人做事的方法和思维都是不一样,新人不会那么多绕弯弯,手法更野蛮、更直接、也更迅速,但是少了谋略、布局和思路。

传统行业里,房地产、金融、快消、化工等等产业,它们都没有互联网技术革新那样来得猛烈,那么势不可挡,那么具有侵略性。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人需要时刻注意市场的风吹草动,尤其是新技术力量的出现,因为他们是新技术的巨大获益者,深知它的颠覆力量有多大。

他们研发的产品给用户制造了体验感,而这种体验感甚至取代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就像我们常说的,自从有了微信,就很少听到电话声音响起了。所以面对这样的行业,这样的产品,即便是背景和资本雄厚的老金总想进来分走一块儿蛋糕,都是非常困难的。

在这个行业里,资本的烧钱速度是按天计算的,动辄上亿的资本投入,都不见得能砸出水花。除了资本,顶级人才的争夺也很残酷,导致稀缺的人才具有了议价权。传统行业的掌舵人如果想试水互联网,但是他们的用人观念又太陈旧,想靠老一套方法去收买人心,强买强卖,只会碰壁。再加上资本市场上最不缺的就是钱,投资公司也蜂拥而至,抢人才、大团队、拼速度,样样都要比拼,相互博弈的难度可想而知。

剧中投资公司洛菲斯的总经理彭学武说过,这是一个资本竞争的时代。最终下棋的、做局的人是手握资本,并能够从中运筹帷幄的人。两大资本的代表人卧云生和李奔腾。他们曾经也是媒体和大众眼中的创业英雄,成功之后,就变成了用资本来为自己构筑堡垒的投资人。

在蛮荒的创业时代里,99%的人可能都是失败者。而在这失败者人群中,有5%的人像郭鑫年一样,是半路上被迫卖身的人,结局不算太差,因为在高估值阶段有接盘者,至少有钱落袋为安。还有5%是像罗维一样,一开始就投靠了金主,被圈养,生活也算富足。而剩下的人则更有可能是赔上了时间和金钱,什么都没落下。

只有1%的人才可能是真正的成功者,真正的完成了商业革命,也许几十年之后成为像卧云生和李奔腾那样的做局者。

四、真正的革新者是少数派

《创业时代》这部剧目前豆瓣评分在3.5左右,主要是开局不利,主角的演技遭诟病、一些不合情理的剧情设置被疯狂吐槽,所以热度和关注度都不算太高。但我觉得它是一部被低估的剧。剧中的配角们贡献了剧集的全部精彩,从他们身上,才能真正洞悉人生百态,现实冷暖,以及深刻的社会道理。

与郭鑫年的理想主义不同,他的好友卢卡是一位高级电脑工程师,卢卡的女朋友杨阳洋是一个只想买房子、生孩子的普通姑娘,他们的生活道路会更偏向现实,所以会在初次获得投资款的时候,把二百万现金取出来铺满了一张床,因为感觉睡在上面很踏实。

天使投资人高迪和徐佳莹当初在咖啡馆看上郭鑫年的项目决定投资,目的也是为了将来套现获得巨额回报。所以在一次次发生团队冲突的时候,他们会为了保住自己到手的资金和股份而与郭鑫年争吵。他们的举动和想法是现实的斜照。

成年人的世界很现实,不像童话里写的那样好朋友永远同心,爱情终将圆满。每个人的追求和立场不同,注定也不会做同一个梦。年轻人如此,中年人更是如此,而且他们比年轻人更清醒。所以功成名就的李奔腾也遇到同样的问题。

当年与他闯天下的四个兄弟,已经成为胡润排行榜上的富豪,他们的人生追求就从变革创新变成了买别墅、豪车、游艇,享受奢华生活。所以当李奔腾提出要改革、要推出新产品、要革掉自己命的时候,他们极力反对。最后的结果是,经主要股东投票,四个人被踢出董事会。当然,这也是中年人清醒的地方,他们不会为此挣扎、吵闹而是选择握手言和,只要拿到自己应得的就已足够,何必撕破脸皮,开始养老,选择享受生活要紧。

郭鑫年的朋友和李奔腾的朋友代表了生活中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和生存状态。普通人一辈子奋斗就是为了过上富足的生活,有花不完的金钱,过上有家有口的好日子。郭鑫年和李奔腾则是天生的创业者,所以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是永不停歇。

年轻的时候他们是手无寸铁、勇博天下的开拓者,等成了基业稳固的中年人,他们就变成了运筹帷幄的投资人兼创业者。虽然身份不一样了,但是他们骨子里都留着革新的血。所以李奔腾才说:我宁愿死在改革的路上,也不会在过去的光辉的里睡觉。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业时代》:年轻人、资本、市场、人性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