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尴尬的简化说开去

记得我上初中,政治老师在讲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如何发达的时候,他在黑板上写出了一个很高明的生僻字“次”下边一个“义”。认真听讲的我,费了不少的时间琢磨了它的构字,还傻傻的查了字典。字典上当然没有这个字,它是老师的独创,也赚取了我短暂的崇拜。

关于老师的故事,我觉得还有一例我印象深刻。这是一次送课下乡活动,李老师人很美,课也上的精彩。正当我频频赞许的时候,她突然蹦出来一个词――“下注”。我的思维咯噔一下,反应过来才断然醒悟,这所谓“下注”原来竟是“课下注释”的简略语,天哪,我当时真真儿在给她的“佩服”上打了一个小小的折扣――这样,也可以吗?语文课?遂想起还有的老师把朗读的三个标准简化成“准流感”,你懂的,就是“准确、流畅、有感情”,可是这样的缩略简化出现在语文课堂上,不觉得和我们泱泱大国厚重文化格格不入了吗?我们会习惯的批评不懂意思而误写多年的错别字、为了商业利益将成语谐音后改字、从小不纠错出现的错字连篇等等,而这种诸如“下注”和“准流感”的简化,难道不也是对文字文学的亵渎吗?更可怕的是,生造这个词的人是“传道授业”的老师们?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从来都不缺会说话的人,就像每季都有流行服饰一样,网络流行语也是一茬接一茬滚滚而来。早些年的“帅呆”“酷毙”早已“奥特”了,如今的“有木有”“肿了么”尽管还无伤大雅,至于庸俗的“屌丝”和至今不明其义的“然并卵”,让我对网络、快节奏、简略、创新这些概念产生了极大的质疑和愤愤不平。

对于我们的母语来说,可能它从古至今都在经历着从简到繁的变化。单单从文学创作上就能看出:《诗经》三百,哪一首不是一个冗长唯美的故事?单单是《蒹葭》改写成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也要两三千字吧;《唐诗三百首》哪一首不够精简却意味悠长?单单是《锄禾》二十字,其中的味道我们却吟诵相教代代相传;到了《宋词》分了上下阕,涉猎内容多了,字数也多了,却依旧凝炼睿哲,单单是《浣溪沙》就能读出悲喜不同的情味来;然后就出现了小说,大部头的,很多人都在出书,都成了作家。到如今,还有几个人会拿出唐诗宋词吟咏自得,还有几个人能够写出五言绝句十四行诗?诗歌没有了市场,说白了,人们都开始学会了有情调而无韵味,知道了经济效益而失去了款款诗意。

与此同时,“冗长”的反义词,“简化”就应运而生。比方汉字的简化,也带来了许多尴尬,诸如有网友总结了很多字,用以表达简化后汉字失去原来的“灵魂”,比如:產不生,厰空空,麵无麦,運无车,導无道,飛单翼、開関无门……其实“简化”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怎么简化”。“简”到了失去中国味、文字味就本末倒置了。

我在一些公开课上,尝试着把一篇散文改写成十几行的小诗,比方为李森祥的《台阶》写《父辈》,为《明天不封阳台》写《和谐之歌》,为《囚绿记》写《不死的常春藤》等,把文章的精粹抓住,言简意赅又不失诗意盎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我也有知道一些老师会用绝句的形式来概括文意,实在是令人叫绝。想想四大名著里,哪一部冗长繁琐的叙事之余,不是都有古诗画龙点睛吗?这就是将中国经典诗词文化传承下去的典范。这其实和我们见过的古诗鉴赏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某两个经典句的画面,将“简”化“繁”这类题型一样,都属于理解鉴赏和创作的范畴。古今融合,不舍本真,就是语文课的精髓!

适当的、唯美的、概括性的简化,用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语境,合适的对象,这叫智慧;之于“下注”和“流感”之类的简化,我们还是少下些功夫,归其本真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尴尬的简化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