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环保法”震慑下 环保数据造假仍屡禁不止

【电缆网讯】企业环保数据造假已成为近年来环境领域的焦点,如今尽管有“史上最严环保法”震慑,但在利益驱动下,企业环保数据造假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

“史上最严环保法”震慑下 环保数据造假仍屡禁不止_第1张图片

环境保护部督察组日前对18个城市展开的空气质量专项督察发现,多地存在“散乱污”企业或企业群违法违规复产情况,还有一些企业在线监控数据造假。

事实上,就在几天前,天津市凯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被曝出因涉嫌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超标排放二氧化硫被环保部门处以罚款38.85万元。而在这之前的3月14日,宜宾丰源盐化有限公司因篡改自动监测数据逃避监管,被四川宜宾市长宁县环境保护局处以100万元的顶格处罚。

据观察,在这些年查处的环保数据造假案例中,不少企业的负责人被采取行政拘留的措施,执法威慑意义不可谓不强。不过,企业环保数据造假并未就此刹住车。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多数环保违法企业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可耻,顶多不过是“不注意”。

企业环保违法被处罚缺乏“痛感”。2015年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新增“按日计罚”的制度,极大提高了企业违法成本。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进一步明确污染环境罪的定罪量刑具体标准,从2017年1月1日起实施。《解释》明确指出,重点排污单位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排放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监管确实在不断升级,环保部门检测设备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部分企业环保数据造假的手段也是越来越高明,这给执法查处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史上最严环保法”震慑下 环保数据造假仍屡禁不止_第2张图片

企业之所以愿意冒着违法的风险去伪造环保数据,说白了还是一个“利”字,违法成本低而侥幸获利成本高,尽管已有顶格处罚的个案,但总体看来,环保数据造假的违法处罚相比获利而言,仍旧是“毛毛雨”。通常情况下,处罚金额不过是几十万元,甚至是数千元。尽管有相关负责人被拘留,但多为违法行为的直接操作部门负责人,真正的违法指挥者很有可能躲在幕后,窥伺眼前的一切,或者拿管理不严作为挡箭牌,执法的力度就此被打了折扣。

更让人担忧的是,由于地方GDP政绩观作祟,顾忌属地管理制度的地方环保局很可能会在环保数据造假问题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维护地方所谓的经济增长稳定,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值得注意的是,环保数据造假查处还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尴尬。有基层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坦言,环保自动检测仪器的设置就是为了弥补人手不足,从而实现对企业排污的自动检测。可以说,大量自动监控设施提供的环保检测数据至关重要。然而,数据造假彻底抹杀了相关监控的意义,导致数据失真,进而影响环保治理决策的准确性。由于造假本来带有隐蔽性,查处起来十分不易,这在无形中又增加了环保执法的工作量。

那么,到底该如何有效地惩处环保数据造假行为呢?有专家建议,可以考虑将造假者列入“严重失信主体‘黑名单’”,使其在产品销售、银行融资、优惠政策享受等诸多领域处处受限,寸步难行,付出污染环境应有的代价。对于企业环保数据造假的行为,还要提供便捷又有切实反馈的渠道,鼓励排污企业周边居民进行举报,发动全民的力量,让违法者无处遁形。

你可能感兴趣的:(“史上最严环保法”震慑下 环保数据造假仍屡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