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由来与风俗

节日名:中元节

时间:七月十五日(农历)

中元节自古比较隆重,唐朝时中元节是法定节假日,放假三天,不过那时官方文件还不叫中元节,只有过节的时间七月十五日,唐代《岁华纪丽》就有中元节的叫法,到了宋代中元节的名称确定下来,宋代的中元节更为隆重。

@ 爸爸你能不能给我讲一下中元节的来历?

好的。

节日由来

《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十五日这个节日起源于佛教故事。

故事见于《盂(yú)兰盆经》,说佛教弟子目犍(jiān)连,看见他的母亲在饿鬼里,受着饥饿的煎熬,便给他母亲东西吃,但是他母亲总是吃不到嘴里。佛说他母亲罪孽深重,要在七月十五日,为七代祖宗供奉各种吃食和果子,放在盆子里,供养十方众僧,众僧祝愿七代祖先,这样他母亲才能吃到东西,不再做饿鬼了。

《荆楚岁时记》:《盂兰盆经》曰:“目连见其亡母在饿鬼中,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驰还白佛。佛言:‘汝母罪重,非汝一人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至七月十五日,当为七代父母厄难中者,具百味五果,以着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佛敕众僧皆为施主,祝愿七代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

 “盂兰”是梵语,是“倒悬”(人被倒挂)的意思,盆是指放供品的盛器。佛教认为用盂兰盆供奉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在冥间[1]的倒悬之苦

《盂兰盆经》是晋朝时才引进到中国,翻译成中文,在中国传播,因此,盂兰盆节最早起源于晋朝。七月十五日唐宋以后叫中元节,中元节是道教的名称,唐代的《岁华纪丽》和收录在《岁时杂咏》唐代诗歌有大量表现道教的内容。

节日风俗

1、盂兰会

宋代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中元节前几天,市场上就有很多卖做冥(míng)器用的靴鞋、头巾帽子、五彩衣服等。

人们把竹竿砍为几段,支成大概三到五尺高的三脚架,三脚架上面做成灯窝的形状,这个就叫作“盂兰盆”。人们把冥器衣物和纸钱等挂在盂兰盆上烧给祖宗。

《东京梦华录》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以纸糊架子盘游出卖。……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

2、道教法事

唐代的《岁华纪丽》和收录在《岁时杂咏》唐代诗歌有大量表现道教的内容。南宋的《梦梁录》记载: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这天是道教里的地官来为人民赦免罪行的日子,各个道观都要设坛做法事。

《梦梁录》“其日又值中元地官赦罪之辰,诸宫观设普度醮( jiào),与士庶祭拔。”

3、祭扫

满清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中元节祭扫祖坟,比清明节还有隆重。同朝代的《燕京岁时记》里说,中元节已经不作为节日了,只是祭扫祖坟而已。

到了民国,《岁华忆语》仍记载中元节是祭祖的节日,家家户户都给祖宗献祭品。

民国《岁华忆语》:中元亦祭祖之期,家家设供。

@ 那你讲一下你小时侯的风俗吧。

在我小时候,老家极重视中元节,中元节在我老家称作七月半.七月半前几天家家要买纸钱,纸袋子,把纸钱装进大纸袋子里,做成鼓鼓囊囊的“包袱”,写上祖宗的名字。

《燕京岁时记》对“包袱”做了详细解释,说包袱就是用以纸钱糊住大纸袋做的信封封口,上面写着祖先的辈分名字。和老家的包袱几乎完全一样。

七月十五日这晚,各家都要准备丰盛的饭菜,有肉有鱼,甚至有的人家还杀鸡,这在贫困的农村,差不多像过年一样丰盛。饭菜做好,端上桌子,摆好碗筷,却不让吃。点燃一挂鞭炮,请祖先入席。

奶奶让我们弟兄几个把装满了纸钱的包袱,拿到路口烧给祖先。等烧完包袱回来,奶奶把菜稍热一下,我们就可以美美地大吃一顿。

从历代的记载和现代江南的风俗来看,中元节显然承继了《盂兰盆经》的说法。满清时期《帝京岁时纪胜》里说是中元节,是佛教弟子目犍连救他母亲的日子。

《帝京岁时纪胜》中元祭扫,尤胜清明。绿树阴浓,青禾畅茂,蝉鸣鸟语,兴助人游。庵(ān)观寺院,设盂兰会,传为目莲僧救母日也。

宋代的中元节专门做个盂兰盆给祖先烧祭品,直到满清时,依旧有盂兰会,不过由民间走入了寺院。而我老家中元节这天除了给祖宗烧纸钱之外,还要做丰盛的饭菜给祖宗吃,与《盂兰盆经》中目犍连救母亲于饿鬼中的说法更为接近。

综述

中元节是道教的节日名称,有道教的相关习俗。更多的是佛教的盂兰盆节习俗,从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到现在,佛教风俗一脉相承,变化不大,基本都是给祖先烧祭品,请祖先吃饭。

中元节因为在七月十五过,有的地方称为“七月半”,也称为“鬼节”。不过,各地中元节的时间不一致,有的是七月十五,有的却是七月十四……

@ 哦,爸爸我通过你这篇文章了解了中元节

中元夜

(唐)李 郢(yǐng)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huán)光动看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shè ),雾绕轻衣杂绮(qǐ)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1] 阴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元节的由来与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