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雪救灾预备队

“抗雪救灾预备队”,就在大雪来临的前夕,一个新的微信群闪现在我面前。

说起暴雪,最近一次应该是在我读大学的时候了。依稀记得那时的我蜷坐在电脑面前,翻阅着新闻,跳出一则新闻:工作日某部门人员马路扫雪。室友瞄了一眼冷冷的甩下两个字:“作秀!”,我却陷入了沉思。

大雪果然如期而至,一大早我便起床,驱车赶往花园路。马路上出奇的干净,让人怀疑这座城市只是下了一场雨,只有屋顶、树枝还在提醒我,风雪来过。

一行人在花园路的一头集合,两边参天的大树诉说这条路的年代。人行道有些崎岖不平,覆盖在上面的,是一夜的雪、中间一层冰和最底下渐渐融化形成的雪水。

撸起袖子说干就干,拿起大铁锹,一铲下去,“噹”,铲到了 “硬骨头”,原来是凹凸不平盲道。大家合计,一个人先铲掉最上面一层雪,然后用扫帚伺候盲道,最后再铲一遍扫出来的雪。

就这样我们兵分两路,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缓缓前行,扫过大水洼、扫过十九大宣传墙。树枝上不时有积雪掉落下来,砸在头上、身上。

我们来到了一座桥上,那里积雪比人行道上略厚,一位城管的老伯正在铲雪。我们的加入并没有让他有放下手中的铲子。今天他可以提前回到温暖的家了,我心里这么想。

在一个小区门口,我们清扫完最后一片积雪,一抬头,猛的发现小区保安正举着手机给我们拍照。一路上,时有行人路过,望着我们。没有统一着装、没有标志,我们却如此引人注目。

一行人并没有急着离去,聚在一起聊了起来,呼出的一团团热气向上扬起。

“一点成就感都没有”,有人感叹到,“雪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和08年那场雪没法比”,另一位前辈说,“那时候我们去马路中间去铲雪,积雪铲到路边有半个人高”。

“是吧?”他突然回头问我,好像我也在现场。我猝不及防,心里想起那个蜷坐在电脑前的自己:“当时我还没上班...”“哦,对的,哈哈”,他说:“现在马路上有了扫雪车,真是方便了很多….”

是啊,现在真是太方便了。一拧龙头,冷水热水,谁还记得水缸中的明矾;一按开关,灯火通明,谁还记得八仙桌上那盏油灯;一踏油门,轻松到达任何地方,多少人会记得那条冰雪覆盖的行人道。

回想起自己小的时候,每年父亲都会去太湖大堤巡查,参加抗洪抢险活动。其中一个寒夜,外面刮着大风,家里停着电,父亲不在身边陪伴,心里是担心。

“又下大雪了,爸爸又不能和你一起玩雪了…”,是一则这两天的新闻标题。失去的是陪伴,获得的是一辈子的尊重。与那个年代相比,我们所做的确实只能称得上一场秀。

但这似乎又不只是一场秀,望着马路对面那面宣传墙,回想那不经意的眼神、那不经意的谈话,也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这样被传承,被更深的刻画。

“啪”,思绪被砸在头上的积雪打断,淘气的大树还在跟我们打着雪仗。一行人有说有笑,不闪也不躲。

莫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抗雪救灾预备队,不管风雪来的多大,我们时刻准备着….

你可能感兴趣的:(抗雪救灾预备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