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_第1张图片
原创丨季宁夏

在城市里住久了,便格外地想恋起乡下来,想起故园。

学校临城郊,也算是闹中取静。校园里绿植足够多,所以空气也不至于糟糕。自修课时常能听见窗外麻雀叽喳,偶有灰鸽入境,不失自然之趣。其实这样的校园,值得我们在这里记录下三年的故事。

可是学校里的夜晚没有那么美丽。

来到这里的第一天,晚自修下课走回寝室,偶然抬头望天,想看看温柔的天色,于是我尽我所能睁大了眼,极目远眺。却寻不见一颗明星,哪怕只是微弱跳动着的光亮,都没有。我慢慢地走着,看见路灯透过枝叶撒下一地斑驳,树影婆娑。看见体艺馆正上空紫红色的天,我有些惊异,然后便是失望。大失所望。

这大概是我第一次留心夜晚的天。我没想到的是,原来城市的夜已经是这样的了。想起几年之前,城市里还是有黑夜和星星的;几年之后,这里却只有白天和紫红色的夜了。天永远黑不下去,哪怕我半夜梦醒往外面看,还是没有黑夜。

于是,每个周末,我都迫切地想回家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于我而言,我不仅恋家,还恋故园的山山水水。

我本就是小山里的孩子。

江南的山,不似长白终年积雪,不似珠峰居高临下,只似江南。

山很温柔,像是美人横卧,眉眼开阔,锁骨利落。“远山如黛”,应是最好的形容。满山的竹,像是织就了绿绸衣。风一吹,竹海开始摇曳,婀娜起舞。远望,如同美人抚动了腰带。

山是内敛的,连绵着,却没有半点突兀之处,行行重行行,似是望不见终极。天和山的分界又是那么分明,竹子的轮廓这般清晰。蔚蓝的天衬着黛绿的山,已经足够怡人,若再衬以几多悠悠浮云,恍然之间,会觉得自己成了陶潜,也有幸享受了“悠然见南山”的意趣。

山又是慷慨的,任着淳朴的乡下人“靠山吃山”。春冬之际的笋,盛夏避凉的满山竹海和绿荫,秋季的老竹伐来加工制作。山脚建房,山腰种茶,山顶观景,绝妙。山水清冽甘甜,明前龙井娇翠,伐竹烤火,煮茗读书,仿佛魏晋很近,汉唐很近,竹林七贤就在不远处饮酒赋诗。

至于水,故园的水,来自山,在山脚汇成小溪,高唱着欢歌,汩汩流出。从前最喜欢在初夏时节,光着脚丫去溪里踏水。溪水刚没过脚踝,下面铺着不规则的石头。常年流水冲洗,渐渐圆滑,生出青苔。踩在青石上,略滑,溪水微凉,可是很有趣。高中之后,当我再做起这件事,却发现,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童真了。也只有再次做起了这件事,我才意识到我依旧离自然很近。

那日是周五,放学后归心似箭。其实我有段时间没回进化了,只因学校与家离得远,归途颠沛,已是很久没见这个小镇。

已是将暮未暮之际。一下车,顿觉神清气爽。初夏乡野的风景足够清新、干净,空气都是甜的。黄昏的风扑面而来,心肺温润,像青草一样呼吸着。天宇依然澄净,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群山像是一方纸镇,压住了暮色四合,通透空灵,一如最初。

却听见了不堪入耳的声音,转眼看见家后面的一座小山,被彩带围了起来,挖掘机正在挖山!

我跑去问阿婆,阿婆说,这座山几天之前就开始挖了,总要挖空为止的。

天呐!原来这21世纪的世界已经容不下这一座山了!震惊着,沉默着,眼看着挖掘机罪恶地工作着。

山已被挖了大半,露出土黄色光秃的脊,裸露着的沙土倾落而下,恍然之间给我一种错觉的撼动,如同天崩地裂。

回想不久之前,我还对着这片山林浩叹“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不久之前,我还用我的镜头记录下它的秀美,得意于言外;不久——可真是从前了啊!

群山碧绿之中,那被挖空了的半座山,如此格格不入。从前俊秀的小山,如今面目狰狞,像极了枯瘦的老妪用最后一点气力上演着一场悲剧——似是在哀嚎,似是在尖叫。我不知道。

耳边依旧充斥着机器的敲山之声,回荡在小山群里,响震内外,听着心颤,听着心寒。

铁器无情,轰鸣声久不能停。惶惶之中,天黑了。

【完】

作者简介

季宁夏,杭州姑娘,及笄之年。自命不凡,自诩豁达,爱李白爱东坡,爱文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