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读

 我手中的这本红楼也算是有它自己的故事了。爸爸早年在二手市场淘得,是花城出版社的。书的原主人在内页上写着:“九三年即阅过,惜于九三年劫难中同《围城》等书一同失窃于湖南小人。于九四年复得此种版本”“宝黛哀歌”的字样。二十多年,此书早已破烂的不成样子。封面尽毁,正页早已泛黄。可它的魅力丝毫没有削减,更有愈发浓郁的趋势。或许这边是“命运”的必然结果。也正是这样,悲剧,酿就了它独有的醉人芬芳。

 其实未读红楼之前就已经对各种人物性格略知一二。但读了才发现,自己从前幻想出的形象相较而言竟过于单一,好的就好,坏的就坏,全然没有书中所刻画的那般复杂,那般淋漓尽致。甚至,对于个别人物,从前的形象还存在着些许误差。

 从前总觉得林黛玉是个天仙似的妹妹。多愁善感,心思细腻,却是完美可人的。读了才发现,黛玉的“多愁善感”过了些。她太过于敏感,多心,经不起玩笑。她最后香消玉殒的结局也是注定了的。

 而宝钗,从前认定了她的身份是个不讨人待见的“小三”,当看到黛玉跟宝钗嬉笑打闹的时候,我竟还吃了一惊……如此想来,未读过原著的世人对红楼应是误会颇深。然而宝钗的性格却是非常适宜的。宝钗的才华更是不亚于黛玉。且在我心心念念为黛玉不平,为她扼腕时,宝钗的命运又何尝不是个讽刺呢?

 宝玉。从前以为他是个敢想敢做,风流倜傥的男子。喜爱胭脂唾弃文章并不是他的过错。结果,宝玉的“风流”我竟是有些尴尬的。随随便便就跟袭人“云雨”,又爱上男色,平日里跟丫鬟们亲热地打闹,又无愧地同黛玉同床共枕……他虽不好色,不渣,但如此风流成性是真心令我有些不知所措——是古代大家就是这样,还是独宝玉一人如此?

 这本书我看的很少,仅二十来回,对许多人物看的并不全面,对故事内容及中心更是一知半解。若要让我谈对整本书的看法,那简直是无从下手。只是这本书同我想象的太不一样。它其实一点不枯燥。细于水浒,与三国相比多谢调侃和趣味,同西游相比又少些荒诞和宗教色彩。书中的乐趣是可以与读者共享的。如猜灯谜,名牌匾等。而书中的一些俏皮话更是精准地戳进读者心坎。尤其是黛玉同宝玉打闹贫嘴时的模样,满满的少女情怀,让我读着读着便忍不住随他们一起笑了。

 总之,在我心目中,《红楼梦》是中国文学上最璀璨的那颗明珠,无可比拟。我希望自己能用最澄澈的心境将它细细品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缪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