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进行第1次片段拆解,本次拆解内容源自书中的前言部分。
I -重述原文
到现在为止,你是不是读过了很多书,但书里面的内容你能记住多少呢?
我就经常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当别人问我,在所有读过的书里面,你最喜欢哪本书时,我通常只能回答出一个书名,觉得当初读这本书时,帮助我解决了一些困惑。
通常,别人不仅仅是想知道你喜欢的书名,也会想知道:
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书里面有哪些内容吸引着你?
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帮助?
这本书你觉得它好在哪里?
当别人问你这些问题时,你发现一个问题也回答不上来。很是难堪,只能说:对不起,我忘了…就有如,我们每天开晨会时,领导突然点名要你回答问题:拍一次CT的辐射量是多少?呃…拍一次CT的辐射量比拍一次胸片的辐射量要大,相当于…相当于…抓耳挠腮了半天,只好红着脸说:我忘了具体的内容了,只记得一个结论…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场面有些尴尬,领导面露不悦:一次头部CT的辐射量相当于拍100次的胸片,腹部CT的辐射量相当于拍大约400次胸片,肺部CT的辐射量相当于拍800次胸片。昨天我给你们讲过的…
悲催了,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
其实,仔细想一下,我们会发现读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的记忆力也不是万能的,想不起什么内容也是可以原谅的。如果,我们读书时做点笔记,或者,在别人讲到一些知识时,我们随手就记下来,是不是会更好一点。
我们是不是也有过这样一些经历:这本书我看过,但我怎么记不清楚书里面讲了什么内容?
是不是因为我脑子不好使,只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才会记住。但是,对人名,地名,还有读过的书,即使读了很多遍也还是记不住。
其实,我在很早以前就知道了自己这方面的问题:我总是忘记我看过书的内容,对书里面的中心思想也理解不了。
我们明明读了很多书,但是,却什么也没记住,就好像是黑瞎子掰棒子的故事一样,掰一个扔一个,到最后却发现手里什么也没有。
从小到大,我们确实读了不少书,但是否也和我一样,有着下面的感受:
这本书真是一本好书,里面的内容真精彩,但仅限于如此,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刚看完这本书,但是却怎么感觉快忘了书里面的内容?
我读过的书都快放满了书架,但是,我遇到问题时,这些书却没有帮上我的忙呢?
我想不管是谁,都会为这样的事情而烦恼和迷茫。
可有时候我们也在侥幸的想:读过的书即使忘了,但书中的某些思想,某些行为,都会对我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健忘的,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正在打扫卫生,突然发现没有清洁剂,我们走到厨房的瞬间,却失忆了,我来厨房干什么?我要拿什么东西?站在厨房的门口想了半天,然后,把厨房的东西都看了一遍,却怎么也想不出来自己来厨房干什么。
无奈,只好蜇回去,用没有清洁剂的抹布继续打扫卫生。看吧!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相信自己,并且还相信我们可以记住书里面的某些行为,某些思想呢?
就如尼采说的:记忆差的好处是对一些美好的事物,仿佛初次遇见一样,可以享受多次。
或许很多人会想,如果全部100%的内容我记不住,那么,我记住其中的1%或2%就够了,反正,我都已经读过一遍了,有点印象了。如果以后遇到有关这本书的内容,我自然而然的就会想起来了,就会说出个大概:嗯,这本书我也读过,这个情节我好像在这本书里读过,我记住了其中1%-2%的内容吧!
可是,我们看书只是为了记住这本书的1%-2%的内容吗?那样我们买这本书的钱是不是花的太冤了?那我们还不如用买书的钱买一个面包,至少,面包还可以填饱肚子。
所以,我们买了这本书最好能记住90%-100%的内容,如果记不住这些内容,能记住10%-30%也可以。
当我们读书的时候,不要抱有这样的幻想:我只理解这本书的精髓就好了。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思想,就有如建一栋楼房,我们需要先打好地基,然后,再一层层的建,最后才能建成楼房的模样,而如果你要一下子就盖到楼顶,省去中间很多步骤,没有打好地基,到最后楼房肯定要坍塌的。
而一直坚持读书的人,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使很认真的读过这本书,可后来又接触了很多的书籍,到最后可能连之前书的1%-2%都没有记住。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用眼睛看书,一目十行的读,或者一个字一个字的精读,只是用眼睛看,并没有记在脑子里,这样读书,等于没读,即使你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到最后,都会忘的一干二净,可能只记得书的名字。
小说的话,会忘记主角的名字;散文的话,会忘记优美的文字;短篇的话,会忘记关键的转折;诗文的话,会忘记精美的辞藻。
到头来,我们会产生“读书然并卵”的很痛的领悟。
我们读了那么多书,没有成为一个信手拈来的纸袋子,而是成为了一个读过书就忘的废篓子。
A1-联系经验
去年冬天,科里收了一个危重病人,正好轮到我管床,女孩,两岁,症状:全身大发作样抽搐,经过我们一系列的抢救,患儿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
主任组织我们根据患儿的病情和检查结果,进行讨论,给予患儿准确的诊断,大家面面相觑,哑口无言。
确实,这个患儿的病情有些特殊:腰穿后脑脊液的各项指标都正常,排除病毒性脑膜炎;各项血的化验结果都正常;24小时脑电图无异常,排除癫痫。
无法确诊,找不出发病的原因。
主治医,说一下你对患儿病情的看法,主任点名要我回答。
主任,我好像在一本医学杂志上看过类似的病例,主任赞赏的点点头,示意我继续。
我的心里更发怯了,我当时只记得这个病例,但具体的诊断方法和所做的检查,我一概记不起来了。
主任,对不起,我只记得那本杂志说的病例,但,具体的内容忘记了…
可想而知,主任的脸色由期盼变成失望甚至绝望。当时,我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都不是天才,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我们看到特殊的病例,要记下来。
这个患儿很像医学杂志第31期的一则病例,当时经专家讨论,最后确诊的是低镁血症,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经验,给患儿做相关的检查,确诊疾病。
三天后,化验结果出来了,果不其然,是低镁引起的抽搐,找到了病因,进行肌肉注射硫酸镁,最后,痊愈出院。
这个经验教训,直到现在都影响着我,我读过很多书,并且自诩博学多识,可真正记住的内容却少之又少。结果,却使自己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A2-规划利用
经过这件事情后,我一直在反思,怎样才能做到不仅仅是读过,还要把读过的书记在脑子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总结了以下的一些方法:
1、每读完一本书,都要有一定的收获
读一本书时,要把书里面的重要内容记在脑中,而后如果经历了一件事情,这个内容就能派上用场,从而去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做笔记来吸取书中的内容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最简单的方法也许就是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只需要一支笔,一本笔记本,就可以把书中的对你有用的知识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可以把读到的知识转变成你思想的一部分,从而我们才会有侃侃而谈的资本。
3、在笔记本中记录你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生活中,我们对于读什么书是盲目的。我们经常去书店徘徊了很久,却不知买什么样的书,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将自己的想法记在笔记本中。
这样,当我们踏入书店时,我们或许能根据笔记本上的内容来买到合适的书。从而节省了我们很多的时间,这对于我们这种“记忆力不好的人”来说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4、每周进行重复阅读笔记本的内容,每月进行总结
我们的笔记本大多数会记录一些我们随时随地的想法,书里面的精华,还有能够解决我们遇到问题的方法。
但是,这些内容在笔记本里是杂乱无章的,这就需要我们把笔记本里的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用便签的方式做标记。这样,我们在翻看笔记本时就能一目了然。
每月我们再对笔记本里的内容进行一次总结,哪些内容需要我们反复记忆的,就做出标记。哪些需要我们学习方法的,就把方法论写出来。这样,我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能把读书这件事,变得丰富和圆满起来。
高尔基论青年里就读过:我们要热爱读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的帮助你了解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