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条黄金法则,教你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伟大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经说过,她无法理解人们看待事物重要性的方式:我们制定了法律,要求所有人必须拿到驾照才能开车,但我们没有考察父母的教育能力,就允许他们自行教育孩子。

对于熊孩子的的行为,小到在家里闹翻天、外出购物时的哭闹打滚要东西,让父母闹心的,大到引起严重后果的恶性事件,让外人也谈熊孩子变色三分。这样的新闻也不绝于耳:

割断生命之绳

2014年8月25日,因为嫌楼外施工的电钻声太吵,正在8楼屋内看动画片的小男孩,一气之下用小刀子将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绳割断,施工者说看到孩子割绳就马上出声喝止,但小孩还是不听,等消防大队紧急出动后才将人安全救下。

玩具枪将小伙伴打成八级伤残

一名七八岁的男孩去小伙伴家玩,不小心右眼被玩具枪伤了,虽辗转求治,仍落下八级伤残。日前,男孩在家长的支持下,一纸诉状把玩伴和玩伴的监护人告上法庭,要求对方赔偿各项损失10万余元。

最后,承担后果的还是父母,除了大额赔偿,还要背负熊孩子背后的熊家长的骂名,都是因为父母没有管教好,没给孩子一个好的家教。

我们都知道父母给孩最好的礼物是健康的身体,其次便是良好的教养了,没有哪一个父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很多父母在没有拿到“驾照”就成了父母,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正确有效地管教孩子。

养育小孩是一项既有乐趣又有挑战的工作。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懂礼貌?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处理强烈的情绪?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孩子的负面行为?如何既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又让孩子学会独立?如何打造幸福的家庭生活?

这一系列的问题想必是每一个为人父母的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吧?亲子关系也愈发受到社会的重视,每一对父母都知道要爱孩子,不能打骂孩子,还要交给孩子一些基本的礼貌素养,但是很多人真的只是知道,他们很难将知道的转化为做到,孩子在日复一日关系冲突中长大,带着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走进社会。

那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让初为父母的人们具有合格的教育能力呢?《优秀父母教养实践指南》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提炼整合成了非常好用的教育原则,并结合常见的案例手把手教你成为优质父母,让你在教育子女的旅程中更自信、更兴奋、更放心。

75条黄金法则,教你给孩子最好的礼物_第1张图片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的作者艾丽卡·雷斯切尔是芝加哥大学心理/人类发展系博士,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毕业生。作为麦肯锡前咨询顾问,雷斯切尔博士是“幸福健康宝贝”顾问委员会委员,在加州大学、哈比托特儿童博物馆等学校和机构创办了广受欢迎的父母教育研讨班,撰写了大量关于孩子和家庭教育的文章,并且发表于《今日心理学》、《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大西洋月刊》等诸多杂志。

雷斯切尔博士的基本教育观是:养育孩子是一种技能,可以通过后天习得,但更重要的是,它需要反复实践。她总结出的75条教养实践法则,也被称为是75条黄金法则,如事先描述结果、权力分享、换种说法、重构、移情、重放、严正警告、暂停行动、社会实验、奖励经济、情感指导等等,在每一条法则的最后还有“教你这样做”,给出具体的行动指导。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中所讲述的教育基本方法主要有三个关键点,即“优质教育之ABC”,A表示“接受”(Acceptance),B表示“界线”(Boundaries),C表示“一致性”(Consistency)。

一.接受:几乎等于无条件的爱

你应该总是让你的孩子感受到你爱他们,因为他们是你的孩子,。尽管你不喜欢他们的某些行为或选择,也要通过你的言语、行为和举止让孩子感受到你爱他。

法则9、接纳孩子本来的面目,并不意味着你喜欢或认同孩子的所有行为,也就是说我们要将孩子与他的行为区分开来,有利于弄清什么是重要的,什么不是重要的。你的孩子的自我意识——他的思想和感受——是重要的。父母的目标是学会理解和接受他们。

“教你这样做”的案例是你的孩子说“他希望他没有弟弟就好了。”有的父母听到这话将如临大敌,其实接纳孩子的做法是允许他有自己的感受,并试着对他的感受表示好奇,“宝贝,为什么你会这么想呢?”(他的回答困难会帮助你找到改变的方法,使他逐渐爱上自己的弟弟。)你也可以表达自己感受:“我不知道你是这么想的,我很高心你把你的想法告诉我。不过,你的想法还是让我感到难过。”

如果孩子对弟弟做出了不可接受的方式,就要设立清晰的规则和界线了,否则那这是他的感受。

法则29、明白孩子的大脑与成人的不同

孩子总是“分心”,是因为孩子的大脑总是处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他们的前额皮质(执行行为的大脑位置,包括计划和专注的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全,这使他们的大脑具有好奇和灵活的特性。

如果你的孩子常常出现“听到,但没听进去”或者关注别的事无视你的存在的时候,你要给孩子做无罪推定,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做不到专注和专心,因为他们需要学习、关注和探索的事物实在太多了。

这样想,就能对孩子更有耐心,并且把反复提醒孩子作为一种必要的教育行为了。

“教你这样做”中给出建议是,为了确保孩子真的听到并理解你的话,应该走到孩子身边,柔和地施予肢体接触,在跟孩子说话之前,眼睛要盯着他,或者平视。

法则43、避免给孩子贴标签

如果你的孩子跟你外出,不愿去与其他小朋友玩,你很有可能会说“他只是很害羞。”这样的标签会禁锢孩子的行为,而优质父母会这么说“他现在觉得害羞。”要向孩子传递他们的行为不代表他们的本质特征。

二.建立和阐明清晰的界线:

孩子们需要有分寸感和界线感,在一个预期和规则既清晰又合理的家庭,孩子们最终会感受到家庭带来的安全感。

法则21、区分目标和方法

很多时候,孩子追求的目标是有意义的,只不过他们追求目标的方法是有问题的。比如我们正忙着做饭,3岁的孩子在一旁吵着要喝一杯牛奶,这时我们应该提醒自己,孩子的行为(吵闹)有一个值得重视的目标:他想吸引我们的关注,然后喝上一杯牛奶。

“教你这样做”中的方法是:“宝贝,我明白,你想喝牛奶。但是,当你又吵又闹时,我的耳朵很受不了,又让我分了心,没法好好做饭了。如果你想喝牛奶,请说一句:妈妈,请问,我可以喝牛奶吗?”

也就是我们要区分出孩子的目标和方法,然后引导孩子以正确的方法实现他们的目标。

法则50、懂得利用自然后果的力量

让孩子经受他们自身行为和选择的自然后果,是学习成长的必经之路,每个人都是从经验中学到的东西最多。使用这条原则也有例外情况:自然后果是可以接受的,除非它们危及了任何人的健康或安全。

比如,变天的时候,你提醒孩子穿外衣,而孩子坚持要穿T恤的话,那就让他自己决定。如果以后再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他就会自己穿外套了。孩子想要爬树,如果下面是草坪,那么可以爬,如果下面布满尖石,那就不行。

还有例外的情况,假如孩子不愿系安全带,那也不能让孩子承受自然后果了。

三.一致性:说到做到,你的行为是客预测的

如果父母的行为具有一致性,孩子对界线的挑战就会降低到最小程度,因为孩子很快就会知道,你是言出必行的人。有了一致性,规则和界线的作用就会大大减少。

法则1、言出必行

这条原则包含两层意思:

1、如果你能或不会强制孩子执行你对孩子制定的规则,那就不要制定这样的规则。

2、遵守你的承诺。

说到做到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对你忍耐边界的挑战。

法则47、严正警告孩子

严正警告孩子是有效管教的关键组成部分,因为如果孩子能提前知道破坏规则的后果,那么,他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要么遵守规则,要么破坏规则,接受负面后果。因为行为是一种选择。

当然,如果,孩子根本不知道规则是什么,那孩子就不应该接受惩罚。

除了上述列举的几条规则以外,还有很多实用性很强的规则,比如慎用“但是”,而用“与此同时”,给孩子开罚单,设置“减速带”,做孩子的“脚手架”,保证孩子玩耍的时间,专注于正面管教等,没有完美的父母。

书中还有一条反常识的规则:少说“做得好!”或“你真聪明!”这样的表扬会让孩子处于“僵固思维”,认为他们的基本能力、基本智商、天赋都是固定不变的特质。而正确的表扬方式应该是机遇努力的、具体的,帮助孩子发展“成长思维”,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天赋和能力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好好学习和坚持不懈而得到提升。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一书所列举的75条黄金法则是雷斯切尔博士结合科学理论以及大量实践所总结出来的实践指南,我们要把教育视为一种技能,从严厉地自我审判中解脱出来,按照书中的方法,你讲给孩子带来最有效的教养,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避免孩子成为熊孩子。

不管你是像我一样按目录从头到尾看,还是找到自己急需解决的问题的方法,又或者放在床头,临睡前翻几页,都能帮你找到从容做父母的方法。

我们需要知道做什么,以及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采取实际行动,真正按照所知道的去做。

你可能感兴趣的:(75条黄金法则,教你给孩子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