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5

在抱歉兄入圈不久,有位高人曾指点过我说:“一旦开始炒币,我们就忘记了我们只是个普通人”。我们只是个普通人,这个意思是我们只能获得平庸的投资收益,我们无法战胜市场。

比特币目前一直占据了整个数字货币市值的一半以上,高的时候能有九成多。可以说,比特币的走势几乎代表了大盘的走势。2017年1月1日,比特币价格1000美元,现在价格接近8000美元。两年半时间,涨幅8倍。平均下来每年不到两倍。平均下来每年2倍的涨幅,这就是我们普通投资人能追求、能把握住的涨幅。超出这个涨幅,就是妄念。是身为普通人,却妄想着拿奥运冠军的妄念。

我知道会有人说,你这是以17年出为基数,要是以2011年为基数,比特币的年平均涨幅能吓死人。我同意。但是,随着区块链整体市值不断增加,盘子越来越大,涨幅只会越来越小。这是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盘子越来越大,涨幅只会越来越小。在认清这个事实的基础上,每个人的反应却是天差地别。有的人是适当调整自己的投资期望,投资偏保守一些。有的人则是想,那说明不要买比特币了啊,比特币盘子那么大,要买小币。另外,涨幅越来越小,说明暴富的机会转瞬即逝了,赶紧捞一把。投资变得更激进了。

显然,每年2倍的收益。对于绝大多数炒币者来说,绝不甘心。炒币就是冲着暴富来的,2倍叫什么暴富。更不用说一年两倍了,时间太久了。看惯了听惯了动辄开盘几十倍一夜暴富的神话,这样的涨幅,食之无味。每天群聊都传来有谁谁谁或哪个币又涨几十倍了,也很难不心动。正如一个吸毒过量的瘾君子,量少了就感到抓心挠肺地不舒服。



炒币也是能炒出毒瘾的。我参加过量子、公信宝的爱西欧,也曾经全仓XIN的众筹。短时间几十倍的刺激,那真是飘飘欲仙。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年两倍的涨幅是丝毫没有感觉的,追求百倍币的刺激就像几十年的烟瘾一样让人欲罢不能。

戒不掉怎么办?戒不掉就不戒。做好资金管理,设置不同的账户。长线账户和短线账户分开。单独设一个账户,放少量资金,以小博大。小赌怡情。而大部分资金,则是低预期的、低波动的的投资策略。

为什么要这么喋喋不休地调整投资预期?做事情不是要高要求高标准吗?不是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吗?这是因为投资策略是依据投资目标而定的。目标不一样,路径也不一样,沿途的风景风险也不一样。比如,如果你想一年几十倍,就绝不可能重仓配置比特币。

很多人习惯了给自己制定高目标。理由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如果你想要80分,那目标就得100分。如果一开始目标就定为80分,最后结果可能就是勉强60分。所以,进入投资领域。他们也习惯性地想。如果我目标冲着两倍的收益去,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一倍不到。如果我冲着50倍的收益去,最后的结果可能还能获得30倍的收益。

这是错误使用了类比。投资领域的目标制定,更像是你开车从上海到北京。一千多公里,大部分人的开车时间就需要十几个小时。当你上路,你的预期就应该调整到十几个小时。如果路况好,能开得快一些,那属于惊喜。十几个小时的路程。你制定一个5小时到达的目标,的确有更可能8个小时到达。但是,最大的可能却是车毁人亡。

每当有亲朋好友向抱歉兄咨询区块链投资的时候,抱歉兄不会去谈该买什么币,哪个币是价值币,哪个币马上要起飞了,赶紧埋伏。也不会谈什么资金量管理,什么是合理的资产配置,怎样做风控。抱歉兄首先会跟他聊的就是,普通人能把握住的涨幅是多少。这就好像,当一个朋友要开车从上海到北京。调整开车坐姿,要系安全带,不要疲劳驾驶,这一切的唠叨,在他打算5个小时就飙到目的地这种野心之下,都失去了意义。


我会喋喋不休地说:开慢点。这个快和慢的依据,就是这段路程正常的平均驾驶时长。不要开快车,不仅是安全,也因为无开快车的必要。你开快车,多出来的那几个小时,放到漫长的一生中,并不会有实质改变。为了快几个小时,冒生命危险,太不值当。同样的,一年翻个几十倍,貌似很牛逼,但是盈亏同源,这个策略却可能会导致未来巨幅亏损。放到十年的尺度来算一下年化,兔子不一定跑得过乌龟。区块链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大的造富运动,只要姿势得当,只要一直在车上,迟早会送你到目的地。


年化2倍的涨幅,十年下来,也有一千倍。一千倍的涨幅,能改变绝大多数人的家庭命运。面对这种能彻底改变命运的机会,要百分百地抓住。不要冒险。在速度和确定性上,要毫不犹豫选择确定性。因为区块链这趟车本身就够快了。不要为了多赚一点而冒险,多赚的这一点,对你生活没有实质性改变。

与我们直觉相悖的是,因为边际效应递减,人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人一辈子注定花不了多少钱。你肚子饿,吃的第一个包子最解饿,也最满足。后面吃的第二第三个包子的作用和吸引力,是依次递减的。再吃多一点,你就该吐了。

当你肚子饿的时候,你觉得你能吃下一头牛。这是错觉。当你真能坐下来好好吃,你会发现三个包子足矣。同样的,当你缺钱的时候,你觉得要挣到一个天文数字的金钱才能满足。但是,当实际去花钱的时候,你会发现真的花不了多少钱。大多数人的问题在于,心理层面的转变总是滞后于物质层面的改变的。

18年年初,我的币值达到历史高位。但是,我依然采用了一种较为激进的投资策略,因为我觉得要冲击一下一个亿的目标,从而导致了后来资产的巨幅跳水。

值得玩味的是,当资产缩水至高峰期的一个零头的时候。我彻底地、刻意地和币圈保持了一段距离,专注到生活中去。过了一年想买就买的日子,滋润舒坦,最后一算账,发现也就只花了十几万而已。所以,当初为了冲击一个亿的目标而冒险,有多大的意义?


普通人想象的那种多少钱都不够花,挥金如土纸醉金迷的生活,更多是财富巨变之后身份认知的混乱,要从心理层面入手解决,而不是挣更多的钱。


按说,十几万并不算多,我以前年收入也能达到。唯一的区别是,以前不敢花,现在敢花了。这就是敢花钱的底气。


炒币,能让自己获得一种敢花钱的底气,这是最重要的。在此基础上,更多的钱,也只是第六个包子,也只是锦上添花。获得这种底气,并不需要你想象中的那么多钱。你肚子饿的时候觉得能吃一头牛,实际喂饱自己也就只需几片牛肉而已。


每年年化2倍的涨幅,足以带给我们这样的底气。比这更多的,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而且,很多人误以为设个2倍的目标,最后只能获得2倍或者比这更少的收益。实际并非如此。2倍的投资目标,只是代表的是你实施的是一种低风险低波动的投资策略。而这种投资策略,在行情差的年份,确保了亏损幅度只发生在较低的限度。在行情好的年份,也能跟随着大盘取得不错的成绩。


你开车从上海到北京,设立一个正常的时间预期,并不妨碍你遇到路况好的时候更快地抵达。我抱着年化2倍的目标制定的投资策略,赶上今年春节启动的牛市行情,距离年初的资产水平也跑出了四五倍的收益。而且不用冒险抢什么IEO,赌什么内幕消息,抓热点什么的。


啰啰嗦嗦那么多,就是一句话:面对区块链这种能彻底改变命运的长达十几二十年的趋势,应当珍惜,在车上坐紧了,不要贪多冒险寻刺激耍什么杂技。作为普通人,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战胜市场。


这几天恰好看到茅海建关于曾国藩的演讲,谈起了曾国藩的用兵之道,深有感触。湘军的基本战术,用曾国藩的话说,叫“结硬寨,打呆仗”。


这个战术,我觉得非常适合币圈投资。我总结几句话,后文附上演讲原文。


1、湘军本来执行的是进攻的任务,但是他通过“结硬寨”的方法把进攻任务转变成了防守任务。币圈投资,追求短时几十倍上百倍涨幅的进攻策略的人很多,只有老鸟,才会花心思、牺牲收益去构建防守。在老鸟中,因投资思想的差异,又只有极少数人,去研究怎么把进攻任务变成防守任务。


2、不正面打野战,而是断敌粮道、断敌补给,慢慢把对方耗死,方法很笨,但是很有效,这就是“打呆仗”。逃顶抄底、追热点、押注I E O 等打新、炒内幕等方式,操作很骚,成功了很有成就感,膜拜者众。只是,这些方法都很聪明,要通过这些方法长期获利,得有超强的智慧和超强的实力。而这是一般人不具备的。一般人更适合打呆仗:坐大船,资产随着区块链行业的发展而水涨船高。


3、湘军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还有一个原因,他们是子弟兵,家乡兵,是死不起人的,不能死人的。 大佬时常吐槽讽刺韭菜不能为自己的投资负责,赚钱了就牛逼轰轰智商爆棚,亏了就谩骂维权。不管大佬再怎么鄙视,普通人投资,就是赢得起亏不起的。都是能承受几十倍上百倍的涨幅,却扛不住百分之几十的回调的。这不是心智不成熟,也不是道德上缺乏责任感。而是大佬的盈亏,只是一个数字的变化。而对于普通人,却是真真实实的家庭生活的物质基础——自己的爱车、老婆的漂亮衣服,孩子的奶粉和玩具。


4、湘军打一个城市用的不是一天两天,他们用的是一年两年。 这是通过牺牲速度来换取确定性。在币圈投资,就是通过牺牲一年几十倍的涨幅,换取十年千倍的确定性。


降低投资预期,到此也啰嗦完了。这样大费周章,各种角度各种论证,苦口婆心,只因这是个太过重要的、根本性的、方向性的问题。


当然,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降低投资预期,坦然接受平庸的涨幅(即使相对其他投资品类并不平庸)。这样的话,说服不了马斯克,乔布斯这样牛逼的人。


如果你认为你是马斯克乔布斯,那你就去追求好了。当哪天你站在世界之巅,我会由衷地为你献上掌声和鲜花。庆幸这个世界还有你这样牛逼的人的存在,感恩你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马斯克,祝你好运。


——————————————————————————————————


附 《茅海建:曾国藩的用兵之道》节选


曾国藩是一个崇尚“守拙”的人,他不喜欢灵巧的东西,他不相信任何一种能够四两拨千斤的取巧的事情。


所谓“结硬寨”,湘军到了一个地方以后马上要扎营,他这一点是学太平军。曾国藩制定了扎营之规,按照曾国藩的规定,湘军每到一个地方首先要看地形选择扎营地点,最好是背山靠水,然后要修墙挖壕,墙高八尺厚一尺,用草坯土块组成。壕沟深一尺,壕沟挖出来的土必须要搬到两丈以外,以防敌人用挖出来的土很容易地把壕沟填掉。壕沟外是花篱,花篱要五尺,埋入土中两尺,花篱有两层或者三层。搭篱笆是防敌军的马队。根据曾国藩的规定,湘军开到新地,无论寒雨,立即挖壕沟,限一个时辰完成,对湘军来讲这种土木作业本来是他们的本行,这些士兵本来是农民,在家也是挖土的。营垒的防御墙靠近内侧叫子墙,士兵站这里,墙外面一层是篱笆,防马队,再外边是壕沟,防步兵。当时的火炮很少,火炮的控制力很小,防守是更有利的一方。曾国藩的“结硬寨”能够达到“制人而不制于人”的目的。因为太平天国占了很大地方,湘军本来执行的是进攻的任务,但是他通过“结硬寨”的方法把进攻任务转变成了防守任务。我们知道《孙子兵法》中说过“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部队战败在于自己,能为不可胜,不使人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军队数量不够的时候就守,军队数量非常大的时候才开始进攻,“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湘军的这种方法,使他们到了一个地方就安营扎寨,不是进攻,而是等着别人进攻。他们的任务是进攻城市,清朝指定的目标是攻打天京等等城市,怎么进攻呢?很简单,到一个城市边上以后开始挖壕,并不跟太平军打,而且每驻扎一天就挖一天壕沟。被湘军攻打的城市,如安庆、九江等,城市城墙外围的地貌全都被当年所挖的壕沟改变了,湘军打一个城市用的不是一天两天,他们用的是一年两年。不停地挖壕沟,我一直开玩笑说他们在家乡和他们到湘军做的事情是一样的,都是土木作业,他们干的就是本行。但是这个办法很有效,一道加上一道,无数道无数道地围,无数道无数道地挖,一直让这个城市水泄不通,就看城里的粮食能坚持多久。断敌粮道、断敌补给,方法很笨,但是很有效,这就是“打呆仗”。


在训练当中曾国藩非常注重守营,在军营里每天要做七件事情,七件事当中有三件事都是指派士兵按规定时间站到子墙上。比如第一条规定,五更(三点钟)即起派三成部队站墙一次,即30%的部队要站到墙上去,等到放醒炮,大家全起来了,部队全整理完了,墙上的部队才可以下来,这是防止对方偷袭。第五条规定,灯时(晚上)派三成部队站墙上,一直到部队全部作业完毕了,还要换10%的部队站在墙上防止夜袭。如果我们今天总结一下曾国藩打仗有什么奥秘,那就是他用世界上最笨的方法打了世界上最聪明的仗。湘军的这种“结硬寨”的办法使得太平军对他一点没有办法。太平军是比较骁勇能战的,但是跟湘军打,只要碰到这种路数的部队,就一点办法也没有。太平军希望跟湘军进行野战,而湘军很少使用野战,他们就守着最要紧的地方不动,看你怎么办。湘军的办法,大战术就是围敌打援,不停地包围城市。


这种“结硬寨打呆仗”的方法是从攻城不利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胡林翼在1855年底到1856年初攻打武昌,带着士兵往上冲。冲了三个月,伤亡3000多人,这个数字在中国近代史中并不是很可观的,但是湘军承受不起。因为湘军是子弟兵啊,3000多人的伤亡可能使一个村庄的青壮年全都拼光了,对带兵的官来说,他们的精神压力也是吃不消的,他们都是带着家乡人去打仗。所以湘军还有一个特点,他们是死不起人的,是不能死人的。(PS:普通人投资币圈,其实是输不起亏不起的。)武昌之战3000人的伤亡以后,还有一次就是湘军历史上最大的一个败仗——三河之战,又战死3000人,此外都没有重大伤亡,基本上是以很小的伤亡、很长的时间获得一个最终的胜利。湘军在武汉的外围挖壕沟,挖内壕外壕,里面的壕沟是对城里的太平军,外围的壕沟是对城外来支援的太平军。另外以水师切断长江的通路。这个方法一直用了一年,从1855年8月份开始攻城,三个月后改挖壕,用挖壕的方法挖了一年把武昌打下去了。打九江也是这样的,打安庆的时间更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