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28|谈谈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几本教育书籍之《傅雷家书》

文/大龙

《傅雷家书》是一本书信集。是傅雷夫妇和他的儿子及儿媳之间的一本通信集。正是因为这本书信体著作,傅雷被称为教育家。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傅雷。

01 傅雷其人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被誉为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其有两子傅聪、傅敏,傅聪为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钢琴家,傅敏为英语教师。

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好友楼适夷评价道:“傅雷的艺术造诣是极为深厚的,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但总是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入,他无法与人共事,每次都半途而去,不能展其所长。”

妻子朱梅馥则谈道:“我对你爸爸性情脾气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都是有原则的。因为我太了解他。他一贯的秉性乖戾、嫉恶如仇是有根源的。修道院似的童年,真是不堪回首。到成年后,孤军奋斗,爱真理,恨一切不合理的旧传统和杀人不见血的旧礼教。为人正直不苟,对事业忠心耿耿。我爱他,我原谅他。”

但是作为一个读者,要准确的了解傅雷,最好的办法还是看《傅雷家书》。因为家书不像其他体裁如自传类文章,不会有掩饰的成分,是最真实和最真情的流露,可以还原一个最真实的傅雷。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傅雷?因为不这样做,我们就没办法肯定这本书的价值。

02 一本什么样的书?

这本通信集有什么特别?以致于我们把它称为一个教育的范本。

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双双自尽时。多数是傅雷和傅聪之间的书信,也包括了少部分母亲和傅聪之间的书信以及傅雷夫妇和儿媳弥拉之间的书信。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傅雷以每个月两到三封书信的频率,和远方的儿子保留着这种血肉亲情联系,直到生命终结,十几年未曾中断。就凭这份毅力,就是令人钦佩的。

从书信的内容来看,涵盖范围是非常广的。其中艺术、道德和人生价值方面占了非常大的篇幅,然后就是情感和日常生活方面,甚至包括理财,休息和生孩子这些家长里短。这些书信的目的和意义,正如傅雷在1961年的一份书信中指出,“一是使其进步,二是增进其幸福。” 我们不得不说,这正是教育目标的精髓。

傅雷自己是艺术评论家,而傅聪又是钢琴家,他们讨论的范围不仅涉及到音乐,也广泛涉及到文学,美术等诸多艺术领域,处处体现了傅雷深厚的艺术素养和造诣。他对儿子的期待是很深的,因此不遗余力的予以指导和鞭笞,但同时又苦口婆心的规劝儿子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体现出一份深深的父爱之情。

书信中还体现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自己人格的坚守,以及对中国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的信仰。并希望把这份坚守传输给儿子。傅雷并不掩饰自己对陶渊明的喜爱,他教导儿子视财富为浮云。但同时,傅雷并不是一个迂腐之人,他教导他儿子好好理财,不致陷入困顿。一方面有理想化的情操,一方面又有务实的生活态度。

傅雷极为重视人的价值。他不仅欣赏中国的人文精神,对希腊的人文精神也非常赞赏。欧洲的文艺复兴就是要从神权回归到希腊的人文传统,体现人的价值。傅雷对艺术的这种态度,其实也就是他对人和人类的态度。是他人格和精神的重要部分。这个我们不仅可以从傅雷的《世界名美术名作二十讲》中可以看到,从这些家书中也可以处处体会到。

当我们不断的读这些书信的时候,我们是能够感受到傅雷的那种深深的孤独之感的。傅雷在书信中多次流露出,读到儿子回信的喜悦之情,以及儿子不及时回信的失望之情,甚至直截了当的说,读儿子的回信是他的最大慰藉。这不仅是亲情相隔使然,也是他的性格和命运使然,更是那个时代使然。

03 书中传达的意义和教育理念

这部书信集在1981年首次出版时,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傅雷家书也屡次增订,一版再版,畅销不衰。这件事情传达的意义,和书信本身传达的意义,是相近的,也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的建设。这个意义直到今天,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显得更为迫切。也许,对中国文化中优秀部分的承续,以及对人的精神和价值的肯定和重视,可以为这个精神家园提供一份参照。

傅雷在书信中体现的教育理念,也就是他谈到的,增进一个人的成长和幸福,确实是切中了教育的要害了。他对儿子的指导,其实也是以朋友的方式进行,这比过去中国几千年来的威权方式已经进步很多了。和子女相处如朋友,不正是卓越的亲子之道吗?

其实真正让我动容的,是傅雷在书信这个行为中,体现的一种深深的父爱。如果中国的父亲们能承继这份父爱,这份责任,就已经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巨大的进步了。

傅雷在书信中也体现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对艺术和人生探索的孜孜不倦。对于父母的自我成长和教育,也是意义深刻的。

04 傅雷教育的一些不足

当然,我们也要适当指出傅雷在教育方法中的一些不足。

傅雷在书信中难免有很多说教的成分,尽管这在当时是可以理解的,但说教过多,便会阻碍孩子的探索精神和独立成长。一个人无论是在生活和思想上,都是要经过独立的探索过程,这样才能真正的成长。进行交流和讨论是可以的,但把自己的价值观加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就是不可取的。儿女毕竟不是父母的附属,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道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是我们要加以注意的。

另外我们也可以经常在书信中看到,傅雷对儿子指导明显是过细了,并且要求儿子事无巨细的汇报,没有考虑到儿子成年尤其成家后的个人隐私和空间,会对人形成一种压迫感。这也是我们要留意的。

当然,这些无损于傅雷家书的伟大。


2018/4/13,北京。

你可能感兴趣的:(陪伴·28|谈谈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几本教育书籍之《傅雷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