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氏浅见:名字漫谈(一)

许久前看到过一篇新闻媒体的报道,说中国的姓氏与遗传病的发生可能存在某种微妙的联系。简单的说就是某一种姓氏的人患上某一类遗传疾病的概率要高于另一些姓氏。此种情况中国独有、他国如日本则无。虽然浊没有详细去考证,但推其原理大抵是有些道理的吧。国人一代代繁衍,姓氏却相对固定,哪怕经过几千年同一姓氏之人依旧或多或少具有基因上的类似(相较于其它姓氏而言),因此在遗传方面有类似也就不足为奇了。而日本在维新之前平民并没有姓,维新之后要求人人都有姓,普通百姓们大多随意取一个,故而姓氏之间的关联却不若中国那么强烈了。

浊氏浅见:名字漫谈(一)_第1张图片
甲骨文

那么,在最初的最初,诸多姓氏尚未产生的古时,姓名的起源是什么呢?它经过了怎样的变迁才到了如今的样子?这个问题太大,超出了浊的学识范围,在此浊略微提提自己知道的二三事,一来自娱娱他,二来抛砖引玉。如此也不失周末该有的愉快。

姓氏在先秦是分开的。姓是姓,氏是氏。说文解字里说“姓”字,“女生也”。浊也不懂真正的内涵是什么,就字面上推敲而言,大抵是说同一姓即同一血脉吧。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古代的古姓大多以“女”为偏旁。比如“姬”、“姒”,“姜”。而“氏”则和地域相关,用来表示是某某地方的人。当然姓氏有时候也会被替换使用。

举个例子,我们熟悉的姜尚(姜子牙),因为其先人被封于吕,所以按照一般的规则姜子牙应该是姓姜氏吕。可后来渐渐模糊了这个概念,以封地为姓了,所以姜尚也被称呼为吕尚。这就是以氏为姓的一种情况。

类似的情况还有以职业、官名为姓。比如“董”姓。大家都熟悉秉笔直书“赵盾弑其君”的太史令“董狐”。晋朝有个官名叫“董督”是专门用来收藏史料典籍的。“董督”这个官后来一直是世袭晋国的史官,担当晋国的“太史令”。时间久远以后“董督”的后裔们便以官名为姓,姓“董”。正如大家所料的那样,“董狐”其人正是晋国的太史令。而“董狐”二字既可以理解成“董督狐”,也可以理解成“姓董名狐”。在后世随着“董督”这个官名的湮灭,人们越来越选择第二种解释了。这是姓的另一种由来。

再后来随着时间渐渐推移,姓与氏的差别越来越小,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渐渐合一为“姓氏”,类似于我们今天“姓氏”的含义。

说完了“姓氏”,接下来该是“名字”了,还有“号”。

诚如大家所料的那样,在古时“名”与“字”是不同的(古人尚简,能一个字表述的绝不多用字)。根据《周礼》记载“婚生三月而加名”,也就是说孩子剩下三个月之后要给他加“名”。而“字”则又为“表字”,是表达名的意涵,一般与“名”互为衬托与呼应。号也叫“ 别号”、“雅号”,完全是自取用来表达心意的,与名字的关联就不大了

取名是在出生不久后便于称呼,而取字、号却一般是要等成年之后。关于字的例子就很多了。比如明朝忠肝义胆的重臣“于谦”,其字为“廷益”,号为“节庵”。至于“廷益”究竟是啥意思,浊却是不懂,瞎说一句“谦能廷益、福寿绵长”?而号“节庵”,庵大抵是指的文人的书斋,至于“节”表何义浊也是不懂。反观于谦铁骨一生,而名为谦、号为庵,不由让人愈加感慨。

说完了名字,别急,还有“辈分”、“谥号”等等等等。名字的称呼实在太有趣了,一集怕是写不完,看来是得分多集了。

个人浅见,不成参考,诸多细节,恐难详考,但作拙砖,以引美玉。

化浊 2016-01-08 于北京

你可能感兴趣的:(浊氏浅见:名字漫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