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现象

       G20峰会临近,杭州的交通管制越来越严,连从来不限行的萧山,大货车都不让驶入,需要驶入的要去开三天有效期驶入通行证。为了给世界人民留下虚伪的美好,政府也是想尽了办法,屌丝们又奈何的了他们。

       现在路上的交警越来越多,特别是早高峰,因为拥堵都会出现几辆公交车一起到站的情况。像我这种屌丝,会第一时间启动大脑的计算机体系,精密的计算出需要乘的那班车停靠位置,算出后快速小跑到那边,一等公交车停下开门,一般都是前几个挤上车的,运气好的话还能有位置坐,如果不计算公交车的停靠位置或计算失误,肯定是没有座位的。那站点是地铁公交中转站,上车的人特别多。

      可现在每个繁忙的公交站都是一名交警和安全员。第一不靠站不让上下车,第二停靠几个钟之内必须行驶。问题来了,在车内的人往往不直觉不愿意往里面挤,上车的人又不愿意等下一班车。那安全员看时间一到马上大喝:“关门关门”,公交司机当然不敢得罪他们,不然扣个分,这个月的奖金估计也没有盼头了。最可怜的是那些挂在车门口的,要么只有退出来,要么被关门的时候像挤的像相片一样,这种拥挤的情况哥也是常体验的。

      谈到挤公交自然想到了现在的公交现象,这个现象是很有趣的。如果你在公交车上,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如果车上已经有很多人,车在公交车站停车开门的时候,你心理一定会暗骂:“傻X司机,车上这么挤了还开门上客,非要挤死姑奶奶不可”。而且有人往上挤的时候,即使司机在大喊后面的人往里面走走,后面很空的。但你就是无动于衷。反过来,如果你是在公交车站点等车的人,公交车没在你身边靠站,或你在前面往上挤的时候,你会骂:“里面的傻X一点也不愿往里面挪挪,姑奶奶挤死了。”这些现象投射到心理学主要有三个原因。

原因一:

      主要目的和次要目的引发的心理投入的区别:挤上了车是主要目的,在车上舒服一点和服务别人是次要目的。“老子反正上了车了,不至于迟到,不往里挪你还能给我轰下去不成?”为了达成不同水平的目的,人的心理能量付出是有所区别的。对个体来说,付出总是要讲回报的,没有一定的投入产出比,这事儿是不会做的。

原因二:

      从众效应:别人怎么办我就怎么办,别人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别人不往里挪动,凭什么是我挪,老子就是不动,反正不怕迟到。

原因三:

       责任分散效应:责任分散主要有三种表现,不幸的是,这三种里面起码有两种都跟公交车里人们不挪窝有关。一种叫做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相关研究源于发生在纽约的一次刑事案件,一位妇女Kitty Genovese被暴力行为致死,死前曾大声呼救,周边承认目击的共计38位目击者无一报警,纽约时报撰文批评“人情冷漠”。其实未必跟人情有多大关系,这38个目击者如果都是单独直接目击的话,绝大多数人还是会毅然决然地报警的,这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心理学现象。当一群人挤在公交车的入口处不动,售票员大喊:“蓝衣服那个学生,往里挪挪往里挪挪,别的师傅也给挪挪挪挪!”放心,肯定蓝衣服的那个因为被指名道姓,无法被“责任分散”会走几步,别人还是不会动的。

       一种叫做团体迷思(GroupThink)。团体决策的过程中,一旦团体做出了一个决策,个体就倾向于放弃自己思考的能力,跟着大拨哄了——浅一点的例子:开会的时候你正在发呆,突然周围所有的人都开始笑,你晃过神来选择了什么?为了不至于太尴尬,跟着傻呵呵笑对不对?……其实你知道他们笑什么吗?深一点的例子:2004年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伊拉克情报失误报告,里面专门指出来,国防部不知道什么时候脑抽,开打前就已经在氛围上决定要干伊拉克,先决定再思考——拍板儿以后才开始大量的情报收集与分析,直接导致军政团体内很多人为了向这一决策靠拢有意无意的有针对性地搞情报。公交车上一样,配合“公交车上的同行者”这种随随机、散乱、极不稳定的组织关系里最容易产生的“人云亦云”的从众效应,你不动我不动大家都别动,欧耶。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交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