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穿插的方法连串式情景交融式对比式

    环境是人物生活的“土壤”,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依据。苏洵说过:“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确实,成功的环境描写,不但可以渲染气氛,而且能还让人感受到整个时代、整个环境的生活气息,感受到作者心灵深处的思想与情感,具体来说,有这样几种写法可以让文章染上新的色彩。

一、连串式描写,展开故事的情节

在文章中,多次使用景物描写,不仅可以使情节显得更加真实、更加引人,还能自然地展开情节。在一篇题以《关心》为题的满分作文中就三次出现了景物描写。开头是这样描写的:

“细雨绵绵,如同那扯为断剪不断的缕,我的烦恼就像这绵绵的雨丝,没有尽头。”

中间接着说:

“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显得更加娇美了,那一簇簇的绿叶,经过雨水的洗刷之后,更加绿了,更加亮了。”结尾的时候,作者再次写到了景物:

“我呆呆地伫立雨中,望着父女俩消失在茫茫的雨雾中。心中忽然静静地淌过一阵热流。”“雨依然飘洒,不过,雨丝却成了母亲的双手,在轻抚着奔跑的我。”

同样写雨,却用了三段情感不同的文字,情节自然。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文章,脉络分明,极富情感。

如果一篇记叙文中有这样几处相互联系、相互照应的环境描写,那么文章的效果不言自喻。

二、情景式交融式描写,揭示人物的情感

把内心的“情”,自然地渗透到外物之中,这就是“情积于内而发之于景”。在写作中,真正做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才会情景合一、水乳交融,所谓“情哀则哀,情乐则景乐”就是这个道理。鲁迅小说《故乡》开头写阴晦严寒的深冬气氛、荒凉潇索,没有活气的村景,贴切地衬出了自己的悲凉心情;孙犁《荷花淀》一文,开头将夜写得充满诗情画意,只是为了揭示水生嫂那恬静、安乐的心境。由于景物描写的恰当运用,于是就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高雅志趣,有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那分伤感悲凉。一位学生在《茵草坪上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作者不直接写内心滋生的思念之情,只说:

“一场雨之后那一遍茵草地更绿了,那一株株的绿草一下子似乎长子一大截,让这片小小的草地变成了一张厚厚的绒毯,我感到,那正在滋生的不是小草,而是自己无法阻止的思念。”

这样的句子含蓄有情,与一般的景物描写就有了不同。

三,对比式描写,衬出深刻的主题

环境描写,还可以将将人物在不同年代、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感受,通过景物体现出来。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这就是因为两者之间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在《高三的烦恼》一文中,作者与“枫”初次相识于一个艳阳高照的春日,文中写道:

“这是一个太阳特好的春日,柔柔的轻风、暖暖的阳光,枝头绽放的新绿,无不让人感到一种勃勃的生机,广阔的田野里也如一张浅绿的地毯,一望无垠。”

由于种种原因,后来,作者又不得不与“枫”相别,在这时,作者又用了一段景物描写,不过,已不是春日的美好景色,写出的是秋天的萧条与孤寂。文章通过春秋景物的不同,鲜明地写出了人物心境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四、“情景交融式”描写。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叶嘉莹也说过,我们的生命与自然界的草木有一种生命的共感。所谓“情景交融式”,也就是说,当外界的景物与我们的情感遇合的时候,情感就消融在景物里,景成为了情的一部分,写景就是写情。 [例文展示]她,并不普通张红

  人生旅途中,总有那么一两个人使你受益,让你在茫茫的大海中发现灯塔,使你在迷失的路途中找回自己。

  

  “你好,很高兴与你同桌”。我猛然抬头一看,一个个头并不高,脸上挂满天真笑容的女孩正站在我的身旁,我随即应了一声。她刚坐下,就拿出数学题认真的做了起来,不一会的工夫,她身子坐的笔直,一动也不动,像一块丰碑一样。我看的出神,身子也不由得酸了起来。“唉!咋这么认真呀,不能玩玩吗?”我在一旁自言自语。很显然,她已进入学习的最高境界,所以根本就不会听到。“铃-铃-铃”,下课铃刚一响,她像变戏法似的变了一个人,屁股挣脱了板凳的束缚,身子像一条水蛇一样弯曲,浑身上下没有一个细胞不在兴奋的跳跃,完全和刚才判若两人。“哇!”我喊了出来。她似乎听到了,俏皮的脸蛋上挂着一个浅浅的微笑。

  

  因为性格有些相似,所以,我们很快打成了一片,整天像黏玉米一样粘在一起。可是,兴奋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

  

  期中考试后,拿到手中的试卷,那红红的“×”正冲我呲牙咧嘴的笑,我不禁像丢了魂一样。“你怎么了?”她关心地问,眼神里流露出担忧,我一句话也没有说,失魂落魄地走出了教室。

  

  独自一人走在操场上,夕阳正红,像挂在柿子树上的红彤彤的果子,映衬的傍晚的天幕格外的高远,操场上光秃秃的一片,枯草在无情的蔓延,起风了,远处的法桐的叶子飘落一地。坐在一块光秃秃的石头,我望着天空发呆,天,渐渐黑了,一弯月牙斜挂在西南天空,冰冷的月光洒在我的身上,我不禁打了个寒颤,于是起身回到了教室。大家都在学习,默默地坐在座位上,课本底下一张俏皮的纸条正注视着我,上面画着一个小女孩正在哭泣,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旁边还有一句话“小屁孩,你是不是丢了什么东西?赶紧找呗。”顿时,我觉得身上暖暖的。我偷偷地看了她一眼,恰巧的是,她也正捂着嘴,两个黑溜溜的眼睛正看着我,我呵呵地笑了。

  

  或许吧,小小的她让我找回了真正的自我,只因她那一个小小的提醒。看似平凡的她,却透露出一种不平凡的气息。她,实在不普通。

  

  【点评】文章写了自己考试失利后,朋友对我的安慰,让我重拾信心。应该说,这篇文章从立意到选材都不算出彩。但这篇文章却给读者眼前一亮的感觉。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作者在文章中穿'插了“操场”这一段的景物描写,从夕阳写到缺月,层次感强,将考试失利后失落沮丧的心情融入到眼前的景物中。由于成功地运用了“情景交融”式的描写方法,让这篇文章最终脱颖而出。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来理解。糖葫芦我们肯定都不陌生,假如我们把一篇记叙文中的叙事或写人比做串糖葫芦的木棍的话,那么景物就是木棍串起的一串糖葫芦。这就是所谓的“连串式”的描写。我们认为,在一篇篇幅六七百字的文章里,“糖葫芦”不宜多,串三个“糖葫芦”是最合适的。也就是说在分别在开头,中间,结尾进行环境描写。开头进行一段景物描写可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在中间则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或者参与到故事情节中去;文章最后的景物描写则与前面的形成呼应,并且使文章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景物描写穿插的方法连串式情景交融式对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