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车日路模型

晚上和小黑人谈到自己写文章时总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素材。小黑人非常精辟地用了他们程序猿领域的理论跟我解释说“因为我们做的是业务型的工作,而不是核心工作。”一语点破。如果你是业务型的,那么你可能一直在做的是重复的简单技术性东西,而策略很少,考虑的视角与格局都会被局限,说的正是我们在做的事啊。业务型的可替代性很强,这也是古典老师在《超级个体》中提到的楼房,一楼是执行的,二楼是运营的,而三楼是顶层配置。


于是,在这个驱动下,我重新听了古典老师在《超级个体》中的热身课。

0-2 车日路模型。分为三个阶段:初入职场前三年,要做升级车;也就是目标先不动,不断地加马力,给车升级,适当调整路线。第二阶段,25岁到40岁,选择路,如果路选好了,就先往前走。宁可一思进,不可一思停;第三阶段,40岁到55左右,做自己。

很显然,我在第一阶段,我要做的事情是升级车,加马力。这里我思考古典老师的两个问题,当做是对自己的解读。1.你对车有信心吗?答案是信心不足,因为目前车的配置太低了,这部车开的还不稳,走走停停,自我控制也不强,需要强化。2.车动力足吗?马力够吗?3.驱使你前行的内在动力是什么?我想驱使我往前的是我真正喜欢的东西——兴趣、新鲜感(挑战)。


我闭上眼睛,再次畅想车日路模型。

我驾驶的是一辆白色、轻巧的汽车,旁边坐着小黑人,我们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我们路过酒馆、丛林、小镇、海边,有穿过热闹、拥挤的人群,也到过有少数行人的集市,集市上大家各自搜索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我在想,应该是截止到这一刻,我的人生模式是:探索未知的生活、生命、人生,也许我没有固定的目的,但我并不是漫无目的地混日子,我很明确自己要持续并且更好地前行。因为前方未知,所以我会欣喜,也会有畏惧。我还需要继续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我的车日路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