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读完一本书《Smarter Faster Better——The Secret of Being Productive in Life and Business》作者也是畅销书《习惯的力量——我们为什么会这样生活,那样工作?》的作者,〔美〕查尔斯·都希格(Charles Duhigg)。他是哈佛的MBA,纽约时报的记者,他的文章曾经获得过普利兹文学奖。
他的书结合了很多神经学、心理学,主要用来研究习惯科学。在《Smarter Faster Better》里,他分析了大量的高效人士和团队,总结出了8条经验。其中的一条就是Focus,把精力中在需要做的事情上。
从认知的角度上讲,高效人士的思维方式跟普通人的不一样。他们对很多事情的判断又快又准。书中举了4个例子:
1.
2009年6月1日,法国航空公司(Air France)447航班坠毁前的几分钟,根据调查,飞机当时正在失去升力,空速传感器(“皮托管”)也不工作了。按照程序应该降低机头,而“菜鸟”飞行员反而拉高了机头。
湍流和皮托管故障本应该是很容易处理的。只是因为当时飞行员已经有些慌乱。本该机头朝下,他却一直让飞机直冲云霄,最后飞机失灵,自由落体。报道中说“如果他们当时什么都不做,那他们就做了应该做的事。”因为飞机的紧急自动飞行系统已经启动。
2.
2010年11月4日上午澳洲航空32号班机(Qantas Flight 32,编号VH-OQA)在印尼巴淡岛上空发生引擎爆炸事故。经过机组人员(和当时在机上的检查机长)的通力配合,最终返航降落新加坡樟宜机场,无人伤亡。
机组人员发现飞机还可控制、评估判断后,决定进入一条靠近樟宜机场的等待航线准备降落。评估花了50分钟,以超过最高降落限度燃油50吨以上、降落樟宜机场等着陆资料输入LDPA(landing distance performance application,一种计算降落资料的飞航电脑)中,而基于输入这些资料LDPA无法计算出降落距离。机组人员讨论后决定将跑道为湿跑道的资料删除,最后电脑回报降落必须有100米的多余跑道。
新加坡标准时间上午11点45分时,机组员以重力放下起落架准备降落,虽然速度比正常降落速度快了35节(每秒80米),且有四个轮胎爆胎,飞机最后安全降落在樟宜机场,距离跑道尽头只有158米的距离。
这两件类似的突发状况,之所以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从心理学上讲,第一个故事里的主人公,犯了cognitive tunneling的错误,汉语上叫视觉隧道,或者认知隧道。也就是在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只关注眼前事,而不能把精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上。
可以说这是一种思维习惯,需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反复训练,才不至于在突发状况的时候进入认知隧道,而无法自拔。
那么高效的人又是如何思考的呢?就好像第二个故事里的主人公们,他们在做决定以前,已经对事件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分析,知道如果这么做会发生什么,如果不这么做会发生什么。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之前,他们就已经预知了结果。
3.
公司里的高效人士,之所以高效,往往不是因为他们习惯于做同一种项目,而是每次都喜欢做新项目。因为在项目的初始阶段就参与的人,往往获得更多的信息,更容易对项目的整体做出把握与判断。然后再不断分析的过程中细化任务,寻找方向。
这种对事情的把握与分析,作者认为是基于“常识”的思维方式。所谓的常识(common sense)就是指,按照常理会发生什么,或者依据个人经验,一件事情应该怎么发生。
4.
对这个最好的解释是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们。这些生病或过早的新生儿,他们很弱小,甚至有的都哭不出声音,全靠护士们的感官来判断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被疏忽,他们就有生命危险。而护士们判断的依据就是这些孩子的表现跟正常孩子表现的区别。
只有用常理思维,人们才不至于在突发状况的时候自动进入视觉隧道,无法集中注意力在需要解决的事情上。
而这种思维方式,越早训练越好。比如你在每天起床的时候,就想象一下今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要开会的话,那就想想怎么说会引起领导的注意,同事们会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应该怎么回答。也就是说,对所有将要发生的事情在大脑里进行一番演练。让这种基于现有的信息,也就是常识、常理的判断,先行。
如果从孩子就开始训练的话,对于父母来说,培养这种思维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讲故事,用叙述的语言,把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说出来,让孩子做好准备。
一个高效的人,一定是知道如何把握注意力的人。对未来发生的事情有预见。
这种思维模式,需要人们不断地去观察周围发生了什么,不断地对自己描述所看到的东西,问自己这些东西是否符合常规、常理,让自己养成一种习惯去判断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样做不仅让人集中精力在需要做的事情上,也会让人发现一些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