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理所应当的给予

最近和单位同事聊天,聊到了子女成家立业的事,一位老同志说:“哎呀,压力大啊,孩子工作刚落实,马上就该未雨绸缪给孩子买房子,张罗着娶媳妇”。大家纷纷对此表示同情。后来话题又转到了放开二胎政策要不要再生一个的问题上了,一位年轻同事说:“生,为啥不生啊!父母公婆都是退休工作人,生一个给爷爷奶奶看,生一个给姥姥姥爷看,省的他们抢着看了,我们夫妻俩该干嘛干嘛”。听到这我不由得感慨,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给予已经成为两代人之间默认的理所当然。

为什么我们会把这种给予当做是理所当然的?它真的就是理所当然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理所当然的观念呢?答案我想应该是习惯。举个例子,A不爱吃鸡蛋,发了鸡蛋就送给B吃。初时B很感谢,久了习惯了便成了理所当然。某天A将发的鸡蛋给C,B于是不爽。习惯让B人为鸡蛋就应该是自己的,她忘记鸡蛋本就是A的,A想给谁都可以。父母和子女之间也是这样。子女从小接受父母无私的给予,有一天满足不了子女的要求,子女就会不高兴;父母往往抱着“穷啥也不能穷孩子”的思想,委屈自己满足子女的要求。子女习惯了索取,父母习惯了付出,慢慢的就成为了理所当然。

这种将给予习惯成理所应当,不仅仅存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在社会各个层面都存在。往小了说,比如恋人之间,有一个男孩对女孩百依百顺,每当节日的时候都会给她买礼物。但是有一次男孩因为工作忙忘了买了,女孩因此大发雷霆,跟男孩大吵大闹一番。再比如同事之间,老张不懂电脑,经常找小王帮他打印材料,小王每次都妥妥当当的干好了。可是有一天小王因为自己的工作没及时帮老张打好一份经理要的文件,老张万分恼怒,还到经理那告了小王一状。还有,夫妻之间谁做家务等等,这些都是将给予习惯成理所当然。往大了说,比如国家的救助制度导致一些懒汉理直气壮的说“我穷,你政府就得养我”,“我病了,你政府就得医我”。这也是将给予习惯成理所当然。

然而随着社会的日渐开放,这种“将给予习惯为理所当然”的行为越来越不可取了。前段时间,广西陆川县56岁的杨金美老人将儿子和前儿媳告上了法庭,向他们索要“带孙费”,不但胜诉了,还得到了七成以上的网友的支持。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当下社会人们的自由度越来越高,“你对老子不好,老子可以不伺候你”。就好像前面说的,恋人之间,你无理取闹,我可以换别人;夫妻之间,你对我不好,咱俩就离。因为现在已经不是牵牵手或者说结了婚,就得走一辈的年代了。所以,你身边只谈过一次恋爱就结婚的人越来越少;你身边离婚的人的越来越多;同事之间你不稀罕我,我还不愿搭理你了,单位那么多人,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总的来说,这个世界上除了别人支付的劳动报酬之外,其他的给予我们都应该以感恩之心去面对。因为别人的“鸡蛋”要不要送给你或者送给谁,都不是由你来决定的。所以,请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理所应当的给予,以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有理所应当的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