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读书

五月读书_第1张图片

五月于我,是出春入夏天气渐热,是图书馆门前的木棉树由一树的娇嫩积蓄成浓绿,并开始飘絮。工作上的事还是一头大,但生活总要继续,闲书还是可以乱翻一气的。月末总结下,貌似蔚蔚大观,其实只是过眼不过心,翻过而已。但不论如何,做个记录如下:

总共读过十部书,除少数几本如《假如岁月足够长》、《一公分 刘小东日记》是本月开看的,所余大多数其实是早就开始的,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随手放着,到这段时间忽然结帐。所以,我不是效率高……

1-2、社会学方面两种,《茶馆 成都的公共生活与微观世界 1900-1950》和《城中城 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虽然不是想研究这专业,但读着亦感觉兴趣。《茶馆……》一书偏学术类,多引用各种资料,看介绍是相当可靠的研究著作;可惜研究止于1950年;茶馆作为小的商业性的公共生活领域,想来有些方面如在它之上出现的活动,吸引人群的要素,它的管理等等各方面,似乎也可为今后的公共图书馆空间所借鉴参考。《城中城……》是一本不太像正经社会学研究的社会学著作,它好在是给人引见了一个贫困(犯罪)的黑人下层社会生活,满足部分偷窥欲望罢;这是一本畅销书,听说相当有名。

3、《我在故宫修文物》,已看过电视版和电影版的纪录片,再看一遍书有意义吗,我也事先这么想过。但终于还是觉得,可能文字比影像能传达出更多的讯息与话外音吧。在kindle上看,继继续续,可能是方便做标注的原因,确实真实感觉这行当的师傅们都不易;但也幸好是在故宫这个大平台上,有缘得遇无数的国宝,聊可向后人夸耀了。但如果也是这个行当的,却被拘于小平台上,没有这么多可见的东西呢。总之,工艺这事很重,简单归之于坚守、道、匠心什么似乎都不太合适;在鼓励人熟练掌握工艺之技的同时,社会也应适当给予一个培养这样大匠的环境才对。

4、《东京本屋》,吉井忍对东京书店的采访录,蛮有趣的。确实,除了那些特色的,有创意的书店之外,其实我们也希望还有扎根于本地,有点陌陌无闻,但始终发挥自己力量与影响的小书店。受益于价格保护,可能日本的书店受网络冲击不像国内这么大,但面临的大问题大环境其实差不多还是一致的。这本书里能看出他们的努力,也可以为我们如何创造出一个有益的,有趣的阅读环境(处所)而提供参考。隐约记得书的后半段,有位书店店长讲过大概类似的话“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书店是汇集了无数世界的入口”,这或者正是书店的魅力所在。吉井忍此前为城市画报做过类似题材的电子书,可能也正是此书的粗胚吧。

5、木心先生的《云雀叫了一整天》,是在图书馆架上借的,好诗集,值得慢慢读。“少年朝食”、“我与德国”、“从前的氛围”,还有著名的“从前慢”都好。后面的散句也好,“岁月不饶人 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当日读诗时,正逢知道评估大业在艰难继续,所以也引用了一句放在朋友圈里。“就此快快乐乐地苦渡光阴”,黯然神伤。

6、《假如岁月足够长》,温馨的故事,有关于两个老人的;但这书封面相当俗套,不好。三浦紫苑写得作品好像都相当正能量,十分想看她的那本《编舟记》。

7、《解忧杂货店》,日本.东野圭吾作品,为参加晓风读书会而匆匆读过。不错的小说,自己感受不太深,听了读书会大家的解读,还是有收获的。自我感受:一是烦恼这事,往往与人们所在的年纪有关,有时候真是依靠时间可以解决某些问题;二是日本的风气,好像往往把好多时候作为人生的转折点,时时鼓励,时时用劲,这也是他们的特点。

8、《琼琚集》,装帧很好,足见韦力先生之客气,太客气了。幸而借此找到一本《一岁货声》,周作人手抄本影印。

9、《惜君如常》,雪小禅。多些市井烟火气,更好些。

10、《一公分 刘小东日记》,借此观察下艺术家创作生活 日常吧,也是有趣的。

农历端午过后,真开始夏天生活了。南方夏天闷热难耐,又有蚊子作坏,很难静下心来。预备多看些侦探小说、鬼怪故事消消暑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五月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