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真的治不了你的焦虑

2016年被称为知识经济的元年。各种知识付费专栏层出不穷,行动派,得到,十点读书,三节课,喜马拉雅等。不订阅个专栏,不讨论个知识点,都怕跟不上脚步。今年,关于知识付费的讨论越来越多,有唱衰有鼓吹。

我自己从2016年暑假开始,陆陆续续关注这个圈子,也订阅过一些专栏。今天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的感受。

16年暑假关注曹将,学习ppt。关联知道了秋叶,萧秋水,彭小六等人。人的心理总是很奇怪的,你越了解一个人,或者“丰功伟绩”越多,信服就越多。买了秋叶的《社群营销》等书来看,参加群殴ppt。当时可谓被这个新奇的领域吸引到,抱着学习和好奇的心态,付费购买了秋叶的ppt学习课程。ppt学习交流社群,微博互动,群殴评奖,在不断的“激励”和“互动”中,留住用户群体,不可谓不高。秋叶曽回答,为什么要鼓励用户分享学习成果,就是要利用比较心理。你看见朋友圈里的人天天在学习,焦虑就在比较中产生,用户转化就提升了。

随后知识经济越发火热,在喜马拉雅购买了萧秋水的知识管理课程,当时觉得知识管理体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算是通用能力。然而目前学习结束,个人觉得作为一个付费课程,逻辑混乱。本来是帮助构建知识体系课程,反而学完更加碎片化。真正知识体系的建立,更多来自自己的阅读,以及后来一起开发知识管理课程,输出的过程让自己更清晰。可见知识栏目好坏参办,选择很重要。

喜马拉雅订阅了《逻辑思维》,娱乐性有,是否益智,见仁见智。罗胖利用逻辑思维积累一波忠实的粉丝,并把《逻辑思维》的粉丝引流到得到APP。得到有薛兆丰,李笑来等大咖,自然吸粉无数。有的人甚至订阅了十几个订阅号,然而是否真正的学习,还是冲动性消费,就不得而知了。

知识付费的用户,一部分感性,一部分理性。感性者被广告,被营销,被焦虑,购买专栏只是图个心理痛快。理性者等待,选择,也并不寄希望通过购买几个知识专栏就成为大牛。“碎片化学习”“知识变现”等词让看客热血沸腾,仿佛明天就成为斜杠青年,成为自由职业者。表面风光无限,却不了解背地里的默默学习与挣扎。

 知识专栏无论多“系统化”,都是二三四手知识。我们吸收的,是别人加工和咀嚼过的,包装过的东西。

“知识付费”真的治不了你的焦虑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而要成为某一个领域的高手,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找到知识的源头。阅读经典书籍,多读书多实践。而不是订阅数不清的知识专栏。

在“碎片化”“知识焦虑”这些词出来之前,我们真的会有这种感受吗?还是被营销,被软文套路,以为自己真的有知识焦虑,真的可以碎片化学习。我们是在获取知识,还是依靠“我在学习和提升”的假象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加入大咖的社群,给了我们似乎可以跟大咖在同一平台的错觉,事实即使你加了大咖的朋友圈,你也没有成为大咖。抱住大腿,是不能长久的。要学会在大腿上跳舞。

毕竟,实力是王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付费”真的治不了你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