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杭州

静静的杭州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3年11月17日星期日晚21点35分

厦门航空公司的飞机抵达杭州的时间是15点30分,外面是晴朗的天空和明媚的阳光,所有的绿植都流着温情的柔和;而我们那里,长白山腹地,已然是大雪封山,至今依旧飞雪不止,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明确要求明天停课。

看不到丝毫的雪,我全然忘却了冬天。乘着开往市区的大巴,我将目光交给了车外:风格各异的建筑,大多都不高,它们各自独立着,又依托或多或少的葱郁的树平静地享受着自然的恩泽;几位菜农在农田里伺候着生机勃勃的蔬菜,而地明明是在漂亮的三层小楼前;偶见的水静静地从树木间穿行而去,仿佛一首轻音乐。

远天,夕阳炫然地照在天际,红灿灿的,也许与平原区域的辽阔有关吧,心胸里涌动着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在家乡那里,夕阳常常从山腰滑下去,有渐渐消隐的禅意。

车子很多,但是没有争相抢道的迹象,而是从容地渐次走过,更没有那喧嚣的噪音。有些小乡村,一旦有车通过,势必要高声鸣笛的;干燥天气里,扬起的尘土恨不能连眼睛也糊上。

我们在武林门下了大巴,等了许久才乘上一辆大发,开车师傅很快乐,也许与收了我们两人四十元有关吧,因为我们坐了不久就到了文三路140号外国语学院。忽而想到了网上曝光的一件事,某地一张煎饼卖给国人15元,卖给外国人60元。诚信,离我们的生活还着实有些远,而这种行为本身已不仅仅是道德问题,也牵涉到国家的文明程度。

外国语学院的大门并不豪奢,挺普通的,简直就像一家人敞开了门,随时欢迎到访的客人。门口的保安看见我们,示意我们往西侧去;我跟抚松的丛树森校长开玩笑,人家一看咱们,就知道咱们是干什么的。今天参加影子培训的校长报到,类似的示意,估计他做了许多。

大门西侧一株极粗的大书,约于主干一米处呈三足鼎立状,舒缓地静偎在院落一角,虽然它极为吸人眼球。我到近处查看了,才知那是香樟。丛校长讲,姑娘出嫁时,可以用来做箱子的。香?还是材质好?我没有多问,但是这棵香樟守着这方校园,确是无价的珍宝了,难怪周边仔细地做了装点。

偶尔经过的大学生或骑着车子,或轻悠地走过,质朴的仿佛院落里的雨声。明明是晴天,但是我听到了成长的声音。人的素养高了,举手投足间,那些喧嚷的东西就少了吧。

接待处仅有一位老师,因为大多人已经报道了。我们领取了资料,办理了住宿,芳草苑宾馆308,三张床。我们没有急着去吃饭,而是翻看了资料袋中的影子培训指导手册。18、19两天主要是集中进行理论学习,20日开始,我们将到实践学校实地学习。考勤等都有严格的管理,而且明确规定,参训学员必须写培训日志,这也正好与我的计划一致。

就餐时,我们碰到了另外三位参培的校长,他们来自江西;其中一位姓陈的校长生于1980年,整整比我小十岁,他将和我一起到文晖中学实地培训。听说我们住在天池脚下,又与朝鲜一江相望,他们十分向往。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陌生的区域却有看点,这是正常的现象。

陌生的城市,温暖的感觉,因为没有风,也没有雪,更没有喧闹,虽然人流如织、车流似烟。

临街的店铺小而精致,也许是与周边布满大学有关,卖特色小吃的店很多。我偶尔也停下,看看那些陌生的小吃;饮食是一种地域文化,人的伟大和创意很多体现在这些小巧的特色小吃上。

一家店铺滚动着酒、烟两个字,“果然是烟酒不分家”,我戏谑道。我们进去,吸引我们的倒不是烟和酒,而是店里的小物件。丛校长仔细地端详摆在案几上的泥塑,一头巴掌大小的牛让他爱不释手,店员告诉他,老板很喜欢它,养在店里许久了。问了才明白,所谓的养,是饮茶时总要以温润的茶水滋养牛的身体,时日久了,自然是物我两忘了,也就是朱光潜论的移情了。我给父亲买了一个木制烟斗,做得很精致,能够从吸嘴那儿扭开,清烟油。希望父亲能够喜欢,在夕阳下,或在院里,或在屋里,静静地吸上一管旱烟,任思绪悠悠地驰骋千里。

与街上的静谧有关吧,我们走了许久。经过一家花店时,我们进去看了,竟在那里认识了在书中提到的风信子,原来是养在水里的。老板告诉我们,那风信子每年开一次,花期只有一周左右,一串,很旺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花店里工作的人也是幸福的,因为幸福的味道就是花的味道,淡而雅的。

回到房间,我在电脑上敲打着,我也在让花儿绽放的,因为生命是有限的,希望我的“花儿“也能让忙碌的生命适度驻足,体味一下花儿的芬芳和生命的蓬勃。

静静的杭州,仿佛我的家。

赞  评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静静的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