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要学学如何去务虚

我们也要学学如何去务虚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

实务什么时候成了我们的绊脚石?

有一天聚会吃饭,一个房地产公司的朋友提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他们公司晋升比较快的,大部分是北方人。他们一个来自北方的老板常说:你看你们广东人,就是太务实了,个个瘦瘦的,只会埋头苦干。

另一个做互联网投资的朋友表示:在互联网创业圈更是如此,所以广州的风投少得可怜。

实务,有时候竟然成为了我们的阻碍!

我也是一个务实的广东人,没有任何的地域歧视,想想很多时候还真是这样子。我们很多人,都在埋头拉车,忘了抬头看路。我们一直在啃呲啃呲地干,突然发现,尼玛,突然被其他人赶超了。

回想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成绩最好的,往往都不是最努力的。真正的学霸,哎呀,一不小心就考了个第一。我们的教育模式都在让我们记记记,背背背,但我们很多人却懒得去探索、思考和总结规律。

工作上也是如此,常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这并不是一个值得倡导的安慰大法。如果一个人投入了很多,产出却没有成正比,是值得反思的。

“忙”,即是心死,是一种无心的状态。当我们一直埋头苦干的时候,我们很容易陷入努力的陷阱。朋友圈上,每天很多人在拼命的加班。加班的时候我们非常容易陷得太深,一直疲于奔命和被动的应付。下班、加班、下班,挤公交挤地铁,行色匆匆,忙得我们没有时间静下来好好思考。有时候,我们甚至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所以,忙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

2.

成长和突破需要一个Turning Point

其实,人的成长是阶梯式上升的,长期的埋头苦干会制约我们成长的速度。

我们也要学学如何去务虚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们在一个状态下长期低头拉车,成长和发展的速度是受限的,只会缓慢的前行,甚至容易让我们迷失方向,走进死胡同。

正如常说的:我们总是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的懒惰。太忙乱会让我忽略思考,只是在执行,在解决问题。但我们忽略了,我们做的是否还是对的,是否是效益最大化的?社会变化太快,也许开始是对的,但时过境迁,很快就不适应变化了。

我们也要学学如何去务虚_第3张图片
路,是否还对?

人的真正快速成长来源于质变,很多时候是可能就开始于那一瞬间的茅塞顿开和转变。这个转变可能来源于深度思考,也可以是灵机一动。但这些都需要我们静下来,好好的务虚和思考,Turning Point也许在不经意间出现。

所以我们需要具备跳出来的能力,只有跳出来来了,才会有新的成长和突破。

3.

如何去务虚帮助我们跳出来?

据说某知名公司董事长,定期会召集所有高管一起集体去桑拿。在桑拿的时候,赤膊相见,坦诚交流,以轻松的形式,交流企业的管理的运营。效果还奇佳。

定期的务虚能帮我跳出来,重新去审视自己。比如,在下班的路上,在睡觉前,我们都可以回顾一下一天的得失;周末的时候,可以一个人无拘无束的喝杯咖啡,回顾自己一周的历程;也可以约上三五和好友,一起喝喝茶,碰撞碰撞火花。

我们也要学学如何去务虚_第4张图片
周末,不妨给自己一杯咖啡

当然,务虚也不是瞎想,还是有些方式方法可以让我们想得更有效果:

(1)找个轻松的环境。环境很重要,平时工作场合很难让我们彻底放松。最好是换一个环境,选择一个轻松优雅的地方,彻底的放松,清空自己。可以是咖啡馆、茶室,新的环境,轻松的场合,更有利于我们激发灵感。当然,再喝点东西,有个载体,能让我们更放松。

(2)准备好笔和纸。没有纸笔很容易忘记,但不一定要规规整整的把想到的都写下来,最好是轻松的随意的,想到的写下来即可。A4纸尤佳,纸张更大,也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之后整理即可。

(3)充分的发散和头脑风暴。可以有主题,但可以围绕主题充分的分散、展开,无拘无束。如果是集体讨论,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畅所欲言,不要否定,不断发散、展开、总结。相互碰撞,往往能碰出更多火花。

(4)思维导图。这是一个很好的可以利用的思维工具,可以结合运用。

实干兴邦,我们要干,干永远比空想好。

但是,埋头苦干的时候,得时不时抬头看看路,不要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也要学学如何去务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