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乡村走出21位博士,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假如你有幸担任一所学校的校长,为了办好教育,你会怎么做?

据《光明日报》(2017年4月10日)头版报道,湖南省浏阳市沙市镇秧田村1288户人家30年来出了21位全日制博士、数百位硕士,甚至一家几代都出博士。据了解,秧田村有700多年的历史,历来崇尚耕读传家,尚学进取在当地蔚然成风。

秧田村的教育奇迹短期内可能很难复制,但它蕴含的正确的教育规律值得我们重视,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诸多启示。

启示一:教育的成功离不开资金的充分投入。

秧田村村民罗建植那时家里穷,虽只有初中文凭,但坚持送孩子读书,即使孩子读书回来要割牛草、挑水。后来他的两个儿子罗洪涛和罗洪浪都成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生。这可以说是求知改变命运的绝佳例证。正如秧田村党支部书记罗泽及所说,“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不读书,富不长久。”要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除了读书,恐怕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罗建植当年因家贫而让孩子失学,以后恐怕就没有两个博士的诞生。

距今已有120多年历史的文光书院是当地最重要的学校。为筹款建书院,当年清朝举人彭子铨把自己的祖宅和100多亩田地都变卖捐赠。在他的带领下,当地开明乡绅、各姓祠堂、名人踊跃捐资,募得兴建书院的资金。如今,新乡贤成立了各种教育教学奖励基金来助学。他们正因为知道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才会对教育这么舍得花钱,这不禁令人肃然起敬。反观现在,很多地方对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只会令人扼腕叹息。

启示二:办教育必须重视文化的巨大力量。

秧田村的教育奇迹离不开当地的耕读文化,这种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崇文重教的传统。当年彭子铨一生就潜心兴教,矢志以办学唤醒民众觉悟。“敬师长,信朋友,力耕种,勤诵读”被写进了当地最大宗族罗氏宗族的家训。该村88岁的张秋香没上过学,当年扫盲时只读过两个月的夜校,从此爱书一发不可收,现在每天还要坚持读书两三小时。这建立起了家庭良好的学风,她六个子女耳濡目染,后来都考上了大学。

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当地的学子恐怕不想学习都难,这就是文化无形中的巨大力量。但文化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人心都是向着真善美的,只要有良好的文化种子,就不愁长不成文化的参天大树。就像现在的读书,只要有人开启了读书的风尚,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读书的良好氛围,社会风气就会因此而获得改观,当然这离不开人们的呵护。办教育要想取得成绩,就必须塑造良好的文化。小到家庭,就是家风;中到学校,就是学风、班风、校风;大到社会,就是人们对教师和教育的态度。

只要充分保障教育投入,培养尊师重教尚学的文化,就离办好教育不远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小乡村走出21位博士,这给我们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