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主义的心理防御作用

悲观主义不只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不可取或一无是处,它作为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也有其独到的作用效果,在某些时候,它甚至比乐观主义对人的作用影响还大,且更具有积极的意义。

悲观主义虽然只看待事物的阴暗面,只在意事物发展的最坏结果,但是这种机制能把你的心理期望降到最低,避免你因怀有过高的期望而受到额外的伤害。同时它还让人的心理处于一种随时准备接受最坏结果的状态,这样就能将最坏结果到来时造成的实际伤害降到最低。再者,将心理期望调到最低,如果事物的发展出现了意外的好转,人还能得到意想不到的额外的快乐。可以说,悲观主义对人的心理防御机制是让避免伤害这个原则具有最高优的先级,而将获得快乐这个原则赋予次一级的优先级。这样当事人获得快乐的可能性降低了,但避免伤害的可能性却升高了,这样的自我心理防御策略可以最大化地保护当事人的生存。

反观乐观主义,它以获得快乐为最高优先级,而将避免伤害赋予次一级的优先级,这样当事人虽然获得快乐的可能性增加了,但是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了。这样的自我心理防御策略可以最大化地让当事人获得快乐。

上述两种心理防御策略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防御机制,一般来讲人会采取哪种防御策略,是由身体自己决定的,我们的自我意志是无法控制的,虽然后天的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策略的偏向,但从大的基数来讲这毕竟是少数,且作用效果也不稳定,有大有小。先天的遗传设定,再加上后天的经历,会对一个人的心理防御策略产生很大的影响。未经世事的人一般会把乐观主义作为第一策略,因为涉世未深的他们经历的伤害少,而且想得到更多的快乐,这种状态下的他们显然乐观主义是最合适的。而历经各种打击、失败等负面事件的洗礼之后,人的防御策略一般都会转变成悲观主义。这时的他们已经经历过一定程度的快乐,所以不需要寻求更多的快乐,或者也可以说他们在寻求快乐的过程中受到了太大的打击,而不敢再去寻求快乐了,所以他们的心理策略将会降低对快乐的需求;疼痛的刺激让他们不想再受到伤害,于是他们的心理策略会提高对自我保护的需求。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他们就会产生最适合他们的悲观主义心理设定策略。

不同的心理设定策略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所以我们看一个人的外在行为,可以推断出他的心理策略是什么,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知道有过哪些偏向的经历。

当然,不是每个人的悲观主义表现都那么典型,它有很多衍生物,如冷漠、不合群、孤僻等。它们也是悲观主义的一种,也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

你可能感兴趣的:(悲观主义的心理防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