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成长之旅|第十六周:攻击性

说了什么

人都不好惹

意识层面微风吹过,潜意识层面波浪滔天,我们很多人不敢表达愤怒,就是因为意识层面的愤怒,从逻辑讲是非常合理的,但潜意识层面的愤怒确实达到了恨不得别人去死的地步。同样的,很多人不敢表达渴望,也是因为意识层面的渴望看起来很正常,但潜意识层面的渴望确实达到了恨不得都占全世界的地步。

精神分析师们特别强调攻击性的普遍性,咨询中来访者的各种拖延、迟到,乃至早到与讨好等等,也许都是在表达他的愤怒,对咨询师的不满。

每个人都不好惹,你自己也绝不好惹,那些“老好人”其实一样有根本性的自恋,一样容易愤怒,只是没有表达出来,甚至都觉知不到。但如果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展现自己的抱复心。

相信太多人有这样的体验,在某件小事上你被得罪了,而你出于种种原因没有表达出攻击性与怒气,结果这件小事你一直记得多少年都放不下,但如果有一次又发生了这种小事,你表达了怒气,然后你发现不仅你觉得真畅快,对方也没有恼火,甚至你们的关系可能还更好呢,这是攻击性的一个根本功能。

攻击性的意义

攻击性是人类的一个本性,剥离了攻击性的人,也剥离了自己的本性;而具有攻击性的人,则是真实的,因此更有魅力。

精神分析有个说法:儿童需要获得这种感觉——母亲或客体可以在他发出攻击后而得以幸存。孩子因为有全能自恋加攻击性,所以天然地认为家里的所有不幸都是他的攻击性导致的结果,从而会压抑自己的攻击性,或者即便释放,也是以破坏性的方式呈现。父母需要特别提醒孩子,家里的这些事情不是他导致的。

温尼科特认为,攻击性等同于生命力。如果母亲在婴儿攻击下得以存活——母亲既没有死去,也没有离开,同时也没有报复惩罚他,那会让婴儿意识到,母亲不是他的一部分,不在他控制之下,是他之外的另一个存在。当母亲能接住婴儿的攻击,母亲就与婴儿建立了联系,一元关系里的攻击性,就变成二元关系中的热情。

活力,总是带着攻击性的。不管怎么惧怕攻击性,我们其实都体验到,如果一个人身上没有攻击性,他很容易像是虚假的,很难和别人建立起生动真切的关系。

如何转化破坏性

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永远在寻找你。攻击性,就是我和你之间的相互寻找。没有攻击性,就什么都没有;有了攻击性,也容易出问题,特别是当攻击性变成破坏性之后。这时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转化破坏性,说起来很简单:看见它就可以。

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你攻击我,而我带着爱容纳了你的攻击,还深深地理解了你的不安,你的黑色生命力被我看见,被我允许,并经由我爱的目光的看见,转化成了白色生命力。做咨询,做父母,做夫妻,做好友,都要起到这种“去毒化”的功能。

当我们不能甚至都不愿意做到这些时,诚实反馈就好,可以告诉对方:我的能力有限,我承受不了你的攻击,但这不是你的错,是我能力有限。

在正常关系中,接纳攻击性,转化破坏性,是非常值得的。你会看到能做到这些时,我和你,以及关系都会变得更有生命力。并且,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真正的亲密才会发生。

生本能和死本能

生本能和死本能,也就是生命力量和死亡力量,白色生命力和黑色生命力,白色能量和黑色能量,前者都是指向生长和滋养,后者指向攻击和破坏。两者的区别在于,它们是否被看见,是否在关系中被接住了。

任何一个动力一旦升起,它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如果它在关系中被接住,就意味着它得以生存;如果它在关系中没被接住,就意味着它被否定甚至要被杀死。这时,这股能量的死亡焦虑就会被唤起,于是产生了破坏欲望:要么想破坏乃至摧毁客体,要么想破坏自体。

一份动力的发展水准,是和它主人的心理发展水准相匹配的。小婴儿或心理发展水准偏原始的成年人,一旦发出一份动力,最初是抱着“我是神,我的意愿一定会得到世界积极回应”的预期的,而没有实现,就可能立即变成“魔”。

当在做转化破坏性、去毒化的工作时,就是在将死本能转化为生本能,将死亡恐惧转化成生命力。

攻击性,就是带着主体感展开你的生命,要从一生的尺度来看这一点。

感受

昨天与朋友聊天"压抑",源于自己几天前知道了上次参加考试的结果,原本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就是不及格,然后十一月份参加补考,可是却因为报考点的原因,只能延迟到明年五月参考.其实这对我来说,影响特别大.可是当我知道的时候,那个当下除了郁闷的情绪之外,所做的都是想要了解更多的详细情况,想要做最后的努力,想要解决这一困境.于是没有发泄自己的情绪.几天后与老师聊到此事,在他的引导下,让我回到那时的场景,如果只能对对方说一句话,那会是什么话.当我说出之后,他让我大声再说一次,再大声说一次.三次而已,我自己明显的感受到第三次说出来的话,语气语调都不同,里面包含有愤怒,委屈,伤心,难过.

因为在那个当下,我觉得现实感很重要,如果表达了攻击,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对于我了解情况可能还有阻滞,自己得不偿失.所以在潜意思里压抑了自己的情绪,而自己根本无所觉知.可经过这个亲身体验,我会有一种新的思路,那就是攻击表达的时候,一定要面对面吗?如果你也有特别想要表达的一句话给到别人,可以尝试用用这样的方法,亲测有效!

所以对于有小伙伴的提问(有没有可能因为对A愤怒,而把这份愤怒发泄给B,然后对A的愤怒就消失了呢?)及老师的回答(我觉得不可能。这只是嫁祸行为,通常是不敢对A表达,而转而表达给了B,自己貌似是宣泄了愤怒,但其实对A的愤怒没有真正消失,同时又破坏了和B的关系).

我反而升起了一个疑惑:这个B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物体吧,如果说是人,的确会有老师提到的情况,破坏了人际关系;可是如果说是物体呢,比如说"空椅子技术",不就是不用面对面就可以与想要沟通的人进行对话吗?

至于生本能,死本能,现在理解这个还太早,毕竟某天与老师讨论提到若用五行中的土作为载体来体验情绪,可以想到常态即可,如果体验窒息的感觉,目前不适合,因为涉及死本能.等等吧,等成长好了再来体验.

总结

有情绪的时候,需要体会,然后接受,再释放,压抑只会让自己更为难过!

释放的方式不限,可与当事人面对面;亦可体会当下情绪,想象他在对面.

释放内心,放飞自我,获得重建!

心灵成长之旅|第十六周:攻击性_第1张图片

延伸阅读:

客体稳定性:是指维持客体稳定形象的能力,特别是维持母亲的稳定形象。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在一岁半时才能形成“客体稳定性”的概念。这时,一个事物从他眼前拿走,他不会太慌,因为他知道这个事物仍然存在。但在客体稳定性的概念没有形成前,他要么会很慌,要么根本不在乎,因为他会认为这个事物一旦在他眼前不存在了,那就是彻底消失了。

因为没有“客体稳定性”的能力,所以可以和孩子玩“捉猫猫”的游戏,但等孩子长大后,形成了这个能力后,这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除了“客体稳定性”,还有“情感客体稳定性”的概念。如果母亲与孩子有一个高质量的稳定关系,那么孩子在三岁时就能形成“情感稳定性”的能力,即孩子会知道,已经建立的情感就是稳定的,不会随着关系的改变而轻易发生改变。

用我的话来讲,有了“情感稳定性”概念的孩子,就意味着“心中住下了一个爱的人”,当内在有一个爱的客体住进来以后,一个人才有了真正能承受孤独的能力。

                      2017.10.22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灵成长之旅|第十六周:攻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