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夫与妻

现代婚姻的三种境界

1

第一种境界的夫妻搭伙过日子。

老家的一个玩伴,和我差不多大小,至今还没对象。他父母急了眼,到处托人说亲,择偶条件也一降再降,最后沦落到只求三点:第一、女的;第二、智力正常;第三、能生孩子。

我本以为这是长辈们的一厢情愿,不料他平静地表示这就是自己的真实想法,他说:“现如今娶媳妇不容易,又没钱,凑合着能过日子就行了呗。”

左邻右舍都持相似观点,大家默契地把婚姻的意义定位在过日子和生孩子这两个指标上。至于爱不爱、合不合得来,抱歉那并不在考虑范围内。

这当然是因为穷,所以只能凑合将就。可你若认为这是存在于社会底层的特殊现象,那就大错特错了。

大城市的公园角落和咖啡雅座,其实每天都在上演雷同的故事情节,只是把谈判资本换成了车子房子。光鲜亮丽外表之下,依旧是搭伙过日子的本质。

原本陌生的一男一女,以结婚为形式组建家庭,形成利益共同体,一起出力来撑起这沉甸甸的生活。

在经济基础薄弱时,这样的婚姻也相对牢固。因为两个人处于密不可分的合作中,任何一方的撤离都可能导致生活崩塌,双方的依赖和仰仗都是空前的。

结婚,当然是要过日子谈功利的,但实用主义大于情感价值时,婚姻便已是座摇摇欲坠的空中楼阁。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夫妻只能共苦,而无法同甘的原因。

停留在第一层境界的婚姻,其实也有相当一部分走到了白头偕老,等来了儿孙绕膝共享天伦。

只是心里总有点遗憾,仿佛一辈子都贡献给了家庭,从未做过自己。

2

第二种境界的夫妻彼此作伴。

结婚有个通俗接地气的说法,叫作“找个伴儿”。

日子太长了,得有个人一起闲扯瞎聊,去做一切爱做的事儿。

浅一点说,是吃得到一起、聊得到一起、玩得到一起。

男女之情夹杂着知音之意,是夫妻,也是好朋友。就像杨绛先生说的:夫妻该是终身的朋友,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

个人认为,结婚的最直接意义,便是找个志趣相投之人,来把生活的空白之处填充起来、丰富起来。

女人坐月子之所以是婚姻的照妖镜,是因为初为人母的慌乱与无助,最能检验夫妻关系的牢固度与优质度,最能反映陪伴的质量合格与否。

大到生老病死,小到冲奶粉换尿布。这一点一滴其实都在告诉对方:我在你的生活里,更在你的生命里。

世间最极致的孤独,并不是孤孤单单过一生,而是明明结了婚,却永远单枪匹马,独自去面对生活的风刀霜剑。


3

第三种境界的夫妻相互成就。

我们为什么要结婚?

靳东在《我的前半生》里给出这样一个答案:因为人生艰难,需要一个人来同舟共济。

所以,相爱一场的最美结局,就是通过婚姻做舟,把船上的两个人都渡到远方的彼岸去。但这个彼岸,并不是简单的物质享受和财富堆砌,而是一种高于现实的理想追寻和价值实现。

可常常有人抱怨说,结婚后,束缚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逐渐变得面目全非。

张小娴的小说《离别曲》里,女主角的母亲执意要离婚,那时,她已经和丈夫平静生活了20多年,女儿也出国留学,三口之家看上去也和和美美。

诱发离婚的导火索是某天她走过服装店时,猛然记起了少女时代的梦想,忽然就再也不想在家务里蹉跎。于是便筹款开店,绘图剪裁,一针一线地缝合那个旧日碎梦。

似乎大部分夫妻都是这么过来的,日子过着过着,就被琐事和尘埃覆盖,某年某月蓦然回首,才惊觉自己已经走失在茫茫岁月里。好在,也总有人是例外。

人与人之间的支持和鼓励是双向循环的,爱得深沉理智的成熟男女,从不轻易去折断对方的翅膀,也不会随便放弃自己的梦想。

因为夫妻做到了最高境界,就不仅仅是在同一个空间里吃喝拉撒睡,还是俗世生活之外的信念融合、理想交托。

其实夫妻关系无非就是:柴米油盐、鱼水之欢、相依相伴、琴瑟和鸣、举案齐眉乃至木棉与橡树并肩而立,而好婚姻总能让人成长。


最终还是希望所有的女生都能嫁给爱情,男生娶的是爱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夫与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