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长箴老师纪录片特训营后的后期思考与总结
——如何剪好一个宣传片
作为剪辑师,我们要努力成为梅长苏而不是林殊,剪辑要能够以导演思维谋定全局、明分理析,而不是只会冲锋陷阵的虎威将军,要的是能够决胜千里、谋定天下的卧龙凤雏。虽然影视剪辑是一门艺术创作,但同时也需要以八股之法,明确全片结构,设定好各个部分,这样才能保证片子完整性而不至于杂乱、松散。一句话,先定全局框架,而后分制于下。当然,这一层要是与导演、文案有统一沟通的前提下,如果前期策划就不是这个路子,那么后期这样做也是很别扭的。
美国的电影剪辑大师沃尔特·默奇在他的《眨眼之间》书中,详细阐述了他的剪辑六大法则(情感、故事、节奏、眼神、2D结构、3D结构),情感为王,故事为相,其次才是节奏、眼神、2D结构、3D结构这些技术性的处理。而对于大多数的企宣片、形象宣传片、专题片是没有故事的,就是解说词与画面的构成,情感也就无法摆在第一位,更是无从抓起,几乎可以无视,所以节奏就被摆在了最前面,是我们剪辑这一类片子时重点要处理的问题。
在处理好大结构的前提下,片子的节奏对了,片子基本也就成了。
至于眼神问题,在这一类片子中主要是一些人物场景模拟中会遇到,在对话过程中主、配角眼神最重要的是自然、真实,不东张西望眼神不在线,配角本应看着说话的主角的,结果他却在看着旁边路过的美女,剪辑师是肯定不能把这样的镜头剪上去的,这是基本的常识无需多述;此外,当被摄对象看向某个人、某个物或某个景时,下一刻,镜头便应当切至那个人、那个物或那个景,这其中是一条无形的线在牵引着前后的两个镜头,同时也是在满足观众的欲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技术员工在介绍他亲手做的一个小产品,员工对着镜头滔滔不绝地向观众介绍着,不时地还会满目自豪地看一眼自己的产品,而就在员工将眼神移至产品的那一刻,便可切进一个产品的特写镜头,而如果没有这个镜头或给的是一个场景全景,那观众会急死的,心里会嘀咕:“你讲的什么鬼”。此外,这样的眼神剪辑会让这两个完全不同内容的镜头能够顺畅的过渡,因为观众的注意力都在员工的眼睛上,被那根无形的线牵着呢!所以观众会不自觉的忽略掉两个镜头的不同反而是增加了两个镜头的关联性。对于观众的注意力问题是有一个递进的层次的,一个镜头中,观众首先会注意到这个镜头是有人的还是无人的(远景、大全景镜头);有人时,观众的注意力会推至脸上,这人长啥样(全景、中景);而后便是眼睛(近景、特写)。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沟通的桥梁。生活中,为了表示对别人的尊重,我们会看着说话的人、看着他的眼睛。同样的,在剪辑中也是一样的,眼睛会在无形中将人际关系联系构建起来,将镜头关系组建起来。
关于2D结构问题,我个人觉得主要还是前期的责任比较多些,好的场景调度(导演)、好的构图(摄像师),好的灯光(灯光师)等会让剪辑师省心不少,不用再花时间去处理调度的瑕疵、不用再进行后期重新构图。再者,2D结构中涉及的就是画面的色彩构成、配色问题,而我们做的这类片子一般也不会进行重新配色、调光,最多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美化,其本来的面貌是不会做变更的,便略过。其三,2D结构中还涉及到的就是二维合成问题,其实也属于二次构图的范畴,简单的说,就是在画面上加/减点东西。因为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个问题,客户说:“帮我把那啥P掉”,所以单独拿出来说。例如,在做上海金盾的企业宣传片时,有个用航拍机模拟大摇臂拍的一辆消防车的镜头,镜头由上而下斜拉,可想而知这个镜头的速度,可车侧打开的器材箱中不知谁放了一瓶冰红茶,当时现场都没注意到,结果客户让拿掉。我用Mocha进行追踪填补没成功,无奈就采用了单帧处理后逐帧K的笨方法。
3D结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就是轴向问题,180度法则,30度法则等,这与前期关系很大,拍摄遵循规律,剪辑一般也就不会有问题。
明白了这些,再回头总结下我们重点处理的节奏问题。说白了,节奏就是剪的长点、剪的短点,从哪剪、剪到哪、剪哪些的问题。这有几个前提,第一,要保证镜头的可观性;第二,保证故事/内容的完整性;第三,遵循剪辑的时空基本规律。
控制节奏的因素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我要说的是镜头的“势能”,要相信每一个镜头都是有能量的,分为镜头内容能量和镜头运动能量。例如,一个定机位静止镜头中,内容是一辆汽车飞速开过,而这辆汽车的速度就赋予了这个镜头的能量,在这样的力量下剪入下一个镜头,就会很有质感,观众会感觉很顺畅,不会觉得后一镜头来的太“生硬”,这就是内容能量。再比如运动能量,一个向右横移的轨道镜头,如果下一个镜头同样剪入一个向右横移的镜头,那么这两个镜头就会很顺,因为前一个镜头的能量继承到下一个镜头上了,观众的注意力就很少会被剪辑影响,而如果接的是向左横移的反向镜头,这样力量相冲,观众的注意力就很直接的落到剪辑上,当然这样并非是不可以的,法无常法,这里就又涉及到连续性剪辑和强调性剪辑的概念,不做多述。
其一,音乐。音乐是控制段落节奏、控制全片节奏的主要因素,是控制全片情绪走向的核心要素。起承转合,具在其中。例如,一个片头开场,是舒缓渐入,还是震撼大气。前者,镜头的剪辑和缓、运动缓慢,不宜剪入太宏大的镜头、运动速度太快的镜头。而后者震撼大气的音乐则相反,要配上宏大镜头和速度快的镜头(包括运动速度和剪辑速度),这样声画才会相得益彰、相互凸显,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合拍”。而音乐明显或重要的节奏点通常会成为我们的剪辑点,这样的剪辑点会更有力量,比如片名的出现通常都会伴随一个重音来突出。此外,音乐对营造气氛,调动情绪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二,同期声与音效。声效除了对镜头内容、场景氛围的表现影响外,对影片节奏也有着重要作用。声效是凸显镜头势能、强化镜头视觉感的有力工具。同样是汽车飞速而过的例子,如果只是画面,而没有汽车飞速的同期声,那么速度感就会大打折扣。
其三,对白词/解说词。词决定了镜头的基本内容,从而影响镜头剪辑的顺序排布以及长短位置,影片的节奏便也隐于其中。
其四,动势。即如前的镜头势能,这是镜头自身的要素,需与上面三条相配合,独自难以显现效力。
把握了这四项,节奏的问题基本就解决了。
对于剪辑,还有以下几点需注意。
第一,通常我们会把声效的节奏点置前2帧左右,也就是画面延后2帧左右出,这样是因为“声音的传播要比光慢多了”的物理常识,延置其实是为了匹对。
第二,声画不一定要全部一一对应,声画可以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我们平时所说的“L Cut”与“J Cut”就是这个道理。而声画一一对应的做法被称为“法网剪辑”,是剪辑最早期的做法,会给观众一种很无聊的感觉,一点自由空间都没给观众,把观众当做说教的对象。
第三,对于同一场景的不同景别/角度镜头,我们通常可以多剪掉些,但不应少剪,因为少剪掉会让观众产生重复感,而多剪掉的时空跳跃是观众能够接收的(即所谓的时空压缩),观众会自行脑补缺失的部分,也是容易的。当然,这样的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不可打破的,有的时候就需要这种重复来强调,这又涉及到连续性剪辑和强调性剪辑的概念。
第四,声音的缩混,说白了就是不同声音的高低搭配。同一时间段可能同时存在旁白解说词,同期声录音、音乐、音效、环境声等,而显然这些声音是要有主次的。通常旁白解说与同期录音为主,其次音乐、音效、环境声。但这些都非定律,有的地方需要渲染情绪而词并不重要,音乐就会占主导。有的地方需要强调现场感,那么声效、环境声就不能太低。这些需要具体片子具体对待,没有陈规。
关于剪辑其实还有一种很抽象但很直白简单的说法,即雷蒙德理论的曲线内容峰值,“在一场景中,当观众眼睛接受了屏幕中的所有环境、人物的信息后,就可进行切镜了。若这一场中,内容很复杂的话,就剪的长一些;内容简单,就剪的短些一带而过”。大道至简,也许这就是剪辑的至高境界,而我辈在剪辑中求索的道路还很长。
夏 源
上海上韵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2018.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