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的“智能合约”到底是什么?

人人都说的“智能合约”到底是什么?_第1张图片

进了币圈后,什么共识算法、权益证明、智能合约.....各种行业“黑话”满天飞。特别是去年开始火到现在的爱以偶,几乎每个项目都说是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智能合约”频频出镜,但你有没有理解它到底是一个什么的存在呢?

其实,智能合约在区块链出现之前就已早早存在了。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远在1995年,几乎与互联网出现同时期,由多产的跨领域法律学者尼克·萨博(Nick Szabo)提出。他在发表在自己的网站的几篇文章中提到了智能合约的理念,定义如下:

一个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promises),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

按现在计算机的观点来看,智能合约就是一个在计算机系统上,当一定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可以被自动执行的合约,也就是代码化的一个约定。比如信用卡自动还款、SP业务自动续订等等,也可以算是一种简单的智能合约。掐指(蜈蚣)一算,从提出概念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3年,为什么一直默默无闻,近来却成网红呢?说到底,多亏了区块链的加持。在密码学算法的保障下,智能合约变得透明可靠又几乎牢不可破。目前基于以太坊的智能合约最为流行,以太坊上部署的合约,可以选择开源代码,这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知道这个合约的内容及作用,而且无法修改。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构建及执行分为如下步骤:

1、智能合约的构建:由区块链内的多个用户共同参与制定一份智能合约;

2、智能合约的存储:智能合约通过P2P网络扩散到每个节点,并存入区块链;

3、智能合约的执行:智能合约定期进行自动机状态检查,将满足条件的事务进行验证,达成共识后自动执行并通知用户。

是不是感觉上面的叙述不知所云,没关系,看下面的例子你就会明白了。

如火如荼的爱以偶都会用到智能合约,这个过程一般是这样的,项目发起方发起了一次代币众筹募资活动,筹集的是虚拟货币以太坊,项目方会根据投资的以太坊来兑换相应的项目代币(以太坊ERC20代币)。投资者把以太坊转移到项目方的合约账户地址后,会执行一段开源的合约,里面规定了一系列信息,比如筹集资金多少时间,筹集多少个以太坊,兑换比例等。这些规则一目了然,由代码自动执行。所以不用担心发了以太坊,却收不到项目代币的情况。当然,这只能保证过程是按照规则执行,项目到底有没价值是个难以判断的问题,需要投资者谨慎求证,不然很大可能出去的是真金白金,收到的是空气币。

目前,智能合约基本只局限在线上运行,毕竟那是代码的地盘。在线下,实物与代码的映射不容易实现,要想将合约智能化执行还有一段路要走。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人都说的“智能合约”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