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掉线的半年里收获了什么

最近半年,生活中的巨大改变就是脱离了信息世界。
自大学以来,每天打开手机,登登QQ,看看微信,逛逛朋友圈就好像每天吃饭一样必不可少。

在手机屏幕里生活久了,感觉自己朋友多了,关心自己的人多了,每天学到的知识也更多,似乎一切都很美好。

既然那么美好,那我为什么脱离那个美好的世界,因为在人生的低谷深渊中,这份美好是异常的脆弱,禁不起现实中的一丁点的风吹雨打。


我在掉线的半年里收获了什么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网络世界中的朋友都算不得太真的朋友。

老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

我曾因为一个巴掌都不满的朋友数感到痛苦,如今想来人一辈子又能有几个真正的朋友?酒肉朋友多了除了扯蛋时嘴边多一个名字也没什么多的东西;大神牛咖你可以很轻易的在社交网络上找到,可你除给他们加一个粉丝还有什么?

好朋友有一个就很,假朋友一个都没有又有何妨?
朋友这个词在我心中一直是很神圣的,它比亲人、比朋友更珍贵。

然而先在人们很滥用朋友这个词

递一只烟,点个火,就是朋友了?
来一杯酒,碰一杯,就是朋友了?
扯一句话,换个名片,就是朋友了?
……

显然人与人的信任不是一个动作,一段时间就能建立的。

相处时间长短决定不了感情深度

这个世界和你相处最久的那个人,第一个无疑是妈妈。可有几个妈妈被孩子视做朋友呢?
很难!人们口头谈论的更多的是代沟、婆媳关系。
一个相处最久的至亲却不懂自己,痛苦;
一个知道自己全部秘密的人,恐惧;
这是我对自己母亲的感受。

朋友必须是亲友圈外的陌生人

血缘关系内的亲友,无论这个人如何我们都必须无条件的接受,接受亲人的善良与邪恶、美丽与丑陋、聪明与无知,这是我们无法原则的。
而朋友是我们选的,原则自己喜欢的优点,可以容忍的缺点,
同时你伸出的橄榄枝也需要对方伸出同样的橄榄枝。
两个陌生的灵魂相互认同对方的优点,包容对方的缺点是可以产生无比喜悦的感情。

朋友随着时间长河奔流

小时候以为友谊能够天长地久,现在不在执着于时间的长度了。

死神随意的收割生命

友情的一个无情威胁是死亡,虽然如今人类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七十岁了,可谁能保证身边的人都活到那个年纪?
我的岁数不到三十,已经参加了几次葬礼,有几位亲人和朋友已经只能在记忆中回忆了。
连生命都如此脆弱,又怎么能过多的苛求友谊呢?

时间让我们不再是曾经的自己

二十年不见的老同学相见了,眼睛还是当年的眼睛,鼻子还是当年的那个鼻子,嘴巴还是当年的那个嘴巴,只是发型变了,体型变了。
最让我感动的是当年熟悉的那个感觉没有变,一样的声音,一样的态度。

但我们能聊的话大多数还在过去,也许那是我们共同拥有的快乐时光。
至于现在,无论婚姻还是孩子,无论工作还是爱好,聊的都很浅,聊到一定深度就感觉到了彼此的不同了。

一个人眼睛、鼻子、嘴巴的变化无论如何也是大不过人心的变化。
一个人的识别标志是脸,而朋友的识别编号是心,心不能同频道了,友谊也就只剩下那两个字了。

时间让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生命旅程,兴趣变了,爱好变了,观点变了,性格变了…

一直以来,感觉到朋友间能做的事不多,吃饭、散步、聊天,漫长的学习之旅和繁忙的工作让彼此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有了爱人和孩子,留给朋友的时间更少了。

失去了陪伴,友谊还剩多少温度?

朋友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有了同学、工友、家庭后,朋友还有什么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月的初,我有了难得的休假。晚上回到家,洗了澡后早早就睡觉了。第二天晚晚的起床,随便做了点吃的在沙发上发呆。接下来的时间无论看电视还是看书都觉得索然无味。

我有些累了,精神有一个月处于紧张状态,一边工作一边备考cpa,我不想动了。
半年的自我闭关,让我感到现实的一种割裂感。不知不觉把自己锻炼成了一具没有感情的机器人。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很希望身边有一个朋友在身边说说话,我的世界太安静了。
那晚很幸运一通电话后和一个朋友在漆黑、圆月的晚上说了不少话。

和自己独处才渐渐理解自己

可以说过去的大半年我都在和自己独处。对外面的世界我一下子失去了好奇心,一方面我我懒得搭理别人,另一方面我也把自己藏了起来,微信上的消息除了领导和爹妈的都不去点了,qq挂着只为不让人盗号,在工作中隐去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干了一份不用动脑子的工作。

断开和这个世界的联系,和自己相处,这种事不是第一次干了,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我其实还算好了,我的不过点线几个月而已,终究还是回来了,我认识几个朋友似乎永远生活在二十世纪,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社会过着原始人一样简单、无趣的生活。

一个人才能安静的听到胸口内的心跳

当我拿到听诊器后,一件很开心的事是用来听自己的心跳。
曾经在听心跳时有过这样的感受:你一刻不停的运动,你不能停止,停止意味着死亡,我也不能停下,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无论你是否注意到。

有一点必须认识到,任何人是不同的,除了身体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心的不同。有的人天生就是个老好人,总为他人想,让自己默默吃亏,与之对立的是利己主义的人,先考虑自己,一点亏都吃不得。

课本教导我们争做好人,现实是好人凤毛麟角。这种现象也从自然人延伸到了法人组织。

在切切实实的生存压力面前,我关注的焦点从外面的世界转移到了自己本身。
外面的世界很嘈杂,各种声音总在试图影响着自己。
从父母,到学校,到政府,到企业,最先展现在你眼前的总是那么光辉、正义。可是,你看到的、听到的是全部吗?在真诚和温暖背后还隐藏着什么?
这些问题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提的出来,才能有个模糊的答案。

我有时候有些羡慕那些话多、情绪多、动作多的人,他们总有自己的主见,总在用自己的能量影响着周围,而我们这种人就是天生容易被洗脑,被影响着人,常常按他人的想法生活,甘心被利用。

由于这天生的弱点,我们需要独处去认识自己,有时间为自己自私一下。

理解自己后不再介意他人是否理解自己

深夜中常常感受到孤独,这次长时间的断线发现过去很长时间在人潮中奔走不过是被这份孤独感所驱使。
无论父母还是老师,总觉得我性格不够开朗,要多和别人交朋友,多说话。人们的字里行间在对内向性格的人做着否定。也许是为了他们口中的正确性格过去一直在和性格斗争,在学校里表现的积极,在工作中表现的合群。然而这些表现一个职业能力测试就给出了结果,显然我没有很好的乐群性,虽然我表现的合群,但我无法向真正开朗的人那样很天然的和人闲扯、搞事情,有无数聊不完的话。
这半年安静的时光感觉挺好,不去理会那些无聊的闲扯,没营养的话题。
专注于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有趣的书。
不知到有多少人如我这般明明是只羊,穿上狐狸的外皮在狼群、狐窝中游走,真的活的好辛苦。
其实我们大可不比活的那么累,这世上羊很多,你看到的狼和老虎不过和你一样是一层脆弱的纸皮。
就这么悠然的过起曾经不敢过的日子,结果生活并没有什么变化。
我不过不爱说话,并不是自闭、自卑,如果我想交流,我可以流畅表达自己。
就按我天性过活,同事朋友完全没觉得有什么,顶多认为我有些迷糊。
不少人喜欢和我聊天,也许吵架吵累了,有个能安静听你说话的人感觉也不错。
越是了解自己的本性,越发的尊从自己的本性,越发不介意他人的平均了
全世界都不理解自己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人心如此复杂,世上又有哪个人真正懂另一个人的心?我们真正的问题是不理解自己,和你相处最久的是你自己,但你理解你自己了吗?

如你想的生活,否则你将如生活所想

这句话是关注连岳的公众号后收到的信息,瞬间被感动了。
人生的故事很多,跌倒了最重要的是记得爬起来。
显然如今的生活并不是我满意的、喜欢了,但是我必要的工作,不少人把眼前的工作一干干了快二十年,尽管对工作、工资抱怨不停,可他们没有改变的想法了。
我常常担心会如我身边的人那样渐渐失去对生活的激情,平庸的生活一辈子。
连岳的那句话如生活的影子,低头就能看到。
生活是有想法的,更准确的是生活环境是有思想的,要么改变环境,要么被环境改变。生活的无奈是必然先被环境改变,因为新生太无力了。
改变环境的强者是有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最难的是被环境塑造的思想怎么还有改变环境的叛逆之心?
读《月亮和六便士》有段话很让我感动,说长在树上的叶子并不属于大树,随风飘荡很久才落到属于自己土地。也许比喻不是很恰当,但意思很真切。
什么样的环境才是真正让自己安心、愉悦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呢?
现在暂时妥协,心中的想法不能丢。

可怕的是没有自己的想法

这个信息时代想法是一点也不缺的,看不完的书、学不完的课、小说、电影、绘画等等有思想、有内涵的作品很容易接触到,然而感动之后脑子里还剩什么呢?
有人把这种事形容为别人的思想在自己的脑子里跑火车,我很喜欢这个说法。中国的义务教育从头到尾都缺失了批判精神,就如孩子不能质疑家一样,什么都是对的、合理的、有意义的。
有想法说的很随意,说认真的是有成熟的三观,明白是非,真假,知道如何在这个社会生存的方法。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成龙没兴趣做第二个李小龙,陈研希不愿做第二个大S,这种做人的态度就是个人意志的自由、独立,再次基础上个人面对任何事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有想法很重要,当我悟到这点的时候有种顿悟的感觉。
这种思想的成熟就和人工智能一样,我们早起被家庭、学校塞了很多他们想塞给我的知识、思想、价值观。出了校门工作,用积累的知识去生活时发现了很多bug,出现死机的情况。当天黑的时候开始思考what is wrong?
有了问题,就产生了思想的种子,很多问题的答案只能自己回答,自己的答案构成了思想新骨架。
这就有了思想,面对信息爆炸的世界有意识的筛选信息,将喜欢的、需要的、有用的信息留下,吸收消化后变成融入自身的血肉。

接受自己的黑暗面

每当我开口像父母要钱时是异常痛苦的,感觉自己像寄生虫一样吸收他们的血肉。父母的钱都是血汗钱,每一块钱自己花的都很沉重。在这种思想下我的学旅是充满压力的,大二就决定本科出来工作,高中就意识到研究生对于我这样的穷人是件奢侈品。早知道早年获诺奖的荧光蛋白最初基因的发现者为了生存都不得不放弃研究去做工人。更多的是感觉父母的血汗钱压的人喘不过气。
有的人很厉害,一边上学一边赚钱,读着书给家里寄着钱,但我不行,没有那脑子。
有过一段失败的经历后我变了,变得不那么有正义感、道德感、责任感。其实所有这些都是思想不成熟时外界强加给自己的。
当年我父母让我带弟弟,让我看好、照顾好,我被弟弟气哭过几回。现在想来,父母都干不好的事,我凭什么要自责?
人能对自己负责已经不容易了,谁也负责不了别人的人生
所以我放下了很多,我开始做起了不那么优秀、完美的自己。

无赖的自己

电视剧《手机》里面范明饰演的严守礼让我看到了一种无赖而快乐的价值观,我接受了这种价值观,并开始享受。
父亲曾好几次威胁我学习不好就把我送到建筑队搬砖去,我心里一直有阴影。我力气很小,让我搬砖真是变相谋杀。有一年家里盖房子,搬了一个暑假的砖和泥,真的很累。
家里人也为我犯过愁,总觉得我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没我能干的活,将来要饿死。
我如今再也不会努力锻炼身体了,我肌肉不行就不行呗。这辈子我也不会去搬砖、种地的。
力量是我的弱点,我接受,但不会努力去改的,情商是我另一个弱点,我努力过,如今我也放弃了,做一个冷酷的机器也没什么不好的。
我也不会去和人比学历、结婚早晚、钱多钱少等等,我什么都不比了,父母说我这比不过别人、那也比不过别人,我都认了,但我不会去挣一点点的气,我就做如今的我,做我想做的自己。
工作挑容易干的,再也不挑战自己的承受力了。
我就这么决定无赖的做我自己,爹妈、天皇老子都管不了了。


我在掉线的半年里收获了什么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半年的收获很多,但我不打算在本文继续写了,这已经是我第四次修改,从几百字到四钱字。写这么长的目的是我想告诉关心的朋友我这半年过的挺好,也希望你们好好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在掉线的半年里收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