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 此系列教程,转载旋之华微信公众号,如有侵权 . 通知删除~)
(大家可以添加他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内容.)
对于习惯了iOS开发的同学,可能会对React Native中组件的生命周期很困惑。在iOS中有一个ViewDidLoad来初始化,那么在RN中,又是在哪里呢?
一、看图分析
在下图中描述了React Native中组件的生命周期,我们可以根据其中的执行顺序在对应的函数中做对应的操作。
React Native组件的生命周期大致上可以划分为
实例化阶段
、
存在阶段
和
销毁阶段
,其中最常用的为
实例化阶段
,该阶段就是组件的构建、展示时期,需要我们根据几个函数的调用过程,控制好组件的展示和逻辑的处理。
二、实例化阶段函数功能分析
getDefaultProps
该函数用于初始化一些默认的属性,通常会将固定的内容放在这个函数 中进行初始化和赋值;
在组件中,可以利用
this.props
获取在这里初始化它的属性,由于组件初始化后,再次使用该组件不会调用getDefaultProps函数,所以组件自己不可以自己修改props(即:props可认为是只读的),只可由其他组件调用它时在外部修改。
getInitialState
该函数是用于对组件的一些状态进行初始化;
由于该函数不同于getDefaultProps,在以后的过程中,会再次调用,所以可以将控制控件的状态的一些变量放在这里初始化,如控件上显示的文字,可以通过
this.state
来获取值,通过
this.setState
来修改state值, 比如:
this.setState({
activePage: activePage,
currentX: contentOffSetX
});
注意:
一旦调用了this.setState方法,组件一定会调用render方法,对组件进行再次的渲染,不过,如果React框架会自动根据DOM的状态来判断是否需要真正的渲染。
componentWillMount
相当于OC中的ViewWillAppear方法,在
组件将要被加载在视图上之前调用,功能相对较少。
render
render是一个组件中必须有的方法,本质上是一个函数,并返回JSX或其他组件来构成DOM,和Android的XML布局类似,注意:
只能返回一个顶级元素
;
此外,在render函数中,只可通过
this.state
和
this.props
来访问在之前函数中初始化的数据值 。
componentDidMount
在调用了render方法后,组件加载成功并被成功渲染出来以后,所要执行的后续操作,一般会在这个函数中处理网络请求等加载数据的操作;
因为UI已经成功被渲染出来, 所以放在这个函数里进行请求操作,不会出现UI上的错误。
下图是利用了fetch API来异步请求Web API来加载数据:
三、存在期阶段函数功能分析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
指父元素对组件的props或state进行了修改
shouldComponentUpdate
一般用于优化,可以返回false或true来控制是否进行渲染
componentWillUpdate
组件刷新前调用,类似componentWillMount
componentDidUpdate
更新后的hook
四、销毁期阶段函数功能分析
用于清理一些无用的内容,如:点击事件Listener,只有一个过程:
componentWillUnmount
****五、常用知识点分析****
****5.1 this.state ****
开发中组件免不了要与用户互动,React 的一大创新,就是将组件看成是一个状态机,一开始有一个初始状态,然后用户互动,导致状态变化,从而触发重新渲染 UI。
举个例子:
当用户点击组件,导致状态变化, **this.setState** 方法就修改状态值,每次修改以后,自动调用 **this.render** 方法,再次渲染组件。
可以把组件看成一个“状态机”. 根据不同的status有不同的UI展示。只要使用setState改变状态值,根据diff算法算出来有差以后,就会执行ReactDom的render方法,重新渲染页面。
注意:由于 this.props 和 this.state 都用于描述组件的特性,可能会产生混淆。一个简单的区分方法是,this.props 表示那些一旦定义,就不再改变的特性,而 this.state 是会随着用户互动而产生变化的特性。
5.2 获取真实的DOM节点
在React Native中,组件并不是真实的 DOM 节点,而是存在于内存之中的一种数据结构,叫做虚拟 DOM (virtual DOM)。
只有当它插入文档以后,才会变成真实的 DOM 。
根据 React 的设计,所有的 DOM 变动,都先在虚拟 DOM 上发生,然后再将实际发生变动的部分,反映在真实 DOM上,这种算法叫做 DOM diff,它可以极大提高网页的性能表现。
但是,有时需要从组件获取真实 DOM 的节点,这时就要用到
ref
属性;
下图通过一个案例来演示:
运行结果如下:
上面代码中,组件 View 的子节点有一个文本输入框,用于获取用户的输入。这时就必须获取真实的 DOM 节点,虚拟 DOM 是拿不到用户输入的。为了做到这一点,文本输入框必须有一个 ref属性,然后 this.refs.[refName] 就会返回这个真实的 DOM 节点。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
this.refs.[refName]
属性获取的是真实 DOM ,所以必须等到虚拟 DOM 插入文档以后,才能使用这个属性,否则会报错。上面代码中,通过为组件指定 Click 事件的回调函数,确保了只有等到真实 DOM 发生 Click 事件之后,才会读取
this.refs.[refName]
属性。
六、案例实操
案例主要技术点:
充分利用了RN生命周期的钩子函数,实现界面刷新。
1.1 利用控件的索引index计算出控件所在的行号和列号
1.2 利用列号计算控件的x值
1.3 利用行号计算控件的y值
案例思路截图:
案例核心代码:
****案例运行效果截图:****
八、总结
React Native组件的生命周期,经历了Mount->Update->Unmount这三个大的过程,即从创建到销毁的过程,结合OC中的开发经验,我们在以上的基础上应该可以快速的上手React Native的开发。
九、引用
9.1 什么是DOM Diff算法
Web界面由DOM树来构成,当其中某一部分发生变化时,其实就是对应的某个DOM节点发生了变化。在React中,构建UI界面的思路是由当前状态决定界面。前后两个状态就对应两套界面,然后由React来比较两个界面的区别,这就需要对DOM树进行Diff算法分析。
即给定任意两棵树,找到最少的转换步骤。但是标准的的Diff算法复杂度需要O(n^3),这显然无法满足性能要求。要达到每次界面都可以整体刷新界面的目的,势必需要对算法进行优化。这看上去非常有难度,然而Facebook工程师却做到了,他们结合Web界面的特点做出了两个简单的假设,使得Diff算法复杂度直接降低到O(n)
两个相同组件产生类似的DOM结构,不同的组件产生不同的DOM结构;
-
对于同一层次的一组子节点,它们可以通过唯一的id进行区分。
算法上的优化是React整个界面Render的基础,事实也证明这两个假设是合理而精确的,保证了整体界面构建的性能。
9.2 ES5和ES6的差异化?
es5,es6 都是对 ecmascript规范的补充,es5已经大规模使用了,es6目前可能在个别平台存在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其中箭头函数()=>()是ES6独有的。
区别1:创建组件
组件是一个自定义的js对象,在es5中使用React.createClass();在es6中必须继承React.component,然后进行创建。
ES5的写法:
ES6的写法:
区别2:组件的属性props
在ES6中,其为属性:defaultProps(可以标识static定义在class内,也可以定义在class外),而
在ES5中,其为方法:getDefaultProps: function(){return {name:value}};
ES5:
ES6:
区别3:
组件的状态state
ES5:
E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