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3.15

        昨天的一个上午基本都是在微信里陪伴猫聊天中度过。想起曾经有老师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曾几何时对这句话是有些歧义的,不管如何从生命的长度,经历和经验来说,父母总是多过孩子的,怎么就成为孩子的老师了呢?但经过这几年的学习和成长。终是对这句话有了体会。

        昨天更是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陪伴倾听猫儿着实是有难度和高度的,不但要有敏捷的思维应付她跳跃般的思维,还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应对猫儿时不时提出来的一些专业名词和近乎专业的话题。

        于我和猫儿来说,打字聊天是擅长的,可以有时间用心看到对方想要表达的内容,并有时间组织成相对合适的文字语言打出来。在不太明白的一些文字还可以有时间打开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查看后再做回答。以此缓解一下自己的无知。

        昨日猫在上课前打出了一组英文单词:Low Latent Inhibition。看到这组单词瞬间让晕蒙圈了,这是什么?好在有百度,于是查出来原来还真的是一个专业名词:低潜在抑制症。这到底是什么病症,怎么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呢?趁着猫儿上课的时间赶紧查了相关资料。

        百度对于低潜在抑制症是这样描述的:

        “潜在抑制症”出自部分版本的《越狱》中文字幕。是2003年由多伦多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心理学研究专家共同发现的,论文发表于该年九月份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原英文字幕为“Low Latent Inhibition”,有众多译名如低危抑郁症,低危忧郁症,潜在抑郁症,潜在性抑郁症等等,但应该翻译为“低潜在抑制症”。

        低潜在抑制症(Low Latent Inhibition,LLI或Decreased Latent Inhibition,DLI)是一种心理疾病。通常人会把对自己没有直接作用的事物封闭在思考范围之外,而低潜在抑制症患者会深度分解思考。有些人天生就对环境刺激特别敏感,并比普通人容易在更短的时间内接收并处理更多更综合的信息。由于低潜在抑制症会引发患者的一系列幻想,想象内容的纵深程度非常之大,低于平均智商或年纪偏小的患者可能因为无法承受这种想象程度,而引发精神分裂,但平均智商以上或成年人患者则可以控制想象内容的纵深程度,而会成为一个极富创造性的人,几近于天才,也有部分人早期能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控制其纵深程度,总的来说,因人而异。

        严格说来Low Latent Inhibition算是抑郁症的一种,但不是主要的、平时大多人都知道三大抑郁症之中的。科学、医学学术上的不断研究和规范才有了这个特殊的分类,得这种抑郁症比中彩票的几率还要低很多很多,所以还是值得庆幸的。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观点认为LLI并不是某种生理疾病,而更像是人格特质(来源尚不明确,仅供参考)

        在百度上对于低潜在抑制症的介绍还是比较详尽的,今天一早起来再次搜索后决定打印出来再细致看看。看了相关资料才知道原来这个名词是近些年才出现的,难怪在晕的那些书籍里没发现。

        看起来就算和猫儿聊天都能让晕看到自己的无知和知识的贫乏,与时俱进,还能说什么呢?猫儿的小爪一抖,晕就赶紧学习吧!

2019.3.15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3.15)